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生活教育理論下幼兒園班本課程的實施與推進

2021-03-10 16:10胡潔
教育界·中旬 2021年12期
關鍵詞:班本課程生活教育

【摘要】班本課程是幼兒園課程的主要組成部分,生活中教育的契機無處不在,教師要從幼兒的興趣點出發,讓幼兒積極地探索與學習,在活動中體現出教師和幼兒間真實的學習和探索過程。因此要求教師多觀察幼兒的生活細節和特點,把握住幼兒動態發展情況,在此過程中逐步形成班本主題活動。我們班的班本課程“尋味野菜”讓幼兒認識野菜,了解不同的野菜特點,萌發對大自然愛的情感。

【關鍵詞】班本課程;尋味野菜;生活教育

作者簡介:胡潔(1981.3—),女,江蘇省南通市閘西中心幼兒園,二級教師。

一、發現幼兒興趣,確定課程主題

在“班本課程”的開展中,為了讓師生能互動起來,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應選擇有價值的活動讓幼兒主動獲取知識、解決問題、提高能力。課程活動的開展要滿足孩子的需要,教師和幼兒都要不斷地學習與探索。陶行知曾說:教育的根本來源于生活,教育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并且是教學的基礎,只有將生活實踐與教育相結合,才能促進幼兒健全地發展。生活中無時不變化,也教育的契機無處不在,班本課程也是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幼兒。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從生活實際入手,發現幼兒的興趣,從而確定課程主題,幫助幼兒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一)班本主題選擇方式

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孩子們的課程來源于生活,《5—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對幼兒在科學領域提出了具體的要求:“親近接觸大自然,對周圍的很多事物和現象感興趣?!苯洺Ш⒆觽兘佑|大自然,能激發他們對身邊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體會大自然的神奇。并且將幼兒園的班本課程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能夠降低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緊張心理,使幼兒處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狀態中,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需要保證其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如果主題設定得過難或者過于簡單,都會影響幼兒的學習效果。一日午后,教師和孩子們在幼兒園里散步,走著走著孩子們驚奇地發現了蒲公英:“哇!這里有好多的蒲公英呀,你們快來看呀!”就這樣大家展開了關于蒲公英的討論,在大家的討論下,我們決定開展班本主題—野菜,大自然中植物很多,其中野菜的品種多樣,在生活中有廣泛的用途。中班幼兒有著強烈的探究、求知欲望,在幼兒對學習事物具有濃厚興趣的基礎上展開教學,能夠充分地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因此,為了滿足他們的需求,我們實施了此次班本課程,從幼兒出發、從生活出發,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讓幼兒對野菜進行進一步的探索與認識。

(二)班本課程中主題的研究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內容要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也要有一定的挑戰性,需要符合幼兒的實際需要?!蓖瑫r,由于幼兒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足,對于世界的認知比較依賴家長和教師的引導,教師在設置主題研究的過程中,需要注重趣味性,才能保證教學的順利開展。在進行課程安排和教學整合的過程中,需要保證內容設定在一定范圍內,能夠實現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的目標。由“尋味野菜”為主題的班本課程,不僅源自幼兒的日常生活,還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這次班本課程的取材我們也考慮到孩子的全面發展,不能僅限于一個領域當中,應開闊視野。在本次活動中我們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一系列活動,如戶外寫生“特殊的野菜”、親子制作“野菜大聚餐”、社區活動“感受民俗文化 體驗青團制作”、科學活動“可以吃的野菜和不可以吃的野菜”、社會活動“野菜美食分享會”、創意美術“滿地便是蒲公英”……考慮到蒲公英是最常見的野菜之一,我們還擴展了晨間談話,讓幼兒在談話中說一說自己對蒲公英的認識;活動中發現蒲公英的小絨球特別吸引孩子,由此延伸,進行了美術活動“草地上的小絨球”,以點帶面開展更為豐富的課程內容,幫助幼兒更好地發展各方面的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將教學活動的開展與幼兒實際相結合,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需求。

二、創設多樣環境,營造課程氛圍

(一)利用家長資源,促進深度學習

在進行班本課程的實施過程中,不僅要依靠教師的努力,家長的配合也必不可少,共同努力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家長是我們的合作伙伴,我們要注重家園共育,要從尊重、平等、合作的角度出發,積極取得家長的配合與支持,讓家長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在此過程中,讓家長的教育能力也有所提高。在班本課程“尋味野菜”開展的初期,請孩子在家長的陪同下來到小區里、來到草叢間、來到田野上……蹲下身子細細地尋找那些隱藏在草叢中的“寶貝”。除此之外,幼兒在家長的陪伴下一起上網查閱資料,能獲得更多的科普小知識。從幼兒反饋的調查表中可以看出,幼兒對尋野菜興趣十足,也為課程進一步的開展打下了基礎。同時還很好地促進了親子情,滿滿的溫情在調查表中體現出來。

