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德市茶葉生產機械化技術應用現狀與發展對策

2021-06-21 09:20陽開文
安徽農學通報 2021年9期
關鍵詞:發展對策茶葉現狀

陽開文

摘 要:茶葉是廣德市主要的特色經濟作物之一,茶葉生產是山區農民重要的收入來源,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茶葉生產用工問題逐年加重。該文分析了制約廣德市茶葉生產機械化技術應用的因素,提出了發展茶葉機械化生產對策,為推進當地茶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茶葉;生產機械化;現狀;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 S571.1;S233.75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09-0056-03

廣德市地處黃山余脈與天目山余脈交會的皖東南,是安徽省19個山區縣之一,茶葉產業歷史悠久,早在宋代,廣德先春茶已成為貢品,1915年廣德茶葉名揚海外,榮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2010年廣德市被列入安徽省茶葉主產縣。近年來,廣德“烏松嶺”“牛青山”“笄罩山”等茶葉企業品牌多次榮獲“中茶杯”“國飲杯”特等獎、一等獎;四合鄉太平村、楊灘鎮五合村獲國家一村一品茶葉村;“烏松嶺”“圣封”“牛青山”牌茶葉品牌為安徽省著名商標?!皬V德云霧茶”入選中國茶葉博物館館藏優質茶樣,“徽白茶”入選館藏標準茶樣。2018年,“廣德云霧茶”“廣德黃金芽” 獲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目前已有10個品牌的茶葉取得國家有機農產品認證。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茶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已成為廣德市農業主導產業之一,是山區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和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

1 茶葉生產機械化現狀

1.1 茶產業規模 全市現有茶園面積8000hm2,2020年茶葉總產量超過6600t,茶葉一產產值10億元,其中名優茶產量1125t,產值8.5億元,茶葉生產總產值18億元。

1.2 茶產業發展情況 為進一步做大茶葉產業,促進茶葉增效、茶農增收,廣德市制定了《廣德市茶產業提質增效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重點圍繞基地優化培育行動、三產融合發展行動、品牌強化建設行動、質量安全提升行動、主體多元培育行動共5項內容推進茶產業提質增效、快速發展。市財政每年安排500萬元設立茶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用于茶園基地建設、茶葉加工廠改造建設、品牌宣傳推介、新型經營主體培育等。市政府已連續多年舉辦茶產業博覽會。農業部門和農機部門著力推動茶葉生產機械化的發展,每年舉辦茶葉生產技術培訓班和茶葉機械生產加工展示(演示)現場會,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就開始引進修剪機、采茶機等茶葉生產機械,以及電炒鍋、多用機、整形機、提香機等茶葉加工機械進行試驗推廣。近年來,在各級惠農政策特別是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強力推動下,茶葉機械得到了快速發展,至2020年底,全市擁有在用茶葉生產管理及加工機械3200余臺套,茶葉生產特別是加工機械化水平有了明顯提升。

1.3 茶葉生產機械化現狀 茶葉生產可分為茶園生產管理和鮮葉采收后加工2個階段,按照作業功能劃分主要包括茶園耕作、茶樹管理、植保灌溉、茶葉收獲、茶葉加工5個環節。其中,茶園耕作主要包括墾殖、起壟培土、開溝施肥、中耕除草等環節,茶園生產管理各環節機械化水平整體較低,采收后加工主要包括殺青、揉捻、烘干(色選)等環節,目前該環節已基本實現機械化生產作業[1]。

1.3.1 茶園生產管理 茶園耕作環節在用機械主要是微耕機和田園管理機,在平緩坡地茶園應用較多;茶樹管理在用機械以單人、雙人修剪機為主,茶樹修剪全部采用機械作業;植保環節根據地勢及種植規模分別采用機動噴霧器、無人植保飛機、太陽能殺蟲燈、粘蟲板等;噴滴灌設備僅有少數應用,高坡度茶園及只采摘一季精品茶葉的茶園均無機械設施的應用;精品茶葉全部采用人工采摘,珠茶等大宗茶葉全部采用采茶機作業,所用機械一般為雙人采茶機;平緩坡地有一定規模的茶園采摘的鮮葉用電動或機動車輛進行園內轉運,高坡度茶園和小規模茶園人工搬運。

1.3.2 茶葉加工 目前,茶葉加工已經實現了機械作業,機型主要有各種型號的殺青機、揉捻機、理條機、炒干機、烘干機、色選機等,小規模種植戶采用小型分段式機械作業,規模茶園采用大型連續工作機械設備作業。

2 制約茶業生產機械化發展的因素

2.1 機械裝備有效供給不足 首先,市場上可供使用的茶葉機械結構失衡,生產環節機械少,加工環節機械多;大宗茶生產機械多,名優茶生產機械少,特別是制作名優茶的采摘機械幾乎是空白;功能單一、技術含量偏低的小型加工機械多,清潔高效自動化加工流水線少。

