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策略

2021-03-11 00:40馬麗娜
天府數學 2021年12期
關鍵詞:培養方式解題能力策略分析

馬麗娜

摘 要:教育改革的腳步逐漸變化,新形勢下的教育模式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科能力,在準確分析知識的同時,應從中準確的感悟解題能力,才能幫助學生應對在學科學習之間的技巧。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科學習,培養學生的思維發散意識,形成獨特的解題意識,才能滿足新教育形勢下的學科目標。數學解題能力不僅考察了學生對技巧的掌握,對學生也是一種綜合能力的考察與分析,引導學生利用活躍性的解題思維進行分析,借助多元化的方式培養自身能力。本文主要就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的學生解題能力分析的相關問題進行深入分析。

關鍵詞:初中數學;解題能力;培養方式;策略分析

數學學科是從分析到分解的過程,幫助學生更加清晰的掌握數學知識框架,并結合相應的數學知識進行充分的分解與培養,在順利完成階梯任務之間培養學生的思維與能力,不僅需要老師將相應的技巧進行分解,也應當通過必要的手段進行解題練習。數學知識潛藏在解題過程中,證明學生掌握學科技巧的重要方式,就是能夠獨立的完成數學解題。數學解題也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老師應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并根據學生的狀態進行必要的分析,制定有效的能力培養方式,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需求。數學知識以單元的類型呈現,并在每個單元之間形成強烈的聯系網,讓學生明確側重點充分符合中學階段的學習特點,進而提升學生在數學思維培養中的目標。

一、學生數學解題練習中易出問題分析

在多年教學改革實踐過程中,通過對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的調查與分析,發現學生在解題時可能會出現各種類型的問題。對于簡單的學習步驟學生能夠掌握,只要稍微復雜學生就無從掌握,容易出現錯誤問題增強解題的難度。針對這一現象教育部門發現學生在解題練習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分析。

(一)混淆公式

數學學習中包含著大量的公式,在一道題目中包含著多種定論和公式,其中包含著豐富的定理與解題技巧,光憑老師口頭描述卻遠遠不夠,死記硬背也難以解決問題,一旦掌握不好解題的方式,學生對公式更容易混淆記憶,使記憶方式更加流于表面,缺少對定義和公式的實質性掌握,對于同類型的題目經常會出現混記、亂用公式的現象,對學生的解題能力培養十分不利,缺少實質性的能力掌握技巧,學生無法準確的判斷公式。

(二)對知識掌握框架不完整

學生是否能夠準確掌握數學知識,準確的進行思考,都需要自身解題能力的不斷積累。數學解題離不開完整的知識框架,各個知識積累之間都存在著必要的聯系,為了避免張冠李戴的現象出現。在解題過程中學生經常會因為知識掌握欠缺造成題目偏移,思路出現偏差或者是終端的問題,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或者將簡單的解題技巧變得更加復雜,不僅會影響解題能力也會影響最終的解題效率,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缺少總結反思的習慣

數學解題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應及時的進行總結和反思,善于歸納與分析,才能準確的掌握解題技巧。數學解題最終的答案有且只有一個,具有強烈的單一性,但能夠收獲答案的方式卻有多種,有簡便算法、復雜算法等等。在初中學習過程中,學生往往是為了完成任務、爭取高分而解題,很少會出現由于個人愛好想要去學習解題。雖然學生實際上做了很多的練習題,但又是因為知識分析和解題能力有所欠欠缺,缺少反思與改錯的習慣,同一道題目多次出錯,影響最終的學習效果。另外,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方式不夠徹底,缺少思想的碰撞與溝通,使原本思維不夠發散的學生在進行解題練習時更加禁錮,達不到理想的學習效果,無法鍛煉學生的能力。

二、初中解題練習應注意的問題

(一)堅持面向全體學生

初中階段的學習節奏較快,往往在解題的過程中老師只關注學習成績好、思維跳躍性較強的學生,對于基礎較差、不愿參與學習生活的學生置之不理。雖然成績優異的學生在不斷的進步,但整體成績依舊難以提升,正是因為學生的成績存在短板。因此數學解題能力的練習需要面向全體學生,老師可以將班級同學分為多個層次,并逐層制定有效的方式,這樣更便于學生接納與吸收,使不同成績的學生能夠得到不同層次的鍛煉,避免出現優生浪費時間、差生聽不懂的現象,如果老師籠統進行知識講解,則需要考慮全班同學的感受,老師應明確學生的實際情況,分層次進行練習。

