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的精神三變

2021-05-04 11:16黃自權
公關世界 2021年6期
關鍵詞:尼采

黃自權

摘要: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精神由駱駝變成獅子,再由獅子變成孩子。尼采對整個變形的過程,變形所要打破的對象做了闡述。但是必須明確,首先尼采闡述的精神不是作為外在于人的對象存在的,而是人的精神,所以三種精神應該有三種對應的人的存在方式;其次,精神不是所有人的精神中抽取的共同的東西,而是每個人各自的精神,即每個人的精神都可能經歷三次變化;最后,精神三變并不是寫好的劇本,并不能保證一定能完成。也正是因為不能保證一定能完成,才給每個人對生存意義的理解賦予了可能性。

關鍵詞:尼采 精神三變 生存意義

精神之所以會產生從駱駝到獅子再到孩子的三段變化是因為在尼采生活的時代,上帝死了,尼采呼喚超人的誕生。而只有上帝死了以后,超人才能誕生。首先,從《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寫作的布局來看,可以說上帝死了,超人才得以誕生。超人不能作為某種具有超能力的人來理解,似乎如果上帝不死,受到諸神的壓制,不允許擁有超能力的人誕生。

“上帝死了”中的上帝,不是人格化的神。人格化神的破碎在尼采寫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時已經不算什么新鮮事。如果將這個命題僅理解為基督教人格化神的消解,說尼采在人們的思想界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彈,似乎言過其實。但尼采確實在人們的思想界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彈。因為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上帝死了是整傳統價值和舊道德的崩潰。

或許,上帝死了所能震動的人不多,但是上帝死了以后每個人不得不面對最高價值缺位,生命意義虛無化的問題豁然呈現在了人們面前。尼采仿佛是在敬告人們:別以為上帝死了與你無關,請問,上帝死了,你怎么辦?由此,生命意義的重擔壓在了每個人的肩頭。尼采不僅要撕開這生命面臨的最高價值缺位的傷口給每個人看,他也在努力的提出解決辦法,這個解決辦法蘊含在尼采的精神三變中。

“對于懷著敬畏之念的精神,強力的、負重的精神,有許多重負:精神的強力渴望重的、最重的負擔。什么是重負?負重的精神這樣發問,于是它像駱駝一樣跪下來,甘愿被裝上很多重負?!?/p>

“在最荒涼的沙漠中,發生了第二段的變化:精神在這里變成獅子,它要攫取自由,在它自己的沙漠里稱王。它在這里尋找它的最后一個統治者:它要跟最后一個統治者、它的最后的神為敵,它要跟巨龍搏斗以求勝利?!边@條巨龍是什么呢?“這條巨龍的名字叫做‘你應當,可是獅子的精神卻說‘我要……巨龍說:“事物的一切價值閃耀在我身上。一切價值已經被創造出,被創造出的一切價值就是我。確實不應再有什么‘我要?!?/p>

“孩子是純潔的,是遺忘,是一個新的開始,一個游戲,一個自轉的車輪,一個肇始的運動,一個神圣的肯定。是的,為了稱作創造的這種游戲,需要一個神圣的肯定:這時,精神想要有它自己的意志,喪失世界者會獲得它自己的世界?!本竦倪@三段變化,可以視作尼采為解決最高價值為什么缺失,應不應該缺失,怎么缺失,以及缺失以后怎么辦的隱喻。

一、作為駱駝的精神

最開始,精神并沒有負重,甚至它都不知道什么是重負,它在一邊詢問的同時,一邊跪了下來,甘愿被裝上許多重負。吊詭的是負重的精神既然連什么叫重負都不知道,它怎會甘愿被裝上許多重負呢?重負是被裝上的,精神處于被動的地位,那么精神的重負是被誰裝上的 尼采緊接著描述了各種最重的重負,理解了這些所謂最重的重負,也就可以知道是誰創造了這些最重的重負,又是誰將它裝在了負重的精神身上。

被裝上重負的精神就像背著重負走向沙漠的駱駝,“精神也如此急忙的走進它的沙漠之中”。在沙漠中的精神遇到了巨龍,這條巨龍叫做“你應當”。就是這條巨龍迫使精神裝上了重負,也是這條巨龍迫使精神急忙走進它的沙漠之中。負重的精神身上背負的就是這一系列“你應當”。在基督教的世界觀、價值體系中,現實世界的生活不過是一個過渡,是為進入天國取得入場券的一次旅行?;钪囊饬x就是要按照能進入天國的教導走完這一生,然后去天國的門口等待,等著天國之門開啟的那一天。這樣,現實世界的生活有了最高價值,就是為進入天國服務。能早日取得入場的資格當然再好不過,因此,背上重負的精神要“急忙”走進自己的沙漠。

尼采在這里說的精神始終都是作為個體的精神。每個個體的精神有自己不同的沙漠。正是因為背負重負的精神走進的是它自己的沙漠,這精神才有變形的可能。這也意味著,即便是由巨龍強加給負重的精神的“你應當”,要想能被負重的精神背在身上,始終需要它自己把這些重負接受下來。

那么“沙漠”是什么?沙漠還有一個名稱叫做“生命禁區”,背負上這些重負的精神自己急忙走進這沙漠,是自己在扼殺自己的生命。在尼采看來,生命乃是最真實的,最重要的,是精神的母體。不是精神產生生命,而是生命產生精神。于是,這精神身上的重負非得拋棄不可?!皠e再把頭插進天國事物的沙里,而要自由地抬起頭,這大地之頭,給大地賦予新的意義的頭?!笨梢?,構成這扼殺生命的沙漠的沙是“天國的事物”。

二、作為獅子的精神

背負著重負,走到自己沙漠中的精神終于發現,它背負的“你應當”,是別人強加的,而不是它自己的,不是“我要”。于是它要把這重負放下?;騿?,要將重負放下,將其丟掉不就好了嗎?為何一定要變成獅子呢?

