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職業教育名師工作室功能的實現

2021-04-07 10:39白濱王楠楠戴慶海李可敬
江蘇教育·職業教育 2021年1期
關鍵詞:名師工作室優秀教師學習共同體

白濱 王楠楠 戴慶海 李可敬

【摘 要】名師工作室是以名師為核心的學習共同體,是優秀教師培養的重要平臺和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載體。近年來,各地教育管理部門和職業院校紛紛開展了名師工作室的建設工作。研究表明,目前職業教育名師工作室雖然數量眾多,但一些工作室運作質量不高,存在著外部支持不夠、內涵建設不足等問題。在對職業教育名師工作室定位、工作室成員選拔標準、活動組織、成員培養方式、名師職責與角色等內容進行研究的基礎上,探討職業教育名師工作室建設過程中的關鍵問題,為職業教育優秀教師的培養與名師工作室功能的實現提供參考與建議。

【關鍵詞】職業教育;名師工作室;學習共同體;優秀教師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21)04-0020-07

【作者簡介】1.白濱,北京師范大學(北京,100875)教育學部職業與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長助理,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教師發展、工作場所學習、在線學習;2.王楠楠,北京師范大學(北京,100875)教育學部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3.戴慶海,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北京,100023)職教研究所所長,高級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技工教育一體化課程建設與學生評價;4.李可敬,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北京,100023)教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師資。

2018年,《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要求大力振興教師教育,不斷提升教師專業素質能力,建立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2019年,《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頒布,明確提出要建設1000個國家級“雙師型”名師工作室和1000個國家級教師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平臺,建設國家“工匠之師”高層次人才隊伍。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途徑,2000年起,各地各校紛紛開始設立不同級別、不同類型的名師工作室。雖然名師工作室數量在不斷增加,但良莠不齊,有些名師工作室建設成效并不顯著,存在著行政色彩過重、與企業聯系不夠緊密、工作室成效評估表面化、成員選拔隨意性較強、工作室主持人培訓不足等問題。本文通過文獻梳理、與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及成員的系列訪談,探討如何通過職業教育名師工作室平臺培養優秀的職業教育教師,促進職業教育教師專業能力的發展。

一、 名師工作室的定位

有研究表明,目前一些職業院校名師工作室成效不理想與其發展定位有關。一些職校領導希望通過名師工作室的建設,提升學校的影響力,打造學校品牌。還有一些職校希望利用名師的光環和聲譽,承接企業的生產性研發項目,為行業企業提供培訓和技術服務,乃至直接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學校的這些訴求可以理解,但實際上偏離了名師工作室應定位于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這一核心職能。

職業教育名師工作室首先應是一個學習共同體,領銜人與成員圍繞著專業發展的共同目標進行知識的建構,教師發展的載體應該是工作室開展的各項活動。每個成員從不同層次和視角結合活動內容進行協作、討論和評價,并從中獲得來自共同體成員和相關資源的支持,在形成共同體集體知識的過程中完成意義的建設,同時確立自己的角色。

從身份再生產的意義上,名師工作室應定位為優秀教師的搖籃和未來名師的孵化器。在真實活動和項目開展的過程中,工作室成員共同從事有價值的工作任務,并分享這個集體中其他人的知識和專長,體驗自己作為一個學習共同體成員的價值。工作室成員有機會運用適當的工具和方法解決特定的問題,并與他人共同進行知識的創造和問題的解決,在與學習任務的交互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意義與價值,從而獲得共同發展。

因而,職業教育名師工作室應定位為致力于成員專業發展的學習型組織,工作室全體成員形成專業發展的學習共同體,這個共同體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名師引領培養優秀教師,并輻射區域職業教育教師的專業發展。

二、 名師工作室成員的選拔標準

有研究表明,很多名師工作室的成員選拔受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的影響。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往往會對工作室成員的資格設置硬性條件,工作室所在學校也會對參與工作室的人選做出安排。名師工作室的主持人對工作室可以招收哪些成員并沒有太多的自主選擇權,合適的人進不來,進來的人學習意愿又不強烈,造成了工作室成員參與動機先天不足。通過訪談發現,發展較好的名師工作室成員具有以下特點:

