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教學角度下的初高中物理銜接教學的策略研究

2021-03-18 09:23徐冬玲
高考·上 2021年12期
關鍵詞:教學策略研究初中物理

徐冬玲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深入,初中物理教師應對初高中物理銜接教學提起充分重視,通過積極分析初高中物理教學間存在的差異,理清影響學生物理學習質量提升的障礙,促使其更為高效地學習物理知識,提升教學質量。鑒于此,本文將針對初中物理教學視角下的初高中物理銜接教學展開分析,并提出一些策略,僅供各位同仁參考。

關鍵詞:初中物理;初高中物理銜接;教學策略研究

當前,在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學中存在這樣一種情況:一些初中物理學習成績很好的學生,在步入高中后似乎變得不會學習物理了,其物理成績也出現了雪崩式下滑。針對這個現象,需要教育者對此進行深入關注。很多研究者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于,學習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方式不同,很多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技巧、形成相應的學習思維,這就導致其在步入高中階段后,難以展開高效的物理學習,從而導致成績下滑。很多教育者也是從這個層面入手分析,并提出了很多解決方法,但是他們的研究視角大多是從高中物理教學出發,忽視了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問題中初中物理教學的影響因素。因此,筆者將從初中物理教學視角入手分析,并對初高中物理教學的差異點展開分析,以此提升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質量,提升育人水平。

一、初高中物理教學間存在的差異分析

(一)教學體制不同,教學思維局限

當前,初中和高中完全混合的學校并不多見,這種分離的教學體制會對教師的物理授課過程產生不小的影響。很多初中物理教師并不具備高中教學的經驗,導致他們在理解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時,只能從理論層面展開分析,缺乏實踐經驗的指導。這就導致這些初中物理教師很少有機會和有經驗的高中物理教師展開深入討論,對初高中的教學標準、教學形式、授課內容等因素并不了解。甚至部分教師認為,高中物理教學和自己沒有關系,自己只需做好初中階段的授課工作就行。這樣的想法極為片面且不正確,對后續初中生步入高中展開物理學習十分不利。在教學目標設定上,初中物理教師也大多是以中考為教學目標,對學生后續發展關注程度不夠。同時,部分高中物理教師認為初中物理授課內容非常簡單,甚至還會抱怨有的初中物理教師“教錯”了知識。這種局限性的教學思維不利于學生長遠發展,對后續初高中物理銜接教學水平提升產生了很大的阻礙作用。

(二)課程標準不同,教材差異較大

通過對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展開分析我們能夠得知,高中階段的物理課程是對初中物理的延伸與拓展。課程標準是教育者實施授課的力量依據,也是教材內容的指南針,它的差異會導致初高中物理教學的本質區別。另外,初中層面的物理教材更為形象,整體的內容較為通俗,能夠較好地滿足初中生的認知特點,其內容與生活實際的聯系也比較緊密。同時,在研究一些物理問題時,一般都是先從現象出發,引導學生思考,或者是利用物理實驗,讓學生結合實驗現象對知識展開分析,最后得出相應結論。初中物理教材的整體趣味性、生動性較高。高中物理教材則不然,它更偏向于對物理現象、物理實驗原理的描述,有了更強的抽象性,需要學生對概括的知識展開分解,以此探究物理知識的本質。這對步入高中階段的初中生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變化,這種教材上的差異也對初高中物理銜接教學有不小的影響。

(三)與數學的結合層次、深度不同

眾所周知,物理與數學的聯系緊密,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只需用簡單的數學知識便可解決問題,但是,在高中物理中,對學生的數學能力有了進一步的要求。比如:在高一階段,學生面對力學知識,針對一些力的分解、合成等問題,他們可能要用函數知識或者與三角形相關的數學知識求解,這對數學能力不強的學生來說是一項新的挑戰。再如:相比于初中物理,高中物理更重視學生對圖像的應用和考查,在很多物理題目中會涉及面積、斜率等層面的知識,還需學生結合圖像想象物理運動,這種將具象事物抽象為物理模型的變化也對剛進入高中的學生來說十分陌生。

(四)學習方法及學習習慣的不同

和高中物理不同,初中物理在內容上篇幅較少,所涉及的問題也較為簡單,一般是以例題或者習題為主。初中生在課上聽完教師講解后,只需利用較少的時間完成課后習題,并對知識稍加總結便可在考試中獲得較為不錯的分數。但是,在步入高中后,物理學科涉及的知識點非常多,其難度相比初中也有了很大提升,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也變得很大,如果學生還是按照以往的形式學習,很容易出現“背過了公式但不會做題”的情況。另外,很少有學生具備提前預習的習慣,在聽課時難以抓住教師的授課重點,在課堂上也只是花費大量時間做筆記,最后很難對知識產生深入理解。長此以往,他們會逐漸對物理學習產生心理恐懼,影響其學習效率。

(五)涉及的物理現象存在不同

在初中物理課程中,涉及的物理現象較為簡單,很多現象在生活中都十分常見,初中生依據自身的生活常識便能理解。但是,高中階段的物理現象內容復雜,很多現象在生活中并不常見,物理知識的本質更為抽象,學生在理解時較為困難。另外,部分高中層次的物理知識甚至會與學生的常識相悖,與他們認知的物理規律存在很大不同。例如:很多學生在接觸自由落體時,會習慣性地從生活常識入手思考,認為重的物體下落快,但是在學習相應知識后,發現并非如此。在這些錯誤、片面思想的影響下,學生很難對高中物理知識產生深入把握,從而影響其學習質量。

