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問題意識

2021-06-20 01:58吳建鑫
教書育人·校長參考 2021年5期
關鍵詞:歷史課堂教學初中教育

吳建鑫

[摘 要]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發現,大多數學生在問題的探究和分析方面存在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的問題意識薄弱。針對這一問題,結合學科特點,對如何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展開思考。

[關鍵詞] 初中教育;歷史問題意識;歷史課堂教學

問題意識是學生認知學習中所要具備一項基本能力,加強學生的問題意識,不僅能提高學生對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還使學生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形成思路的過程中保持積極的探求狀態,這對學生全面素質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本文從當前初中生問題意識薄弱的具體分析、加強初中生問題意識培養的重要性、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問題意識的方法三個方面出發對此進行分析。

一、當前初中生問題意識薄弱的具體表現

(一)缺乏培養方法

問題意識是求知探索中的一個重要作用點,對學生發現問題、了解問題、分析問題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然而,在當前初中歷史教學中,大多數教師缺乏有效的培養方法和引導手段,導致學生在問題意識的形成和提升方面缺乏目標,進而造成探究不深、理解不透、應用不強等問題,影響其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缺乏主體引導

學生作為課堂活動的主體,在其問題意識的培養方面應注重其主體的引導與滲透,從而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發展效益。在現階段的歷史課堂中,大多數教師過于關注教學任務的完成情況,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不利于主體的素質培養。同時,部分教師受傳統主導觀念的影響,往往以灌輸知識、講解重點為主,對其問題的解析和講授上缺乏主體性分析,進而造成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僅僅只是一個“看客”。

(三)缺乏深入探究

在課堂教學中,問題往往是學生認知矛盾的關鍵點。在當前的教學活動中,部分教師未能根據問題的具體方向展開深層次思考與探究,難以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探求動機,進而導致學生在歷史事件、史料理解中缺乏深刻認識。

(四)缺乏科學組織

教師作為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充分發揮其本職作用,科學組織、靈活施教,合理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多方面、多角度地展開探究,這對提升學生問題意識具有組織保障的作用。然而,在其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部分教師缺乏科學的組織手段和施教形式,難以保持學生能動思考的主體狀態,進而弱化其問題意識的培養效果。

二、加強初中生問題意識培養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強化學生的思維意識

加強初中生問題意識培養,有助于加強學生的思維意識。問題是學生認知學習中經常產生的一種求知行為,其問題意識的培養,可以使學生在自我建構的基礎上形成不同層面的認知思考,進而擴充其思維架構,豐富其知識積累,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同時,問題意識的有效滲透與培養,進一步引導學生對其知識點展開探索,打破原有的認知思維,培養其新思維、新思路、新意識,增強自身的思維能力。

(二)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

加強初中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創新發展是現代教育教學的發展重點,注重其問題意識的引導與培養,使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視域的分析下產生多樣化的探索,這不僅能幫助學生形成獨特的認知體系和個性化的學習方向,還使學生在創新創造方面得到更好的指導與培養。

(三)有助于改進學生的學習方法

加強初中生問題意識培養,有助于改善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是一個長期堅持、科學實踐的認知過程,在傳統的歷史學習中,大多數學生沿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展開記憶、理解,不僅費時低效,還難以保證其應用效果。加強對其問題意識的培養,打破傳統呆板的學習模式,以問題為驅動、以問題為導向,使學生在問題的學習與思考中強化理解,進而夯實其發展基礎。

三、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問題意識的方法

(一)轉變教學觀念,構建和諧關系

思想是教育活動的先導條件,摒棄傳統的教育思想,轉變教學觀念,進一步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積極參與道課堂學習和課程探究之中,形成多向聯動、師生互動的學習氛圍。因此,在歷史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轉變思路、調整策略,將問題滲透到課堂的每一個環節,以問題為導學、以問題為牽引、以問題為方向,在不斷地思考和探究的過程中,啟發學生的思維活力,形成師生互動、積極探索的“教”“學”模式,保證課堂活動的實施效果。

