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管理對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運動能力及肺功能的影響

2021-06-02 06:26郭靜魏麗娟
中國醫學創新 2021年11期
關鍵詞:運動能力綜合管理穩定期

郭靜 魏麗娟

【摘要】 目的:長期綜合管理對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患者的運動能力及肺功能的影響。方法:選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本院就診的200例穩定期COPD患者,進行3年綜合管理干預。比較干預前后運動能力及肺功能情況。結果:共163例完成了3年綜合管理干預。干預后每日總能量消耗(TDEE)、活動能量消耗(AEE)、運動能力水平系數(PAL)、每天中等活動的分鐘數(MMA)、每天的步數(STEPS)及6 min步行距離(6MWD)均優于干預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及圣喬治呼吸問卷(SGRQ)評分均優于干預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長期綜合管理可有效改善穩定期COPD患者的運動能力及肺功能,進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穩定期 綜合管理 運動能力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long-term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n exercise ability and lung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Method: A total of 200 patients with stable COPD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6 to June 2017 were selected for 3-year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intervention. Exercise ability and lung function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Result: A total of 163 cases completed the 3-year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intervention. After intervention, total daily energy expenditure (TDEE), activity energy expenditure (AEE),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PAL), daily minutes of moderate activity (MMA), daily steps (STEPS) and 6 min walking distance (6MWD) were bett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After the intervention,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 (FEV1), FEV1/forced vital volume capacity (FVC) and 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 (SGRQ) score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Conclusion: Long-term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xercise ability and lung function of stable COPD patients, and the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Stable period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Exercise ability

First-authors address: Beijing Sixth Hospital, Beijing 100007,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1.11.043

慢性阻塞性肺疾?。╟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種以氣流受限為特征的衰弱性疾病,通常是持續進行性的[1-2]。運動性呼吸困難是COPD的主要癥狀之一,導致患者日常生活中運動能力受限,缺乏必要的運動是住院和死亡率的重要預測因子,也可能是COPD合并癥的關鍵環節[3]。研究顯示,COPD患者不僅肺功能下降,而且心功能障礙、全身炎癥和肌肉無力等多種全身性疾病都與運動能力下降有關[4-5]。對穩定期COPD患者進行合理有效的綜合性管理干預,對其改善癥狀,提高運動能力及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探討了長期綜合管理對穩定期COPD患者運動能力與肺功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本院就診的200例COPD患者。納入標準:符合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病倡議(GOLD)中穩定期COPD的診斷標準,反復咳嗽咳痰、胸悶、氣促,桶狀胸,雙肺可聞及哮鳴音或濕啰音;影像學檢查胸部CT或DR檢查有肺氣腫;吸入支氣管擴張劑后,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orced vital capacity in the first second,FEV1/FVC)<70%。排除標準:無法進行有效溝通并配合本研究;合并腫瘤、內分泌疾病;資料不完整者;無法隨時隨訪評估。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給予患者穩定期綜合管理。(1)教育健康指導。教育和勸導患者戒煙,脫離污染環境,采用多種宣教方式讓患者意識到戒煙的重要性,囑咐家屬進行監督。(2)藥物治療。適當使用支氣管舒張劑和祛痰藥,包括短期按需應用以緩解癥狀,長期規則應用以預防和減輕癥狀。對痰不易咳出者可應用氨溴索等。(3)長期家庭氧療。一般用鼻導管吸氧,氧流量為1~2 L/min,吸氧時間>15 h/d[6]。(4)康復治療。包括體力鍛煉、營養支持、精神治療、呼吸生理治療等。其中體力鍛煉包括肌肉訓練、有氧抗阻訓練、太極拳等。電話隨訪每月1次,每3個月到醫院復診。為期3年。

1.3 觀察指標

1.3.1 運動能力水平測定 通過多功能傳感器臂帶(Sense wear Armband Pro3,美國Body Media公司)測定干預前及干預后1周內相應的身體活動情況。該設備已經證明了加速度傳感器的有效性和測量周期的可靠性。加速度傳感器輸出和計算的運動能力變量為每日總能量消耗(TDEE)、活動能量消耗(AEE)、運動能力水平系數(PAL)、每天中等活動的分鐘數(MMA)和每天的步數(STEPS),AEE=TDEE-基礎代謝能量消耗,PAL=TDEE/基礎代謝能量消耗;MMA即高于3個代謝當量的時間。測定6 min步行距離(6MWD)。

