?

紅色文化融入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現實途徑研究

2021-03-08 04:35
文化學刊 2021年8期
關鍵詞:高校學生紅色黨員

王 翔 余 濤

一、引言

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傳承和發展,它承載著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和精神價值。大學生黨員是大學生的優秀代表,也是黨未來的接班人,高校黨支部建設對大學生黨員的發展發揮著著重要作用,也影響著黨在基層組織的戰斗力和凝聚力。因此,紅色文化與黨支部建設的融合,對增強大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和理想信念、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都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新時代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意義

(一)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必然要求

高校黨支部是黨的組織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它聯系著黨和高校師生,并在大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重視和加強高校黨支部建設,不僅可以鞏固黨的基層組織的戰斗力,也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必然要求。

(二)培養優秀接班人的客觀要求

當今社會思潮紛繁復雜,考驗著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自我把控能力。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更多優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高校就承載著培養優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高校學生黨支部是引領大學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大學生黨員的重要陣地,高校應結合時代發展的新要求、新趨勢,加強學生黨支部建設,不斷提高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和綜合素質。

三、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黨建教育內容陳舊,缺乏創新性和持續性

當前,隨著經濟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方式已經有了巨大的變化,然而長期以來,高校黨支部組織活動內容單調、陳舊,形式單一,總是局限于組織政治理論學習,缺少創新,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學生黨員的參與熱情[1]。

(二)黨建活動缺乏體驗性和實踐性

大學生黨員的政治覺悟和理論修養都需要通過實踐獲得認知,但當前高校大學生黨員的鍛煉平臺缺乏體驗性和實踐性,很多高校學生黨支部都是同一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黨員自行組合成立,他們之間的交流本來不多,通常是以組織朗讀文件、召開討論會的形式進行宣傳教育,這種紙上談兵的方式顯然無法發揮真正的教育作用。

(三)黨建工作與專業建設結合不夠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精神品質可以從高校的許多專業中找到素材、得以體現,例如國畫、書法、戲曲、舞蹈、音樂等都可以用獨特的形式表達對黨的熱愛和情懷,但現今的黨建工作還是趨向單一和傳統,未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與大學生所學專業之間的關聯。

(四)黨建工作特色不突出,缺乏黨建品牌

黨建工作品牌是黨建工作水平和創新成效的集中體現,現今高校大學生黨支部工作缺乏創新精神,對黨建品牌定位、傳播和運營工作都沒有做到位,導致創建的黨建品牌在具體實施中亮點不足,特色不彰[2]。

四、紅色文化內涵及其融入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中的價值

(一)紅色文化內涵

紅色作為熱烈流動的血液的顏色,它是生命的源泉;紅色是太陽的顏色,是生機與活力并存的表現;提起紅色,人們也常冠以“中國紅”,可見這一顏色在我國文化中的影響。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中創造、積累的,是彰顯黨的性質和宗旨,體現人民和時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先進文化,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印記。

(二)紅色文化融入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中的價值

1.紅色文化豐富學生黨建的教育資源,為學生黨員教育提供精神動力

我國紅色文化資源非常豐富,是一部完整的關于中國革命、中國建設和改革創新的生動教材,其中蘊含著共產黨人崇高的人格魅力與道德情操,以及一系列治國理念、政策等。這些都是紅色文化的重要內容,也是豐富學生黨建的教育資源,都可讓學生黨員獲得更多心靈的震撼和精神動力。

2.紅色文化豐富學生黨建的實踐平臺,為黨支部組織活動提供物質載體

紅色文化越來越體現時代性,在黨建的實踐平臺上,紅色文化充分與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結合,遵循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發展規律,以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展開實踐活動,滿足了高校黨支部活動的需求,推動了大學生的黨建實踐的開展。

3.紅色文化豐富學生黨建的表現形式,為黨支部品牌建設提供新思路

我國紅色文化形式多樣,對于豐富學生黨建表現形式有重要作用。紅色文化以其特有的教育性、時代性和先進性,加上其所蘊含的精神內涵和黨支部品牌建設的需求非常契合。因此,以紅色文化為載體的黨建活動極具品牌建設潛力,是破解高校黨建品牌工作發展瓶頸的關鍵。