“吃”更是孩子們十分感興趣的話題,野菜的吃法也豐富得讓人意想不到,在課程的開展中孩子們紛紛帶來用野菜制作的美味與大家分享,這樣不僅能加深幼兒對野菜知識的理解,還能夠提升幼兒的動手能力。我們細細品嘗舌尖上的春滋味:這里有野菜丸子、野菜餛飩、野菜蛋餅,野菜花卷、野菜春卷……野菜可以炒著吃、涼拌著吃、蒸著吃……還可以做面條、煮粥等。在這個美好的季節里,我們邂逅了最美的時光。童年有了體驗才會更加豐富多彩,美食有了孩子們的參與才會變得更加美味?;顒又?,孩子們走出課堂、走進大自然,與大自然親密接觸,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生活經驗。

(二)攜手社區活動,感受民俗氣氛

體驗既是一種活動,也是活動的結果。體驗也是幼兒重要的學習方式。有了對野菜知識的普及和之前的調查活動,孩子知道了艾葉可以制作青團。在清明節氣,艾葉飄香的時節,基于幼兒的興趣,教師有效地判斷課程價值對促進幼兒的發展有著必要且重要的作用,我們和社區攜手開展了“小手做青團,一起憶清明”的活動。孩子們切切實實地體驗了一把“清明節里做青團”的過程,真正體驗了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樂趣。孩子們發揮了自己的創造能力,制作出豆沙餡和蛋黃餡的青團。孩子們通過這樣的活動,不僅獲得了制作的經驗和動手的快樂,也對青團的來歷和原料都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還讓幼兒初步了解到清明及其相關的民風民俗,感受到濃濃的民俗節日氣氛,傳遞了底蘊豐厚的傳統文化。

三、給予探索機會,推進課程發展

在班本課程的探索過程中,教師應給予孩子充分思考、想象的空間,充分給予探索的機會?;顒娱_展中,幼兒會問:“蒲公英的種子是什么樣子的?”“蒲公英是如何長大的?”……在幼兒提出問題時,我們不應該將答案直接告訴幼兒,而是要做一名“引導者”,引導他們在探索與思考中尋找答案、發現答案。

為了幫助孩子們獲得答案,我們在閱讀區中投放了相關書籍,如《植物百科大全》,休息時間我們一起閱讀、分享,讓孩子們自己發現野菜的秘密,從而獲得野菜的相關知識,例如,了解幾種常見的野菜,知道其名稱、外形特征;知道野菜有營養,是人們愛吃的蔬菜……

在孩子們實踐與探索的過程中,他們獲得了關于野菜的知識,例如了解了野菜的作用、野菜的生長環境、野菜的品種等。孩子們收獲知識后,教師幫助孩子們梳理整合,帶領幼兒制作野菜小報并張貼在班級內,不僅美化了班級環境,更讓幼兒對相關知識進行了進一步的歸納,加深相關記憶。孩子們還自主將發現的秘密記錄下來,與爸爸媽媽一起分享。通過這些方式促進幼兒深度學習,使孩子們感受班本課程的魅力。

活動開展中,孩子們的小腦袋里裝滿了一個個小問題—蒲公英的花莖里有什么?吹一吹小絨球,它變成什么樣子?孩子們在這些具有科學特點的活動中,通過尋找、觀察等游戲,了解了蒲公英的外形特征和傳播方式。

大自然、大社會是活教材,我們應該讓幼兒走進自然,在與大自然的接觸中盡情地去看、聽、摸、想,并嘗試著去做,滿足幼兒的好奇心,讓幼兒主動去發現、去探索,從而獲得最真實的感受。為了促進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完成教育教學的目標,豐富幼兒的知識和經驗,我組織了幼兒戶外寫生—“我筆下的野菜”,小草開始發芽了,大地上到處都是欣欣向榮的景象。滿色春園關不住,一群孩子寫生來。有的坐在輪胎上,有的坐在草地上,蒲公英長什么樣呢?快快用畫筆記錄下自己的發現之旅!