1.3.2 肺功能 包括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及圣喬治呼吸問卷(SGRQ)。SGRQ是一種標準化的患者自填問卷,共50個問題,3個主要方面:癥狀(癥狀發生頻率和嚴重程度);活動(能導致氣促或氣促引起的活動受限);對日?;顒拥挠绊懀獾兰膊∫鸬纳鐣芰p害和心理障礙);評分范圍0~100分,患者得分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差[7]。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入組患者基本情況 選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本院就診的200例穩定期COPD患者,其中37例患者由于各種原因退出了本次研究(包括21例患者死亡,14例患者主動退出研究,2例患者失訪),最終163例患者完成了3年綜合管理干預,納入本研究。其中男78例,女85例;年齡47~79歲,平均(68.45±7.16)歲;病程13~37個月,平均(18.79±4.74)個月。

2.2 干預前后運動能力比較 干預后TDEE、AEE、PAL、MMA、STEPS及6MWD均優于干預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肺功能和系統性疾病成分干預前后隨著時間變化的改變 干預后FEV1、FEV1/FEC及SGRQ均優于干預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COPD是一種具有氣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氣管炎和/或肺氣腫,可進一步發展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見慢性疾病。與有害氣體及有害顆粒的異常炎癥反應有關,致殘率和病死率很高,全球40歲以上發病率已高達9%~10%[8-10]。COPD一般起病緩慢,病程比較長,主要癥狀為慢性咳嗽,早晨咳嗽明顯加劇,或者以夜間陣發性咳嗽、排痰為特點,常伴有氣短或呼吸困難、身體明顯消瘦、食欲減退等癥狀,重度患者或急性加重時,會出現喘息[11]。臨床常采用吸入型糖皮質激素,配合使用β2受體激動劑,同時需要共同使用茶堿類支氣管擴張劑治療。但長期用藥會增加耐藥性,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醫生均建議穩定期患者應長期綜合管理干預,例如長期接受教育健康指導、遵醫囑接受藥物治療、接受科學體力鍛煉和營養指導等[12]。

肺功能檢查是呼吸系統疾病的必要檢查之一,對于早期檢出氣道病變、評估疾病的嚴重程度及預后、評定藥物或其他治療方法的效果、鑒別呼吸困難原因、診斷病變部位及評估肺功能等方面均有重要指導意義[13]。運動能力是指身體在運動中表現的活動能力。有研究發現,運動能力較差的人群,心血管事件、癌癥、肺部疾病等各種風險大大增加[14]。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患者的運動能力與肺功能均優于干預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梢婇L期的綜合管理干預可提高穩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及運動能力。COPD的綜合管理方面包括很多內容,而且改變日常生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勸阻患者戒煙,這一定要嚴格的執行,并且要求患者避免接觸二手煙。吸煙是COPD主要發病原因之一,煙草中含焦油、尼古丁和氫氰酸等化學物質,可損傷氣道上皮細胞,使纖毛運動減退和巨噬細胞吞噬功能降低,使氣道凈化能力下降,提高慢COPD發病率[15-16]。因此勸導患者戒煙,脫離污染環境,至關重要。

另外還要求患者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拒絕熬夜,注意個人衛生,做好個人防護,外出時佩戴口罩,盡量避免再次接觸到污染源。適當使用支氣管舒張劑和祛痰藥,短期按需應用可緩解癥狀,長期規則應用以預防和減輕癥狀,可以舒張支氣管,解除支氣管痙攣,緩解氣道氣流受限和呼吸困難癥狀、防止病情發展以及預防急性加重。飲食方面要做到低脂、低鹽、低膽固醇的飲食方式,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常用植物油、少吃動物脂肪。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可調節膽固醇代謝。再者不宜過飽,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宜,可以多吃一些潤肺的食物。運動方面要堅持進行體育運動,運動量不能夠過于激烈,運動要循序漸進。加強體育鍛煉以增強抗病的能力,增強體質。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天氣好的時候,可以開窗通風,注意保暖,及時添加衣物,避免遭受冷空氣后加重病情?;颊呒覍賾e極地與患者進行溝通,防止患者心理造成壓抑,使患者保持平和樂觀的心態,不要有過大的壓力。當患者出現急性發作,咳嗽、咳痰、氣喘明顯時及時就診。由于病程長反復發作患者易產生焦慮煩躁不安,醫護人員應主動與患者溝通,耐心傾聽,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變化,共同制定管理措施,增強長期治療的信心,逐步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17-20]。