(二)創設學習環境,激發問題意識

在歷史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和史料信心,運用信息手段,創設學習環境,以直觀、生動的場景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如在“動蕩的春秋時期”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投影技術,將“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影像視頻展示給學生,并結合其視頻資料提出相應問題,如“春秋時期為什么出現諸侯爭霸的局面?”“春秋時期出現了哪些主要吧主?最早稱霸中原的是誰?”“尊王攘夷的具體內涵是什么?”等問題,使學生在其形象化的學習環境下對其問題產生探究意識,積極投入問題的研究之中,保證其課堂教學的組織效果。

(三)引入史料分析,加強主題理解

在歷史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情發展,引入史料分析,使學生的問題意識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如在“秦末農民大起義”的教學中,主要講述了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現和秦朝滅亡的基本歷史,為加強學生對其主題的理解,培養學生探究分析問題的能力,對此,教師可以引入“陳勝吳廣起義”“楚漢之爭”“巨鹿之戰”等史料故事,組織學生對其進行分析,探究秦末農民起義爆發的原因、思考秦亡前后項羽和劉邦所領導的戰爭性質的變化,進而加強學生對其主題事件的了解,打牢學生的認知基礎。

(四)注重課堂導學,提出開放問題

在課堂導學的實施環節中,教師還應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活躍思維,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如在“百家爭鳴”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導學探究的方式,預設相應的導學內容,并結合歷史事件,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如“假如你身處戰國時期,你會選擇一個學派?為什么?說一說你對當時社會的看法?”“如果你是本校校長,你會運用哪些教育思想整治校風、提高管理?”等問題。不僅能加強學生對其歷史知識點的學習,還能培養學生創造性的問題意識。

(五)組織熱點討論,形成探究思維

在傳統的歷史教學中,平鋪直敘的講授,難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而組織學生對其社會熱點問題或話題進行討論,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還使學生在話題討論的過程中形成探究思維,促進其思維開發。因此,在歷史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教學內容中的一些矛盾沖突點或熱點話題吸引學生,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展開辯論,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加強學生對其歷史事實的認知和理解。

(六)把握設問方式,引導深度思考

課堂問題是教學組織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檢驗學生學習質量的課堂手段之一。在歷史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的學習情況,轉變設問方式,引導學生展開深度思考,進而使學生產生濃厚的探究興趣,啟發學生的問題意識。追問,是課堂設問的一種有效形式,以連續不斷的問答互動,對某一知識點進行深度思考和有效探究,及時激發學生思維走向深入,既能保證課堂活動的動態生成,又能提升學生的問題意識,保證學生的思維方向。

(七)開展趣味活動,增強問題認知

俗話說: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構建趣味化的課堂活動,引導學生的主體參與,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助于增強學生對問題要點的認知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因此,在歷史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開展一些趣味化的探究活動,如“從歌曲中體味歷史”“商鞅舌戰群儒”舞臺劇、“話說絲綢之路”等活動,加強學生對歷史事件的理解,并對其歷史事物進行例行分析和客觀評判,這對學生問題意識的提升起到促進作用。

總之,通過對初中生進行歷史問題意識的培養,不僅能加深學生對其歷史史料的理解和掌握,還使學生在觀察思維、實證辨析、文化理解等方面得到加強,有助于打牢學生的學科基礎,促進其素質發展。同時,問題意識的有效培養,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積極興趣,強化學生的認知能力,實現其主體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治金.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好家長,2017(75):35-35.

[2]劉序濤.淺析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中外交流,2017(5):193-194.

[3]包仁杰.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9(16):42-42.

[4]茍全花.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策略[J].散文百家·國學教育,2019(3):226.

(責任編輯:朱福昌)

猜你喜歡
歷史課堂教學初中教育
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嘗試
重視史料教學,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
淺談多媒體信息技術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初中生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
構建歷史高效課堂的嘗試
農村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微課資源在歷史學科教學中的運用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