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飯圈文化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討

2021-03-08 04:35張申梅
文化學刊 2021年8期
關鍵詞:飯圈偶像青少年

張申梅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扒嗌倌觌A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1]。但近年來,畸變的飯圈文化造成了多起飯圈事故,受害者多為青少年,給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敲響了警鐘。國務院新聞辦公室5月8日舉行的發布會提出將整治“飯圈文化”列為2021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的一項重點內容。對此,國家、媒體、學校需協調配合,正視“飯圈文化”對青少年的影響,客觀公正地看待“飯圈文化”,堵疏結合,加強思政教育,引導飯圈文化正向健康發展,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也為青少年的成長提供健康的文化環境。

一、飯圈現象及其成因

(一)飯圈文化

飯圈是一種網絡用語,粉絲(fans)圈的別稱。飯圈作為一種“圈子”,“是以情感、利益、興趣等維系的具有特定關系模式的人群聚合”[2],亨利·詹金斯將“飯圈”定義為“狂熱地介入球類、商業或娛樂活動,迷戀、仰慕或崇拜影視歌星或運動明星的人”[3]。我國的飯圈文化肇始于韓國粉絲文化,是一種依托于互聯網信息技術,以偶像為紐帶的群體文化,具有內部高度一致、集體狂熱、類宗教等特點。

(二)飯圈現象成因

1.網絡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粉絲之間的交流不再受地域限制,在多個網絡平臺均可互動,也更容易參與飯圈內部活動,極易形成規模龐大的群體。同時,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使愛豆(idol,英文的偶像)高頻地出現在大眾視野,更易維持青少年的熱情。

2.大學生群體主義心態

部分大學生受到同輩群體的影響,為了更好地融入有同樣愛好的群體而加入飯圈。飯圈內有共同的偶像,相同的喜好及話語體系,大學生可從中獲得新的群體認同。飯圈與外界有一條隱形的分界線,這條分界線將粉絲與非粉絲區分開來,圈內有一套只有粉絲能了解的特殊語言詞匯,這使粉絲獲得了一種區別于他人優越感與歸屬感[4]。

3.大學生內心孤獨,尋找心靈慰藉

對于大部分大學生而言,由于環境陌生,且具有較高的自由性,擁有多樣的主體選擇,大部分成員更傾向于個體行動,更易產生強烈的孤獨感。飯圈則填補了這一空缺,飯圈文化豐富了大學生的課余生活,減少了孤獨感,甚至成為大學生的心靈寄托與慰藉。

4.大學生釋放壓力,追求自我滿足

當前,大學生面臨著求學、考研、就業的壓力,在生活中缺乏解壓方式,轉而在網絡中尋求減壓、發泄途徑,飯圈中的一些矛盾沖突成為他們釋放壓力,發泄負面情緒的途徑。除此之外,部分大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缺乏建樹,在飯圈活動中更能找到自我價值。比如加入選秀節目中某個明星的后援團,共同為明星打投,送偶像出道,從中獲得自我滿足。導致部分大學生沉迷于飯圈文化,脫離現實的學習生活。

二、飯圈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一)飯圈文化的榜樣示范作用

偶像明星的成長經歷和成功歷程等對大學生具有較強的激勵作用。了解偶像明星艱辛的奮斗史有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奮斗觀,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青春是用來奮斗的”,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才能更加堅定理想信念。許多偶像政治立場堅定,熱衷于慈善事業,可以引領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飯圈成員紛紛發起募捐,以偶像名義向物資匱乏地區捐獻防疫物資,且開發利用了專用通道,加速物資流通,緩解了部分地區的物資匱乏情形。2021年3月的“新疆棉花事件”,涉事品牌的代言人紛紛解約,支持新疆棉花,反對不實謠言,堅定維護中國形象。在偶像的帶領下,粉絲紛紛表明決心并強烈抵制涉事品牌。以上都體現了偶像對青少年的榜樣示范作用。

(二)飯圈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負面影響

1.影響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是非觀

古斯塔夫·勒龐提出“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愿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備感安全的歸屬感”[5]。大學生的心理機制并不成熟,飯圈內部的“回音壁”效應更易使其失去正確的判斷能力。同時,對偶像的盲目崇拜易使飯圈成員無底線地維護偶像而不問對錯,喪失是非判斷能力。這種無底線的包庇行為對青少年的是非觀教育極為不利。

2.誤導大學生的消費觀

資本推動飯圈文化發展的目的是獲取利益,因此近年來飯圈內各種“割韭菜”行為比比皆是。如近年火爆的選秀節目,最終出道偶像由粉絲投票選出,通過購買官方推薦的牛奶可以無限增加票數,飯圈內部通過集資為自己的偶像投票,送他出道,相關花費甚至達到千萬元。其他應援活動的花費也均不菲。一味攀比銷量,飯圈活動動輒百萬千萬元,都會對大學生的金錢觀產生負面影響。日前,由于某選秀節目的打投機制要求掃描瓶蓋內的二維碼才能為偶像助力,粉絲在購買贊助商奶制品并掃碼后竟將大量的牛奶倒掉。新華社直接批評此行為,要求堅決抵制盲從、浪費之風!此類事件嚴重誤導了青少年的消費觀。

