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

2021-04-14 01:19李承喜
課程教育研究 2021年29期
關鍵詞: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初中歷史

李承喜

【摘要】問題意識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見難以解決的問題,限于困惑狀態時,可以積極主動思考處理問題的一種意識,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問題意識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學習品質,可促使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認識實現質的飛躍,針對于此,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的實踐教學經驗,對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初中歷史? 培養學生? 問題意識

【中圖分類號】G633.5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9-0119-02

現代心理學認為一切思維都是從問題開始的,問題是學生創造能力發展的基礎。而在《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也對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做出了明確的倡導,從實際教學情況來看,現下依舊有很多學生在初中歷史學習中問題意識薄弱,不想問、不能問、不敢問、不善問、不多問,也不解問,針對于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能夠做好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十分重要。

1.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的意義

問題意識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品質,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問題意識培養意義重大。首先,有助于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有問題意識的學生會自主啟動思維,借助頭腦中原有的知識結構,通過搜集資料、請教別人等方式解決問題,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就會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深刻,在思索探索過程中,將零星的知識變得系統而有序,這就為學生的知識構造能力提升提供極大的保證。其次,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創新是時代進步的源泉,而一切的發明創新都始于問題,如牛頓就是因為對樹上的蘋果下落產生疑問,才提出了萬有引力學說。因此可以看出問題意識是創新發展的根基,在培養創新人才的新時期背景下,在對學生進行問題意識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最后,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主體性,學習是學生自主構造的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任何人都不能夠替代的。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問題意識進行培養,可以更好地活躍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完成學習活動,成為知識的積極探究者。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就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個性品質和主體性也會得到更好的鍛煉發展。

2.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策略

2.1轉變傳統觀念使之想問

在以往的初中歷史教學中,雖然很多教師也非常注重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但多是以師生的單向提問為主,即“教師問、學生答”,并沒有促成學生自主發問的觀念意識。顯然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的問題意識是無法得到有效培養的,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更新傳統問題觀念,樹立與時代同步的教育觀、學生觀、課程觀、質量觀,從學生“想問”入手,讓學生自主發問,而不是一味地由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首先,從思想觀念上,讓學生克服惰性,問題意識是其他人無法替代的,必須要通過個體的主動構建才能形成,因此在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的關鍵任務就是激發學生的問題需要,促使學生產生問問題的沖動。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幫助學生樹立一種觀念,就是“沒有問題的學生,不是好學生”,要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帶著問題走出問題,幫助學生克服提問的惰性,這樣學生才能想問,學生的問題意識才能得到培養[1]。其次,破除學生對創新的神秘感,教師可以通過列舉一些歷史名人的實例,幫助學生明白一切創新的實現都源于問題的發現,而發明創新其實并不神秘,就源自于日常的學習生活當中,只有學生善于發現,到處都有問題,都有創新,以此幫助學生轉變傳統觀念,使學生想問問題。

2.2強化基礎學習使之能問

問題是原有知識結構與面臨新的知識信息產生認知沖突的產物,換而言之,人的知識儲備與知識結構是產生問題的基礎,一個人儲備的知識越豐富,就越容易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而在現下的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之所以不能問,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知識儲備不足,在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初中歷史教學中,只有確保學生的認知結構當中具有適當的基礎,學生才會對面臨的新知產生好奇和疑問。因此夯實學生的知識學習基礎,是促使學生能問的關鍵,也是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核心。尤其是在新課程背景下,教材內容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學生若是在沒有學習通史知識儲備的前提下,就進入專題史的學習,學生的學習難度比較大,學習過程中自然不知如何提問,為克服這一問題。就要求教師在今后的教學當中,幫助學生整合歷史教材,并為學生進行適當的補充,同時,還要引領學生廣泛地閱讀課外歷史書籍,擴大歷史知識存儲,使基礎雙基得到更有效的夯實,這樣才能夠為學生的“能問”鋪平道路,帶動學生的問題意識得到更好的發展提升。

