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離退休老黨員在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中作用發揮機制研究

2021-05-04 09:06李昭君黃海峰尚勝
公關世界 2021年6期
關鍵詞:大學生思政教育離退休

李昭君 黃海峰 尚勝

摘要:高校離退休黨員是老干部中知識水平的代表,是高校教師中的寶貴資源,充分發揮離退休老黨員的力量對于校風傳承、人才培養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探析離退休老黨員的特征,充分挖掘其在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發揮機制,為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內涵提供參考。

關鍵詞:離退休 老黨員 大學生思政教育

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精神之鈣,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強調:“加強和改進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體制機制?!绷暯娇倳洀娬{,老干部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資源,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要力量。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國老干部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即“不忘革命初心,永葆政治本色,繼續做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定支持者和模范踐行者,繼續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傳播好中國聲音。高校離退休黨員是老干部中知識水平的代表,是高校教師中的寶貴資源,充分發揮離退休老黨員的力量對于校風傳承、人才培養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

(一)當代大學生接受信息渠道廣泛,傳統的教育模式受到挑戰

在互聯網的普及以及全球化的進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由單一傳遞變為多向獲取,大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搜索信息,當由于信息不對稱帶來的教育路徑依賴被打破時,大學生不再將教育者視為獲得知識的唯一途徑;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中,互聯網信息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能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隨時隨地的從互聯網接收信息,相較之下,傳統的填塞式教育模式在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很大,老師在課堂講授的方式已經讓想要在學習中想要占領主動地位的大學生產生反感,傳統的教育模式受到挑戰,教師與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在逐步發生轉換。

(二)當代大學生面臨多種文化思潮沖擊,可能受到不良價值選擇的影響

在信息日益便捷的條件下,學生對網絡依賴度日益增高,各類文化思潮良莠不齊,世界各地的價值觀、意識形態在互聯網中碰撞,此種不乏諸多有計劃的意識形態輸入,國境外不良勢力暗流涌動,多種文化思潮正在涌入我們的網絡空間,學生辨別力較低,容易受到不良思潮與不良價值觀的影響。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局限于思政課堂、年級大會等形式,內容和形式都很局限,無法抵擋互聯網帶來的西方價值觀噴涌式輸入,形成了國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盲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的資源優勢,因勢利導地教育大學生科學辨析“海量信息”。

(三)當代大學生分析判斷能力更強,教育者威信力受到了挑戰

憑借對新生事物的強烈好奇心,大學生成為了互聯網時代的“原住民”,他們常常借用便捷的網絡搜索知識、表達思想、產生質疑。與之相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已經習慣于自己固有的教學手法,他們對新媒體關注不夠,觀念更新不足,在獲得信息方面處于劣勢。長此以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體地位將被動搖甚至瓦解,知識權威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沖擊?!暗茏硬槐夭蝗鐜?,師不必賢于弟子”的古訓在新時代得以被證實。學生的要求逐漸增高,對教育者的知識水平,個人魅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思政教育的言傳多于身教,但是當代大學剩更看重傳授者的個人素質,敢于挑戰權威,教育者的威信力受到挑戰。

二、高校離退休老黨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作用發揮的優勢

(一)堅定的政治理想

高校離退休黨員不僅是高校教師最早的一批代表群體,也是我國從弱小邁向獨立自強之路的見證者。在他們的青春時光,國家正處于百廢待興的狀態。他們作為新中國的建設者,以知識守護國家的富強之路,憑借自己的學術成就為今天的中國發展奉獻出自己的青春和壯年。相比起今天大學生優越安逸的成長環境,離退休的老黨員從艱苦中走來,對中國共產黨的砥礪前行有著更加切身的體會,對于黨的方針政策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這種切身體會、傾情奉獻的經歷,是離退休老黨員身上的光輝所在。離退休老黨員與大學生之間的對話,不僅是一種思政教育的方式,更是信仰的傳承和薪火的守護。老黨員發揮榜樣的力量,做青年學生的楷模,讓自身的理想信念以講述等渠道感染大學生的心靈。如果說初心和使命是中國共產黨黨員的關鍵詞,那么他們就是保持初心和使命時間最長的一批人。今天,對大學生的思政教育,也離不開初心和使命。離退休老黨員將自己當初的想法娓娓道來,向大學生展現出具象化的“使命”,讓中國夢憑借老黨員的生動勾勒成為當代大學生前進的不竭動力。

(二)高尚的思想品德

離退休老黨員深受優良傳統文化影響,將“仁義禮智信”等品質貫徹于生活中。在耳濡目染的影響下,大學生可以更加自覺地學習離退休老黨員的優秀品質,用核心價值觀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勇于擔當。在與大學生進行溝通的過程中,老黨員詮釋著“仁者愛人”這四個字。對于“校友”,老黨員在與大學生溝通時絲毫沒有自己的架子,并且愿意將自己的經驗與感想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從高校離退休老黨員的具體身份出發,他們都是蘭州大學的老師,對蘭州大學的情懷同樣深厚。懷揣著這份感情,他們一直在發光發熱,即使離開了工作崗位也不忘反哺蘭大,用心感恩。

