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2021-04-06 04:26關達
中國商論 2021年6期
關鍵詞:計量經濟學區域經濟發展

關達

摘 要:根據北京市總體規劃,延慶區地處北京市生態涵養區,天然資源優越。旅游業作為延慶區三大主導產業之一,把握著地區經濟發展的脈絡。本文旨在對新常態下旅游業發展狀況,以及旅游產業升級轉型對區域經濟發展起到的導向性作用進行實證分析,為找到適合延慶旅游產業轉型升級之路提供依據。本文選取了北京市延慶區2010—2018年共9年的延慶區旅游業相關面板數據,建立模型,利用計量經濟學研究方法進行了實證研究。研究表明,延慶區旅游業市場發展水平更關乎區域經濟發展,而旅游業機構發展水平則存在負向相關;在旅游產業轉型升級中,A級及主要景區旅游收入,對旅游業發展和區域經濟發展的貢獻度更大,兩者增長率交替領先。因此既要做好旅游與其他產業相融合,又要把握好旅游景區增收創收的風向標,還要健全基礎設施,加強區域合作,“多管齊下”才能使延慶區旅游業發展邁上更高的臺階。

關鍵詞: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區域經濟發展;延慶區;計量經濟學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1)03(b)--04

1 研究背景

新常態下的旅游產業變革、旅游戰略發展已然成為制約國民經濟新引擎,旅游產業發展勢必帶動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占比,“軟化”經濟(“軟化”經濟來源于葛新權(1999)的《經濟的“軟化”與知識經濟的到來》) 的作用彰顯無遺。延慶區立足于生態涵養區功能定位,旅游勝地、旅游資源優越,百里山水畫廊得天獨厚、龍慶峽風景區美輪美奐、八達嶺長城屹立不倒。春有花海千頃,夏有涼風襲人,秋有滿山紅葉,冬有風霜冰雪。立足于把生態文明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抓住世園會、冬奧會歷史機遇,推動綠色產業發展,把延慶打造成首都綠色文明示范區。綠色產業鏈,尤其是旅游產業鏈,包括綠色出行、文化旅游、旅游產品等相關產業相融合的旅游產業升級的態勢,更值得延慶區學習,用于探索新的產業鏈條。

前人對于延慶區旅游業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1)以延慶區某鄉鎮為例,研究民俗旅游發展與相關產業的融合。(2)促進延慶旅游業發展的相關政策研究,如稅收政策。(3)世界性盛會對旅游消費需求與行為的研究,如冬奧會、世園會。(4)以旅游交通發展模式探尋綠色可持續發展。沒有人以旅游產業升級視角直接研究延慶區旅游業發展狀況,特別是對于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研究?;谇叭说难芯砍晒?,本文將對延慶區旅游業發展狀況進行數據分析與對比,選取指標,定性分析。力求找到適合延慶區旅游產業轉型升級之路。

2 文獻綜述

2.1 相關概念界定

旅游產業升級轉型是富有中國特色的概念組合,字面意義理解為“旅游產業轉型”和“旅游產業升級”。于2008年1月在全國旅游工作會議中提出,標志著旅游業升級轉型的一個新局面。2009年的《國務院關于快速發展旅游業的意見》則標志著旅游業成為國民戰略支柱型產業之一。學術界關于產業轉型升級概念上的區分,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認為轉型與升級是同一概念。例如王威峰、盧玉桂、王強(2019)[1]在研究區域旅游產業與城鎮化建設耦合協調發展中,衡量旅游產業發展水平,構建旅游產業系統,其中包括旅游市場發展、旅游機構發展和旅游專業化發展。張文娟(2015)[2]則將旅游產業升級轉型定義為升級與轉型的相融合、相優化的過程。姜芹春、馬誼妮(2016)[3]則同樣認為轉型的實質就是升級。另一方面,認為轉型和升級是兩個概念。例如謝春山等(2010)[4]認為旅游產業轉型升級是轉型與升級的有機結合,認為轉型是改變原有的發展模式與風格,升級則是在此基礎上實現結構優化與要素整合。

區域經濟發展是一門經濟學理論,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內部因素與外部環境相互作用而產生的生產綜合體的發展狀況。其理論通常包括增長極、梯度、輻射和比較理論。

