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盟英文媒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道下的中國形象建構研究

2021-05-04 10:50馬雪
公關世界 2021年6期
關鍵詞:公共衛生事件中國形象報道

馬雪

摘要:2020年初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使中國面臨巨大的壓力,這不僅來自國內對抗此次衛生事件的困難處境,也來自國際社會的挑戰。本文以《新海峽時報》與《馬尼拉時報》官方英文網站有關此次衛生事件報道為研究樣本,通過分析比較,發現在兩家報道中,中國形象基本以正面形象為主,其主要體現在經濟、政治、國際、外交、民眾等方面,但同時也伴有制度、社會、飲食等負面形象。

關鍵詞:公共衛生事件 中國 報道 中國形象

突然爆發的公共衛生事件不僅考驗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能力,同時也使事件發生國面臨國際社會的挑戰和壓力。2020年初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就促使中國陷入了這樣的境地。作為與中國地理、經濟、文化等各方面聯系密切的東盟,此時態度與表現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研究東盟媒體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道上對中國形象的塑造,可以有效把握區域態度傾向,區域國家所采取政策,區域內國際輿論以及區域內社會、經濟所受影響等。本文選取《新海峽時報》與《馬尼拉時報》(以下簡稱《新》和《馬》)官方英文網站為研究樣本,其中《新》是馬來西亞歷史悠久,發行量最大的英文日報,《馬》是菲律賓全國性并代表其官方立場的英文日報。

一、事件相關報道概覽

1.報道時間和數量

本文選取報道的截至時間從報道初始到2020年2月10日,其中《新》第一篇相關報道出現在1月9日,而《馬》則出現在1月8日。從20日開始,兩者報道都開始逐漸增多,到1月底和2月初達到高峰。從數量上來看,主要報道或涉及到此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報道《新》為648篇,《馬》為231篇。以上報道的初始日期及密度體現了東盟國家對此次事件的高度關注。

2.報道議題分類

根據報道內容,本文將其議題分為七大類: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科學思考(科普介紹、防御、科學研究和預測、人類反思等),《新》6.94%,《馬》11.26%;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情況通報和梳理(所有國家和地區),《新》24.69%,《馬》15.58%;三、中國和地方政府應對政策、行動和思考(含港澳臺),《新》8.33%,《馬》9.10%;四、對中國經濟、社會、文體事業等影響(含港澳臺),《新》10.03%,《馬》4.76%;五、世界組織或他國對中國所采取的行動或評價等,《新》13.73%,《馬》19.91%;六、世界組織或他國內部應對策略和思考,《新》20.39%,《馬》17.75%;七、對世界或他國經濟、社會、文體事業等影響,《新》15.90%,《馬》21.65%。

以上數據顯示,兩者報道各有側重?!缎隆繁容^關注議題二和議題六,這說明其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展非常重視,也在努力尋求應對之策。與中國密切相關的議題七、五、四、三緊隨其后,所占綜合比重之大也體現了該報對中國的重視?!恶R》則最為關注議題七,這說明其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所產生的影響非常重視,也從側面體現了中國對世界影響之大。

3.消息來源分布

在此方面,兩國媒體都以本土消息來源為主要渠道,占據較大比例,其中《新》為40.43%,《馬》為54.11%。其他消息渠道方面,兩者有所不同,《新》較常引用法國媒體(法新社)和英國媒體(路透社)報道,比例分別為30.56%和27.78%;《馬》中法國媒體(法新社)、美國媒體(美聯社)、中國媒體(新華社)緊隨本土媒體之后,比例分別為25.54%、10.39%和7.79%。以上數據表明歐美媒體報道依然為東盟域內主導報道之一,中國媒體報道劣勢明顯,對于國家形象塑造不利。

二、議題中中國形象的具體建構

在以上相關報道中,中國形象基本以正面(包含客觀)形象為主,其主要體現在經濟、政治、國際、外交、民眾等方面,但同時也伴有制度、社會、飲食等負面形象,下面將進行具體分析。

1.世界不可或缺的經濟大國形象

公共衛生事件的爆發往往會對經濟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從兩國媒體報道中議題七所占的比例就可略窺一二,東盟國家非??粗卮舜喂残l生事件對世界經濟所產生的影響,尤其是對東盟區域和本國經濟所產生的影響。報道中多次提到此次公共衛生事件對亞洲地區,尤其是東南亞地區,甚至歐洲地區的經濟影響。比如亞洲、菲律賓、馬來西亞股市的持續下跌就是比較明顯的指征之一。馬來西亞政府已經在考慮是否采取經濟刺激計劃,甚至是下調2020年經濟目標。此外,此次衛生事件爆發后,整個歐亞地區的旅游業以及與旅游業密切相關的航空業、零售業等都蒙上了陰影,東盟區域內國家所承受損失更是慘重,相關國家不得不采取措施刺激國內消費或吸引他國游客。同時,其他產業損失也較為嚴重,比如依靠中國進口的農產品的滯銷,緬甸西瓜交易量暴跌,下跌95個百分點。一些世界級企業也損失慘重,比如汽車行業,其行業內巨頭豐田、現代、福特、標志等由于中國產業鏈的斷供,不得不關閉大量產業線和工廠。與之相反的是,一些產業卻爆發性增長,比如馬來西亞國內的橡膠手套就因為中國暴漲的需求使之生產達到空前紀錄。