3.拉低大學生的道德水平

飯圈成員大多有著“粉絲濾鏡”,即使愛豆出現了道德問題,其粉絲支持者仍然自我感動式地為其辯解開脫,這種無底線的縱容不利于大學生正確道德觀的形成。同時,飯圈成員在類宗教的飯圈文化中難以保持理性,一旦受到別有用心的挑撥就會情緒高漲,加上互聯網的虛擬性,極易導致網絡互罵,飯圈互撕等不當行為,行為、言語極不文明。這對大學生道德修養的提升極其不利,部分過激的大學生甚至對不喜歡的明星或者所謂的“對家”進行無底線的造謠辱罵,越過了法律的底線,給自己的檔案留下不光彩的一筆,影響了自己的未來。

4.阻礙大學生形成獨立人格

大數據時代,各平臺推送的都是完美契合個人喜好的信息。對于飯圈成員來講,由于不停瀏覽、咨詢偶像的相關信息,平臺就會不斷推送更多的相關信息,循環往復,飯圈成員被單一信息包圍,陷入“信息繭房”,不利于個人接受全面的外部信息。同時,飯圈組織的嚴密性以及群體內部的等級區分使得絕大多數普通成員盲目跟隨“粉頭”進行飯圈活動,固定進行簽到、打卡、空瓶等活動。長此以往,成員極有可能迷失自我,思維固化,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難以形成獨立人格。

三、飯圈文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對策分析

(一)國家加強引導與管理

1.正向引導價值觀

國家需加大對飯圈文化的管制引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帮埲ξ幕彩巧鐣髁x文化陣地”[6],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飯圈文化,消除飯圈文化的負面影響,發揮其正面的價值導向,創造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的文化氛圍,幫助大學生消除迷茫,糾正思想及行為偏差??梢酝ㄟ^樹立正能量偶像標桿,積極宣傳飯圈文化的正面事件,幫助青少年形成積極健康的價值觀。

2.清理網絡空間

網絡治理制度的完善跟不上網絡技術的發展速度,導致了網絡空間的混亂。網絡空間是飯圈文化的“主場”,加上飯圈成員的狂熱情緒,更易產生不當行為。國家要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加強相關立法,完善懲罰機制,推進互聯網實名制,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

3.規范演藝市場

畸形的飯圈文化導致了當今娛樂產業“流量為王”的怪象,不僅影響了娛樂產業的正常發展,更影響了青少年的價值觀。對此,國家相關部門需出臺相關政策,管理娛樂產業的不良現象。同時,對待劣跡藝人必須堅持零容忍,以此警示其他人員恪守職業道德,同時糾正飯圈成員的價值觀。

(二)媒體及網絡平臺堅守底線

飯圈文化是娛樂產業重要的利益來源,導致一些不良媒體一味求利。媒體作為社會宣傳最重要的窗口,一定要堅守底線,求真求實,公正客觀地評價偶像行為,引導飯圈理性行為。各大網絡平臺需要遵守法律法規及道德規范,強化主體責任意識,在謀利的同時注重實現社會價值。對于平臺上的不當言行及時進行治理,嚴厲處理職業黑粉及惡意營銷號,封號究責,減少飯圈內部矛盾,凈化網絡文化環境。

(三)高校優化思政教育

1.摒棄偏見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尊重多樣性,認識到追星并非原罪,關鍵是要正確引導而非斷然制止,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尊重大學生飯圈行為背后的心理訴求[7],深入了解飯圈文化等網絡亞文化,摒棄過往對娛樂明星的偏見,客觀看待這一群體,善于挖掘他們的優點及正能量,積極引導學生從中學習正面價值。

2.創新方法

當代大學生更傾向于接受自己主動吸收的知識而非傳統模式中的價值灌輸。思政課應與時俱進, 將大學生感興趣的新元素融入課堂,結合思想道德教育的理念批判地看待飯圈文化,提高學生積極性的同時客觀引導學生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例如將一些熱點事件作為授課案例,引導同學們分析對錯、利弊,進行自我教育。還可以通過播放新冠疫情期間涌現的英雄人物的事跡或革命英烈的光榮事跡使大學生自己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偶像,將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堅定理想信念,明確自己未來的道路。同時,不斷豐富思政教育的內容,加強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和社會責任感教育。

(四)偶像發揮榜樣作用

偶像在飯圈內部起著巨大的示范和引導作用,言行甚至決定粉絲的行為。因此,偶像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加強道德自律,遵紀守法,為青少年樹立道德榜樣。同時,積極承擔社會責任,關注粉絲動態,引導粉絲專注現實,熱心公益,遠離飯圈撕戰等,引導飯圈成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猜你喜歡
飯圈偶像青少年
古代也有“飯圈”——把自己活成一束光
“飯圈”到底是個什么圈
整治“飯圈”亂象
青少年發明家
偶像報
在“飯圈”一路“打怪升級”
我的偶像
出賣偶像
偶像們都戀愛了
激勵青少年放飛心中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