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傳承和弘揚海陸豐紅色文化的路徑選擇

2021-03-08 04:35
文化學刊 2021年8期
關鍵詞:海陸豐汕尾老區

胡 碟

汕尾,又名海陸豐,是“農民運動大王”彭湃的故鄉。汕尾有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現有經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審定的革命遺址617處,居廣東省首位。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曾誕生了中國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周恩來、彭湃等一大批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里留下了光輝足跡。當前,汕尾正處于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如何挖掘、保護、利用好海陸豐紅色資源,傳承好海陸豐紅色基因,為汕尾高質量發展凝聚起強大精神力量,這是新時代給汕尾出的一份考卷,考驗著汕尾人民的智慧和勇氣。

一、海陸豐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涵與時代價值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海陸豐這片紅色土地曾創造了光輝的歷史功績。1922年7月29日,彭湃在海豐成立“六人農會”,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個農會組織,從此拉開了海陸豐農民運動的序幕。此后五年,海陸豐農民運動迅猛發展,至1927年3月,海陸豐農會會員近10萬。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在中共廣東省委和海陸豐地委的領導下,海陸豐人民發起了三次武裝起義,攻占了海豐、陸豐兩座縣城,成功奪取政權,成立了全國最早的縣級蘇維埃政權——海陸豐蘇維埃政府,同時建立海陸豐革命根據地。海陸豐蘇維埃政府成立后,頒布了由彭湃主持制定的《沒收土地案》,這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部土地革命綱領。此外,這場偉大的農民運動在中國革命史上還創造了許多的“第一”:創辦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第一所黨?!獤|江黨校;成立了中國第一家蘇維埃銀行——海陸豐勞動銀行;蘇維埃政府通過的《征兵條例》是中國軍事史上的第一部義務兵役制度,等等[1]。

在這場偉大的革命運動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海陸豐人民通過艱苦斗爭孕育形成了偉大的海陸豐革命精神。著名黨史專家余伯流將海陸豐革命精神的核心內涵概括為“敢為人先、創新變革,堅定忠誠、百折不回,無私奉獻、一心為民”,并認為“海陸豐精神同蘇區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樣,都是中國共產黨所創造的優良革命傳統鏈條中的重要一環,都是中國共產黨所培育的紅色基因的重要組成部分[2]?!笨梢哉f,海陸豐革命精神與這一系列偉大精神一脈相承,是黨和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共同構筑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回顧海陸豐革命斗爭的光輝歷史,挖掘海陸豐紅色文化的豐富內涵,弘揚海陸豐革命精神的時代意義,對于筑牢理想信念、踐行初心使命,推動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新時代傳承和弘揚海陸豐紅色文化的實踐探索

近年來,汕尾深挖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在紅色遺址保護、黨史教育學習、鄉村振興發展、文體旅游融合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也為大力傳承和弘揚海陸豐紅色文化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加大立法保護,推進紅色文化宣傳

為加強紅色資源保護,2018年9月汕尾頒布了《汕尾市革命老區紅色資源保護條例》,將紅色文化保護納入法治化軌道?!稐l例》是廣東省第一部關于紅色資源保護的地方性法規,首次對海陸豐紅色資源的涵義進行了嚴格的界定,并針對汕尾紅色資源保護工作中存在的產權不清、職責不明、管理缺位等現狀,明確了政府及相關部門的職責。

《條例》的出臺對汕尾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和規范管理起到積極作用,大批革命遺址遺跡被列入紅色資源保護名錄得到有效保護和修復,革命精神得以傳承。例如,海豐縣公平鎮平崗村是彭湃曾經斗爭過的地方,有平崗約農會館、周鳳舊居、萬清味舊居遺址等一大批革命遺址。但由于歷經幾十年的風雨,很多革命遺址因保護管理不到位而破舊、雜亂。這些革命遺址被列入保護名錄后,當地政府不斷加大保護和修繕力度,使平崗約農會館等革命遺址煥然一新,每年吸引各地黨員和群眾到此參觀學習,追尋先輩足跡,賡續革命精神。

在充分挖掘和保護紅色資源的基礎上,汕尾全力推進紅色文化宣傳工作。2019年5月汕尾市委宣傳部主辦了首屆紅色文化講解員培訓班,邀請大批國家級、省級優秀紅色文化宣講員給學員授課,并組織學員前往汕尾各紅色景點進行現場學習,將理論學習和現場實踐相結合,切實提升了汕尾紅色文化宣講員的政治素養和業務能力。培訓班至今已經舉辦三屆,為汕尾儲備了大量優質的紅色文化宣講人才,為傳承和弘揚海陸豐紅色文化做出重大貢獻。