(一)較為強烈的成就動機與自我發展意識

成就動機是個人對于自己所認為重要或者是有價值的工作認真完成并期望達到某種理想狀態的一種內在的推動力量。[1]名師工作室是由名師領銜人和工作室成員組成的學習共同體,圍繞著工作室的建設目標,領銜人會設計不同的活動和任務,參與和完成這些任務可能會占用成員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如果參與者不是自愿加入工作室而是學校指定的,他們會把參與名師工作室的活動當作一種負擔、一種額外的任務。參加名師工作室的成員最好有較為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專業成長的內在動力,[2]具有較強的職業認同感,熱愛職業教育事業,有主動成長的意識和自我發展的成就動機;將工作室的任務視為專業發展的契機,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工作室的活動中,主動克服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形成專業發展的自覺性。

(二)較強的學習能力、反思能力與合作溝通能力

名師工作室是一個典型的學習型組織,工作室成員有著共同的目標和學習愿景。名師工作室會安排教學觀摩、公開課示范、教學研討、課題研究等活動,為成員提供良好的學習機會。工作室的成員一般都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不同成員在思想碰撞和觀點交鋒中可以相互學習。因此工作室成員還需要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與反思能力。

反思是指能夠將經驗含糊的、可疑的、矛盾的、某種失調的情境轉變為清楚的、有條理的、安定的以及和諧的情境。[3]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起點。通過對自己教學和課題研究過程的思考,以及對自己教學行為、教學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教師能夠改進自己的教學實踐使之更加合理化。富有反思精神的教師通常會有開放的態度、較強的責任感和執著精神。這些專業態度能夠幫助教師從常規的教學工作中解放出來,有目的、有計劃地實現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批判性反思應該是名師工作室成員成長的必備品質。

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遠。名師工作室是一個團隊,無論是集體備課、觀摩教學還是課題研究都需要團隊成員互相配合才能完成共同的目標。不同的成員在知識結構、認識水平、教學經驗、教學風格上都存在著差異,為了達成共同的目標,就需要工作室成員敞開心扉、通力合作、分享知識經驗、增進彼此間的了解。工作室成員需要較強的合作與溝通能力,不善于與他人合作的成員往往很難與組織共同發展。

(三)優秀的意志品質與奉獻精神

名師工作室的成員要有吃苦耐勞的品質。無論是專業閱讀、公開課教學、課題研討還是企業實踐,工作室組織的各項旨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活動,無一例外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挑戰性,而且參與有些活動短期內看不到明顯的成效。這就需要成員具備吃苦耐勞的精神,在活動中投入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同時還要耐得住寂寞。

名師工作室的成員要有主動參與的意識。名師工作室中,無論是名師還是成員都有自己的日常工作,彼此之間沒有嚴格的行政隸屬關系,更多是基于興趣和共同目標走到一起。因此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需要成員主動承擔各項任務,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貢獻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促進自我的專業發展。

名師工作室的成員需要具備分享意識。在名師工作室中,不同學校、不同專業背景、不同閱歷的教師彼此分享觀點和資源,整個組織同時得到了成長。不同成員的工作內容、工作時間、工作任務差異較大,需要互相支持、互相配合才能達成共同目標,工作室成員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奉獻和協作精神。

綜上所述,職業教育名師工作室成員應該具有較為強烈的自我發展意愿和成就動機,并愿意為之付出努力。同時,工作室成員應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批判反思能力以及合作溝通能力。在個人特點與意志品質方面,工作室成員應該具備吃苦耐勞的品質、主動參與的意識以及分享奉獻的精神。

三、工作室成員的培養方式

名師工作室是非正式學習組織,基于活動的學習和項目式學習是名師工作室的主要工作模式,也是工作室成員的主要培養方式。有研究表明,一些名師工作室開展了不少活動,但學員反映這些活動價值并不大,參與名師工作室的學習并沒有獲得期望中的收獲。[4]那什么樣的活動更具有培養效益呢?通過對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和成員的訪談發現,他們認為對專業成長幫助較大的活動包括理論學習、教學研討、課題研究、企業實踐和社會服務五個方面的內容。

