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留守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教育措施

2021-04-13 14:55周新軍李振蘭
課程教育研究 2021年10期
關鍵詞:教育措施心理健康問題留守學生

周新軍 李振蘭

【摘要】近些年有許多農民都選擇了進入城市打工,這就造成留守學生眾多的現象,由于他們處于未成年階段,同時也缺少父母的關愛,因此,在心理健康方面會出現一定程度上的問題,本文就將討論關于農村留守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以及教育措施方面的內容。

【關鍵詞】農村? 留守學生? 心理健康問題? 教育措施

【基金項目】甘肅省“十三五”教育規劃課題,GS【2018】GHB1412,農村中學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10-0009-02

一、引言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得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城打工,這就導致農村地區會出現大量的留守學生。由于父母進城打工,他們仍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需要有人對他們的學業以及心理健康方面有足夠的關心,因此,本文就將對農村留守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以及相對應的教育措施展開討論,希望能夠幫助農村地區教師緩解留守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二、農村留守學生增多的原因

對于一個孩子來說,在青春期階段需要的正是父母的陪伴和指導,但是近些年由于我國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得多數農村人都有了進城打工的念頭,導致農村留守學生的數量逐漸增多,其主要原因有:

(一)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目前我國的經濟處于飛速發展的階段,城市化進程加快,使得城市地區對勞動力的需求量逐年增多。由于進城打工具有較多的優點,例如城市地區的就業機會較多,短期內往往就能得到較大的收益,因此,造成許多農村人民開始進城打工,想要在大城市中找到落腳之地。

(二)觀念的改變

我國古代一直存在“士農工商”的觀念,認為讀書人的社會地位是最高的,又由于曾經我國古代一直以耕種為主,因此古代的農民數量較多,且他們都會進行長期的耕種工作[1]。但是由于近代社會工業的發展,機械化進程的加快,使得人類不再將耕種和農業作為主要的發展方式,因此,我國開始了農民工進程打工的浪潮。

(三)責任感的缺失

由于農村地區并沒有重視教育的重要性,普遍認為孩子的成長是靠“放養”來實現的,從孩子出生以來就缺少對其性格塑造方面的關注,有時會造成部分孩子出現性格缺陷;同時由于農村地區往往重視農業的發展,有些家庭甚至剝奪孩子上學受教育的機會。因此,責任感的缺失使得父母對孩子并沒有那么重視,導致其產生進城打工的想法時并不會考慮到孩子的實際情況。

三、農村留守學生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

農村留守學生大多數都還處于青春期階段,而這一階段正是孩子性格心理發展成熟的關鍵階段,對學生來說,父母雙親進城打工導致對自身的關愛教導減少,逐漸使得自身出現一定程度上的心理健康問題,在應當被關愛、被引導的年紀恰好缺少了應有的關愛和引導,這種“打擊”往往會讓留守學生產生一種無助感,從而長久造成自己本能認為自己無法完成任何事,并且逐漸喪失信心。大多數留守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為:

(一)主動降低自身要求

對于農村留守學生來說,自己還處于青春期時,父母就因為經濟原因而不得不進城打工,這就使得自己在本來就充滿問題的青春期里更加迷茫,正常的孩子處于青春期階段時,本就需要父母的悉心引導,無論是在學業上、生活上還是在性格上。而對于農村留守學生來說,青春期家長的缺失,從而導致了他們在迷茫的階段并不會得到父母的引導以及教育,從而使得自己無法順利完成一些事情,例如他們無法很好地對一些事物的好壞進行判斷,逐漸導致這些孩子開始降低對自身的要求,在學業上開始走下滑的道路,對于老師布置的任務抱有得過且過的態度,完成作業不積極,加入課堂討論無所事事,對學習以及生活中的事都抱有無所謂的態度;在生活中也同樣缺乏認真的態度,在本該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年紀失去了父母的教育[2]。

