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BL教學模式在中醫內科實習帶教中的應用效果

2021-05-18 22:57李強
健康之家 2021年22期
關鍵詞:中醫內科PBL教學模式考試成績

李強

摘要:目的:對以問題為導向(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學模式在中醫內科實習帶教中的作用進行探討。方法:選取宜賓市第五人民醫院中醫內科的實習生70例,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前來實習,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均分,對照組35例接受傳統教學模式,予以觀察組(n=35)PBL教學模式,對比出科考試成績、學習能力和滿意度。結果:觀察組出科考試成績(94.48±3.12)分,學習能力(249.50±34.66)分,滿意度97.14%。高于對照組的(83.90±2.88)分、(217.20±31.32)分和74.29%,組間差異明顯(P<0.05)。結論:在中醫內科實習帶教中采用PBL教學模式,可提高實習生考試成績和學習能力,也促進實習生滿意度的提升,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PBL教學模式;中醫內科;考試成績;學習能力;滿意度

臨床帶教既是對實習生課本知識掌握情況的檢驗,也是連接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的橋梁,作為醫學生學習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醫學生將理論知識熟練運用至臨床實踐的關鍵[1]。與其他學科比較,中醫內科學知識抽象,涉及的理論知識較為煩瑣,晦澀難懂,實習生難以深入了解望聞問切等中醫知識[2]。傳統教學模式由教師為指導,根據教學大綱和授課目的開展教學工作,實習生在學習上的主動性有限,未能認識到課堂知識和臨床實踐的關系,學習興趣下降。因此,應對現有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促使實習生主動學習,以提高學習成績。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學模式在醫學教育領域中被廣泛應用,其目的在于根據實現設定的病例,收集相關信息,整合并進一步分析,以提高實習生考核成績和學習能力[3]。為此,本研究將PBL教學模式在中醫內科實習帶教中的作用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70例實習生,均于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在宜賓市第五人民醫院中醫內科實習,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對照組35例,19例男性,16例女性,年齡20~24歲,均值(22.18±0.56)歲,學歷:???4例,本科21例;對照組35例,17例男性,18例女性,年齡20~24歲,均值(22.32±0.44)歲,學歷:???7例,本科18例。兩組資料無差異(P>0.05),存在對比價值。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方式,由帶教老師根據教學大綱,通過集體授課的方式開展教學工作,向實習生講授與疾病有關的知識,并帶領實習生查房,參觀疾病診療流程。在觀察組臨床實習中應用PBL教學模式,具體措施為:

1.2.1 問題設定

帶教老師應根據授課內容和實習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設計教學大綱,通過集體討論的形式建立常見疾?。悍蚊?、喘病、眩暈、消渴等PBL帶教問題庫。從中醫病因病機、辨證施治和名醫經驗與西醫病理生理、診斷標準、癥狀表現、護理治療等方面設計問題,以教學大綱為前提,重點培養實習生中醫臨床思維,以提高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每兩周完成一個疾病的教學工作,周五下午安排下周學習計劃,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

1.2.2 資料查閱

實習生根據帶教老師提出的問題,通過圖書館、知網、萬方和維普等數據庫,以搜索關鍵詞的方式查找資料,整理并匯總資料,分析與解答臨床問題。

1.2.3 教學查房

帶教老師根據臨床問題,在病區內選擇標準病例查房,查房工作由職稱在副高以上的臨床教師主持,主治醫師、住院醫師和實習生均可參與;帶教老師應做好查房前的準備工作,實習生需明確查房內容和目的,并在帶教老師引導下,匯報病史、查體、判斷病情,并分析檢查結果,帶教老師需指出其中的不足之處,并及時糾正。

1.2.4 集中討論

完成教學查房工作后,帶教老師應指導實習生結合臨床病例匯報并交流查閱到的資料,組內集中討論,總結歸納解決問題的方法,獲得最具可行性的方法;帶教老師應對討論過程進行把握,明確問題核心,及時糾正偏差,鼓勵實習生共同參與,以提高集中討論可行性。

1.2.5 評價總結

帶教老師對實習生討論結果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分析,解答實習生提出的問題,客觀評價討論結果,概述基本概念、診治思路和疾病研究進展情況,結束后布置下周臨床問題。