(一)以閱讀和講座為核心的理論學習活動

為了提升成員的理論水平,很多名師工作室都安排了閱讀活動。工作室成員需要按照既定的閱讀計劃,以學期或學年為周期認真研讀一定數量的教育與教學理論書籍,并撰寫讀書報告。如江蘇梅亞萍德育名師工作室和季誠人文護理名師工作室會定期舉辦讀書報告會,成員向大家分享自己閱讀的感悟、體會和心得。名師工作室根據工作計劃和研究課題選擇閱讀主題,然后圍繞主題選定必讀書目,每月召開讀書交流會,共同交流讀書心得與實踐收獲,探究新的問題解決策略,制訂下一步的讀書學習計劃。[5]報告會的開展一方面可以起到督促教師讀書的作用,幫助教師把理論內化;另一方面也讓理論學習的成果在成員間互相傳遞、分享,大家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有選擇地汲取。此外,一些名師工作室還會定期邀請專業領域或職教領域內的專家學者舉辦學術講座,學習最新政策和研究成果,通過學術交流提高理論水平。

(二)教育教學能力提升活動

教學能力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核心能力, 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及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發展。[6]名師工作室組織的與教學能力相關的活動包括名師課程觀摩、成員公開課教學、成員說課、教學方法研討、技能大賽備賽、集體備課磨課等內容。針對職業教育的特點,季誠人文護理名師工作室將臨床護理中的差錯和事故編寫成案例,引入教學研討活動,開展案例學習、體驗式學習,與成員討論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教育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醒學生避免此類錯誤的產生。在參加中職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之時,梅亞萍德育名師工作室全體成員一起幫助參賽教師進行教學設計,從對學生的關注到德育管理中遇到的難點,針對每個教學環節精心打磨,最終使成員教師獲得了較好成績。這些教學活動提升了工作室成員的專業教學能力,在觀點的討論和思想的碰撞過程中所有成員都得到了成長。

(三)科研能力提升活動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如果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于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就應該引導每一位教師走到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7]很多教師在工作中投入了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創新不多、突破不大,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科研能力不足,無法把日常教學過程中生成的經驗上升到理論層面,缺乏從更高的視角進行理論歸納的能力,從而限制了職業發展的空間。從現實需要考慮,目前各級各類評優評先、職稱評定都需要教師體現一定的科研能力。梅亞萍德育名師工作室的領銜人經常帶領成員開展省級課題的研究,并要求相關成員承擔子課題。工作室成員在開題、中期考核、課題答辯與驗收的科研過程中學會了如何做研究,培養了科研能力。浙江成佳梁網絡名師工作室將成員科研能力的培養作為工作室的核心工作,先后安排了論文寫作、實證研究、文獻檢索等一系列講座,同時聘請專家手把手地教工作室成員撰寫規范的科研論文,極大地提升了工作室成員的科研能力。

(四)校企合作活動

職業教育的突出特點是校企合作與產教融合,職業院校的教師不僅要“傳道、授業、解惑”,更需要動手實踐,具備專業實踐能力。職教名師工作室作為職業教育優秀教師的孵化器,自然要關注教師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與企業的跨界合作。工作室一般采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的方法,一方面派成員到企業跟崗實踐、頂崗工作,了解和學習企業生產中使用的先進技術;另一方面聘請企業高技能人才作為導師,對成員進行技術指導、開展實踐帶教。在與企業的合作過程中,行業協會發揮著中介作用,為工作室成員的企業實踐提供平臺和資源。同時名師工作室還從企業中招募成員,如江蘇仇嫻財會名師工作室的部分成員來自企業,在日?;顒又心軌蛱峁嵺`指導并承擔創業實踐教學工作。

(五)專業資源開發與社會服務項目

除了理論學習、教學、科研和校企合作活動之外,名師工作室還經常承接一些專業資源開發和社會服務項目,在開展這些項目的過程中,工作室成員能夠得到專業的成長。成佳梁名師工作室承接了浙江省共享教學資源庫開發項目,工作室成員在開發教學資源、設計課例的過程中系統梳理了專業領域知識,加深了對專業的理解。梅亞萍名師工作室承擔了中國職教學會德育教材的編寫任務,在編寫過程中,參與成員不但要查閱大量資料,還要學習很多理論知識。學員反映,編寫教材的過程也是自我成長和提高的過程。此外,還有一些工作室承擔了國培計劃、省培計劃等培訓項目,技術推廣、名師送教等社會服務項目。在這些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工作室成員完成了從學員到培訓主講人、技術顧問、指導教師的身份轉化,開闊了視野,提升了能力和水平。