2.執政政府強大有能力的中國政治形象

在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迅速切斷傳染源方面,一個能夠快速應對且使政策行之有效的政府至關重要。事件爆發后,武漢在1月23號就開始實行封城政策,緊接著中國其他城市陸續實行封城政策,這項政策使事件在源頭上被切斷,對防控起到了關鍵作用。兩國媒體所選取報道經常提及中國封城政策,其所使用詞匯也基本偏向正面和中立,例如非凡、絕無僅有、歷史空前、規模宏大等贊嘆之詞。而中國用十天時間造出火神山、雷神山等應急醫院更是讓其媒體驚嘆不已,感嘆中國速度之快,行動之強。

3.公開透明負責任的中國國際形象

每天的衛生狀況通報不僅是中國人民所關心的,同時也是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所關心的。數據的及時公開,更能贏得國際社會的贊譽。報道中多次提及相比2003年中國政府的做法,這次事件中國政府不僅數據公開及時,政策也更加透明。為防止向世界其他區域擴散,中國大陸多個城市封城,切斷交通,并督促民眾推遲國際旅行。世衛組織在不同場合多次表揚中國政府為防止事件擴散所做的上述努力,羅馬教皇也用“偉大的貢獻”來贊美中國。此外,中國政府還派出包機從世界各地接回滯留的中國居民。還值得一提的是,多國科學家認為中國與他國共享基因序列研究對防治公共衛生幫助極大。以上都體現出了中國不僅對內,也對外負責的世界大國形象。

4.得到鄰國美好祝福與幫助的中國外交形象

睦鄰友好,合作共贏是中國長期堅持的外交政策。在特殊時期,雖然中國民眾在世界不同地區都遭受到了歧視,但東盟區域多個國家卻一直保持著對中國的友好態度。比如柬埔寨首相洪森不顧危險進行訪華,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的親華表現遭到其國內的一些批評,泰國受到感染的出租車司機表示“不埋怨中國,中泰是一家人”,馬來西亞借著撤僑之機為中國運送緊急醫療物資,以及多個地區、組織等都表達了對中國的擔心,希望中國趕快好起來。以上都說明中國長期堅持的睦鄰友好政策在特殊時期得到了有效發揮,合作共贏理念也深入人心。

5.信任政府、遵紀守法的中國民眾形象

衛生事件緊急時期,政府各項政策的順利實施離不開民眾對政府的絕對信任。兩國媒體在報道現下中國情況時,雖然描述了中國城市蕭條,各種娛樂場所關閉,生活不便,民眾焦慮的場景,但受訪的中國群眾依然表現出對中央政府的強烈信心,認為中國有能力控制事件。在各地政府出臺防控政策后,中國民眾響應政府號召,戴上口罩,自覺在家進行封閉隔離,中國各大城市街頭空曠?!缎隆返囊黄L篇評論甚至提到只有中國政府才有能力實行封城政策,讓數千萬人民自覺待在家中,因為中國民眾非常聽話,愿意遵守政府各項政策。

6.優缺點并存的中國制度形象

中西方政治制度不同,傳統思想與文化也有差異,這些都導致了雙方在某些問題上立場的不一致,從而產生分歧。兩國媒體在報道中國的應對政策時都基本呈正面客觀態度,但也有批評聲音。比如封城、號召民眾在家隔離這項措施,報道在驚嘆的同時也傳達出了批評,認為這是中國專政的表現,侵犯了人權和民主自由。

7.內憂外患困難重重的中國社會形象

公共衛生事件的爆發和持續,嚴重影響了中國社會生產與生活秩序。如《新》所選取的多篇報道就以恐慌、害怕、焦慮、怒火、鬼城等字眼來形容當下中國社會的狀態。各國紛紛包機從中國撤離僑民,如美國、意大利、法國、英國、澳大利亞等,相鄰國家也關閉國境線,華人在國際上遭受各種歧視。上述報道例子中,中國社會已完全是自顧不暇,受挫嚴重的形象。

8.令人詬病的中國飲食文化形象

中國飲食文化豐富,與西方飲食大有不同。在對事件溯源以及人類社會自身反思時,中國飲食受到批評,對野生動物的食用令人反感,形象較為負面,這對中國飲食文化輸出極為不利。

三、結語

從上述研究發現,《新》與《馬》等東盟英文媒體在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進行報道時,所涉及中國形象基本呈正面形象,但同時也伴有負面形象。隨著此次衛生事件在世界各地的不斷擴散,中國早已成為國際輿論的中心。國外媒體的報道對于中國在特殊時期國際形象的塑造尤為重要,他們影響著世界民眾對中國形象的認知。東盟媒體在此次事件中對中國基本正面客觀形象的報道,說明了中國政府與中國人民在這次衛生事件中的偉大犧牲得到了東盟國家的認可,但我們仍需警惕帶有有色眼鏡的偏見,更應及時公開傳遞事件消息,發出中國媒體聲音。

參考文獻:

[1]丁和根.《新聞傳播研究中話語分析與框架分析之比較》[J],《當代傳播》,2019(06).

[2]東博社.由新冠疫情看中國與東盟、東盟10+3的經貿聯系,網易,3g.163.com/news/article_cambrian/F6FSK6RR0512. DAHC.html,2020年2月28日.

[3]吳飛,.陳艷.《中國國家形象研究述評》[J],《當代傳播》,2013(01).

猜你喜歡
公共衛生事件中國形象報道
基層醫院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能力建設探討
從輔導員角度談高校校園公共衛生事件預防與應對工作
東方主義在大正日本文學中的探討
西班牙媒體眼中的中國形象
做好電視經濟新聞報道的幾個有效途徑
19世紀中后期東西方畫報中的晚清中國鏡像
從香港恐怖片看中國內陸形象的演變
“三農”報道如何“精準”
試論新聞記者在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正能量的傳播
衛生應急指揮平臺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