四、根據課程主題,拓展課程領域

(一)豐富區域活動內容

區域活動是幼兒認識與了解事物的主要途徑,也是以幼兒為主體的教育活動形式。在開展班本課程教學中,教師要根據班本主題創設合適的區域活動,為幼兒提供有可操作性的環境與材料,讓幼兒在環境中積極主動地探索與學習,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與實踐性。在生活教育理論下,教師需結合幼兒的實際生活經驗,設計合理的區域活動,并且要保證教學的趣味性,讓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為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對于幼兒來說,生活主要包括他們的一日互動與日?;?,每天發生的事情都是幼兒生活經驗的來源。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影響下,幼兒教師要加大對幼兒生活的關注,了解幼兒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件,并引導幼兒在“做”中學,為幼兒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幼兒在實際操作中感受真正的知識,真正落實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

例如,當幼兒對蒲公英有一定的了解后,會好奇為什么蒲公英能夠隨風飛揚,它們是怎么飛的。借此機會,我們可以開展“飛翔的竹蜻蜓”教學活動,向幼兒講解蒲公英會飛的秘密。為了讓幼兒更直觀地了解蒲公英的構造,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蒲公英隨風飛揚的場景,對于細節處可以暫停讓幼兒仔細欣賞、觀察蒲公英的構造,然后再為幼兒展示天空中飛翔的動物,如海鷗、老鷹、大雁等,讓幼兒觀察會飛物體的共同特點,教師對其進行總結,讓幼兒明白小動物飛翔的關鍵是靠兩只翅膀,蒲公英飛翔是因為它的花像一把“傘”,與小動物的翅膀有同樣的作用,再借機引出手工活動—“竹蜻蜓”。在幼兒動手制作之前,教師要講解竹蜻蜓的制作過程,并在幼兒制作的過程中進行巡視,有針對性地指導或幫助幼兒完成手工。最后,還可以帶領幼兒去戶外進行比賽,看看誰的竹蜻蜓飛得最高,讓幼兒體驗手工制作的樂趣,真正落實了“在做中學,在學中做”的教育理念,并且也為幼兒解答了疑惑,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驗與知識。

(二)融合戶外游戲活動

幼兒園班本課程的設定需要聯系實際生活,保證幼兒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找到課程生活的影子,拉近幼兒與課程教學的距離,提升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開展“尋味野菜”班本課程時,幼兒通過尋找野菜、制作野菜、繪畫野菜等活動后,對野菜有了具體的了解,并且知道野菜蒲公英花莖的形狀,以及蒲公英會飛的奧秘?!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也是開展教育的重要途徑,既能體現對幼兒的尊重,又能充分發揮教育的最大效益,提升班本課程的實施的生活化。為了更好地將幼兒生活與本班課程結合,可以將教育與幼兒特有的生活方法進行融合,創設相應的戶外游戲。

針對本次班本課程的內容,教師可以開展“小小蒲公英”課外游戲,主要是以蒲公英的生長習性為內容,讓幼兒在游戲中模仿風吹蒲公英飛的場景,在游戲中進行轉圈、走動、跳躍等,提高幼兒的平衡性與靈敏性。具體的游戲規則為:正式開展游戲之前,以6個或5個幼兒為一組,每組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小圓,開始游戲后,教師與幼兒共同念兒歌“小小蒲公英,長在草地上,一陣風吹來,遍地花兒開”,當念到“開”的時候,全體幼兒放手,四散站在空地上。教師接下來說“刮小風”時幼兒要在原地轉圈,教師說“刮大風”時幼兒可以邊移動邊轉圈,教師說“風停了”幼兒要在原地站穩。在開展游戲的過程中,幼兒不僅能加深對蒲公英習性的了解,還能鍛煉避讓能力,提高合作意識。

五、反思成長過程,收獲課程經驗

班本課程的探索從幼兒的興趣點出發,讓幼兒真正成為班本課程中的主導者,讓教育真正體現其活力。在班本課程的實施中,其目的、內容、實踐,是課程中的大方向,我們要不斷調整課程,使其更貼近孩子的現實生活,在活動的開展中教師是觀察者、引導者,我們要觀察幼兒的行為,細心、耐心地正確引導,讓幼兒展現自己的能力。班本課程的穩定發展需要師生的相互了解與共同探索。

【參考文獻】

[1]黃文潔.幼兒園班本課程推進與實施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研究,2021(18):107-108.

[2]沈樂悅.淺談幼兒園班本課程的推進與實施—以小班班本課程“你好,小螞蟻”為例[J].山西教育(幼教),2021(01):38-39.

[3]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鳳凰出版傳媒集團,2017(09).

[4]李季湄.培養幼兒的成長能力[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01).

猜你喜歡
班本課程生活教育
小學班本課程,讓教室更具“魔力”
挖掘繪本資源,構建低年段班本課程
基于兒童語言表達力培育的班本課程實踐
特色龍城,潤養課程
生活教育理念下如何開展初中信息技術教學
語文教育教學與生活實踐思考
傳遞真愛
幼兒美術教學回歸生活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