二、初中物理教學角度下的初高中物理銜接教學的策略

(一)重視初高中物理教師交流,明確課程標準及教材差異

為增強初高中物理銜接教學的水平,我們要重視初高中物理教師的溝通,以此讓他們互相明確對應年級段的課程標準和教材差異,這樣在授課時便可有的放矢,提升教學效果。初中階段的物理授課時,教師要把眼光放長遠,不能只是盯著初中課本,要為學生整體物理知識體系的構建打下基礎。另外,初中教師要利用課余時間,對高中物理的課程標準、課本內容深入研讀,找到初高中物理的銜接點、不同點,這樣在展開授課時便能更好地把握重點。

例如:在運動學的部分中,初中階段描述物體運動一般會涉及時間、速度、路程等概念,高中物理除了有這些概念外,還加入了加速度、位移等內容,為此,教師要深入思考如何將這些不同的概念引入到初中物理課堂,讓學生對此類內容產生基本認知,為后續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二)重視學生能力培養,關注教學前移工作

在初中物理授課中,除了要關注知識層面的教育,還要重視對學生各項能力的培養,這才是他們步入高中后仍能展開高效學習的有效法寶。實際上,高中物理課堂對學生的探究能力、知識遷移能力以及邏輯推理能力等有很高要求,這些能力并不能在短時間內形成。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從初中開始對他們展開針對性培養,通過長期的堅持,方可保證初中生在學會知識的同時,具備相應的素養與能力,為初高中物理銜接奠基。另外,在教學方法、學習思想上,初中階段的教師也可以向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借鑒,以此讓初中生提前適應高中的物理教學節奏、授課形式,為其后續步入高中課堂做好心理建設。

另外,為保證初中生在進入高中后能較為高效地展開知識學習,初中物理教師可以適當做教學前移,即在初中課堂滲透高中物理的部分概念、知識,這樣除了能豐富授課內容,還會對學生物理知識體系構建提供幫助。在這個過程中,類比是最常用也最有效地授課形式之一。通過類比,學生能更為清晰地理解新概念的內涵,讓他們能夠以現有知識儲備理解高中物理的部分內容。

例如:初中物理我們在講授“電壓”時,可以用學生們熟知的“地勢”概念為引導,幫助學生對高中物理中的“電勢”進行理解,通過對電勢差的分析,能對“電壓”這部分知識產生更為深入理解。通過這樣的類比方式,初中教師能利用高中知識降低初中物理授課難度,幫助學生拓寬思維,提升教學質量。

(三)培養學生興趣,保證學習持久力

我們要明白一個事實,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好老師。在物理教學中,學生如果能夠充滿興趣,那他們就擁有了不竭的學習動力。我們不禁要問,興趣到底從何而來?實際上,筆者認為興趣源自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好奇心。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它的知識大多來自對各類現象的探究,并通過物理實驗對研究猜想進行驗證。因此,在物理課堂,教師既需要讓學生對物理實驗、物理現象保持較高的好奇心,還應使其在對知識的探究中獲得快樂,這樣方可使其內心在學習物理時產生一種愉悅感,使其將物理學習興趣內化為自身的長久動力,提升學生效果。

例如:在講授“功”的相應概念時,我們可以換個角度思考,避免對課本上本部分內容的照搬,而是嘗試從歷史角度入手,帶領學生認識功的知識內容。在實踐中,可以利用投影設備給學生重現工程師們在實際生產中遇到的問題,使其結合現象交流、討論,而后使其對功的概念得到更為清晰的認知。學生在這個討論時,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是那個時代的工程師,在討論中獲得成長與收獲。

(四)發展良好習慣,提升理解能力

我們都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好習慣會讓人受益終身。實際上,物理學科的知識學習在剛開始階段都是模仿,學生通過模仿教師的學習思路、解題思路,從而逐漸掌握相應知識內容,慢慢形成一套自己的知識體系,為后續學習打下堅實基礎。在初中階段,物理課程的內容較少,我們的授課時間相對寬松,這就導致部分教師習慣于讓學生做題,試圖通過重復練習強化學生思維,拓寬其知識面。要知道,這樣對于學生形成良好的物理學習習慣并不有利,還會導致有些看起來成績很好的學生,但在步入高中后,很難適應大量的知識內容,學習效率極低,成績也會急劇下降。為此,我們要對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提起重視。

例如:在審題中,有的學生讀題很快,但并沒有精讀,這種習慣在初中信息量有限的題目中不會體現出什么問題,但在高中后,題目中蘊含的信息非常多,一個題目甚至會到幾百字,每句話都可能是一個關鍵信息點,這就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精度能力。學生如果未能掌握精讀技巧,在高中物理讀題時便會遇到很大困難,對后續解題產生的不良影響不言而喻。

結束語

若想提升初高中物理銜接教學水平,可以從重視初高中物理教師交流,明確課程標準及教材差異;重視學生能力培養,關注教學前移工作;培養學生興趣,保證學習持久力;發展良好習慣,提升理解能力等層面入手,以此在無形中促使初高中物理銜接教學質量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倪沛虹.新課標下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問題的研究[D].西南大學,2020.

[2]凌宇飛.初中與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銜接問題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20.

[3]唐艷紅.新高考背景下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問題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9.

[4]莊慧鋒.“從初中教學的角度談初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銜接”.課程教育研究,2017.

3616501908284

猜你喜歡
教學策略研究初中物理
淺談科學課中充滿活力的生態教學
高中地理教學中滲透可持續發展觀教學策略研究
淺談鄉鎮小學英語教研探索與嘗試
中年級“解決問題”教學策略的研究
談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藝術
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研究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切入生活,構建魅力初中物理課堂
微課對提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課標下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