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文化環境下高職院校思政工作對策分析

2021-04-13 16:12申亞莉
課程教育研究 2021年10期
關鍵詞:網絡文化思政工作高職院校

申亞莉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發展,互聯網的改革也在持續推進的過程中,互聯網技術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相比于之前的文化發展方向,當前網絡文化的發展已經占據了主流媒體,而且其發展非常迅速。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他們思政工作的推行是有一定難度的。當前網絡信息快速更新和共享,信息傳播的速度非???,傳統的高職院校學生思政工作的展開也隨之產生變化,學生必須要調整學習習慣、思維方式才能夠體現思政教育的有效性。高職院校的思政工作者必須要抓住這次改革的機遇,大力推進思政工作的改革和創新。本文針對高職院校當前發展進行概述,并且明確指出網絡文化環境對思政工作開展的不利之處,再結合網絡文化下思政工作開展的特點,對其進一步深化改革和完善提出相應策略。

【關鍵詞】網絡文化? 高職院校? 思政工作? 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10-0050-02

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社會趨勢引領下,網絡信息技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它似乎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被各行各業利用。而在這種環境下,文化的發展以一種新形式呈現,網絡文化已經成為人們日常交流過程中的必備話題。網絡文化的發展非常迅猛,也不斷壯大。對于學生來說,網絡文化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它對學生思維和行為方式以及價值觀取向有很大的影響和引導。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他們本身的教育理念就區別于普通中學的學生,他們的教育主要偏向于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對于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來說,教育工作者需要對教育方式、教育目標、教育理念做出調整。在教育計劃制度的過程中,還需要考慮到網絡文化對高職院校學生的沖擊,要針對此進行改革和創新,為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質的提升奠定基礎,也為培養高素質、專業化的人才隊伍蓄力。

一、網絡文化環境下的高職院校思政工作

(一)網絡文化環境對高職院校思政工作創新的要求

現如今,網絡文化的發展是非常顯著的,而全球化的網絡體系使得很多外來文化傳入中國,并且對中國傳統文化造成很大的沖擊。 雖然我國一直強調“科教興國”戰略,注重培養創新型人才,集中力量發展創新事業。但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前提是需要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使其真正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 必須要加強對他們價值取向和心理思維方式的引導。通過思政教育課堂的開展,幫助其深入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念的特點,也深入學習黨組織相關文件的精神要求,學會運用這些知識來影響自己的思維和行為,建立起中國自信和中國自強的意識,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另外,在思政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必須要創新教學理念,在課程開展過程中積極融入最新的思想和理念,并將其作為高職院校學生思政活動開展的核心指導思想,引導他們運用正確的理念和行為方式,為教學體系的創新注入新的血液,也能緩解網絡文化沖擊下社會主義思想工作的建設困難[1]。

(二)網絡文化環境對高職院校思政工作的影響

1.積極影響

網絡信息的傳播和發展是非常迅速的,它具有高效性和兼容性。比如一些在微博上發生的事件和信息會非??焖俚匕l酵,然后成為大家討論的話題。而高職院校思政工作的開展也可以針對這些典型事件進行,充分利用這些典型事件資源。其一,高職院校思政工作的展開可以借助網絡文化,挖掘其背后的時代特征和內容。比如在“國慶70周年”內容下,很多網絡信息都是圍繞其進行的。高職思政工作進行就可以圍繞這些報道中的思維態度和主流影響,單獨作為一個思政主題性質的教育。從另一個方面看,它對高職院校思政工作內容的豐富是有非常積極的作用的。其二,網絡環境的建設和發展,為思政教育的展開提供了多樣化的網絡傳播渠道。當前文化以互聯網的形式傳播已經成為必然的趨勢,“互聯網+文化”的創新式發展也成為文化創新發展的一種模式。在高職院校思政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多層次運用媒體進行創新和發展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方式。一些學校已經開始運用微課的形式進行教學,這樣不僅轉變了傳統教學的方式,還大大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激發了學生思政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而學習強國等平臺的開展更是為教師和學生共同學習最新的社會價值觀和政治動態提供高質量的平臺。