此外,汕尾近年來通過舉辦一系列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講敘這片紅色土地上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革命故事,弘揚海陸豐革命精神。例如,2019年7月汕尾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策劃了“不朽豐碑·紅色華章——汕尾市紅色故事匯”,先后在廣州、深圳、惠州等地巡回展演十余場,在社會各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和廣泛的好評。紅色故事匯用海陸豐真實的紅色歷史精心編制而成,敘述了從大革命時期到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每當國家和民族需要時,一代又一代海陸豐人民都能挺身而出,不畏犧牲、許黨報國,展現出海陸豐人民的英雄氣概和使命擔當。

(二)利用紅色資源,加強愛黨愛國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3]?!焙j懾S紅色文化資源是海陸豐革命歷史留存下來的寶貴遺產,是海陸豐革命精神的重要載體,具有重要的黨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價值。近年來,汕尾充分利用本地紅色資源,著力打造黨史教育和愛國主義實踐基地,有效發揮紅色文化的教育功能。

位于海豐的紅宮紅場是汕尾最著名的革命歷史遺址,承載著海陸豐革命斗爭的紅色記憶。1927年11月海豐人民在這里召開海豐工農兵代表大會,宣布成立海豐蘇維埃政府。1928年1月紅二師、紅四師與海豐工農革命軍在這里勝利會師,進一步壯大了革命根據地的力量。汕尾充分利用這一紅色革命遺址,將其打造成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并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在這里設立紅色文化大講堂,組織社會各界黨員群眾來此重溫革命歷史,傳承紅色精神。

為發揮紅色文化的育人功能,汕尾積極開展海陸豐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充分利用本地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舉辦以黨史學習教育為主題的中小學生講紅色故事活動,培育青少年學生紅色文化講解員,傳承海陸豐紅色基因,賡續海陸豐紅色血脈。例如,汕尾職業技術學院組建師生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團,前往本地各中小學開展黨史宣講活動,把海陸豐紅色文化融入黨史教育學習,引導廣大青少年重溫革命歷史,感悟黨的光輝歷程,激發學生的愛黨愛國熱情。

(三)助力鄉村振興,增進老區人民福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吃水不忘掘井人。我們絕不能忘記革命先烈,絕不能忘記老區人民,要把革命老區建設得更好,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好生活[4]?!鄙俏彩歉锩蠀^,底子薄、基礎差,屬于廣東次發達地區。近年來汕尾銳意進取,奮勇爭先,大力挖掘和利用地方紅色資源助力鄉村振興,推動地方經濟和社會事業高質量發展,不斷增進老區人民的民生福祉。

海豐縣新山村是著名的紅色村莊,1922年彭湃來到這里帶領廣大村民投身革命運動,曾涌現了“一門七英烈”“父子三烈士”等感人事跡。近年來新山村挖掘本村紅色資源,新建新山革命紀念館和紅色故事雕塑,復建農會舊址,修繕烈士舊居,把村莊打造成一個獨具特色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時推出了民宿、農家樂等旅游服務項目,將紅色文化與旅游結合在一起,每年接待近百萬游客前來參觀,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陸豐市下埔村曾是一個省定貧困村,擁有多處紅色革命遺址。1927年南昌起義后,周恩來、葉挺、聶榮臻等革命領導人帶領起義部隊挺進海陸豐,途中周恩來因患病居住在下埔村村民黃秀文家十余日。病情好轉后,周恩來一行搶渡碣石灣赴香港,再經上?;氐近h中央,繼續開展革命事業。近來年下埔村充分發掘這一紅色文化歷史,修繕周恩來活動居址等紅色遺址,新建金廂紅色文化館,每年吸引數十萬游客前來參觀周恩來紅色革命遺址,帶動了鄉村經濟的迅猛發展,走上了一條依托紅色旅游的致富路。

(四)深化文旅融合,擦亮城市文化名片

汕尾依山傍海,風光旖旎,文化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有長達455公里的海岸線,素有“百島十灘九灣”“粵東旅游黃金海岸”之美稱;有四萬畝紅椎林富山、十萬畝梅花沃土,是“中國青梅之鄉”;蘊藏著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等等。近年來汕尾以紅色文化資源為切入點,通過舉辦各類特色文旅活動,推動紅色旅游、生態旅游、民俗旅游等與地方產業的融合發展,不斷擦亮“山海湖城”“紅色圣地”“活力灣區”的城市文化名片,書寫城市發展新篇章。