2.2 旅游業發展對區域經濟發展影響的相關研究

2.2.1 國外研究成果

Putu Krisna等(2019)[5]研究以旅游帶動區域經濟發展中,認為類似宗教旅游這種精神旅游的開發,是一種高品質的旅游,以其獨特的傳統和習俗為提供就業機會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和加快區域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戰略機遇。Manzoor Faiza等(2019)[6]研究可持續旅游業對巴基斯坦經濟增長和就業的貢獻時,發現旅游流量的增加可以給各國帶來積極的經濟成果,特別是在國內生產總值和就業機會方面。

另外,在南亞國家,旅游業是經濟發展和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引擎。研究結果表明,旅游業對巴基斯坦經濟增長和就業部門都有積極而顯著的影響,而且研究的變量之間也存在長期的關系。

2.2.2 國內研究成果

Fan Zhang (2018)[7]提出體育旅游是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一個范例,人們在體育旅游期間,會購買各種與體育有關的戶外設備,體育旅游所需的戶外產品可以通過實物和非實物產品進行營銷,有利于生態環境的改善,可以有效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Xin Xie(2016)[8]在研究廣西旅游業非均衡發展戰略中,分析出廣西旅游業非均衡發展的現狀及其成因,由于經濟增長受旅游資源、旅游市場、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區域經濟結構等一系列自然和文化因素的制約,使得旅游經濟在空間上呈現出非均衡特征。

基于以上國內外研究,因旅游業市場與機構發展對區域經濟發展具有不確定性,從而奠定了本文行文思路。同時,以上文獻基本都是研究某一種新興旅游產業的表現形式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貢獻,或是在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影響因素的制約,而沒有把這些影響因素進行控制,專門研究旅游業發展,特別是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因此,本文在探討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的同時,首先將制約因素進行控制,把目標縮小成僅在延慶區內,結合制約延慶區經濟發展的因素,找準目標,進行研究;其次,在提出政策性意見的同時,會把各個因素考慮在內,提出綜合性的政策意見。

3 模型構建

3.1 模型的設計

3.1.1 模型設計的目的

要想研究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貢獻度,不能僅僅依靠旅游業的發展狀況,這種表象去直面探討對經濟的影響,必須將影響延慶區區域經濟發展的相關變量進行控制,例如主導延慶區域經濟發展的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和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加以控制,通過建立適當的模型,利用計算機軟件,例如SPSS的相關數據處理,進行描述性分析、相關性分析,結合變量與指標進行數據處理,根據結果得出結論。

3.1.2 模型的設定

為了研究延慶區旅游產業升級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根據第二部分內容,把旅游業產業轉型升級理解為同一概念的前提下,選取了延慶區2010—2018年共9年的旅游產業相關面板數據,建立經濟學模型,設定了如下計量經濟模型[9]:

其中,i代表延慶區,t代表年份、時間,Ec代表區域經濟發展,Ly代表旅游業發展水平(lysc代表旅游市場發展水平,lyjg代表旅游機構發展水平)。本文研究旅游業發展中的市場發展水平設定模型(1),研究旅游業發展中的旅游機構發展水平設定模型(2)。

根據上文所述,分析兩個變量系數符號具有不確定性。其中α是常量,X為控制變量,設定它的主要目的是使自變量更加明確,如影響延慶區區域經濟發展的農林牧漁業和工業的產值。f為區域的固定效應,意義表現為它不隨著時間變化而變化,ζ為時間的固定效應,其意義表現為不隨地域的變化而變化,ξ為誤差項。

3.2 數據來源與變量的確定

本文的數據來源于北京市區域統計年鑒和延慶區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統計公報。被解釋變量為延慶區經濟發展水平。衡量延慶區經濟發展水平的指標,用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來衡量(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來源于中國經濟數據庫,衡量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主要解釋變量為旅游產業升級狀況。衡量旅游產業升級指標,參考王威峰(2019)的指標選取,利用了2個Ⅰ級指標和3個Ⅱ級指標進行衡量,其中利用Ⅱ級指標中的旅游綜合收入和入境旅游人數(入境旅游人數由外國游客、港澳臺游客、華僑三部分組成)來衡量Ⅰ級指標旅游業市場發展水平,利用Ⅱ級指標中的星級飯店個數來衡量Ⅰ級指標旅游業機構發展水平;控制變量用一產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和二產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來衡量,這是由主導延慶的三大產業決定的。

