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級是體驗公共生活的地方

2021-03-11 06:02劉書剛南京市浦口區行知小學教師
未來教育家 2021年10期
關鍵詞:實驗班班會公民

劉書剛/南京市浦口區行知小學教師

成立“公共事務促進社”

我開始對公民教育是有所懷疑的。2009年接觸到江蘇省崔武律師事務所創辦人崔武律師,是他把公民教育引進到我們學校的。崔武律師身體力行,不厭其煩地來學校,包括建議課怎么上,還有理念上、程序上的指導。通過多次交流,他的真誠,慢慢改變了我對公民教育的認識,逐漸認可公民教育。

在楊瑞清校長的支持下,我在我所帶的行知班里成立了一個社團,叫“公共事務促進社”,目的是為孩子們提供一個體驗公民生活的舞臺,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給孩子們創造體驗公共生活,提高公民素養的機會。

孩子對這個社團很感興趣,從剛開始時的陌生,慢慢走向熟悉?!肮彩聞沾龠M社”聘請崔武律師為社團顧問,社長和副社長通過學生自薦、演講、投票選出。公共事務促進社的宗旨是:“培養孩子對班級、學校、社區、國家等公共事務的關心,養成對公共事務進行調研、建議、參與和溝通的習慣與技能。學會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表達,尋找共識。過現代公民生活,體驗小主人的自豪感?!?/p>

學習公民讀本

實驗班的每位學生都會收到一個文件,里面是印發給學生們閱讀的材料,主要包括:崔武律師編寫的《公民教育三字經》和《小公民誓言》,我國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未成年人保護條例,小公民素質評價報告,全球公民典范、安全常識等?!豆窠逃纸洝饭灿邪似簝r值篇、憲政篇、維權篇、結社篇、行知篇、民主篇、為政篇、責任篇。

《小公民誓言》:“我誓言忠于五星紅旗,以及它所代表的共和國。在這里,人人參與、人人分享,人人均享有權利和自由,承擔責任與義務?!?/p>

班級還會提供這方面的書籍供學生閱讀,圖書多是由學生自愿提供,我們把這些讀本放在班級后面的圖書角,由專門學生負責日常借還書工作。實驗班成立后我有意識地購買了一些公民讀本放在圖書角供學生閱讀,主要有《誠實》《正直》《友誼》《做個好公民》《領導力》等。

自己提出問題

現在我們的班會非常有意思,有主持人、秘書、發言的同學……實驗班的班會具體按照如下方式開展:班里有一個班會盒,里面裝的是同學們自己提出的問題。問題的要求:內容可以是關于個人的、幾個人之間的或班集體的、學校的,只要是學生們觀察到的問題、想解決的問題都可以放入盒內。對于自己提出的問題,可以先有一些調查和統計。主持人是隨機選取的,把班級所有學生的名單,放入一個盒子里,每次班會第一位主持人由老師抽取。一個問題解決后,由這次主持人抽取下一位主持人。

主持人上臺后,舉起班會盒,全體同學齊聲說“開班會了”。然后大家齊聲鼓勵主持人“我們相信你能主持好”,主持人回應“有大家的支持,我一定能主持好,謝謝大家”。主持人在班會盒里抽出一個問題。第一步,和同學們確認這個問題是否存在;第二步,運用頭腦風暴法想出一些可能解決問題的方案并記錄在黑板上;第三步,討論各種方案;第四步,全體學生投票選出一種方案;第五步,制定一個實施計劃。

班會還配了一名秘書,負責記錄班會討論的結果,公示在班級的宣傳欄上,以作為班級公約的組成部分。由于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對有些事情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老師會在學生主持班會的過程中進行適當的引導和干預。

班級是一個微型的社會,學生正式的社會生活從這里開始。從班級社會生活中最終走出來的是不是未來的合格的公民,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班級文化及其性質。

我們班的班級規則,是班級全體學生共同協商制定出來的,不是老師說了算;規則的內容全體學生都是知曉的;班級規則對全體成員具有同等的約束力,規則執行時對每一個人都是同樣的。己的責任了,這不僅改變了班級勞動無人愿意去做、在別人監督下去做的局面,而且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意識。

