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思政”格局下課程思政在美育課程的實踐探索

2021-05-04 11:16葉惠勤
公關世界 2021年6期
關鍵詞:大思政課程思政

葉惠勤

摘要:現階段,在“大思政”格局下,我國各高校正大力推進專業課課程思政化的實現。這也是各高校專業課實現立德樹人和提升教學質量的必然要求。高校美育課程與其他課程一樣都屬于我國高等院校課程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推進課程思政的融入也是必然的發展趨勢?;诖?,在對課程思政及美育課程教學特點相關理論予以概述的基礎上,對美育課程課程思政的必要性展開了分析,同時還重點探索了“大思政”格局下美育課程課程思政的實現路徑。從而得出,美育課程課程思政的實現,應與美育課程的特點進行結合,進一步挖掘美育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巧設美育課程教學單元,以實現與課程思政的有效結合。

關鍵詞:大思政格局 課程思政 美育課程

前言

近年來,在專業課教學的過程中,開展課程思政是目前各高校立德育人教學的新模式和新理念。專業課課程思政肩負著傳達知識與信仰的雙重使命,而“一言堂”的理念在新時代中,卻難以與“雙重使命”的教學目標順利銜接。盡管教材承擔了“提綱挈領”的角色、教師展開了“傳道授業”的講解,但是龐大復雜的理論體系仍面臨著被“濃縮化”“簡單化”“片段化”的危險。與此同時,“一言堂”也難以形成思維方式和價值信仰的共鳴。在“大思政”格局下,面臨美育課程缺少課程思政內容的現狀,對如何在美育課程中開展課程思政進行了探索。

一、課程思政及美育課程教學特點概述

課程思政主要是指以思政概念為主,以專業課為主載體,構建全員、全程以及全課程育人的格局,將各類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從而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有機統一,并且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根本任務的綜合教育理念。課程思政的目的是在不改變專業課本質屬性的基礎上,將各門專業課的德育功能予以充分發揮,并提煉其中的思政教育因子,以做到傳道授業解惑的同時做到潤物細無聲的融入?!按笏颊备窬忠笏枷胝谓逃n程(即思政課程)要向課程思政轉變。這也就要求我國各高等院校的各門課都要與思政課程保持同向而行,從而形成協同效應。??普n課程思政是“大思政”格局下我國各高校思政工作的新理念。

對于美育課程而言,其既是一門獨立的學科門類,又是一門綜合性學科,涉及了文化、經濟、社會及科技等諸多領域。高等院校美育課程具有人文性、創新性及實踐性等特點。美育課程重點在于啟發學生的審美優勢和培養學生的個體人文精神,因而具有人文性。同時,美育課程還在于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藝術創造力,因而還具有創新性。

二、“大思政”格局下美育課程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是立德樹人養正修能之根本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其明確指出青年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希望。因此,教育部門及教育工作者應擔負培養青年一代的重要責任。面臨當下日益復雜的國際形勢,在多元文化和各類思想觀念的沖擊下,僅依靠高等院校思政課程顯然是難以實現立德樹人、養正修能這一人才培養基本要求的。然而,在當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美育因素,以及美育課程中缺乏課程思政元素的今天,基于“大思政”格局,推進美育課程課程思政的實現,其是思政課程和美育課程實現立德樹人養正修能的根本要求。而美育課程課程思政的實現則是重中之重。美育課課程思政的實現,其有助于實現德技雙修,并可促使美育課程專業的學生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文化觀以及職業觀,進而培養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二)是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途徑

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實現是十九大對當前乃至未來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提出的目標指向,其核心要素在于促進高等教育向質量和效益方向發展。其中,人才培養是否與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相符以及是否與學生成長成才相符就是最為重要且關鍵的一個考量指標。美育課程與思政課程之間是相輔相成、相互補充以及相互聯系的關系。通過美育課程,不僅可實現專業知識技能方面的傳授,而且可以將思政課程的說服力和實效性予以提升。

三、“大思政”格局下美育課程課程思政的實踐路徑

(一)樹立課程思政理念以提升育人能力

目前,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對于課程思政的認識尚存在一定的誤解,為實現美育課程課程思政,首要的就是通過諸多舉措促使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樹立正確的課程思政理念。為此,高等院校相關部門應加大對課程思政的宣傳,如可通過學校官網、校園廣播以及校園報等諸多渠道,對課程思政的基本概念或其他高等院校實施專業課課程思政的成功案例予以介紹和總結,從而在“大思政”格局下能夠促使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形成正確的課程思政理念。除采用宣傳措施外,美育課程的相關教育工作者可組建美育課程課程思政實踐小組,并邀請相關專家,為美育課程課程思政的實現途徑和方式予以設計。另外,還可通過教學例會、教學探討會以及政治學習等方式,規定教育工作者應學習“大思政”格局下課程思政,并對學習效果予以考評,從而促使教育工作者樹立正確的課程思政理念,以不斷提升美育課程中的育人能力和水平。

