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園本課程管理的“加減策略”

2021-03-12 08:46王紅燕
學校教育研究 2021年4期
關鍵詞:課程

摘要:課程被稱為教育的心臟,幼兒全面和諧地發展有賴于幼兒園課程的實施。在《綱要》背景下,幼兒園課程的價值取向從強調教師傳授學業知識和技能轉化為強調兒童的發展和一般能力的獲得,課程的管理也就從注重課程的標準化和統一化轉化為注重幼兒園課程開發和發展的多元化和自主性了。由此,出現了“園本課程”---幼兒園根據各自特點開發和確定的課程。本文通過優化園本課程管理方式,進一步提升了課程管理的水平和質量。

關鍵詞:課程?園本課程管理?加減策略

我園本著對幼兒生命的珍視和發展權利的尊重,堅持以“幼兒發展為本”作為園本課程建設的基本理念。從幼兒園層面上,對課程重新進行了梳理和定位,通過組建清晰的課程建設組織,構建完善的課程結構體系,抓實規范的課程過程管理,實行民主的課程管理方式,形成了具有操作性和實效性的課程實施框架和科學、規范、特色、有效的園本課程,優化了課程管理的方式,促使每個幼兒個體最大限度地獲得主動、和諧的發展。

一、形成建設體系,倡導“課程加減”

為保證課程的“園本化”并保證有效實施,體現“以生為本,以學定教” ,幼兒園建立了課程管理的三級研究組織。三級組織各司其職,實現了對課程的規劃、研討、實施。在這個過程中,有自上而下的貫徹落實,也有自下而上的意見反饋,通過雙向的互動,對課程進行刪減、補充,合理調整,使之日臻完善。

1.課程規劃組--園級層面

負責規劃幼兒園的整體課程框架,根據幼兒園課程發展遠景與課程目標以及各年齡階段學期目標確立課程框架與組織形式。

2.課程研討組--年級層面

根據幼兒園總的課程規劃,結合大、中、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和組內教師特長,以年級組為單位,具體研討課程中的主題實施,并組織實踐觀摩和問題研討等。

3.課程實施組--班級層面

班級教師結合班內幼兒發展的實際情況后,融入自己的個性特點和教學風格,進一步拓展課程的內容,創新課程的開展形式。

二、豐富課程內涵,完成“課程加法”

幼兒園堅持“課程結構變中求穩,課程實施穩中求新”的課程“園本化”宗旨,結合我園繪本閱讀特色和滿足幼兒活動的需要,做到“全面優化基礎性課程,規范特色課程和豐富選擇性課程”,從三個方面拓展課程的內涵。

1.基礎課程實現育人根本

在目前配套教材的使用過程中,發現了存在著的一些不足,如課程中科學領域計算的設置缺少系統性、連貫性,藝術領城音樂律動的活動安排太少,課程的適用性、實用性也有所爭議,經過多次討論、商議,從培養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角度,決定融入其他優質內容,凸顯本地本園的特色,有效利用和完善課程資源。

2.特色課程促進多元提升

近年來,我園一直致力于開創園本特色課程的研究、確立了“依托經典繪本彰顯園本特色促進幼兒發展”的課程指導思想,通過幼兒繪本閱讀的研究,養成了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促進了幼兒想象、創造、審美和語言表達等多元能力的發展,還匯編了繪本閱讀教案集,構建了繪本閱讀教學的課型模式。根據“幼兒的一日皆課程”的觀點,設置了特色課程的三條教育途徑:一是單列式繪本閱讀,如集體閱讀、小組閱讀活動等;二是滲透式繪本閱讀,如通過閱讀區、語言區、美工區進行專門閱讀活動的滲透或補充;三是親子共讀,設立“親子閱讀日”、開設“親子閱讀書吧”等。

