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信息環境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021-05-04 11:16韓雨欣
公關世界 2021年6期
關鍵詞:網絡信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

韓雨欣

摘要:本文通過對網絡信息環境的現狀進行分析,總結出網絡信息時代的特點,并討論在網絡信息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從大學生思想認知、道德認知和情感認知三方面入手,分析網絡信息環境對受教育者的影響。以教育工作者角度出發,提出加強對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互動交流、提升教育者的網絡素養和網絡信息處理能力等優化路徑。

關鍵詞:新媒體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大學生 網絡信息

20世紀90年代,我國進入了WEB1.0時代,可以根據興趣瀏覽相關頁面,但是1.0時代僅僅是將人和電腦連接在了一起,不能實現線上實時溝通交流、信息共享等。2004年左右,互聯網行業快速發展,進入了WEB2.0時代。2.0時代是交互的時代,2.0時代已經完全實現人與人在網絡上相互溝通、相互了解、相互分享的雙向互動,具有實時性、共通性、互動性、共享性的特點。新媒體平臺應時代而生,其產生和發展為人們的網絡生活創造了更多的可能,帶我們走進了網絡大數據信息化時代。人們通過網絡可以了解最新的輿情動態,可以線上購物,觀影、交友等,人們的網絡生活的占比日漸增多,人們對于網絡的依賴也與日俱增。

一、網絡信息時代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15日,我國網民規模達9.04億,互聯網普及率達64.5%?!庇纱丝梢?,人們的生活與互聯網日益緊密。當代青年在生活的重重壓力下,身心渴望得到釋放,在網絡上可以通過購物、看視頻、聽音樂、看看八卦新聞等網絡娛樂活動舒緩心情,緩解精神壓力,還可以通過各類社交平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結交志同道合的“精神伴侶”。網絡為我們帶來便利同時也帶來了挑戰。隨著網絡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一些高校青年們習慣沉溺于網絡世界,有的人沉迷網絡游戲、有的人熱衷瀏覽短視頻等。享樂主義、消費主義和各種新興社會思潮等各類亞文化集聚在網絡中,導致青少年不能夠對網絡信息進行快而準的辨別,不利于其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在享受互聯網帶給我們的便利和愉悅的同時,也要加強對大學生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1.網絡信息時代具有全球性,影響大學生的思想認知

互聯網科技的快速發展,為我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人們的思想觀念也隨之活躍了起來。通過網絡我們能夠領略各國的社會風采和人文風情同時,各國學者、工人、學生思想觀念也在網絡上相互交匯。因此,各類社會思潮無差別地流入我國,對我國大學生的思想觀念進行潛移默化地影響,有著不可忽視的消極作用。網絡信息時代下,信息數量龐大,內容多樣,傳播迅速,超出了人們處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范圍,長期處于信息超載狀態下,易導致其思辨能力下降,思想認識出現偏差,最終導致其“三觀”受到沖擊。大學生作為網絡主要受眾群體,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成熟,不能夠快速的對各類信息進行有效的思考、分辨,但有較強的接受能力,極易受到西方社會思潮和不良文化的影響,產生錯誤的思想觀念,養成不好的行為習慣,甚至做出觸犯法律底線的事情。其次,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更多的選擇擺在了人們面前。崇尚奢侈品牌,甚至對其進行超出經濟能力范圍內的“收藏”,對國產國貨白眼相看。在眾多青年潛意識層面始終認為進口優于國產,在西方思潮的影響下,一些學生向往國外的“自由”,紛紛奔赴國外留學,甚至移民,正是缺少了對國家的熱愛和認同感。

2.網絡信息時代具有廣泛性,影響大學生的道德認知

隨著新媒體平臺的增多,人們在手機上消耗的時間也隨之增長。在微博、知乎等論壇類的app上,通常發表對一些熱點事件的看法、分享自身經驗,但也不乏低俗媚俗、暴力的言論,煽動網民情緒,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在人人皆是自媒體的今天,一些博主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小題大做、惡意造謠帶動網絡節奏,營造網絡熱點,只為了吸引廣大網友眼球,為自己賺取流量。大學生正處于年輕氣盛階段,對于一些輿情事件、熱點新聞的看法缺乏冷靜思考,急于逞一時口快,容易在社交平臺發表過激、錯誤言論,最終演變成為網絡暴力,近年來網絡暴力事件、學生患有抑郁癥現象也頻繁增加。網絡信息時代傳播的廣泛性、迅速性為輿情控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QQ、微信、探探、soul等交友類app頗受網絡青年的喜愛。在大數據的輔助下,人們可以通過對興趣愛好匹配度來結實新的朋友、在網絡中交流分享生活的點點滴滴。但網絡具有虛擬性,很多青年不能夠將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區分開來,偶有發生情感受騙、網絡暴力、網絡色情等情況,如不及時對其進行心理疏導,會因此類情況造成心理受傷、畸形或是產生抑郁情緒等,嚴重影響到現實生活。