因為,既然最初精神的重負是被裝上去的,現在當然不是精神想要將其卸掉就能卸掉的。它要經過一番搏斗,阻止它放下這些重負的力量很多,尼采的時代,基督教的力量雖然較中世紀已經衰微,但是傳統價值和舊道德也不是任何人可以隨意拋棄的。

“創造新價值,就是(作為獅子的精神)獅子也還不能勝任,可是為自己創造自由以便從事新的創造,這是獅子的大力能夠做到的?!@得建立新價值的權利,對于負重而懷有敬畏心的精神,乃是最可怕的行動。確實,對于精神來說,這無異于劫掠,這乃是進行劫掠的猛獸的行徑?!?/p>

獅子要做的是將自己身上的重負掀翻在地。對以前不敢否定的,唯命是從的重負展開攻擊,它要搏斗?!皩τ诰駚碚f這無異于劫掠”,對于傳統價值觀和舊道德來說,是要將過去它從每個獨立的精神那里拿走的建立價值的權利搶回來;對于每個獨立的精神來說,是要通過搏斗的、劫掠的方式搶回本來屬于自己的東西。但這個東西僅僅是建立新價值的權利,因為建立新價值是獅子所不能勝任的。

三、作為孩子的精神

當獅子完成重負的拋棄以后,它同時贏得了建立新價值的權利,而建立新價值是作為孩子的精神才能辦到的。同時,當獅子完成對重負的否定之后,精神的沙漠沒有了。在精神由獅子變成孩子的過程中,沙漠再也沒有出現過。

孩子是純潔的,因為作為孩子的精神已經徹底否定了傳統的價值觀和舊道德,它沒有原罪;它不能帶著過去痛苦的經歷行走,它是遺忘,也必須遺忘,是遺忘的同時也是新生,所以是一個新的開始;拒絕了世界的目的論解釋的精神喪失了最高價值,同時它贏獲了自由,生命不是負擔,不是為了什么,所以是一個游戲;生命不再由外部驅動,而是依靠內部驅動,所以是一個自轉的車輪;從此時開始,生命可以賦予自己意義,可以為自己創造價值,所以是一個肇始的運動;生命的一切從現在開始都基于現實的生活,所以是現實世界,是身體,是生命的神圣肯定。

筆者認為,孩子這個象征還有兩層含義尼采并未明言。其一,尼采選擇孩子這個象征與赫拉克利特有關?!斑@個‘孩子是赫拉克利特意義上的游戲著的孩子。尼采曾說:‘我懷著崇高的敬意把赫拉克利特的名字與其他人劃分開?!焙⒆邮且粋€人生命的早期,尼采否定西方理性形而上學的價值傳統,而西方理性形而上學的傳統肇始于蘇格拉底,經柏拉圖到亞里士多德,終于形成了一條蔚為壯觀的河流。尼采選擇孩子,象征前蘇格拉底的西方思想源流,這與尼采對赫拉克利特的推崇是一致的。

其二,孩子是贏得建立新價值的權利后的,建立自己新價值的精神的童年時期。新的精神怎樣建立價值,建立什么樣的價值不是固定的。這個建立自己的新價值的精神的孩子總會長大,但是,長大以后建立的新的價值到底是什么樣的,尼采并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

四、總結

通過對尼采的精神三變的分析可見,因為上帝死了,即整個傳統價值和舊道德崩潰了,隨之最高價值缺失了。因為傳統價值和舊道德通過虛構一個彼岸世界和天國來否定現實世界生命的意義,所以在尼采看來,它們是應當崩潰的。

不僅應當崩潰,而且還需要負重的駱駝的精神變身搏斗的獅子的精神與巨龍戰斗,從巨龍手中搶回原本屬于每個獅子的創造新價值的權利。當精神獲得創造新價值的權利時,它就完成了從獅子到孩子的轉變。而孩子要做的就是創造新價值。所謂“上帝死了,超人才能誕生”,不過是說要想超人降世,精神必須完成從駱駝到孩子的轉變,傳統價值和舊道德一日不克服,超人就一日不能誕生。

參考文獻:

[1]錢春綺:《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年.

[2]李榮博:《尼采哲學中的快樂問題研究》,西北大學,2014年.

[3]孫周興﹕《末人、超人與未來人》,尼采研究,2019年,第2期.

[4]孫周興﹕《尼采與未來哲學的規定》,同濟大學學報,2019年,第30卷第5期.

[5]孫周興:《誰是尼采的超人》,新華 知本讀書會第68期.

[6]趙敦華﹕《形而上的政治哲學—<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釋義大綱》,哲學研究,2016年第6期.

[7]王志偉:《技術與超人—尼采的超人哲學再評估》,復旦大學學報,2020年第3期.

猜你喜歡
尼采
認知也有保鮮期
認知也有保鮮期
學習之路
不再羞于自己
不再羞于自己
尼采后現代主義式思想的電影學詮釋
不要“為了……”而做
八戒最吃香等2則
三七的傳說
尼采與莎樂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