2.消極影響

第一,網絡文化本身信息和文化的來源和傳播是無限的。而且網絡文化的發展本身就有強大的包容性,它容納了各種文化,也以豐富多樣的形式呈現,是外來文化和我國文化,現代文化和傳統文化的交融。處于高職階段的學生,對于網絡信息和文化的辨識度是不清晰的,而且在這種不完全真實的網絡環境中,如果獲取有效的文化也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這也成為高職院校思政工作開展所面臨的挑戰[2]。在利用網絡信息和資源的同時,必須要學會選擇有用的網絡信息,還要避免一些錯誤信息對學生思維造成較大的影響。第二,網絡發展環境下,學生很有可能走向極端化的發展。網絡媒體本身的傳播具有去中心化的特點,學生在接收網絡信息的過程中建立起獨立的意識和態度,他們在很多形式下都要求獨立和創新。與此同時,學生不僅是網絡文化最大的受眾群體,更是典型文化的傳播者。在對網絡信息進行一定自我加工和改造之后,以自己獨特的一種方式傳播。而在很多時候,這些思想和文化并不是正確的,很可能會由一些錯誤價值觀引導,這也給高校院校思政工作的進行提供阻礙。此外,在這種環境下,學生過于追求不一樣,對自身的自我認知能力也逐漸下降,很多學生反而沒有了自我和個性,成為隨波逐流的一份子。而且,網絡上的信息不一定是事實,很多發布者和網友并沒有真正的依據,只是人云亦云罷了,這也造成了網絡輿論的壓力,甚至會形成網絡語言暴力的現象。

二、網絡文化環境下高職院校思政工作開展的特點

(一)教育對象特殊性

區別于普通院校的學生,高職院校學生是有一些特殊性的。他們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職業高中,本身文化素養和綜合能力就較為欠缺。高職院校生源廣泛,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參差不齊。而且,由于學生本身學習基礎和能力就不足,高職院校在制定培養計劃的過程中,只是強調對學生職業技術和經驗的培養。在很多職業院校,對學生文化素質提升的培養也經常被忽視。另外,受到不同家庭環境影響,高職院校學生也存在一大批貧困生,這些都必須要考慮在思政教育開展的過程中。

(二)教學內容特殊性

高職院校的教學主要是圍繞職業技能培養和職業經驗積累為主。這些學生未來從事的工作也主要是一線生產和設計工作。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他們必須要具備專業的技術能力和實踐經驗,這樣才能夠應對各種工作需要。而且隨著對技術人員要求逐漸提高,在教學過程中還必須以更高的標準要求學生。很多院校通過增加實訓指導課程安排的時間,來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術。但是,這種情況下,對學生思政工作的重視度也會下降,很多高職院校的學生在進入職業崗位之后,在職業素質上會出現非常嚴重的問題[3]。

(三)教育手段先進性

區別于普通院校,職業院校在教學過程中會經常使用到網絡等非常先進的手段進行輔助教學,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更多地接觸到新鮮的教育方式,和當前一些先進的技術。而且,高職院校的學生很多也經常接觸到網絡,甚至將網絡學習作為主要獲取信息的途徑。學生在這種環境下,接受網絡信息和文化的速度是非??斓?,也豐富了學生的資源庫。但是,很多不良的網絡信息,也阻礙著學生正常發展。

三、網絡文化環境下高職院校開展思政工作的對策

(一)加強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質建設

為了從根本上提高思政教學工作的質量,思政工作的進行必須要有高素質教育工作者引導。網絡信息和文化不僅對學生的思維和方式造成影響,也影響著教師本身。因此,思政工作者在平時,也要多多關注自身的素質建設。首先,思政工作者必須要有非常強的網絡辨別能力,能夠明確判斷信息的真假。其次,教師還應該善于發現網絡信息中的一些典型案例,將其積累下來,作為思政教學的主要資源和案例。為了適應現代網絡的快速發展和進步,思政教育也應該積極利用網絡平臺,建設網絡思政體系,對思政工作的創新提出更高的要求。思政工作不僅應該要把握教學方式和目標,還應該充分分析和利用有效的網絡信息和資源。這些對于思政教育工作者來說是非常需要進步和完善的部分。只有透徹認識和分析網絡信息和文化之后,才能夠實現思政教育工作的高質量開展。