著眼于小處,面對面交流的過程中,離退休老黨員的行為習慣對大學生也是一種耳濡目染的教化。老黨員將節儉、守時等美德踐行于每個微小的行動中。以蘭州大學萃英學院為例,離退休黨員幾乎在每一次與大學生的線下見面都是提前到達的。相比起書中空泛的道理,這樣的思政教育更有“春風化雨”之范。

(三)深厚的學術造詣

高校教師經過實踐的檢驗,擁有較強的學術實力,對“后浪”而言是一面棱鏡。在這面鏡子中,“前浪”的奮斗路程歷歷在目,大學生在其中學習到的,不僅有不輕易言棄的科研精神,還有不容置疑的科研實力。

離退休老黨員在見證學校發展和回顧自己成長歷程時,印象最深刻的當屬科研成果突破的那一刻了。然而,這一刻來臨的背后是無數個不拋棄、不放棄的日夜努力。對于基礎學科領域的教師而言,他們面對的可能是周期更長的蟄伏時光。在未知的前程中,他們堅守在自己的科研崗位上,不因眼前暫時的困難而退卻,何嘗不是當年革命精神在新時代的寫照?在蘭州大學,這樣以科研為本而砥礪前行的老黨員擔當了建設的重任,如今這份重任理所應當地傳承到青年肩上。思政教育側重的不是知識的傳輸,而是精神的傳承。比起科研實力來說,離退休老教師的科研精神對學生更具有啟迪的價值。

環境在變,時代在變,但永恒的精神是歷久彌新的。從建國前為求獨立自主而奮戰的革命精神,到建國后為求學術突破而奮斗的科研精神,永恒的就是不懈為理想奮斗的堅定態度。不論在何時何地,將這種精神傳承下去都是思政教育的使命。

(四)充裕的時間與教育熱情

1978年6月國務院頒發的《關于安置老弱病殘干部的暫行辦法》規定,男性干部退休年齡為60周歲,女性則為55周歲。這一規定雖沿用至今,但隨著醫療條件與生活水平的提高,國人預期壽命的數值已與42年前有極大差距。2020年6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了《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已由2018年的77.0歲提高至2019年的77.3歲。盡管不排除個體差異,但多數離退休干部的身體素質與精力尚佳,擁有繼續從事簡單的教育工作的能力。

與此同時,高校的離退休老黨員群體年輕時在校園中從事相關工作,往往扎根于辦學城市,以利于深耕教育與科研。故退休之后,他們的居住也相對集中,往來交通十分便捷。完善的客觀條件,為老黨員繼續服務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便利的條件。以蘭州大學萃英學院為例,大學生與離退休黨員在觀云樓八樓進行定期的溝通交流,沒有額外為離退休黨員增添負擔,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從主觀層面來看,離退休老黨員們多數擁有發揮余熱,繼續為社會服務的意愿。一方面,老黨員們長期投身于建設黨和國家的事業中,心系群眾、忘我工作,擁有深厚的政治素養與無私的奉獻精神。他們始終保持政治堅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具有極強的參與意識,也樂于通過工作繼續服務于人民,以實現自我價值,展現黨員風采。

另一方面,離退休黨員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奉獻奮斗了半生,突然面對離退休生活,可能由于不習慣于安逸清閑的生活方式而倍感失落、無所適從,渴望在工作中重新找尋對自我價值的認同,并在實踐中繼續學習。在教育工作中為青少年傳遞黨的聲音,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同時,離退休老黨員們也完成了黨員的自我教育。此外,部分子女長期不在身邊的空巢老人,更是處于缺失陪伴與交流的困境中,心中的孤獨亟待排遣,而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則為他們提供了與年輕學生相伴的機會。

(五)充足的個人魅力

離退休黨員群體故事多、經歷豐富,在言傳身教的過程中可以用好自身的事例。老同志有自身的年齡優勢帶來的親和力、安全感,讓青年大學生群體在思政教育中感到關愛與親切。同時,自身的優良品格與長時間的工作為他們積累了群眾威望與社會影響力,因而他們能夠為高校的大學生們樹立先鋒模范,起到引領與表率的作用。

“讓這樣一批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人講傳統,具有奉獻精神的人講奉獻,是最有說服力、感召力和向心力的?!痹谌穗H交往中,人們往往通過符合期望的過去經驗來建立信任,而離退休老黨員正直高尚的個人歷史能夠為自己贏得積極的反饋,提高高校學生對其的信任基線。

