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寓教于樂,實現小學數學高效教學

2021-03-12 10:04
科學咨詢 2021年1期
關鍵詞:數學知識游戲數學

高 丹

(浙江省義烏市佛堂小學 浙江義烏 322000)

目前,小學數學教學還存在許多問題。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陳舊,沒能結合新課改的要求,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阻礙了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小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數學素養還不成熟,教師如果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必然會導致課堂氛圍沉悶,很難提高教學效率。采用寓教于樂的方式能活躍課堂氛圍,優化小學數學教學內容,有利于高效課堂的構建[1]。

一、借助游戲教學,導入數學知識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大部分學生很難迅速進入學習狀態。教師如果在講課前利用游戲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能夠使學生積極參與之后的教學活動。小學生具有好動、愛玩的年齡特點。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特點設計教學游戲,在游戲中導入教學內容,以此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例如,在“購物”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展“找朋友”的游戲,讓一部分學生扮演物品,一部分學生扮演人民幣,自己想好物品或人民幣的價格,在游戲中尋找與自己價格相同的朋友,或與自己的價格加起來能購買物品的朋友,提高對元、角、分的認識。接著,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創新游戲形式,嘗試購買多個商品,自己加減價格。通過體驗購物的游戲方式理解元、角、分之間的關系,不僅能愉悅學生的身心,而且能順利導入教學內容,逐漸增強學生對數學的喜愛之情。又如,在教學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關于位置和方向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安排一個課堂游戲。教師先將學生分組,讓每個小組的成員分別扮演司機、村長、農夫,然后,向學生出示游戲規則:司機遇到農夫要向農夫打聽去村長家的路,按照農夫的指示找到村長家,再按照村長的指示找到農貿市場,如果順利找到,則成功過關。這樣的游戲情境介紹一下子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學生紛紛報名參與。教師要為每個小組計時,最終用時最短且成功找到農貿市場的小組贏得比賽的勝利。教師要為贏得勝利的學生提供一定的獎勵。這樣的游戲活動不僅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而且讓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掌握了與方向和位置相關的知識。

二、滲透生活素材,激發學生興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生活素材,不僅能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而且能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在構建高效課堂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突出數學和生活的聯系,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的重要性,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觀察意識和思考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例如,在“認識分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出生活化的問題:媽媽有4個蘋果,要分給小紅和小明兩個人,怎么分才公平?如果有兩個蘋果該怎么分?有一個蘋果呢?學生獨立思考答案,并解釋平均數的概念。接著,教師要問學生該怎么表示“一半”,讓學生先用繪畫和折紙探索、解釋,再為學生介紹分號,引出分數的概念。然后,教師出示正方形、三角形、圓形,讓學生畫出這些圖形的1/2,思考1/4該怎么畫,提問:每天有6節課,那么,一節課可以用1/6表示嗎?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可以用分數表示?這樣,分數與生活的聯系就加強了。生活化教學能引發學生的主動思考,增強數學課堂的趣味性,改變機械的教學方式,鍛煉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有利于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提高。再如,教授了“長方體和正方體”后,教師可以布置作業,讓學生觀察家里的物品,分辨哪些是長方體,哪些是正方體,思考它們分別有什么特點,并用表格記錄下來,為解決長方體的表面積等實際問題的教學做準備(如表1)。

表1 長(正)方體物體的特征

通過觀察、比較,學生可以知道:不是所有長方體都有6個面;在現實生活中,應該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問題的解決方案。

三、組織學生競賽,提高參與意識

小學數學需要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在落實寓教于樂教學理念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傳播數學知識,而且要鍛煉學生的數學技能,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為學生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新課改指出,小學數學教師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挖掘學生的數學潛能。但小學生的數學能力和認知水平有限。想要提高數學思維和素養水平,學生就要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學生表現欲、競爭意識強烈的年齡特點,開展數學競賽,激發學生參與數學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在“確定位置”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多個學習小組,開展數學競賽。教師出示學校附近的地圖,提出問題,如學校在超市的哪個方向,第一組回答,再由第一組向第二組提出問題,第二組回答,依次類推,通過接龍的方式進行知識競賽。某一小組如果回答錯誤或沒答上來,就被淘汰。這種教學方式能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讓他們在與組員共同收集和分析數學信息、互相競爭的過程中深入了解教學知識,從而促進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又如,在學習計算相關知識的時候,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相關的計算競賽。教完混合運算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混合運算比賽,規定在一定的時間內用時最短、準確率最高的學生獲得勝利。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一般都具有比較強的好勝心,所以,教師可以通過競賽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比賽,通過比賽不斷提升競爭意識和數學能力。

四、利用信息技術,拓展學生認知

小學數學知識對小學生而言比較抽象、復雜。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自控能力較差。教師采用單一的方式教學,運用題海戰術鞏固知識,不僅會束縛學生的思維,而且會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阻礙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信息技術教學是學生普遍喜歡的方式。信息技術能直觀地解釋數學知識,拓展課堂教學的內容,有利于“寓教于樂”教學目標的實現。例如,在“圖形的運動”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動畫技術模擬圖形的平移和旋轉,使學生深刻理解平移和旋轉的概念,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收集生活中的軸對稱、平移和旋轉的案例,如剪紙、升旗、風車等,在有限的時間內為學生盡可能多地展示數學知識,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再如,在教學“圓柱和圓錐”時,教師可以在講解了基本的數學知識后,將學生分為小組,布置分析、總結圓柱與圓錐知識點的任務,讓其利用信息技術在課堂上展示出來。教師對其一一評析,分析小組任務的完成情況及優缺點,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知識。在小組學習中,學生能通過自主學習提升獨立自主探索知識的能力。

五、開展項目學習,培養學生實踐探究能力

新課標提倡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式的學習,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在數學課堂上,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全面提升。項目教學法近些年得到了大家的關注。教師應為學生布置項目任務,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項目的內容設計、實施及成果展示。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會和同伴積極合作,主動探究問題、分析問題,還將在成果展示中有效地提升表達能力。因此,這一教學方式符合新課改的要求,也體現了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涵,能夠打造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比如,在教學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數據的表示和分析”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本組感興趣的一個主題展開數據調查。有的小組選擇了調查環境污染的情況,有的小組選擇調查班級學生身體素質,有的小組調查本校學生對社團的選擇等。小組需要根據數據調查的目的找資料、設計方案,明確成員分工,一步、一步地展開項目研究。這樣的活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將在和同伴的共同努力下完成數據的調查分析,結合學習內容,形成最終成果。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要采用寓教于樂的方式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改變枯燥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快樂的學習過程中掌握數學知識[2]。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游戲導入教學知識,滲透生活化的教學素材,組織數學競賽,利用信息技術拓展教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形成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猜你喜歡
數學知識游戲數學
節拍器上的數學知識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數獨游戲
瘋狂的游戲
爆笑游戲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戲
錯在哪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