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農業特色小鎮建設

2021-06-21 09:20蔣亞華周力行楊雨劉宇董蓉
安徽農學通報 2021年9期
關鍵詞:優點原則功能

蔣亞華 周力行 楊雨 劉宇 董蓉

摘 要:該文通過分析農業特色小鎮的景觀規劃設計,闡明了在農業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必須遵循城鄉統籌、整體推進,科學規劃、因地制宜,以人為本、注重村民利益,重視生態、保護環境以及保護文化傳承、突出本土特色的原則,科學規劃設計,把農業特色小鎮建設成環境優美、設施健全、特色突出、宜居宜游的美麗家園,最終實現生態優、村莊美、產業特、農民富、集體強、鄉風好的目標。

關鍵詞:農業特色小鎮;優點;功能;原則

中圖分類號 F299.2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09-0005-03

Abstract: 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agricultural characteristic town, this paper expounds that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the agricultural characteristic town, we must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urban and rural overall planning and overall promotion,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adjusting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people-oriented, villagers′ interests,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ultural heritage and local characteristics. In view of these principles,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design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build a small town with agri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nto a beautiful home with beautiful environment, sound facilities, outstanding characteristics and suitable for living and traveling,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excellent ecology, beautiful village, special industry, rich farmers, strong collective and good rural style”.

Key words: Agriculture characteristic town; Advantages; Function; Principle

農業特色小鎮是一種小鎮發展模式,把當代農業、特色田園生活以及旅游體驗結合在一起,在充分利用農村各種資源的前提下,加大對城市元素的使用力度,從而打造具有城市氣息的小鎮。在尊重小鎮特色的基礎上,充分挖掘小鎮景觀價值,并且在市場經濟背景下,形成一定意義上的價值和商業運營模式,以形成產業,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從而改變農村小鎮落后的面貌[1]。

1 農業特色小鎮的特性

1.1 文化性 農業特色小鎮因歷史悠久,往往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和民風民俗。不同于城市的紛繁復雜,小鎮充滿著詩和遠方,承載了當地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及生活習慣。每個小鎮的文化都具有獨特的社會意義,價值體系也比較獨立。在農業特色小鎮建設中,文化性的加工最為重要,要把小鎮原有的文化融入景觀中加以表現,維護、傳承和創新小鎮文化[2]。

1.2 生態性 農業特色小鎮因沒有被過度開發,往往具有特定的自然景觀和較穩定的生態系統,良好的自然景觀環境有效庇護了村民的生活及生產環境。同時,農業特色小鎮地形多樣、水系豐富,為小鎮創造了豐富的自然生態環境。

1.3 局限性 未經處理的自然景觀缺少美觀,蘊含的歷史文化難以表現,這使得農業特色小鎮成為一個復雜的矛盾體。同時,不同的村莊具有不同的特色,開發過程中不宜隨意賦予其不同的特色,應針對小鎮自身特色來因地制宜建設,這也是小鎮的局限性。

2 農業特色小鎮建設的優點和功能

2.1 優點

2.1.1 服務村民 建設農業特色小鎮不僅能保留小鎮原有美麗的自然生態,若結合一定的技術措施,合理規劃、合理造景,還能將藝術性與生活性相結合,更好地服務村民。在建設美麗小鎮過程中,一定會完善并且修建大量公共設施,這為村民提供了良好的活動場地,豐富了村民生活。

2.1.2 保護文化 很多小鎮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外人若不深入探究則很難知曉,而通過農業特色小鎮的建設挖掘小鎮文化,再以一定的景觀設計表現出來,既起到向外人介紹的作用,也達到了傳承文化的目的。同時,保護小鎮文化也能提高村民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例如,通過戲劇、民俗文化展示等方式讓村民參與到小鎮文化保護中,既能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還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3]。

2.1.3 發展經濟 建設農業特色小鎮是把人力、財力、物力等配置到農村適合的地方去,并且與農村豐富的資源相結合,充分利用區域內的生態資源,集生態、文化、旅游發展為一體,重點突出生態,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走可持續的發展之路。例如,農家樂模式的農業特色小鎮包含了生活、旅游、商業等諸多方面,在使小鎮面貌煥然一新的同時又提高了村民收入[4]。

2.2 功能

2.2.1 美化景觀 未經建設的小鎮雜亂不堪,缺少美感,但經過合理建設,如清理枯死及病死植株、改造道路、優化植物配置等,使得小鎮的“美”得以體現。農業特色小鎮建設內容之一就是重建小鎮原有的鄉土景觀,揚長避短,突出表現小鎮的美。

2.2.2 展示地域特色 每個小鎮所屬的地理位置、歷史文化以及本土資源都是獨一無二的。在農業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藝術手法將不同的地理環境和本土的區域特色相結合,塑造充滿地域風光的農業特色小鎮[5]]。

2.2.3 傳承民間藝術 農業特色小鎮的景觀營造會融合當地的民間藝術,表現小鎮原有的個性與鄉土性,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各個區域的民間藝術。

2.2.4 發展旅游產業 建設農業特色小鎮能展現出自然質樸的小鎮特性,創新農業與旅游業融合發展的新形式,吸引城市居民到小鎮放松、休閑、娛樂,不僅使村莊變得更整潔優美,而且還提高了村莊整體的經濟收入。