除了品行與威望優勢以外,個人的能力在建立教育者與學生之間的信任中也舉足輕重。高校老年群體在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的歷程中積累了豐富的育人經驗與生活經驗,不僅了解學生的思維方式與行為習慣,對于高校的文化傳統與工作組織情況也有著深刻的認識,因此對于大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各方面困難,他們都能夠給予實際指導。由于自身足夠的個人魅力,離退休老黨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自然得心應手、成效顯著。他們的人生經歷與理想信念能夠感染、激勵、培育一批批優秀的新青年,在促進他們健康成長的道路上起重要作用,學為人師,行為世范。

三、離退休老黨員在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中作用發揮機制

(一)新老黨員“結對子”,實現1+1>2

可以采取新黨員與老黨員“結對子”的方式。在新老黨員1+1的模式下,一頭是前輩模范,一頭是后輩先鋒,將責任傳承,將經驗傳遞,完成新老黨員一同為民服務的心愿,實現黨員一對一相互幫扶,相互促進,共同提高。這是一只積極的雙箭頭,一方面可以幫助新黨員提高黨性修養、政治覺悟以及科研素養,另一方面能夠幫助老黨員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從整體上看,“結對子”的模式能夠實現黨支部組織生活的內容與形式創新,優化組織發展的質量和水平,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斗力。此外,這一模式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充分發揮榜樣的力量,營造優良的育人環境,也是全面落實全國高校思政會議精神的一項重要舉措。

(二)專業導師+黨員引領>人生導師

離退休老黨員普遍具有較高的政治素養和濃厚的學術素養,這種優勢應該被充分發揮??梢匝埮c學院專業匹配的離退休老黨員與學生結成對子,這些老黨員多半有在學院任教的經歷,在這種“結對子”模式下,老黨員的雙重身份既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為學生提供專業學習的指導,也能夠充分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使學生得到黨性修養等方面的提升。

(三)思政教育日?;?,理論+實踐>傳統授課

可以將新老黨員交流日?;?。不同于課堂授課,新老黨員零距離、面對面的溝通交流,有利于老黨員身上的精神與黨員先進性的發揚和傳承。這種交流不僅僅意味著老黨員坐下來進行單向的理論傳授,還可以組織新老黨員共同參與實踐。通過共同學習實踐,學習效果更為深入,學習內容與形式更為靈活,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潤物無聲,言傳+身教>耳提面命

離退休老黨員具有“三性”優勢,即堅定的政治性、豐富的實踐性和廣泛的群眾性。他們的言行舉止之中由內而外散發出來個人魅力,這種感染力是多少灌輸教育都產生不了的。因此新老黨員應多多開展近距離交流。離退休黨員群體故事多、經歷豐富,在言傳身教的過程中可以用好自身的事例。老同志既有年齡優勢帶來的親和力和安全感,又有政治優勢帶來的較高的思想覺悟,可以讓大學生黨員群體在思政教育中感到關愛與親切,并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只有激發年輕黨員心底的敬仰與佩服,才能使教育內容真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也只有這樣思政教育的目的才能真正實現。

(五)因時制宜+因人而異>固定模式

利用重要節點契機,組織推廣形式新穎、內容充實、凝聚力強的主題活動。注重從老同志的實際情況出發,指導開展能夠體現老黨員經驗特長、符合老黨員自身特點的活動,調動起老黨員的積極性,提高參與活動老黨員與活動內容和形式的適配度。根據新黨員的所處階段的思想特征,在不同的階段開展不同的思政教育,保證教育內容貼合思想需求,能夠激發年輕黨員的興趣,切實起到引領思想的作用。開展思政教育活動不過度追求數量,而是更加注重質量,摒棄年復一年的模式化活動,最大程度發揮每一次新老黨員交流活動的實際作用。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8年蘭州大學黨建研究課題“離退休老黨員在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中作用發揮機制研究”(項目號 LZUDJ—201811)階段性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徐偉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聯網.+”時代的建構[J].理論導刊,2020(01):124-128.

[2]侯彥杰,賀艷彬,張齡予.微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教育探索,2016(10):92-94.

[3]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19-06].http://www.nhc.gov.cn/guihuaxxs/s10748/202006/ebfe31f24cc145b198dd 730603ec4442.shtml

[4]中共中央組織部老干部局編:《春風化雨:全國老干部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事跡匯編》,黨建讀物出版社,2006

猜你喜歡
大學生思政教育離退休
新時期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研究
互聯網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善用社交網絡媒體提升大學生思政教育水平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研究
軍隊離退休老干部思想工作探析
關于離退休職工管理與服務工作的探討
發電企業離退休工作面臨的問題及管理創新研究
探討新時期企業離退休工作方式的轉變
新形勢下如何發揮離退休干部的獨特優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