綜上所述,名師工作室的活動設計應該指向工作室成員的職業發展。一名優秀的職業教育教師需要具備堅實的理論基礎、出類拔萃的教學能力、獨立承擔課題的科研能力、過硬的動手能力和在本專業領域內服務社會的能力。研究表明,閱讀、磨課、公開課、課題研討、企業實踐、社會服務活動對于教師專業發展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是培養工作室成員的有效方式。名師工作室的活動應該有意識地圍繞著培養成員這些方面的專業能力展開。

四、名師的角色、職責與要求

在名師工作室中,領銜人是工作室的靈魂與核心。名師一定是一位優秀的教師,但不一定天然就是工作室建設的引領者和優秀的管理者??陀^上,教育行政部門目前還沒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名師工作室建設方案和工作指南。盡管有些名師自身業務過硬,但對于名師工作室的規劃和建設經驗不足,導致工作室的發展不甚理想。通過對前述4個優秀名師工作室領銜人的訪談發現,這些名師對自身的角色、職責和任務有著較為清晰的認識:

(一)工作室名師的工作職責

作為工作室主持人、領銜人的名師在工作室活動組織和策劃的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名師是工作室的領導者和規劃者,要為工作室設定發展目標,做好工作室發展的整體規劃,明確發展方向。成佳梁老師每年年初都會制訂未來一年內工作室的活動計劃與發展方案,為成員教師規劃發展方向。其次,名師是工作室資源的組織者和平臺的搭建者。名師本人對成員教師來說就是優秀的學習資源,是他們學習的榜樣;同時名師還要為成員教師爭取外部資源,搭建發展平臺。有的名師通過自己的專業影響力和人脈關系為成員教師聯系實踐企業、實踐崗位,有的名師通過申請課題為成員教師提供科研鍛煉的機會。再次,名師是工作室活動、項目的管理者和組織者。為了培養工作室成員的專業能力,引領成員的專業發展,名師要精心設計本領域的專業活動內容,通過組織教學觀摩、公開課示范教學、熱點問題沙龍等形式,帶領工作室成員組織專題研討。名師要在工作室外部交流合作中把握好方向,篩選適合工作室成員教師專業成長與工作室長遠發展的項目與活動。

(二)名師與工作室成員的關系

名師具有指導工作室成員的責任和義務,是工作室成員的指導者與陪伴者。除了對工作室整體發展做出規劃外,名師還應該幫助成員教師設定個人發展目標并制訂學習計劃,在工作過程中指導成員的學習與成長,如果工作室成員遇到困難,名師要為成員提供個別化的指導與幫助。名師是工作室成員學習的監督者與評價者,名師需要監督工作室成員的學習過程,在階段性工作結束后或學期末與成員教師共同進行總結,并對他們做出評價和反饋。名師是工作室教學與科研活動的示范者,在教學和科研工作中為成員教師提供示范與指導,激發成員教師的潛力。在課題研究方面,名師應該帶領成員教師共同完成課題,幫助成員在做中學,給予成員教師自主探索的權限,培養其研究的自主性。

(三)工作室名師自身的素養與要求

名師是指在某一特定領域或學科范圍內,具有精湛的專業素養、高尚的道德素質以及擁有特殊榮譽的優秀教師。[8]作為工作室的領銜人,名師一定要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有經過多年實踐沉淀下來的對教育的深刻理解。教育理念不僅指引著名師自身的工作實踐,還決定著工作室的發展目標,同時也直接影響工作室具體活動的開展和落實。此外,名師要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情懷。教育情懷與職業認同是名師帶領工作室持久發展的動力源泉。名師還要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影響力本身就是一種資源,會使名師擁有一種“專業光環”和隱形的宣傳作用,吸引更多的教師加入工作室的發展之中。同時,名師的影響力還可以作為一種社會資本為工作室和成員教師爭取更多的學習和實踐資源,如課題、項目、發展機會等。名師還要有人格魅力,這種魅力使名師在性格、氣質、能力等方面形成吸引人的力量。魅力型領銜人所具有的超凡品質,對成員會產生一種情感上的影響,工作室成員把名師看作角色模范,視其為成長的榜樣。具有個人魅力的領銜人讓成員感到驕傲、忠誠和自信,能夠贏得成員的尊重、信任和追隨。[9]

總之,名師是工作室的靈魂與核心。作為工作室的主持人,名師需要發揮自身的領導作用,為工作室成員搭建平臺,籌措資源,精心組織和策劃各項促進成員專業發展的活動。同時,名師也是工作室成員的指導者和陪伴者,擔當管理、監督和評價成員發展的責任,并結合自身的特點與優勢為成員提供教學示范與科研指導。此外,名師還要有自己的教育理想、教育理念、教育情懷和人格魅力,對成員起到榜樣和引領作用。

五、名師工作室發展建議

職業教育名師工作室是一個在名師的引領下,旨在通過對話、合作和分享性活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學習共同體。如何才能促進名師工作室的健康有序發展呢?

