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語文必修上第七單元群文整合式教學設計

2021-03-10 21:52權元元
教育界·中旬 2021年12期
關鍵詞:荷塘月色

作者簡介:權元元(1985.8—),女,廣東省深圳中學,碩士研究生,多次指導學生參加創新作文大賽、語文素養大賽等比賽,曾獲“大灣區教學成果大賽”一等獎、優秀指導教師等榮譽。

一、教學目標

1.概括作者筆下自然景物的特點;

2.設置具體任務,分析作者欣賞和描寫自然景物的角度與方法;

3.掌握情景交融藝術手法的特點;

4.根據景情關系,探究幾篇文章中“情”的豐富含義和不同層次;

5.探究這組散文中所體現的中國文人的審美和民族審美心理。

二、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

三、課時安排

五課時。

四、文本解讀、教學設想

高一語文必修上冊第七單元三篇現代散文依次為《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與地壇》。這種安排的順序是有著良苦用心的,一方面,這三篇文章都運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讓讀者看見景物背后作者豐富的情感;另一方面,在這三篇不同的文章中我們又感受到了不同的情感和情感的不同層次。其中,《故都的秋》景物之中所包含的是作者純粹的志趣追求,這里的“情”是一種審美情趣;《荷塘月色》景物描寫中包含的是作者淡淡的而又無人訴說和無人能解的愁情,這里的“情”是獨屬于作者的一種情感體驗;《我與地壇》作者選取了很多平常、平凡、渺小的自然景物,但這些自然萬物中卻包含了一種強大、倔強而又富有韌性的生命力量,也正因如此讓作者產生了對生命和人生的思考,這里的“情”是一種有關人生的思考和生命的哲理。所以,三篇文章中的“情”不僅有著豐富的含義,更有著遞進而深入的層次。

基于以上對三篇文本中“情”的解讀,本人希望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具體任務和情境的設置,讓學生通過合作探究感受到這些豐富而又多層次的“情”,掌握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獲得審美體驗,掌握合理而深入解讀文本的方法;同時,本人亦計劃通過具體任務的布置,讓學生把課堂學習延伸到課后,把研究思考轉化成文字和文章,提高學生鑒賞和寫作能力,促進學生語言表達和交流能力得到發展。

五、教學設計與實施

第一課時:初讀細賞課文。

(一)整體把握群文,初步感受文中景物特點(課前自主閱讀、梳理,課上小組展示)

1.學生課前認真預習文章,圈點勾畫精彩句子和關鍵語段,小組合作,為文中的景物或畫面命名,總結景物特點,思考其中作者的情感。課上完成下面的表格,交流分享。

(二)圍繞關鍵字詞、句和段,單篇分析《故都的秋》,鑒賞秋景美圖,探究以下問題(小組研討,交流分享)

教師問題一:“故都”和“北平”這兩種稱呼,表達有何不同?情感有何不同?

教師問題二:如果是你寫故都,你會選擇哪些景物?這些景物和課文中的景物有何不同?

教師問題三:如果想突出故都秋的“清”“靜”“悲涼”特點,你會如何選擇、描寫景物?對比分析。

課后作業布置:你最喜歡哪幅故都秋景圖?請說明你的理由??梢詮淖髡哌x取景物的角度、描寫景物的特點、表達技巧、景物色彩、情感表達等角度進行鑒賞,形成鑒賞文字,分享交流。

第二、三課時:深入探究課文。

(三)創設情境,賞析《荷塘月色》中情景交融的緊密關系

教師問題一:《荷塘月色》主體描寫月色的是第4-6段,前面1-3段的作用是什么?如果讓你修改前三段或對前三段進行壓縮,你會怎么做?

學生小組討論,分享修改、壓縮版,教師引導學生就原文和修改、壓縮版進行對比研究,發現刪與不刪的區別和背后的原因,體會情景交融的緊密關系……

(四)緊扣文眼、關鍵詞,理清《荷塘月色》中情景交融的流動性

教師問題二:作者因為“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于是一個人去到了荷塘邊,可是描寫完荷塘月色之后,為什么聯想到江南采蓮的風俗,憶起《西洲曲》里的句子,并且用“忽然”一詞引出情感的轉變?

教師引導學生緊扣“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這一文眼,抓住關鍵詞“忽然”等,讓學生體會在景與情的關系中景隨情動、情隨景移這種情景交融的流動性。另外,教師還可引導學生對文中“光和影有著和諧的旋律”“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什么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等關鍵句進行分析解讀,幫助學生理清作者情感的變化曲線,讓他們深刻感受情景交融的流動性。

(五)緊扣核心關鍵句,深度挖掘《我與地壇》,體會融情于景中的立意

教師問題三:《我與地壇》里的關鍵句“園子荒蕪但并不衰敗”,分析為什么“荒蕪”但不“衰敗”,矛盾么?