志愿服務,自己選擇

開學的時候,班上要打掃衛生,老師就說是志愿服務。老師問,誰要擦窗戶???然后志愿擦窗戶的同學就舉手,如果人數正好,就定下來這幾個人做這項勞動。如果人數超出,就再選另一項勞動。

實驗班前面貼了一張《六(1)班志愿服務表》,表格內容如下:班級志愿服務的內容有打掃大廳、教室、走廊、天臺,整理電腦,清潔飲水機,照看小菜園,更新班級文化櫥窗等。志愿服務督察員負責倒垃圾,每項活動對應有志愿服務者的名單。

每個班級都會有這些事情,過去都是由老師指定安排具體人做具體事情。然而實驗班采取的是志愿服務形式,讓學生自己選擇,滿足學生的個性要求,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學生自愿選擇去做,做好這件事情就是自

課堂也是一種公民生活

每個人都是公民,都在過公民生活。學校的課堂也是一種公民生活,在課堂學習中我們如何體現公民教育思想呢?我們用小組學習法,在課堂我們更傾向小組學習。推選小組長,制定小組公約,這些不用教,他們自己就想到了。我覺得那就是孩子們把公民生活的體驗遷移到課堂學習中來了。我沒有強行要求,結果有三個組定了小組公約;還有三個組沒有考慮,他們覺得不需要。

我無意中發現,他們會自發地意識到需要制定規章制度,要有自己的管理方式。這時候要細心看才能看得出來。比如有一天孩子們商定,送給老師的禮物,要親手做的,孩子們做得很好,體現了大家的協作。他們有交流、有商討,最后形成共識,每個人該做什么,清清楚楚。這種小組合作體現在學習方面,就是老師講的很少,更多是孩子自己來表達,這樣他們才能有所領悟,真正有收獲。

經過三樓一排教室,走進實驗班,與其他班級最直觀的區別就是座位的安排。實驗班分為六個小組。當我問起小組是如何劃分的,一個學生回答說:“民主?!泵拷M最多五個人,自己選組長選組員,也可以組員選組長。如果大于五個人,組長不想要那個人(組長是以前的小組長),就重新站隊,愿意在一組的站一隊。組員確定好以后,小組會重新選小組長和副組長,然后小組長就會帶領大家共同制定小組公約,制定好后組員同意后簽字。

為學生創造與外界交流的機會

在此期間,我會充分利用學校對外交流的資源,為學生創造與外界交流的機會,搭建各種參與交流的平臺,讓學生與人交流,學會表達,學會與人相處,學會尊重多元文化。我們學校每年都會有來自于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師生參加中華文化浸濡活動,同學們都會與不同國家和不同種族的學生在一起學習交流。除了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接待禮儀指導外,我還會邀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老師給我們做活動。特別是新加坡的義工陳佳燕給學生帶來的一節課“你最重要的東西是什么”?對學生的影響較大,通過這樣的活動課,讓學生了解到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你身邊的朋友重要的是什么,不同地方的孩子們重要的東西是什么。雖然大家認為重要的東西也許不同,但他們都能去尊重他人的想法及感受,珍惜自己的所有,感恩自己的所有。正是通過這樣的活動使學生懂得尊重不同種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從而使學生更好地跟他人一起學習交流。

我們還與南京工業大學建立了行知社,其中也有些公民教育方面的活動。比如,大學生義務家教,一般是周末上午三個小時,走進孩子家庭提供一對一服務。大學生義務做家教,孩子其實是能夠從公民的角色中感受到其中的權利與義務的。通過與南京工業大學的合作,讓學生在履行義務的同時,也接受別人提供的義務,通過權利與義務的轉換,讓學生有多方面體驗。

豐富的生活帶來全面的發展

做了這樣的公民教育后,班里不良的習慣少了,班級氛圍好了。如果出現打罵現象,會有人制止。執勤的班委,如果讓別人安靜而自己卻講話,這時候班級另外一個學生就會把執勤班委的名字記在黑板上。通過民主選舉、公開選舉班委,班委要求大家做到的,班委自己要先做到。