在政策與管理層面,《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對于名師工作室的發展目標與定位、組織管理機制并沒有明確的規定。職業教育管理部門和職業院校管理者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一個名師工作室不是掛牌成立后就能夠自然而然、源源不斷地輸出優秀教師。名師工作室的建設需要相關的組織制度保障、設施與環境保障以及資金技術保障。管理部門要在人、財、物等方面對工作室教師培養和教師專業發展進行有針對性的扶持,提供相應的政策、設備、場地和經費。管理部門應該在國家宏觀政策的引導下,出臺相關的工作室建設細則與實施指南,明確名師工作室的核心任務是培養優秀教師,在制度層面為工作室建設提供指導與支持。

在活動開展方面,名師工作室的活動需要科學化、體系化、層次化的設計。很多名師工作室都會組織多種多樣的活動,看上去內容豐富,但仔細分析,活動缺乏設計和規劃,隨意性、隨機性很強,不利于工作室成員系統深入地進行專業學習。以培養成員教師科研能力為例,領銜人應該對這一主題進行總體性的設計,首先可以安排進行論文選題與文獻綜述的學習,然后進行具體研究方法的培訓,最后安排成員承擔子課題的研究任務,并在研究過程中有針對性地提供指導和幫助。螺旋式的學習活動設計,既避免成員教師因多次面對單一的工作任務而失去興趣,又符合教師的認知和成長規律。

在工作組織方面,后疫情時代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將成為工作室活動的主流。工作室成員往往是學校的骨干教師,他們教學任務繁重,工作壓力大,日常事務性工作多,工學矛盾往往是他們參與工作室學習的最大困擾。在線學習與培訓的方式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很多職教名師工作室在堅持做好線下教學活動的同時,建設網絡平臺、錄制網絡課程、遠程在線進行交流與分享,發展跨地區學員,形成混合式的工作室發展模式。

在成員發展方面,名師工作室應為成員教師制定個性化的成長規劃。對名師工作室成員的培養不應簡單機械地復制名師的經驗和特點,而需要根據成員特點進行個別化的設計。工作室成員在工作環境、專業背景和學習興趣方面存在差異,名師要深入了解成員教師的教學專長、個性特征、發展需求和成長意愿,因材施教,為工作室成員制訂個性化的發展方案。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也要有針對性地根據成員特點進行個別化的指導和幫助。

【參考文獻】

[1]張光博,邵德門,佘海寧.社會學詞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167.

[2]嚴運錦,朱寧波.名師工作室中教師學習機制的個案研究[J].教師教育研究,2019(6):78-85.

[3]約翰·杜威.我們怎樣思維·經驗與教育[M].姜文閔,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83.

[4]李華平.名師工作室建設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2):29-31.

[5]任光升,李偉.名師工作室運行機制的探索[J].當代教育科學,2012(14):30-32.

[6]申繼亮,林崇德.小學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構成研究[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3(3):68-72.

[7]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杜殿坤,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494-495.

[8]朱寧波,宋運錦.名師工作室中名師身份解析:回歸、拓展和超越[J].教育科學,2019(2):22-27.

[9]朱廣清.名師工作室效能優化——以江蘇省常州市名師工作室為例[J].中國教育學刊,2013(7):81-84.

猜你喜歡
名師工作室優秀教師學習共同體
優秀教師辭職終究是教育損失
湖南省優秀教師“三筆”書法比賽參賽作品展示(十三)
湖南省優秀教師“三筆”書法比賽參賽作品展示(三)
江西:優秀教師省內5A、4A級景區可免門票
帶一支團隊 抓一批項目 出一批成果
關于中職學校組建“名師工作室”的一點思考
名師工作室環境下,發展英語教師共同體科研能力的策略探討
基于“微信群”的大學生英語學習共同體建設
翻轉課堂中“學習共同體”構建初探
大學英語創造性學習共同體模式建構案例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