教師引導學生對第一節課完成的景物特點表格進行細致分析,分析《我與地壇》里作者所描寫的自然萬物,比如:蜂兒、螞蟻、瓢蟲和露水……這些自然物,它們雖然極其普通渺小,它們所生長的環境雖然寂寞甚至荒蕪,但這并不影響它們的生長,它們都按照自己的生存方式在努力綻放并各自安好,這就是荒蕪但不衰敗,也正因如此,我們看見了自然萬物那強大而又倔強的生命力。而這些普通又渺小的景物正是作者細致觀察和用心選擇的,在作者的細致描寫中,我們體會到了文章高遠的立意。

第四、五課時:梳理總結三篇文章、布置具體任務。

本節課重點:通過前幾課的鋪墊,自然引入到對“情”豐富含義和層次的深入解讀與高度總結。

(六)梳理群文中情景關系及特點,解讀景情關系中“情”的含義與層次,感受文人審美

教師問題一:很多人都會從作者身世經歷和時代背景的角度解讀《故都的秋》,通過“知人論世”解讀作者筆下悲涼的故都的秋是作者悲涼心境的投射和反映,對此,你怎么看?

教師問題二:梳理三篇文章,探究三篇文章中情景交融中的“情”分別是什么樣的情。

以上兩個問題,教師要注意引導:簡單梳理上幾節課的任務和問題,讓學生感受到三篇文章雖然都是寫景抒情的名篇,且描寫的都是同一個城市中的景物,但卻呈現出多姿多樣、層次不同的美。以此,讓學生明白:相同情感可投射到不同景物中,不同景物也可承載相同情感,所以,解讀文本雖然“知人論世”很重要,但不能機械、教條地“知人論世”,(此處可以呼應第一節課“景情特點表”里為什么《故都的秋》一欄沒有設置“作者生平”和“時代背景”,其他兩篇有設置。)強調解讀作品和情感要研讀文本,忠于文字,以此總結出以下結論。

《故都的秋》里的“情”是作者對故都的秋的純粹的喜愛之情,這種“情”是一種審美情趣,在郁達夫的筆下,故都的秋特別有“清”“靜”“悲涼”的特點,不僅是帶著中國傳統文化底蘊的,更是帶著傳統文人純粹的審美情趣的?!逗商猎律防锏摹扒椤笔亲髡邠]之不去的,同時又是無人可訴、無人可懂的淡淡的愁情,這是作者的一份情感體驗?!段遗c地壇》里的“情”是作者在經歷了人生中的挫折和困苦之后的個人思考與感悟,也因這一思考和感悟,文章情感得到了升華,讓我們在這有關人生和生命的思考中看見了深刻和偉大。至此,我們看見了情與景的緊密關系,也感受到了情景交融的流動性,更懂得了三篇文章中情景交融的“情”是有著豐富的含義和不同的層次的。

(七)適當升華,感受民族審美心理

教師問題三:分析《故都的秋》一文中,哪些地方體現了民族審美心理和審美特點。

教師引導:從文中歐陽子的《秋聲》與蘇東坡的《赤壁賦》等語句,結合古詩文中的與秋有關的常用意象,反復研讀文本,讓學生感受到秋之于中國文人和中國文化的重要意義和作用,讓學生領悟在郁達夫筆下,故都的秋特別“清”“靜”“悲涼”是帶著傳統文化底蘊的,從而感受民族審美心理。

(八)布置學習任務

學習任務一:探究總結散文寫作的方法,為后兩篇文言散文《赤壁賦》《登泰山記》提出學習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設置這一學習任務,一方面想檢測學生前幾課的學習效果,不僅讓他們懂得積累、梳理和整合的重要性,更讓他們逐步掌握寫景散文的特點和規律,從而獲得個體鑒賞與寫作的經驗方法;另一方面,讓他們自己對后兩篇文章提問題并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和策略,這也是在努力鍛煉學生主動發生知識遷移和主動運用規律的能力,提升“建構與運用”的能力。

三篇寫景抒情散文,讓我們看見了自然萬物之美,體會到了情景交融的緊密關系,理解了“情景交融”中“情”的不同層次和深度。這三篇寫景抒情散文哪篇讓你感受最深?請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文學短評并在班級進行鑒賞演講。

猜你喜歡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風景寫生作品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解讀的時代文藝特色及啟示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中朱自清“心里頗不寧靜”的原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