例如,2018年8月汕尾成功舉行“革命歷史大講堂——社科專家話汕尾紅色文化名片”活動,邀請省、市社科專家對汕尾紅色文化資源進行盤點和探討,最終評選出紅宮紅場、彭湃等20張汕尾紅色文化名片,并為推動汕尾文化旅游發展出謀獻策。汕尾已成功舉辦兩屆“廣東汕尾紅色文化旅游系列活動”,通過開展紅色書畫展、紅色攝影展、紅色文化惠民周等一系列活動進一步擦亮汕尾紅色文化名片,推進紅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此外,還通過馬拉松比賽、環粵港澳大灣區城市自行車挑戰賽、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等體育賽事,促進“體育+旅游”融合發展,打造城市文化IP,提升城市靚麗形象。

三、新時代傳承和弘揚海陸豐紅色文化的啟示

海陸豐紅色文化是海陸豐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中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承載著海陸豐人民的歷史記憶。當前已步入數字化時代,文化的傳播借助著移動互聯網平臺越來越呈現出個性化、多元化趨勢,以滿足不同接受群體的審美需要。我們要不斷地創新海陸豐紅色文化的傳播思路和方法,跳出傳統思維方式,借力新媒體新技術,最大限度利用好紅色資源。對此,汕尾在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方面的成功經驗和成功案例,給了我們一些有益的啟示。

(一)要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講好紅色故事

紅色文化是開展黨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資源,要想發揮好紅色文化的鑄魂育人功能,應避免單向度的、灌輸式的傳播方式,需深入淺出、寓教于樂,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講好紅色故事,增強紅色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汕尾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在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的過程中,通過將汕尾漁歌、陸豐皮影戲、海陸豐三大稀有戲種(西秦戲、正字戲和白字戲)等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紅色故事宣講,創新紅色文化宣傳教育的形式和載體。例如,近年來成功打造了汕尾漁歌《漁民心向共產黨》、陸豐皮影戲《女子粉槍隊》、白字戲《彭湃之母》、正字戲《黃厝寮》等一批紅色題材文藝精品,受到群眾的普遍歡迎與喜愛,群眾在感受傳統民間文藝的過程中也接受了紅色文化熏陶和革命傳統教育。

(二)要大力推進紅色文化數字化建設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數字社會正在快速推進,紅色文化的數字化建設迫在眉睫。紅色文化資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借助數字化技術可以將各種紅色遺址、革命文物轉化為圖片和音視頻等形式得以保護與傳播。2018年7月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見》,為全國紅色文化數字化建設指明了方向?!兑庖姟芬蟾鞯亍敖⒏锩奈锎髷祿?,推進革命文物資源信息開放共享”;同時創新革命文物傳播方式,“融通多媒體資源,推進‘互聯網+’革命文物,對革命文物進行全景式、立體式、延伸式展示宣傳”[5]。

汕尾在紅色文化數字化建設方面雖處于起步階段,但也取得了一些成績。2021年6月,借助廣東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打造的“打卡廣東紅”小程序,汕尾將彭湃故居、紅宮紅場紀念館、海豐縣新山村等十多個革命遺址和紅色村信息以音頻、視頻、圖片、文字等多種形式呈現在虛擬旅游云平臺上,使人們憑借VR體驗技術足不出戶也能身臨其境地“云游”各紅色景點,既深入了解汕尾紅色歷史,又滿足了人們打破時間、空間限制的游覽需求。

(三)要弘揚紅色革命精神,助力老區振興發展

紅色革命精神是紅色文化的核心與靈魂,彰顯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偉大的革命價值觀。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關鍵是要弘揚紅色革命精神,鼓舞激勵黨員干部群眾的奮斗精神,努力創造出無愧于新時代的光輝業績。革命老區要充分利用好自身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將紅色資源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結合起來,為老區人民創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

近年來汕尾充分利用海陸豐紅色資源,打造了一批紅色旅游精品線路,以紅色資源助力鄉村振興,促進老區經濟快速發展,連續三年(2018-2020)居廣東省鄉村振興考核粵東片區第一。接下來,汕尾將進一步傳承海陸豐人民敢為人先的革命精神,搶抓機遇、迎接挑戰,埋頭苦干、開拓創新,加快推動海陸豐革命老區全面振興發展,努力把汕尾建設成為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猜你喜歡
海陸豐汕尾老區
汕尾開放大學
公共管理視角下海陸豐紅色文化的經濟效益
老區在努力奔跑
東源縣與海陸豐革命根據地
堅決打贏打好老區脫貧攻堅戰
汕尾漁歌的考察與研究
老區也需要一個節日
采取超常規舉措 打贏老區脫貧攻堅戰
弘揚海陸豐老區精神 加快汕尾振興發展
海陸豐:我國第一個蘇維埃政權誕生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