(二)問題創設要有技術含量

數學解題能力的培養不單純是讓學生解題,而是為了即便脫離了老師的幫助,學生也能獨立的完成一類題型的解答。數學就是思維的延伸與拓展,老師應改變機械性的反復練習,減輕學生的負擔和負面情緒,應創設一些帶有技術含量的問題,才能充分的進行思維引領,以至于更熟練的解決問題。數學學習同樣需要學生的動手操作與實踐能力,解題過程中手腦并用更容易培養學生的思維,通過講解與分析讓學生明確解題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才能更深刻的投入其中。老師作為課堂的指引者,更清楚解題能力的訓練需要哪些問題?;蛘哒f哪些類型的問題更適合學生掌握。為了順利的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充分的掌握技術含量。才能幫助學生進行思維的提升與拓展,讓學生準確的找到解題突破口。

三、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強化基礎講解、提升學生的數學興趣

基礎數學知識是學生在初中階段需要掌握得具體內容,也是為了衡量學生的真實情況的具體標準,扎實的數學知識是為了建立良好的數學知識。為了提升學生的整體理解能力,逐漸提升學生的綜合興趣。在初中教學任務開展進行時,不緊要注重基礎更應該將學習方式進行創新,具有潛意識的學習態度,才能將學習熱情長久的保持下去,保障聽課質量的全面提升使課后作業完成的更加容易。初中數學學習過程當中,通常會因為學生的態度與意識不強,出現聽課質量下降的現象,對學生解題能力也是一種延伸。比如在函數內容相關練習時,函數作為初中階段的重點,其知識點比較抽象,學生不便于理解。相比較單一的函數而言,圖像模式才更加直觀,老師應注重基礎填空的練習,在進行圖像的學習和延伸。這樣在綜合函數練習題中才能充分的利用函數技巧,準確的完成練習。

(二)發揮學生想象力、鍛煉學生的解題意識

數學教學的重點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意識與能力,數學教學當中的重點內容是為了創新與意識的培養。在進行解題的過程當中,不僅要求學生想象力足夠豐富,也應該擺脫傳統的解題思維,加強數學題的解題思路,提升數學解題的成功率。數學知識具有單一性,想象力也是支持學生進行解題的重要條件,發揮學生無盡的想象力,是復雜的數學題更加簡便,幫助學生解題能力得到充分的提升。比如在《一元二次方程》學習當中,老師在講題時可以向學生們展示x2+2x+3=8,則2x2+4x+1的得數是多少?正常情況下學生會求出已知的數值,再代入到后面的式子中求和,這種方式雖然相對保險,但如果一步算錯后面的成績將作廢。在想象力的幫助下,學生應善于觀察,通過觀察后發現已知代數式與二次項和一次性的系數存在著倍數的關系,最終從x2+2x+5延伸到2x2+4x+10,借助對式子的想象求的最終的數據為11,在數學整體思維當中感悟數學知識,幫助學生熟練的掌握學習技巧,才能感悟出解題能力的真正含義。

(三)突出學生參與地位、進行數學思維延伸

新課程教育改革要求老師應主動的探索學生思維,逐漸轉變思想發揮自身的引領地位,課堂是滿足學生知識需求的地方,老師應該轉變自身的理念,引導學生參與到知識延伸與探索當中,深化教學思維與能力的鍛煉。當然,突出學生的主導地位不代表老師放任不管,而是在恰當的時間進行點播。對于理論性較強的知識,可以采用口頭抽查、筆記書寫的方式,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鍛煉,才能更加靈活的面對解題。比如在《平面直角坐標系》學習當中,在課前老師可以進行趣味引導,調動學生積極性,以同學座位行與列的關系強調什么是坐標。同時老師可以將坐標系以寶藏圖的形式轉換出來,讓學生以探寶的形式完成數學知識訓練,充分調動學習興趣,當學生注意力被充分吸引之后,在進行坐標系的知識延伸,教會學生該如何判斷橫縱坐標,充分應到學生進行思考。寶藏圖與坐標系之間存在著十分密切的聯系,為了使學生充分掌握知識,老師需要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延伸,讓學生在屬于自己的課堂中充分的展示技巧。

結束語:

新教育形式的不斷調整,對中學數學階段的解題板塊做出了詳細的規定。中學學生的思維與個人能力已逐漸成熟,對于數學知識應善于把握與分析,新課改明確提出學生應注重自身主體地位的提升,逐漸在傳統的教學地位中突出主導教學方式。數學知識學習就像建造一棟樓房,基礎知識就像是地基,只有基礎足夠牢固才能提升學生的理解,只有學生知識掌握的足夠徹底,才能進行知識的延伸和拓展。

參考文獻:

[1]張翠玲.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意義及策略[J].新課程,2021(29):128.

[2]莊炳芳.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策略[J].考試周刊,2021(65):91-93.

[3]喬婷婷.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策略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19):46-47.

[4]劉海霞.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建模能力的培養策略[J].新課程評論,2021(06):85-92.

3659500338283

猜你喜歡
培養方式解題能力策略分析
淺談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
高中歷史教學中人文素養的培養
淺析流動兒童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方式
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對汽車服務顧問人才的培養方式
服裝電子商務發展淺析
新課改下高中物理教學中解題能力的培養
完善計算機通信網絡安全的策略分析
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