(二)結合美育課程的特點挖掘思政元素

為進一步推進美育課程課程思政的實現,不僅要挖掘美育課程中的思政元素,還應挖掘思政課程中的美育內容。在美育課程中,其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和德育資源。教育工作者應對其中的哲學思想和德育資源等予以挖掘,并幫助學生感悟并把握藝術審美的鑒賞能力,同時引導其對哲學及其分支學科中關于美學的理解。為此,可借助美育課程,與其教學中的知識點予以結合,將哲學理性思辨能力等引入到美育課程中,從而實現美育課程與哲學思想的高度自然融合。除哲學思想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也是美育課程中值得挖掘的另一思政元素。在十八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要有文化自信等。在實現美育課程專業基本功的基礎上,將傳統文化、美術史以及國學等相關內容融入其中,并通過經典藝術作品等開闊學生審美視野等,不僅可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文化自信以及愛國精神,而且可培養符合國家和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除此之外,還應挖掘思政課程中的美育內容,如通過舉辦“中外名著鑒賞會”“成長階段珍藏照片展覽”等,以在課外進行思政教育等。

(三)巧設教學單元實現專業課課程思政

在教學過程中,是否具有較好的思政教育功能,其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方向。因此,應對美育課程的教學單元進行巧妙的設計,從而為實現專業課課程思政提供支持。為實現美育課程課程思政,在設計教學單元的過程中,應首先對美育課程進行詳細的分析,然后基于課程思政理念,將哲學思想等在教學目標體現出來。其次,在教學環節中,如課前、課中以及課后等環節體現課程思政。例如,在課前準備這一環節,可結合美育課程的知識點,安排學生進行預習,資料查閱及優秀典型案例的觀看等活動,從而促使學生在開展教學前對教學內容有初步的了解。美育課程教師可將哲學思想等思政內容,通過學習強國平臺上的思政思想、國家方針政策以及典型優秀案例等,并通過圖文、視頻等方式,給學生提供預習平臺和資料,進而實現美育知識傳授和價值的引領。在課前,還可通過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以及合作學習等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學習能力。

四、結論

自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明確指出要將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并在教育教學全過程中貫徹思想政治工作,實現全程和全方位育人以來,我國各大高等院校相繼開始探索課程思政。然而,盡管我國各高等院校在探索課程思政時,已初步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從教育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其依然有部分高校教師對于課程思政的內涵及意義未能給予充分認識。因此,從高校各專業課出發,實現專業課課程思政逐漸受到了關注和重視。目前,各高等院校??普n課程思政尚處于探索階段,為進一步探索專業課課程思政,對美育課程課程思政的實踐路徑進行了探索,并認為美育課程課程思政的實現,應通過諸多舉措的落實促使專業課教師能夠樹立正確的課程思政理念以將育人能力顯著提升。除此之外,還應巧設美育課程教學單元,以實現與課程思政的有效結合??傊?,在“大思政”格局下,應努力探索一條美育課程與課程思政高度融合的道路。這也是我們當前乃至未來較長一段時期內需繼續探索的方向。

參考文獻:

[1]肖香龍,朱珠.”大思政”格局下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020(010):133-135.

[2]崔戈.”大思政”格局下外語”課程思政”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9,010(007):138-140.

[3]惠朝陽.高職院校構建”大思政”課程育人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0,10(005):57-60.

[4]劉倩.關于”大思政”視域下高校思政課教師的幾點思考[J].福建茶葉,2020,42(03):418-419.

[5]吳月齊.試論高校推進”課程思政”的三個著力點[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8(01):69-71.

[6]周慧.大思政格局下的”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路徑研究[J].現代教育論壇,2019,002(009):P.36-38.

猜你喜歡
大思政課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醫學課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討
學好質量管理,鍛造品質人生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課程思政下的民辦高職院校師生關系構建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輔聯動”育人機制探賾
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職院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的創新性研究
大思政視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模式探究
“大思政”視野下高職學生生態文明觀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