2.3營造和諧氛圍,使之敢問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還經常出現的一種教學現象,就是學生心中有問題,但是卻不敢提出,害怕自身提問出錯,惹來笑話,因此羞于提問,而這對學生的問題意識發展是十分不利的。針對于此,本文建議為能夠促使學生在初中歷史課堂上能夠敢于提問,教師可以將和諧的課堂氛圍作為催化劑,通過為學生構建可以產生安全感的學習環境,促使學生更好地表達自我,敢于在班級中提出自身不懂的問題。而為實現構建和諧課堂的教學目標,在今后的教學當中,教師必須要從觀念思想上樹立平等意識,將自身與學生放在同等的地位,改變以往“師為尊”的教學觀念,與學生成為良師益友的關系。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地表達自身的看法,即使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并不成熟,教師也要肯定學生質疑的精神。教師切記不要因為學生提出一些無知的問題就羞辱學生、批評學生,要注重對學生自尊心的保護。這樣的課堂環境當中,學生才能夠得到心理滿足和安全,內心才會更加自由和放松,才會敢于將自身不懂的問題勇敢提出。

2.4教師良好示范使之善問

在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想問、能問、敢問,還要促使學生善問,能夠在課堂當中提出優質、高效的問題,避免不著邊際的低層次提問。而這就要求教師自身優化提問方式,為學生的自主發問提供良好的范例,教師要力求做到提問少而精,把握恰當的提問時機,以此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提問技巧。首先,教師的提問要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作為一種積極的心理傾向,是學生學習路上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問題有興趣,才會積極思考。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提問時,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將興趣作為切入點,這樣才能夠實現更好的提問效果。其次,設置的問題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在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提出問題以后,關鍵在于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的主體是學生,這就要求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就必須要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兼顧學生的知識儲備和分析能力,是學生“跳一跳”可以解決的問題。最后,提問要有親和力[2]。教師要通過恰當的提問方式,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拉近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促使學生對問題知識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因此教師可以站在與歷史人物同呼吸、共命運的角度,去學生設置一些可以實現心靈碰撞的高層次問題,這樣才能夠實現情與理的統一,使學生對歷史知識產生更加深刻的感悟和認知。

2.5注重過程引導使之多問

在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還應該樹立多多益善的原則,教師要通過自身的有效引導,使學生多問,這樣學生才能夠獲得更多的感悟和認知,對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議:首先,引導學生對問題多做假設性回答,假設性回答雖然含有一些猜測成分,但卻是源于學生的認知結構,在這些假設性的問答當中,可以反映出學生的問題思考情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對問題進行假設性回答,以此讓學生多問,并從中去真存偽,獲得真正有用的信息。其次,循序漸進引導學生努力求證、學習探究。初中歷史教師可還以通過層層提問的方式,幫助學生逐步系統地深入分析、探究歷史問題,以此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促使學生的問題意識得到更好的升華,培養學生有理性、獨立批判的科學素養得到發展。

2.6傳授釋疑技巧使之解問

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初中歷史教學當中,當學生有問題意識后,教師還要教會學生獨立解決問題,使學生能夠高效的“解問”,這樣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才會得到更好的發展提升,本文建議教師從以下方幾個方面教會學生解疑的方法技巧:首先,引導學生合作解疑。在《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中,將與他人進行合作、思考、交流,作為解決問題的一種基本策略。為此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將一些合作技巧傳授給學生,通過倡導學生爭辯思辨的方式,引導學生在合作交流當中進行解疑。其次,聯系實際。

3.總結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具有重要意義,而針對于當下學生問題意識薄弱的情況,本文建議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幫助學生夯實知識基礎,并要在和諧的教學氛圍中,為學生做好提問的示范。同時,還要注重提問過程的引導,對學生進行釋疑技巧傳授,這樣學生才會想問、能問、敢問、善問、多問、解問,從而促使學生的問題意識得到更好的培養發展。

參考文獻:

[1]裴云鳴.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研究[J].家長,2021(5):123-124.

[2]吳海燕.新課改下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策略[J].新課程,2020(42):84.

猜你喜歡
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初中歷史
問題意識與專題化教學研究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探析初中歷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
淺議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策略
初中歷史反思性教學思考
試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問題意識,個性化閱讀的原動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