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021-04-14 18:20張彥
課程教育研究 2021年29期
關鍵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民族團結教育

【摘要】特殊的戰略地位和區情,決定了在新疆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極端重要性。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正確認識“多元一體”是前提,增強“五個認同”是關鍵,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是重要舉措,加強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有效途徑。

【關鍵詞】民族團結? 教育?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中圖分類號】D261.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9-0005-02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特殊的戰略地位和區情,決定了在新疆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極端重要性。

一、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新疆各民族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極端重要性

維護和促進新疆地區的民族團結,是新疆發展進步的根本基石,是保障新疆地區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F階段中,我國在維護新疆地區穩定安全,促進新疆地區民族團結,推動新疆地區經濟發展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績。但是,新形勢下新疆民族關系層面依然面臨著一些新狀況,影響新疆少數民族地區反分裂、反滲透工作的開展。當前,新疆正處于暴恐活動活躍期、反分裂斗爭激烈期以及干預治療陣痛期“三期”疊加的特殊時期。面對嚴峻的形勢,為了確保民族工作取得的寶貴成果,必須高度重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為新疆地區各民族構建共同的精神家園,自覺抵御外部敵對勢力及分裂思想對新疆地區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夯實維護新疆社會穩定和實現長治久安的社會基礎。

(一)新疆重要的戰略地位和特殊的區情,決定了鑄牢新疆各民族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對于增進民族團結,增強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至關重要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邊疆民族地區同其他地區一樣,各民族形成了休戚相關、榮辱與共的命運共同體。新疆,作為邊疆民族地區,民族成分多、信教群眾多是其特殊的區情。此外,新疆還有8個跨界民族。新疆地區居住的跨界民族在血緣、文化等諸多領域與鄰國存在諸多相似性。這對于增進我國與鄰國之間在文化、經濟等各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起著重要的橋梁作用。但是,跨界民族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了被敵對勢力利用的風險。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對開展跨界民族的民族團結教育,從多個角度進一步加強跨界民族對多民族國家的認同感,真正將這一群體統一在中華民族共同體之中。我們必須清楚認識到邊疆問題雖然產生在邊疆,但是其影響不會局限于邊疆,會對國家全局造成影響。因此,邊疆問題是一個根本性、全局性以及戰略性的問題 [1]。是否能夠正確地處理邊疆問題,直接關系到領土完整,關系到我國的主權、關系到民族的前途。所以,新疆特殊的區情決定了鑄牢新疆各民族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對于增進民族團結,增強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至關重要。

(二)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新疆各民族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加強意識形態領域反分裂斗爭的需要

三股勢力的存在是影響我國新疆地區長治久安的危害根源所在。而從近年來的威脅形式來看,暴力恐怖活動是最為直接的現實危害,更是全體人民必須共同關注和應對的敵人。因此,在新疆民族地區必須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層面的反分裂、反滲透斗爭,引導新疆各族人民形成正確的民族觀和國家安全觀以自覺地抵制極端思想和民族分裂主義的滲透。為此深化民族團結教育,充分地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作用,增強新疆各族人民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利于鏟除恐怖分裂勢力滋生的土壤,維護新疆地區的長治久安。

二、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路徑探析

新時代下,維護邊疆的穩定發展要完整、準確貫徹黨的治疆方略。而在此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堅持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著眼于中華民族同新疆各民族、深化我國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正確宣傳和系統闡釋新疆意識形態領域層面的觀點和歷史事實,增強新疆各族干部群眾“五個認同”,筑牢實現邊疆地區穩定發展的根基。

(一)正確認識“多元一體”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前提

中國歷史演進的過程是各民族形成、發展和交融的過程,也是各民族齊心協力締造統一國家的過程,更是中華民族凝聚力不斷地提升、民族自覺性不斷增強的過程。正是我國歷史演進的這一特點,造就了中華大地上各民族交錯雜居、彼此交融、經濟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親近的多元一體格局。其中,多元與一體之間是相互依存的關系,一體中包含著多元,多元組成一體,二者之間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在把握二者關系的過程中,必須清楚地認識到一體是主線與方向,而多元則是動力和要素。在準確把握多元與一體的關系基礎上,能夠進一步增進民族之間的認同,有力地推動新時代下民族關系的發展,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奠定扎實的基礎。在具體工作中,應當針對不同的傾向,采取對應的宣傳教育策略。例如,存在狹隘的民族主義時,應當高度重視強調“一體”的宣傳,而大漢族主義傾向突出時,則必須高度重視進行“多元”的宣傳。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過程中,必須要尊重差異存在,充分地體現包容性,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各族人民進行積極的引導,形成各族人民相互欣賞、相互學習以及相互尊重的緊密關系。

(二)增強“五個認同”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關鍵

新時代下,為了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必須著力于增強各族人民的“五個認同”?!拔鍌€認同”思想是將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中國國情緊密結合,并在此基礎上對之進行創新和發展而提出的重要思想。具體而言:第一,加強各族人民對祖國的認同。中國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祖國,是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命運共同體。對于中華民族各族兒女而言,維護國家的統一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第二,加強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各民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平等一員,中華民族和各民族是一個大家庭和家庭成員的關系。第三,加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中華文化是各族人民經歷悠久歷史而積累的精神財富,包括新疆民族文化在內的所有少數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第四,加強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必須始終將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擺在首要位置,旗幟鮮明地維護黨的領導和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五,加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清楚地認識到這是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為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必然途徑??傊?,必須高度重視加強新疆各民族人民的“五個認同”教育,從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宗教觀、歷史觀、文化觀,牢固樹立各民族水乳交融、唇齒相依、休戚相關、榮辱與共的觀念。

(三)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舉措

民族團結是各民族之間平等相待、守望相助、和諧共融的最高境界,這是新時代下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進步的基石所在。為此,必須高度重視多層次、全方位地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依托多種形式活動的開展,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同時,在具體教育過程中,應當始終關注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核心主題。在具體形式層面,既要關注廣大群眾的需求,也要突出特色化,從而不斷地增強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加強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要堅持以人為本,要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開展過程與對少數民族的幫扶過程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要密切地關注民族地區的社會發展、經濟發展以及人民的切身利益。同時,在具體開展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關注群眾利益,貼近群眾生活實際,努力形成民族團結人人有責、民族團結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四)加強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有效途徑

推進各民族之間的深度交流交融已然成為新時代下民族團結工作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化解民族隔閡的核心和關鍵,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列寧說過:要“支持一切促進各民族間日益緊密的聯系和促進各民族打成一片的措施”。[2]加強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關鍵是要正確認識交融、切實尊重差異、逐步縮小差距。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民族團結交流活動。同時,應當有序地推進構建起互嵌式的社會結構和社會環境;應當通過多種形式全面地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民族團結聯誼活動,促進各民族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營造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的良好氛圍。

總之,維護民族團結關系社會的和諧穩定。新疆是我們各民族人民共同的家園,也是堅不可破的民族團結事業的有機組成部分,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民族團結教育,通過不斷地深化民族團結工作的作用力和影響力,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奠定扎實的基礎,并通過有效的途徑推動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共同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

參考文獻:

[1]支麗.淺析我國邊疆治理的政策[J].理論與創新, 2018(8).

[2]列寧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6頁.

作者簡介:

張彥,兵團黨委黨校統戰理論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統戰理論與政策、新疆及兵團民族問題。

猜你喜歡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民族團結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民族團結之歌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1912至1949年期間中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強化
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對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形塑與修正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路徑研究
讓民族團結之花愈開愈艷
關于做好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的實踐與探索
創民族團結和諧之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