五、紅色文化融入高校學生黨支部的現實途徑

(一)紅色文化與新媒體空間平臺相融合,打造創新型黨支部

高校黨支部應該開創新思維,充分利用新媒體優勢,開發具備高校黨支部特色和紅色文化特色的終端小程序,便于學生黨員通過手機操作就能訪問各種紅色資源,如黨章黨史和最新政策文件,從而不斷發揮新媒體宣傳、教育的功能。此外,還可以通過媒體平臺上的轉發、評論等形式拓寬紅色文化的傳播渠道,讓紅色精神具有更廣闊的傳播空間。例如福州大學生態礦業專業的大學生黨員在2018年暑期就推出創新型移動黨課,他們用環保材料打印3D微黨課二維碼,群眾只要掃碼就能線上閱讀或聆聽一系列紅色文化素材,這種新型的多媒體技術使紅色文化變得更有吸引力。又如央視推出的一檔弘揚紅色文化的節目《重讀抗戰家書》,打破了傳統的“視頻+解說”的方式,從家書的視角切入,既滿足觀眾對烈士家書的好奇心,也能讓觀眾從書信上的文字當中領略到偉大的精神,這種創新的模式非常值得借鑒。

(二)紅色文化與社會實踐活動相融合,打造體驗型黨支部

把紅色文化與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讓傳統課堂延伸到校外,可以不斷拓展大學生黨員德育培養方式,促進大學生黨員思想政治素質全面發展。上饒師范學院利用紅色資源深化大學生黨員德育工作、打造體驗型學生黨支部的實踐值得借鑒和推廣。

江西上饒師范學院黨支部充分利用當地紅色資源,組織大學生黨員到上饒革命老區學習方志敏精神,到上饒集中營革命烈士紀念碑前開展入黨宣誓和重溫入黨誓詞活動。每年新生入校后,學校都會安排到烈士陵園參觀學習;清明節則安排學生到此掃墓、緬懷先烈;在寒暑假的時候舉辦“三下鄉”社會實踐互動,讓大學生都進社區服務老人或弱勢群體;節假日讓大學生到紅色文化景區擔任導游解說或服務志愿者等等。通過讓大學生黨員投身到社會實踐中去體會紅色文化的內在品質和精神,從而建立起體驗型黨支部。

(三)紅色文化與專業學習相融合,打造專業型黨支部

高校結合學生的專業開展專業化黨建實踐活動,是高校黨支部發展的趨勢。上饒師范學院與本市革命遺址管理部門建立了長期友好的合作關系,將它們作為大學生實習實訓的基地。例如:歷史系專業的學生在各大紅色旅游景區擔任旅游向導和景點講解員,向游客宣傳紅色景區背后蘊藏的革命事跡;中文專業的學生把方志敏獻身、贛東北紅色革命斗爭歷史當作研究課題進行深入討論;音樂系學生到紅色革命地區采集音樂素材,創作更多紅色系列的藝術作品;美術專業的學生到紅色根據地追尋紅色革命足跡,收集靈感和素材,用優秀的作品激勵人、鼓舞人,給觀眾帶來新的審美體驗和心靈啟迪[3]。將大學生專業特色與紅色文化緊密聯系,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另一方面也能更充分發揮紅色文化在意識形態工作中的積極作用,為打造專業型黨支部奠定良好基礎。

(四)紅色文化與校園文化活動相融合,打造品牌型黨支部

當前,品牌創建理念正逐步成為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努力方向,它要求高校黨支部結合實際,既要錘煉團結協作、戰斗力強的黨員隊伍,又要形成黨支部特色品牌效應,全面提升工作水平。

例如,上饒師范學院就將紅色文化融入校園文化活動中,紅色校園文化活動每年都會如期舉行,但是形式和內容卻一直在更新和豐富,例如展開關于“方志敏清貧精神”的辯論賽、舉辦“方志敏革命精神”的征文活動、舉行“弘揚方志敏精神、做忠誠愛國者”的演講大賽,以及定期邀請具備資深紅色文化學術經驗的老前輩陳忠林同志到校作“專題報告”等,這些豐富多彩的紅色文化與校園活動有機結合,從根本上鞏固紅色根基,增強活力、體現特色、亮點突出,為打造品牌型黨支部提供強有力的保障[4]。

五、結語

黨員的教育是貫穿始終的,需要開展持續性教育和自我教育,因此,加強高校大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以及發展優秀入黨積極分子,鞏固好黨中央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是高校大學生黨支部建設肩負著的重大使命。紅色文化給予了中國人民無數優秀品質,是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富強的堅強力量,用紅色文化指引大學黨支部建設是正確的做法。

猜你喜歡
高校學生紅色黨員
我是黨員向我看
紅色是什么
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及作用發揮探索
紅色在哪里?
高校學生意外傷害事件應對與處理
追憶紅色浪漫
轉移黨員組織關系的要求
對慰問貧困黨員的反思
小議高校學生違紀處分制度
關于高校學生工作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