1.3 觀察指標

1.3.1 出科考試成績對比

采用百分制計分法評估實習生出科考試成績,包括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兩個部分,各為50分,理論知識有填空(10分)、判斷(10分)、選擇(10分)和簡答(20分)四項,后者分為單人實踐操作(30分)和團體實踐操作(20分),分數越高提示考試成績越好。

1.3.2 學習能力對比

以中文版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判定量表[4]為依據,內容分為5項:學習意識、學習策略、學習行為、學習評價和人際關系技能,各方面均有12個條目,每個條目得分在1~5分之間,各項共為60分,分數越高,證實學習能力越好。

1.3.3 滿意度對比

由帶教老師自行設計問卷,判定實習生的滿意度,共計100分,按照得分由低到高計算最終得分,0~59分歸為不滿意,60~90分為基本滿意,91~100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軟件SPSS 22.O錄入并對數據進行處理,考試成績和學習能力為計量資料,±s表示,t檢驗,滿意度為計數資料,百分數(%)表示,χ2檢驗,組間差異以P<0.05為依據。

2結果

2.1 出科考試成績對比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實習生各項出科考試成績和總成績更高,兩組對比有差異(P<0.05),見下表1。

2.2 學習能力對比

觀察組各方面和學習能力得分更高,與對照組對應指標比較,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見下表2。

2.3 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實習生的滿意度更高,兩組指標對比有差異(P<0.05),見表3。

3討論

臨床實習是醫學教育的最終階段,可將理論和實踐聯系起來,幫助實習生提高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該階段的教學成果可對醫學生臨床實踐產生直接性影響。目前,我國醫學教育中已形成系統化帶教方法,但仍有教學方法單一、授課經驗不足、實習生缺乏社會經驗等一系列問題,可對帶教工作質量產生影響。

PBL教學模式為新型教學模式,可在教育領域中被廣泛應用,它以問題為基礎,由美國神經病學教授首創,逐漸在我國醫學教育領域得以推廣。與傳統教學模式不同的是,該模式重視學生自主學習,通過提出臨床問題的形式進行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可促進學生根據自身需要自主學習,獨立解決問題、分析與整合思維的能力。它可在各種學科中得到應用,就提出的問題制定授課內容,旨在提高學生自主性和創新能力,并將所學理論知識順利運用到臨床實踐中。盡管該教學模式基于西方醫學教學而產生,但中醫學科特點和傳統教育與其有異曲同工之處,因此可將PBL教學模式運用至中醫內科實習帶教中,以提高帶教工作可行性。

文中對比顯示,觀察組出科考試成績和學習能力得分更高(P<0.05),主要是因為PBL教學模式的應用,根據中醫學理論體系和教學模式,建立PBL教學問題庫,制定帶教計劃,并提出臨床問題,指導實習生根據問題查閱資料,通過帶教查房和集中討論的方式,鞏固相關知識,提出并解決問題,綜合運用相關知識,帶教老師對討論結果予以歸納總結,并做出客觀評價,可促進實習生學習能力的提升,熟知與疾病有關的理論知識,也可提高臨床實踐能力。觀察組滿意度更高(P<0.05),PBL教學模式下,實習生以臨床問題為出發點,自行查閱資料,尋找答案,并通過集中討論的形式分享,既可鞏固所學知識,也可激發學習興趣,學習需求得以滿足,實習生滿意度明顯提高。

綜上所述,將PBL教學模式運用至中醫內科實習帶教中,實習生考試成績和學習能力明顯提高,也可提高實習生滿意度,存在廣泛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杜赟,何金愛,祁夢瑩,等.實習后集中綜合模擬培訓在護理實習生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20,35(9):850-852.

[2]王歷花,儲真真,趙進喜,等.學生標準化病人結合病案教學法在中醫內科學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現代中醫臨床,2020,27(2):57-60.

[3]孫玉,張洪海,劉博君,等.PBL教學法在肝癌介入進修醫生消融培訓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20,17(10):70-73.

[4]王曉菊、林琴、閔芬梅,等.105名對口高職現代學徒制護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學報,2020,27(16):44-47.

猜你喜歡
中醫內科PBL教學模式考試成績
考試成績轉換成偏態分布量化成績的算法
中醫內科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分析
中醫內科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療效分析
PBL教學模式在《食品微生物學》實驗教學中的構建與探索
大學英語教學中PBL教學模式的實施研究
考試成績
偏頭痛的中醫內科治療體會研究
因子分析法在高中地理考試成績分析中的應用
柴胡疏肝散在中醫內科的臨床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