(二)強化培養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

在高職院校開展思政教育工作需要不斷豐富和發展課程開展的內容和形式,積極與當前社會主流意識和文化結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教育課程設計內容中。為了實現學生整體綜合能力和素質的提升,需要積極結合網絡發展環境,根據學生素質和能力的特點,設計適合學生道德素質提升的教學方案。教師要引導學生判斷網絡信息的真假。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是必須要避免不良網絡文化的存在,而是要對一些典型的不良網絡文化更好地利用,適當列舉反例[4]。與正確價值觀的一些案例進行對比和分析,學生更加能夠意識到網絡信息的真偽,自我防范意識也會提升。而且,這對學生更好地利用網絡平臺文化和信息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另外,教師在思政課堂開展的過程中,還可以利用辯論賽的方式,就一些有關網絡文化利弊的話題進行討論和辯論,真正了解到更多學生對于網絡文化的真實想法。這樣有利于思政工作的針對性開展。

(三)構建校園網絡文化

高職院校在教育目標確定的過程中,必須要提高對思政教育工作開展的重視度。要積極構建校園網絡文化,推動學校思政工作的進行。在多樣化、多層次網絡文化的影響下,積極構建校園文化是非常必要的。各個高職院校也必須要根據本身學校的發展狀況和學生的特點,從實際情況出發,制定適合學生成長的思政教育工作。另外,思政教育工作也要積極與網絡文化結合起來,構建起新型的校園網絡文化。這樣不但能夠滿足當前學生對網絡信息和文化的需求,還能夠推動思政工作的進行。此外,在思政文化教育的過程中,教育工作者還可以積極將一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引入到其中,將其作為網絡文化傳播的一個方面。這樣能夠借助傳統文化的力量,對學生進行一些思想觀念的熏陶,也能夠對傳統文化起到傳播的作用。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價值觀的過程中,學校內形成一種積極科學的文化環境,在學生之間也能夠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發展氛圍。思政工作者還可以對傳播媒介和渠道進行創新,可以建立起專題性的校園網站,為學生思政學習提供主要平臺,也能夠幫助提升學生的思想素質。

(四)加強對學生思政學習的監督和引導

高職院校在構建校園網絡文化和開展思政教育的過程中是缺乏經驗的。因此必須要加強對學生思政學習的監督和指導,避免多樣化的網絡文化對其造成不良影響。比如可以為學生提高專門的健康的網絡環境,幫助學生過濾掉一些不良的信息和資源[5]。另外,還可以在學校范圍內開展相關的講座和活動,通過積極的參與,能夠讓學生親身感受到不良網絡信息的破壞,也能夠培養自身健康上網的意識。學生建立起對自身清楚的認知,也能夠在健康的網絡環境中,積極利用正確的網絡信息服務于自身的思政培養,使得學生建立起正確的網絡觀。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職院校積極開展思政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對培養學生正確對待網絡文化觀念是非常有幫助的,尤其是在面對一些不良信息時,學生能夠避免受到其強大的沖擊和影響。思政工作者首先要加強自身素質建設,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教學設計和資源,另外,還要加強對思政教學和學生學習的監督和引導,幫助其在健康的校園網絡文化環境中成長。

參考文獻:

[1]周鈴.網絡文化環境下高職院校思政工作對策研究[J].廣東蠶業,2017(8):64-65.

[2]鄭靜.網絡文化環境下高職院校思政工作對策研究[J].智庫時代,2018(1):89-91.

[3]廖琦.網絡文化環境下高職院校思政工作對策分析[J].智庫時代,2019(50):56-57.

[4]王麗娟.探析網絡文化環境下高職院校思政工作的問題與對策[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1):297.

[5]張碩,張敏,丁亞方.網絡文化環境下高職院校思政工作對策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20(2):36+38.

猜你喜歡
網絡文化思政工作高職院校
國企企業文化和思政工作實現融合的有效方法與途徑探究
宣傳工作對事業單位思政工作的探討
淺談當代網絡時代的校園文化建設
網絡文化對學生管理工作的影響與對策
運用新媒體進行思想引領的路徑探索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淺議網絡文化視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時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