3.網絡信息時代具有泛娛樂性,影響大學生情感認知

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平臺具有內容多樣性、時效性、廣泛性、隱匿性等特點,其內容質量良莠不齊,真實性和可信度也有待審核,總有一些為博眼球、負能量、毀三觀的信息隱匿其中,對大學生的情感認知有極強的誤導性。自媒體的加入讓內容變得更加娛樂化、商業化、低俗化,隨著大眾的喜好進行創作,過度貼合大眾,不在意是否具有正面的引領價值。大學生長期處于娛樂至上的環境下,導致其精神麻木,情感冷漠,對身邊的人缺少關心和關愛,思想上空洞呆滯,對于生活中的事物缺乏思考,沒有自己的見解、在行為上變得懶惰散漫,對生活缺少熱情,喪失自己的個性,沉溺于虛擬世界帶來的舒適感和安全感,在現實生活中缺乏人際交往能力,產生對現實世界生活逃避情緒。新聞播報過度娛樂化,過渡解讀易對學生的三觀造成負面影響,高校應根據輿情方向及時的進行同步教育,及時對受教育者進行情感疏導,保證其身心健康發展。

二、網絡信息時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優化

通過對網絡信息時代下,大學生在思想認知、道德認知、情感認知等方面的影響的探究可知,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仍存在不足之處: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缺乏互動和溝通,教育者不能實時掌握受教育者的心理,做出正確的引導;網絡教育工作者的網絡素養有待提升,其網絡素養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了其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引導成效;以及教育工作者對網絡信息的整合處理能力和新興平臺利用能力仍有很大提升空間。因此,通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與受教育者之間的互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網絡素養、對網絡信息的處理和運用三個方面來推進高校網絡思政的全面創新。

1.建立教育者與受教育者良性互動

教育者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加強受教育者的主體性教育。網絡的快速發展使得二者的地位趨于平等化,教育者的權威性受到了挑戰,教師不再是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二者關系由一對多轉變為多對多。因此,教育者應時刻關注受教育者,了解其興趣喜好、所思所想、結合身心發展規律,滿足利益訴求。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課程設計、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手段,激發受教育者的學習興趣。通過整合網絡資源,將教學內容與網絡輿情相結合,保證內容的時效性、新穎性、代表性。其次,將靜態教學動態化,加強線上與線下教學的結合,保證網絡思政與現實思政同向而行,以增進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間的互動性。最后,提出更新穎、更符合學生身心特點的實踐活動也十分重要,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加強二者之間的溝通交流,更有助于教育者對受教育者的觀察和了解。

2.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網絡素養

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也逐漸步入正軌,但仍顯稚嫩生澀。教育者仍安逸于傳統思政教學模式,觀念守舊,缺乏創新,課堂缺少吸引力。資深教師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但網絡操作能力不足,青年教師剛好與之相反,因此,通過加強對教育工作隊伍的網絡素養培訓,提升教育者的計算機使用能力和網絡應用能力、網絡信息認知能力、整合能力、分析能力等,對大數據進行整合分析,選取優質內容,及時將其融入到課堂教學當中,增進受教育者的學習興趣,從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對受教育者進行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教育等。

3.加強教育工作者對網絡平臺的應用

自進入全媒體時代,人們的生活開始逐步依賴于網絡,依賴于各式各樣的app。主流app和平臺也一直在更新換代,可是其受關注程度遠遠不如娛樂性的app和平臺。因此,教育者不應當只局限于在主流app及主流平臺進行思想工作宣傳,應當將正確的價值引領融入到各類app和平臺當中,通過隱性教育與顯性教育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央視主打的大型融媒體綜藝節目正是通過融媒體的形式輸出主流文化,以受教育者以更易接受的方式展開教育,對其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等進行指導,避免其被網絡信息環境中的復雜多樣的亞文化和西方社會思潮所誤導,產生不符合新時代、新青年、新要求的不良思想和社會行為。

因此,網絡信息環境帶給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僅是機遇,更是全新的挑戰。教育者掌握網絡信息的發展規律,積極開發優質的教學內容,打造新穎的教學模式,提升教育隊伍的網絡素質,堅持以立德樹人為己任,秉持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推動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符合新時代新要求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張瑜.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發展歷程、問題與方法[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6,No.214,133-137.

[2].駱郁廷.吸引、判斷、選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詞[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6,No.197,122-133+162.

[3].王學儉;馮東東.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挑戰·保障[J].思想教育研究,2017,No.274,94-97.

猜你喜歡
網絡信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
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與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與融合
網絡信息下高中生投資理財觀念培養
透視網絡信息對中國共產黨和政府的隱性攻擊分析方法研究
淺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與啟示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