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建設

2021-03-08 04:35趙廷斌
文化學刊 2021年8期
關鍵詞:載體師生政治

趙廷斌

一、引言

中國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建設的研究已有數十年,并已獲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基于當今高校關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建設的研究現狀和成果,論述如何建設適合中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1]。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建設的研究背景和現狀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建設的研究背景

飛速發展的中國和許多國家不僅經濟接軌,文化交流也日趨頻繁。由于社會價值觀和思想道德觀的不同,來自其他民族和國家的特色文化必然會影響到中國大眾,尤其會影響高校學生的“三觀”。在此背景下,中國于2004年開始加強對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指導下,將科學文化素質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樹立高校學生正確的“三觀”,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2]。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建設的現狀

對于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研究在我國已經經歷了六十余年。教育研究者通過對思想政治教育在企業和校園文化中的研究,確定思想政治教育載體是文化載體,是一種教育方式或方法,但其結果對“文化載體”一詞定位并不準確。2004年以后,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的研究更加深入,發現成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同時具備科學性和系統性,由此發現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的根本屬性,同時定義了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內涵和其具備的特征特點。雖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還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完善其理論體系。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建設的依據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建設的理論依據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其核心就是文化教育,同時要求高校的師生遵守社會主義行為規范和道德規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建設就是將文化作為政治教育信息傳遞的載體,將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和文化教育相結合,潛移默化地改變高校師生的道德觀念,樹立高校師生崇高的思想品質[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建設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過豐富健康的文化活動替代以往的強輸強灌,在激發大學生興趣的同時,促進大學生主動學習,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同時,促進大學生的身心發展,保證高校校園文化建設。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建設現存的問題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建設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首先,教育對象不僅僅是大學生,還包括高校教師和黨政干部及主管領導?,F在文化載體建設易出現高校行政部門對文化載體建設缺乏專業化、系統化的管理,沒有明確的目標和體系的問題。絕大部分高校師生和職能部門不能正確對待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建設的重要性,往往將專業知識放在第一位,忽視了思想政治教育。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建設需要設立專門的機構,現狀卻是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建設的投資十分有限,絕大多數高校沒有專門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建設的部門或機構,文化載體建設也存在制度不完善的問題。第三,除了輕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建設以外,也不能正確理解文化載體建設的目的,高校片面地進行文化載體建設,如開展師生日常校內娛樂活動等,但沒有以文化載體為基礎將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其中,出現了只有環境沒有精神文化的不良現象。

出現以上問題的原因,主要是高校師生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建設的重要性沒有正確理解與認識。沒有根據不同時代和地域整合有效的文化載體資源,高校教育工作者容易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沒有真正領會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載體的含義。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概述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的內容和特征

“載體”最早出現于科學技術領域,隨著時代的發展,它逐漸滲透到思想政治領域。在科技領域“載體”是一種傳遞能量的物質,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它就是一種表現形式。通過文化載體,教育者將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傳遞給教育對象,在高校中教育對象就是全體高校師生,教育者將正確的三觀、道德行為及規范等通過文化活動等多樣的文化載體傳遞給高校師生,幫助其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品質。

根據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發展、傳遞和承載的性質可以總結出其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通過文化作品等多種文化形式傳播、傳遞信息,也可以通過校園、社區、家庭等實現文化傳播。在現代高校中,可以通過校園活動或校園網絡開展文學作品的閱讀、美術作品的賞析等,通過校園文化載體傳播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思想政治教育應從各個層次和方面開展針對不同人群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包括思想政治、道德規范等多方面不同的載體,通過多種文化活動進行傳播和教育,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也從各個層面對高校師生產生不同的影響,但無論哪種形式重心都在促進師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建設除了具有文化載體所具有的文化多樣性、全面性、滲透性的特征,還具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獨有的學術性和時代性特點。高校是文化精英和學術精英聚集的地方,學術研究也具有明顯的突出性,所以從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建設的研究探索時,高校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和學術性。另外高校學生思維創造性強,能緊跟時代潮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建設就必須緊隨時代發展,文化載體建設要符合當代大學生的個人理想追求,目的是培養進步文明的社會精英,由此可以看出,時代性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建設的明顯特點。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的類型和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因為其活動方式不同,一般可以分為校外文化載體和校園文化載體。校外文化載體主要以實踐為主體,通過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參觀學習,工廠等實習基地的專業實習多種方式,提高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建設更多地表現為校內的文化活動。首先需要在校內建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的設施,包括教學研究和生活設施;通過建立完善的校園制度,培養學生遵紀守法的道德品質和行為。合理的校園制度必須有明確的規章制度和考核措施,有效約束學生的行為,形成優良的校園風氣。信息時代,網絡文化作為信息時代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信息融于高校的網絡信息文化中。網絡文化具有快捷方便、信息量大等特點,可以承擔相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除此以外,校園活動這種傳統文化載體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建設中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校園活動,如藝術演出、體育競賽等活動,將集體主義精神、奉獻精神和正確的社會道德等思想政治觀念融于活動中,在豐富學生知識的前提下,一點一滴地改變學生的思想,讓學生在制度中約束自己,在活動中豐富自己,成為合格的社會人才。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建設策略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建設的目標和原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建設以人為核心,以提高大學生道德修養為目的。它的目標主要為:首先,正確確立高校師生價值觀,在科學知識的引導下對高校師生進行思想素質培養,樹立其正確的價值觀;其次,在校園的學習生活環境中,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為基礎,幫助學生養成獨立思考問題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校園文化實現教育的人文關懷;最后,優良校風的樹立是規范學生行為的直接表現,它體現了高校師生的行為和思想道德行為追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建設的原則是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方向,建立系統科學的體系,并針對不同時期、不同區域的高校學生制定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建設制度,同時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的基礎上進行探索創新。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建設的途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不能通過一門學科或者幾門學科去完成,它是一項完整的系統工程,需要的是教育者、教育部門和教育對象一起共同努力完成。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建設,首先需要高校教育主管部門制定明確的規章制度,投入經費建立所需的機構和設施,將文化載體建設納入高校改革和辦學方針中;其次,高校師生和管理部門應全員參與,共同建設校園內文化載體;完善組織、物質、環境等多方面的保障,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教學工作相結合,科學安排,互助互補。

六、結語

總之,隨著中國社會的不斷發展,為了滿足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也需要穩定的發展。在此過程中,高校思想教育文化載體建設的研究和實踐需要教育者不斷地創新,根據不同的社會形式制定不同的的方向,以期發揮其積極作用。以文化載體硬件建設為基礎,從高校自身實際出發,完善適合本高校的文化載體建設,建立優良的校風校紀。通過高校自身研究探索實踐,最終將文化載體建設理論轉變成有效的成果,培養出更多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歡
載體師生政治
創新舉措強載體 為僑服務加速跑
初中歷史教學中師生的有效互動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堅持以活動為載體有效拓展港澳臺海外統戰工作
“政治攀附”
“政治不純”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麻辣師生
重視“五老”作用 關愛青年師生
創新德育教育載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