此外,孩子們的課前預習能力、小組合作能力,還有其他方面的能力,比如班級活動的組織能力、表達能力、溝通能力都提高了。實施公民教育之后,學生寫的日記與此前的日記相比,內容豐富多彩。過去孩子覺得沒有東西可寫,很多孩子會說:“每天都是在學校讀書,回家寫作業、睡覺這樣單調的生活,哪有東西可寫?”而我們班的學生從不缺乏日記的素材,因為每天的生活都很豐富,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觀察,學會了思考,學會了表達。能力提高了,日記自然就能很快寫出來了。

在老師看來,學生們不僅在組織、溝通、表達等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學習的自主性也得到增強,學生的不良習慣在減少。讓老師感到驕傲的是,班級在區里獲得了2012年浦口區班級文化評比一等獎;班級有一名學生被評為市級優秀小公民。同時孩子的學業成績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實驗班在區里抽考中,語文、數學、英語三科取得了前三名的好成績,語文取得了區第一名。

這里提到學生的成績獲得巨大進步,并不是想表達公民教育就是為了成績,而是希望那些擔心公民教育會影響成績的老師減少擔心。

大家都是平等的

合格小公民之間,大家都是平等的。學生通過“珍愛生命”的活動,知道了不能歧視有困難的同學,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人人是平等的。還知道“大家都是平等的”,公民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任何人不得凌駕于法律之上。

公民教育應該突出強調平等意識這一內涵。我們必須使每個公民充分意識到,在廣闊的社會公共領域,在各類社會生活中,公民個體之間是平等的。雖然公民個體在物質財富、社會地位方面不同,在信仰、知識、職業等方面存在差異,但他們在法律地位、公民身份及其人格方面是平等的。他們在國家面前,在社會生活中是平等的。平等意味著公民把自己和他人放在一個平臺上來對待,要求每一個人像尊重自己一樣地尊重他人,不把自己凌駕于他人之上。

目前,我國國民普遍缺乏公民意識,公共領域常出現“強勢群體、個體”壓倒“弱勢群體、個體”的現象,群體間、個體間的歧視、偏見、欺生等問題時有發生。這種不平等的意識和做法又會引起更嚴重的社會問題,影響社會矛盾的解決。只有樹立全面平等的理念,才能尊重他人,平視他人;只有在公民個體之間建立起平等關系,才能真正做到使自己成為自己,使他人成為他人,使每個國民都成為公民,共同成為有尊嚴的公民。

每個人都是小主人

“每個人都是小主人、去小先生,這不光是在嘴上說的,班上的每一項活動我都積極參加,也不會因為一次兩次特殊情況把班上的事情置之不管?!盋同學這樣說。

和老師是什么樣的關系呢?W同學說:“有的時候是朋友;有的時候是嚴師,我們就做規規矩矩的學生;有的時候是嚴父,我們都是調皮的孩子,總會捉弄他;有的時候老師也非常心疼我們,憐惜我們;有的時候老師還會被我捉弄得有點可憐了。所以,跟老師之間就是朋友,親人,也是師生關系?!?/p>

一個擁有公民身份意識的學生,才會樹立起以上觀念。我是家庭的平等成員,是班級和學校的小主人,是社會的小公民,而不是在身份上低父母一等、低老師一等、低成年人一等的人。這樣的學生,才會有自信、自強、自立的性格,才會有平等、自尊而完整的人格,成人后才能成為公民,才能承擔更大的公民責任,發揮自身作為公民在政治生活和公共生活中的價值。

猜你喜歡
實驗班班會公民
我是小小公民科學家
論公民美育
山西農大鄉村振興“雙創”實驗班開班
實驗班以情促教教學策略談
班主任如何有效開展主題班會
初中生主題班會創新策略
卓越司法人才培養實驗班的小樣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師范大學法學院13級實驗班為樣本
十二公民
主題班會共話中國夢
微班會:管窺班會的現實與未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