2.2.5 提供休閑娛樂 農業特色小鎮的建設為小鎮完善并增添了許多基礎設施,廣場、健身區、兒童活動場地、棋牌室等的建立為村民日常的嬉戲和體育鍛煉提供了場地,為村民日常的休閑娛樂提供了極大便利。

2.2.6 普及科普教育 與城市相比,農業特色小鎮的信息傳播稍顯閉塞,村民整體受教育水平較低,再加上小鎮主要人口是老人,接受外界信息的方式有限,導致科普教育成為難題。因此,在農業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應把文化歷史、時代思想、行為準則等融入景墻、文化長廊、雕塑等小品中,達到潛移默化的科普教育作用[6]。

3 農業特色小鎮的設計原則

3.1 城鄉統籌,整體推進 顧名思義,城鄉統籌就是為了讓城鄉發展共贏而進行的一種發展形式,主要表現在充分發揮城市對農村在某些方面的帶動作用,促進城鄉協調發展。重點解決農業、農村和農民之間的問題,提升對農業的扶持和保護力度。

3.2 科學規劃,因地制宜 科學規劃就是要合理開發利用小鎮土地,優化小鎮空間結構和格局,改善小鎮環境,建設適宜居住與游玩的村莊。因地制宜則是要求根據不同的村莊,采取不同的設計理念與設計方案,如蘊含獨特歷史文化的村莊應制定以歷史文化保護為優先的村莊發展方案。堅持規劃先行、因地制宜的原則,將農業特色小鎮建設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農村農業及休閑旅游業發展規劃、農村特色文化產業規劃等結合起來,全面推進農業特色小鎮建設進程。

3.3 以人為本,注重村民利益 農業特色小鎮的創作者、建設者、使用者、更新者、延續者以及靈魂都是人。以人為本就是要把人放在第一位,重點考量人的需求,將人的內心最真切的感受作為權衡小鎮建設優劣最重要的標準,如塑造宜人的小鎮空間、創造彰顯個性的小鎮風貌、打造人情濃厚的小鎮環境、場地設計兼顧人的感受等。村民利益是指在小鎮建設過程中,不能只重視美觀,而忽略小鎮原本具有的功能,不能忽視菜地、果園、莊稼地等的規劃,要把村莊的第一屬性放在首位。農業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要把農民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廣泛調動村民參與的積極性,整合社會力量,尊重農民的自身意愿,注重挖掘傳統農耕、人居等豐富文化的生態理念[7]。

3.4 重視生態,保護環境 在農業特色小鎮建設中,村民生產、生存和生活最重要的環境是生態環境,因此必須加大生態環境建設力度,堅持環境保護與環境建設同步,預防與防治相結合,徹底扭轉小鎮建設被破壞的局面。建設農業特色小鎮,尊重生態是首要任務,不能只顧眼前不考慮長遠,不能為了發展而不顧村民的利益,不能只看見經濟效益而不顧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

3.5 保護文化傳承,突出本土特色 農業特色小鎮景觀設計沒有固定模式,無法統一操作,只能結合當地實際,因地制宜進行改造,形成獨特的設計。民間傳統文化資源是傳統思想文化的重要載體,而小鎮作為這一載體最重要的發源地與傳承地,在建設過程中尤其要重視對民間傳統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同時,農業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還要注重文化的傳承和本土特色的體現,在充分考慮村莊的自然條件、居民的需求以及文脈關系的前提下,將小鎮的傳統文化與造景模式相結合,找到既能美化小鎮、適合村民居住、適宜游客游玩,又能展示傳統文化的設計方式[8]。

4 結語

農業特色小鎮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以及悠久的歷史文化,但同時也受不便利的交通和老化殘缺的基礎設施限制。建設農業特色小鎮要充分考慮小鎮自身的復雜性,合理規劃,“農業”“特色”“小鎮”缺一不可,深入挖掘小鎮歷史文化,打造特色小鎮,同時重視農業綠色發展,建設真正意義上的美麗小鎮。

參考文獻

[1]沈曉棟.特色小鎮的可持續運營[J].浙江經濟,2017(10):43.

[2]濮香玉,熊瑤.基于地域文化的農業特色農業特色小鎮景觀設計研究——以邳州市授賢村景觀設計為例[J].大眾文藝,2018(23):66-67.

[3]許益波,汪斌,楊琴.產業轉型升級視角下特色小鎮培育與建設研究——以浙江上虞e游小鎮為例[J].經濟師,2016(08):90-92.

[4]熊雪姣.具有鄉土特色的美麗小鎮景觀設計研究[J].小鎮科技,2018(15):51-52.

[5]喬海燕.基于地域文化特征的嘉興旅游特色小鎮建設[J].城市學刊,2016,37(03):13-16.

[6]孔祥智,盧洋嘯.建設生態宜居美麗小鎮的五大模式及對策建議——來自5省20村調研的啟示[J].經濟縱橫,2019(01):19-28.

[7]徐夢周,王祖強.創新生態系統視角下特色小鎮的培育策略——基于夢想小鎮的案例探索[J].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16,32(05):33-38.

[8]仇麗萍,黃金旺.特色小鎮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福州黨校學報,2017(03):55-58.

(責編:徐世紅)

猜你喜歡
優點原則功能
《如此優點》
我的優點是什么(上)
我的優點是什么(下)
關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幾點思考
堅守原則,逐浪前行
無罪推定原則的理解與完善
中西醫結合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31例
辨證施護在輕度認知功能損害中的應用
惹人喜愛的原則(二)
惹人喜愛的原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