3.選擇課程凸現個性發展

選擇性課程是體現尊重幼兒個性化發展的課程。為了使選擇性課程更有效、更符合幼兒需求,我園分三個步驟來實施幼兒的選擇性課程。第一步,前期調查。由幼兒推薦課程項目,每個年級選出六種幼兒歡迎度最高的課程,作為本年級的選擇性課程。第二步,雙向選擇。主張每位幼兒都參與選擇性課程。每班先將年級組內選擇性課程的內容告知幼兒,讓幼兒自由選擇,教師根據幼兒的個性特長可略加調整。第三步,課程實施。每周確定一固定時間組織活動,保證活動順利、有效地開展。選擇性課程的開展,給予了孩子一個展示特長、挖掘潛能的舞臺,促進了幼兒園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

三、精練課程內容,實現“課程減法

課程管理是幼兒教育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與幼兒教育成效尤其是幼兒的發展直接相關的一項管理工作。我園對現有的課程內容進行深入考察和分析,摒棄了一些低效的、不太適合本班幼兒的內容,實現了課程的最優化。

1.優化--活動前的課程審議

在每個主題活動開展前,以年級組為單位,集體對教材進行審議,分析課程的目標能否與幼兒的發展相對應,及時對課程進行歸納、診斷、整理,了解課程的適宜性和有效性,結合園所實際以及本土文化,刪減極少數不適合本園、本班實際的內容,補充適合的教學內容,并調整主題目標,使主題目標落到孩子的最近發展區內。

2.完善--活動后的課程評議

課程實施后,分析和評估課程實施后幼幾的發展狀況,幼兒參加活動后獲得了哪些經驗的積累和能力的增加等,對困惑的數學活動進行再次審議,標注出實施過程中發現的不合理內容,共同解決存在的問題,并調整活動方案,明確下階段重點要解決的問題,使得課程實施質量的提高成為教師們的自覺意識。在一學期主題活動全部結束后,將所有資料按規定的要求整理成主題課程文本資料,供其他年級組參考和創造性使用。

四、實行民主管理,追求“加減平衡”

在我園的課程實施和管理過程中,強調變靜態管理為動態管理,為教師創設開放、互動的空間,給予教師相應的管理權,支持教師對課程“靈活加減”。

1.教研管理權

救研組是課程管理中最富活力的學習型團隊,幼兒園創新小組教研活動,給予教研組自主管理權,倡導以“小專題研究”為抓手,圍繞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發揮各自優勢,進行探索研究,挖掘適合孩子的教學內容或方法。

2.教學自主權

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應根據需要合理安排,因時、因地、因內容、因材料靈活地運用。因此,只要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對孩子的發展是有益的,作為管理者,就要最大限度發揮教師的教學自主權,允許教師在一日活動形式、類型上進行調整。

3.彈性處理權

在課程管理中,每周、每個主題給教師留下20%的生成空間很有必要。每個老師可根據各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周活動預設安排表。這些活動計劃和主題活動計劃都是彈性的,各班在開展主題活動時可根據幼兒的興趣、需求,調整活動進程,還給幼兒生成活動權,在預成中生成,在生成中調整。

我園在實踐與反思、傳承與發展中,努力構建與幼兒園課程改革相適宜的課程管理模式,搭建了“穩定中有彈性”的課程框架,在對課程目標、課程結構、幼兒發展評價有一個統一認識的基礎上,靈活選擇與編排內容、優化教育行為、完善課程評價、創新管理方法,體現了以人為本,以學定教的課程理念。

參考文獻:

【1】賀桂云 《幼兒園園本課程管理制度的建設與實施》 幼兒教育 2018年第01期

【2】高燦《幼兒園園本課程的管理策略研究》云南師范大學2016年

【3】郭士群《淺談幼兒園課程實施的管理策略》學校教育研究 2016年第03期

【4】劉亮輝《園長怎樣推動園本課程建設》 中國教育報?2014年

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珞珈百步亭幼兒園?王紅燕

猜你喜歡
課程
清華大學:“如鹽在水”開展課程思政
巧學信息技術課程
課程故事撰寫的結與解
讓“隱性課程”會說話
構建“雙有繪本共讀課程”的實踐探索
《ERP原理與應用》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探索
課程思政在組織行為學課程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博雅育英 繽紛課程
課程融合要學會做“減法”
A—Level統計課程和AP統計課程的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