綜上所述,長期綜合管理可有效改善穩定期COPD患者的運動能力及肺功能,進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苗苗,卜小寧,侯洪艷,等.無肺動脈高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血漿氨基末端腦鈉肽前體與肺過度充氣全身炎癥反應關系研究[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7,37(1):47-50.

[2] Troosters T,Sciurba F,Battaglia S,et al.Physical in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COPD,a controlled multi-center pilot-study[J].Respir Med,2010,104(7):1005-1011.

[3]王海勁,陳永華,莊基理,等.無創呼吸機輔助肌肉訓練對穩定期COPD患者生存質量影響的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6,13(28):49-52.

[4]劉欽華,郭永明,翁克姬.老年COPD患者采取康復治療指導對患者負性情緒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9,17(3):36-37.

[5]朱亞君.全程健康教育在COPD護理管理中的運用分析[J/OL].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44):158,169.

[6]郭巖斐,孫鐵英,張洪勝.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運動能力與其肺功能相關性的研究[J].中國醫刊,2005,40(8):28-29.

[7] Van Remoortel H,Hornikx M,Langer D,et al.Risk factors and comorbidities in the preclinical stages of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4,189(1):30-38.

[8]戢太兵,艾紅艷,秦永剛,等.吸入糖皮質激素輔助常規抗炎治療穩定期COPD的價值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9,17(4):6-8.

[9]尹迎秋,韋杰,楊印樓.呼吸肌功能鍛煉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運動耐力及生命質量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7,14(35):117-120.

[10]劉浩.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新治療劑開發應用新進展[J].黑龍江醫藥,2015(3):495-499.

[11]吳穎,萬敏,張巧,等.導致新診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就診的主要原因及其氣道可逆程度觀察[J/OL].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1,4(5):21-23.

[12]梅麗華.健康教育對老年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的干預研究[J].心理醫生,2017,23(27):324-325.

[13]李文鴻.肺功能檢查和健康指導在基層醫院中的應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12):164.

[14]黃畢,楊艷敏,朱俊,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增加房顫患者中長期全因死亡[J].中國循環雜志,2013,18(z1):119.

[15]鐘美鳳,杜海云,朱麗蘭,等.健康教育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戒煙行為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4):722-725.

[16]李翎,羅麗萍,代翠琳.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初步探討[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22):33-34.

[17]溫洪鐘,余旭輝,范茂春.社區呼吸康復治療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肺功能和運動耐力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7,14(36):30-33.

[18]李英蓮.中醫肺康復療法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的臨床效果[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27):1-2.

[19]馬小酈.綜合康復護理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D].銀川:寧夏醫科大學,2019.

[20]白英連,張旗松,萬軍,等.綜合肺康復治療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及對肺功能,治療依從性,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0, 5(25):48-49,52.

(收稿日期:2020-06-19) (本文編輯:劉蓉艷)

猜你喜歡
運動能力綜合管理穩定期
布地奈德福莫特羅治療慢阻肺穩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穩定期患者的臨床療效
社區綜合管理在老年慢阻肺穩定期治療中的價值與意義
肺康復護理應用在穩定期老年COPD患者中的效果及價值研究
慢阻肺合并哮喘穩定期仍需用藥
糖尿病的移動醫療分析
沂南縣旅游市場綜合管理體制改革探索與實踐
體育教學中學生心理因素對運動能力的影響及措施
高校實驗室綜合管理信息平臺的構建分析
老年人膝關節本體感覺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