(二)情感缺失

農村留守學生大多數都處于心智發展階段,對于父母的依戀自然也是存在的,心理學上講,依戀關系建立的成功與否關系到孩子日后身心健康的發展。而對于農村留守學生來說,由于父母進城打工,使得自身與父母之間依戀關系的建立過程被中斷,使得處于青春期階段的孩子無法繼續發展自己的依戀情感。研究顯示,依戀關系的發展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形成對社會安全、人與人之間信任的基本態度,因此,許多留守學生由于父母進城打工的原因,使得自身依戀關系無法正常形成,容易造成其心理發展扭曲。

(三)價值觀出現問題

目前,我國農村地區雖然已經開始了良好的發展,但是其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導致經濟無法快速提高,再加之耕種活動具有耗力大、費時、收入低等特點,因此,使得部分農村家庭無法保證自身的收入情況,大多數人就開始了進城打工的道路。而根據數據顯示,大多數農民工進城打工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經濟因素,其具有較強的發家致富心態,想著能夠快速通過進城打工獲得高收入,對于留守農村的孩子也是靠給予足夠的零花錢來滿足自身對他們的“責任感”,久而久之,這種偏移的價值觀就會逐漸影響到孩子,使得其價值觀開始出現問題,逐漸形成功利主義價值觀。

四、農村留守學生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痹斐赊r村留守學生出現內心缺陷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不是在短時間內造成的。通過調查,原因大致為以下幾點:

(一)社會因素

由于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得城市發展對于勞動力的需求量增多,在建筑、餐飲、娛樂等等領域都出現了對人員需求大爆發的現狀。隨著近代工業化的發展,工業發展憑借其高效、實用、快速的特點,為人類帶來了巨大的財富,使得人們逐漸開始重視工業的發展。而隨著社會發展速度的加快,工業化、機械化的時代也隨之來臨,在農業方面,人們逐漸放棄了以往的人種模式,開始大面積使用機械來進行農業活動,逐漸造成大多數農村勞動力被閑置。因此,多數農民工就產生了想要進城打工的想法,使得我國目前開始了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現象,而這種現象就會造成大量農村留守學生的出現。這些孩子往往處于青春期階段,思想開始逐漸發展,往往不會滿足當下的情況,他們會渴望接觸社會,在這期間又缺乏父母的制約和教育,因此,就會有一定數量的留守學生形成了無所事事的狀態。

(二)家庭因素

相信許多父母在進城打工后,都會只忙于自己的工作,那勢必會減少對孩子的關心與愛護,產生巨大的影響,例如孩子一旦缺少父母的教育和關愛,都不會對其的發展有任何幫助,他們可能會失去父親的教導,也有可能失去母親的叮囑,對于孩子來說,都是致命的影響,家庭教育的缺失,將會成為孩子未來發展的阻礙。有些家長在進城打工后,只是給孩子提供經濟上的支持,絲毫不顧及孩子學業和性格方面的發展,只顧及自己的便利,讓孩子的內心發展受到打擊[3]。同時加上和孩子同樣留守在家的是爺爺奶奶,由于祖孫之間存在較大的年齡差,使得祖輩對孫子的教導往往不會起到作用,因此,使得留守學生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

(三)學校因素

學校作為教育學生的主要陣地,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在農村的教育中,經常出現管理缺位的情況,這也是導致留守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之一。在農村的教育之中,教師往往是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太深,將學生的學習成績看得很重,一旦學生因為家庭,社會中的一些情況不能完成作業,成績下降,教師就會對學生進行批評,指責。并不會探究沒完成家庭作業、成績下降的根本原因,久而久之,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交流,矛盾就會進一步的激化,教師與學生之間就會產生隔閡。教師認為學生頂撞,不懂事,學生認為教師故意找茬,針對自己,雙方之間就產生了誤會和怨恨。學生在經常不被重視、挨訓的情況下,就會產生厭學的心理,行為也開始變得叛逆。在學校的教育中,一個是教師的影響,另一個就是學生之間的影響。因為是留守學生,接受教育的途徑只是學校,家庭并沒有對學生有什么幫助,甚至是一種心理上的負擔。在與同學之間的交往中,一部分留守學生可能會因為自身的情況變得自卑,不愛與同學交流,有些班級上的同學可能就會輕視這部分的同學,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造成嚴重的影響。還有一部分學生會與同學之間相互模仿,有些不良行為學生之間可能會覺得非常的酷炫,如果教師沒有及時地發現并進行糾正,就會對學生以后的成長、發展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例如隨著網絡信息化的推進,學生之間就會進行網絡游戲的傳播,自制力差的同學機會經不住游戲的誘惑,沉迷在游戲的世界里,不僅耽誤了學習,還產生了錯誤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五、改善農村留守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教育措施