4 實證結果分析與討論

4.1 描述性統計分析

本文使用IBM SPSS 21進行相關數據分析,將變量數據代入進行描述性分析,如表1可見,因變量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與自變量入境旅游者偏度系數大于0,呈現正偏態;自變量旅游綜合收入和自變量星級飯店數的偏度系數為負,呈現負偏態。旅游綜合收入的峰值系數為3,服從正態分布。

4.2 相關性分析

進一步對各個變量進行正態性檢驗,從表2可以看出旅游綜合收入與區域經濟發展呈現顯著正向相關(r=0.886,p<0.05);而入境旅游者人數和星級飯店個數則與之呈現顯著負相關(r=-0.889,p<0.05;r=-0.764, p<0.05)。

4.3 數據對比分析

由表2可以得出,入境旅游者人數和星級飯店個數對區域經濟發展存在負向相關性,表明對于延慶地區,入境旅游人數多、星級飯店個數多的年份,同當地的區域經濟發展狀況不存在同步性;旅游綜合收入與區域經濟發展呈現顯著正向相關,表明增加旅游綜合收入勢必會帶動延慶區域經濟發展。因此,旅游產業轉型升級是由旅游綜合收入決定的,換言之,就是影響延慶區經濟發展的旅游業產業升級轉型,是由旅游業市場發展決定的,不是旅游業機構發展決定的,并且它不受市場發展中入境旅游人數的限制。

根據延慶區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延慶區觀光、民俗旅游收入和A級及主要景區旅游收入橫向和縱向的對比分析,2010—2018年這兩者收入占旅游綜合收入如圖1所示。由此可見,除了2014年旅游綜合收入出現斷點,其他旅游綜合收入逐年增長;除了A級及主要景區收入2013年出現斷點,其他也是逐年增加;觀光民俗旅游收入到2018年出現斷點,其他逐年遞增。A級及主要景區收入占旅游綜合收入比重大。

圖2中,觀光民俗旅游收入增長率和A級及主要景區增長率交替領先。從而可以看出,延慶的旅游產業轉型升級之路還很漫長,但近幾年都是圍繞在旅游市場發展的增長率左右。

造成上述分析結果的原因,可能有兩方面,其一,數據存在局限性[10]。由于統計口徑的不同,數據庫只對能影響延慶區旅游產業的直接數據進行了統計,沒有對旅游總人數及旅游產業與國民經濟的所占比等進行統計;其二,旅游業還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自旅游業上升為國民經濟支柱型產業后,在延慶區旅游發展政策下,旅游基礎設施尚未健全、品牌旅游尚未打響和財政支持與招商引資等經濟政策存在階段性與特殊性。

5 討論與結論

根據第4部分的研究分析證明,延慶區旅游業的轉型升級離不開旅游市場發展的決定性作用,旅游市場發展更是由旅游綜合收入起主導作用。間接地講,在決定延慶區旅游綜合收入的兩項指標中,景區旅游地位在區域經濟發展中是不可動搖的,但只有這些是不夠的,因為在經濟新常態下的旅游發展,旅游產業的轉型升級更是有了能夠伸展拳腳的新天地,旅游新生態(“旅游新生態”是由杜茜(2018)《構建新生態旅游》提出來的)、綠色出行(“綠色出行”就是采用對環境影響較小的出行方式)及現代文化產業鏈條(“現代文化產業鏈條”是在經濟活動的“服務化”“信息化”“文化化”,現代經濟越來越為“高技術和高文化附加值經濟”所主導的大背景下提出來的)的相融合更給旅游業增添了幾分姿色。因此,增加延慶區旅游收入,帶動延慶區域經濟發展,“多管齊下”,使延慶區旅游業發展邁上更高的臺階。因此,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豐富主要旅游景區活動項目及品牌效應[11]。依托媒體加強“美麗延慶 北京畫廊”文化品牌的宣傳力度,整合旅游資源,實施旅游統籌管理,建立互聯網、旅游站點一站式購票,開展景區半價日等系列活動,加強景區之間的價格綁定優惠政策,豐富景區特色活動項目,推出“一日游”“三日游”等多套餐旅游項目等創意性活動[12],根據景點特色,增加旅游配套項目,例如將歌舞晚會與“火盆鍋”相融合,豐富龍慶峽水上樂園項目,增加百里山水畫廊景區旅游特色帶。只有留住了旅客,才能實現意義上的創收。