我們已經了解了關于農村留守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因此我們要通過分析社會、學校以及家庭方面對學生的影響來制定相對應的教育措施,以此來改善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一)通過社會方面改善農村留守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相關教育措施

對于改善農村留守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工作來說,政府部門應當完善相關政策,并且建立一套完整的教育監護體系。通過組織各種社會團體來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例如組織相關團體進入農村地區開展活動,邀請農村留守學生參加,在活動中為他們進行心理疏導,同時為他們添加合適的娛樂活動,讓他們參加適量的社會實踐活動來充實生活,讓他們的身心健康得到發展。

(二)通過學校方面改善農村留守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相關教育措施

學校方面建立關于留守學生的檔案,并且安排對應的人員對這些學生的情況進行了解,定期安排他們同心理咨詢師進行溝通交流,同時教師也應當關注這些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日常品行,學校更要保持和留守學生父母之間的聯系,定期向他們詢問最近對孩子情況的了解程度。也可以以班級為單位組織班會活動,在班會上,其他學生可以了解留守家庭子女的相關事情,對他們進行更多的關愛。班主任可以邀請留守學生在班會上展示自身的價值,例如可以作為主持人鍛煉自己的自信心,可以為班會的策劃獻出自己的策略,可以暢所欲言呼吁大家不要忽視留守學生,要多關愛留守學生等等[2]。

(三)通過教師方面改善農村留守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相關教育措施

老師對于學生來說,是第二個父母,因此,教師需要著重注意關于留守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在日常閑暇時間,教師可以和這些學生交流談心,這樣可以進一步地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想要幫助留守學生,首先就需要打開他們的心扉,和他們成為親密無間的朋友。在交談過程中,教師可以詢問他們的日常興趣愛好,和他們之間建立相同的話題,可以鼓勵他們逐漸和別人交流。同時老師還可以利用學科的優勢來改善農村留守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例如教師可以利用數學學科的特點,對于學生來說,數學是一門理性的、科學的、值得探索的學科,數學教師可以利用數學學科本身的魅力,來使得農村留守學生逐漸對數學產生興趣,從而樂于去探索數學世界的奧秘,讓他們在探索數學奧秘的同時,鍛煉自身的思維,開發智力,引發他們對學習的樂趣,逐漸幫助他們改善自身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在取得良好成績之后,他們的自信心也會逐漸增強。

六、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得大量的農民工開始進城打工謀求財富,導致農村地區出現大量的留守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的他們缺少了父母的關愛,逐漸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本文首先了解了農村留守學生增多的原因,然后分析了目前我國農村留守學生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然后再進一步了解農村留守學生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最后根據已知情況來思考如何改善農村留守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制定相對應的措施。

參考文獻:

[1]何立華,何勇華.淺析農村留守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J].當代教育論壇,2010,(14):66-67.

[2]孫興林.農村中學留守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6(8):43-44.

[3]王錚芳.農村留守學生心理健康現狀與對策研究[J].大家,2012(第2期):128.

猜你喜歡
教育措施心理健康問題留守學生
如何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
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怎樣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農村寄宿制學校學生心理輔導案例
高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措施分析
高校留守經歷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教育對策研究
農村寄宿制學校留守學生心理問題的思考和建議
談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分析
農村初中女生心理健康現狀及教育對策
新媒體環境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