其次,健全旅游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水平[13]。提升星級服務水平,而不僅僅是增加星級旅游飯店個數;開拓旅游交通,推進高速、鐵路形成旅游網,開通旅游專線,縮短旅途時間[14],并且結合延慶交通現狀,適當取消限制外地車進京政策;根據游客興趣愛好,增加文化娛樂和各種體育、療養設施;增加廁所、公共報刊亭、旅游休息室等公共場所,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再次,加強區域協同合作,共建全域化旅游發展戰略[15]。依托世園會、冬奧會、高山滑雪世界杯等主要賽事,加強區域間旅游發展協作,以冰雪延慶為突破口,形成京津冀全域化旅游發展平臺新格局。

最后,促進旅游多產業融合發展[16],增加旅游附加值。做好高端休閑度假與旅游產品相融合,開展“娛樂、休閑、度假”一體化模式,鼓勵龍頭企業做好示范引領;做好文化與旅游產品相融合[17],特別是依托“地質文化”“冰雪文化”“長城文化”“山戎文化”及“御道文化”等文化資源;做好民俗旅游與鄉村旅游產品相融合,鼓勵創新,拓寬鄉村旅游投資領域, 創新鄉村旅游投資模式[18],做好特色農產品的旅游開發,拓展鄉村旅游空間,促進現代農業與旅游業融合發展。

參考文獻

王威峰,盧玉桂,王強.區域旅游產業與城鎮化建設耦合協調發展研究——以廣西14個地級市為例[J].蘭州: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06).

張文娟.云南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策略研究[D].昆明:云南大學,2015.

姜芹春,馬誼妮.產業融合:旅游產業轉型與升級的一種系統方法[J].玉溪:玉溪師范學院學報,2016,32(06).

謝春山,孟文,李琳琳,等.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的理論研究[J].大連: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3(01).

Putu Krisna, Adwitya Sanjaya,Ni Luh Adisti Abiyoga Wulandari,Ni Komang Sumadi,Ida Ayu Widani Sugianingrat.Accelerating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 Tourism:Thedevelopmentof“Alas Kedaton”asa spiritual tourism destinationPutu Krisna Adwitya Sanjaya[C].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novation in Research (ICIIR 2018)–Sectio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ience, 2019.

Manzoor Faiza,WeiLongbao,AsifMuhammad,Haq MuhammadZiaul, RehmanHafizur. The Contribution of Sustainable Tourism toEconomic Growth and Employment inPakista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19.

Fan Zhang.Research on Sports Tourism to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thePerspective ofEcotourism[C], Proceedings of the 201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Economics and Social Science (ICEESS 2018), 2018.

Xin Xie. Study on Unbalance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Guangxi Tourism[C], Proceedings ofthe2017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Humanities Science.Management and Education Technology (HSMET 2017),2017.

張先鋒,王瑞,張慶彩.環境規制、產業變動的雙重效應與就業[J].經濟經緯,2015,32(04).

周薇薇,胡曉峰,阮偉.咸寧市旅游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分析——基于平滑轉換回歸模型的視角[J].當代經濟,2012(22).

田里,陳永濤.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研究進展[J].資源開發與市場,2017(10).

崔寧.產業升級視域下鄉村旅游個性化創意旅游規劃研究[J].農業經濟,2019(09).

王竺.促進延慶旅游業發展的稅收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22).

孫瀟.產業融合視角下的民俗旅游發展研究——以北京市延慶區千家店鎮為例[J].農學學報,2019(08).

張峰.延慶區旅游業發展的若干思考[C].中國旅游評論,2016.

王晨輝.產業融合背景下鄉村旅游轉型升級戰略[J].武漢: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03).

張愛權.以四個結合推動偏遠山區旅游業發展[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18(05).

羅慶.北京延慶:財政助力“溝域經濟”建設[J].中國財政,2019(16).

猜你喜歡
計量經濟學區域經濟發展
基于唯物辯證法的《計量經濟學》教學改革研究
計量經濟學實驗教學模式改革研究
計量經濟學實驗教學模式改革研究
我與計量經濟學
大數據背景下大學本科計量經濟學實踐性教學模式研究
關于計量經濟學應用研究問題探討
新常態下區域經濟發展的動力機制探討
我國創意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
高職院校的素質教育如何服務于汽車經濟發展
基于計量經濟學的互聯網創新促進可持續發展論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