2.2 茶園規模小,分布零散 首先,廣德市茶葉70%以上種植在海拔相對較高的山區,種植地坡度較大,采用隨坡而種或梯田種植,作業面較小或不平整,普通茶園機械無法進入作業。其次,茶葉種植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農戶經營,集約化、規?;洜I占比小,茶園布局不規范,大多沒有機械作業通道,不便于機械化管理。加之廣德市茶葉生產以名優茶為主,或以名優茶和大宗茶相搭配的生產管理模式,對茶產品的嫩度、完整度和品相要求較高[2],這對茶葉采收機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 技術力量薄弱 一方面,市、鄉2級公益性推廣機構人員年齡老化,人員分流嚴重,多年沒有充實新鮮力量,缺乏茶葉生產技術人員和農機化推廣技術人員,農機農藝結合不夠,現有的力量導致農機農技行業將更多精力放在糧油等主要農作物機械化生產方面。另一方面,全市茶葉生產主體多以家庭為生產單位,生產規模小、從業人員普遍年齡偏大,茶農機械技術應用的能力和愿望不夠。

2.4 投入不足 地方財力有限,上級行業項目支持少,多年來財力投入不足,影響了先進茶葉生產機械設備的研發、茶園宜機化改造和新機械新技術的引進試驗示范推廣,這也是茶葉生產機械化發展慢的重要原因。

3 推進廣德市茶葉生產機械化的對策建議

當前,茶業已被列為廣德市農業主導產業之一,推進茶葉生產機械化,既是解決當前農業用工難,提升廣德市茶產業質效的現實需要,也是推進農機化向“兩高兩全”發展的基本任務。

3.1 盡快建立完善產業發展的組織架構 一是建立領導組織,以強化對茶產業及其機械化發展的總體部署、規劃,推進產業發展決策,制定發展政策,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指導督促各相關部門扎實開展工作,并在農業農村局掛設辦公室作為執行機構;二是充實技術推廣服務組織,開展公益性的技術培訓推廣服務,加強農機農藝農信融合,提升服務能力和服務手段;三是大力發展茶葉生產社會化服務組織(合作社、協會等),通過扶優做強服務組織,發揮示范推廣作用??梢詮囊韵?個方面著手:一方面,引導茶葉企業向生產規?;?、集約化方向發展,轉變產業發展模式,采用企業聯合、工商資本注入等手段,引進先進管理模式,提高茶葉企業的規模和管理水平,提高茶葉生產機械化的普及率;另一方面,重點培育發展茶機大戶,或根據茶農機具擁有的種類不同,組建茶葉生產服務專業合作組織,培育發展以單項作業服務為主的茶機大戶或服務組織,鼓勵和支持有機戶提供茶機作業服務,從而達到提高茶葉機械利用率,提高茶葉生產機械化水平[3]。

3.2 加快茶園改造 結合廣德市實際,論證制定產業發展規劃,明確近期和長期發展目標。利用國家扶持農業優惠政策,整合財政支農資金投入,加大地方財政投入,建立茶產業(含茶園機械化)發展的專項資金,本著先易后難的原則逐步推進茶園宜機化改造,加強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提升茶園硬件設備的質量和水平,推進規?;洜I或聯合經營,促進茶園規?;瘶藴驶?,為推進茶園管理實施機器換人創造基礎條件[4]。

3.3 加快茶葉生產機械化技術推廣

3.3.1 加快機械引進推廣,優化茶葉機械配置結構 結合廣德市茶區實際和茶農、茶企需求,分類推進。針對山區高坡度茶園,引進推廣適應當地茶園的中耕、施肥、植保和采摘機械,如:微耕機、施肥機、多功能茶葉管理機、小型噴霧機、植保無人機、名優茶機械等[3]。在坡度平緩且路網規劃較好的茶園,可以推廣使用中耕施肥一體機、水肥一體化設施以及高效植保機械,如微噴(滴)灌設備、植保無人機。茶葉加工環節,在廣泛使用茶葉殺青機、揉捻機、烘干機的基礎上,推廣使用連續式流水作業加工設備、茶葉萎凋機、色選機,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提升茶葉色選效率和質量[4]。

3.3.2 加強技術服務,開展技術試驗 農機農藝部門要加強對茶農茶企的技術培訓與服務指導,提高茶葉機械化生產水平;同時,聯合開展茶葉生產機械化試驗,加快技術集成,形成適宜當地的茶葉生產機械化技術路線和機械裝備配置方案,為推進茶葉生產全程機械化提供技術儲備與支撐。

3.3.3 建立茶葉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 分別選擇有代表性精品茶園和大宗茶園,爭取專項資金或整合農業發展項目,支持建立涵蓋茶園管理和茶葉加工全流程的機械化生產示范基地,把基地打造成推進茶葉機械化生產技術的試驗室、孵化器、樣板房、輻射源。

3.4 加快茶產業提質增效 機械化生產是提升茶葉生產效率的必然需求和最終選擇,但機械化需要足夠的資金投入。茶葉的總需求基本穩定,在各地茶產業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常規茶的生產效益會越來越低,低效益必將限制茶農、茶企的投資意愿,因此地方政府需要規劃、支持、引導茶產業發展,不斷提升茶葉生產品質與效益。一是加強品牌塑造。實施“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雙品牌戰略,突出地方茶葉品質特點與優勢,整合與塑造縣域公用品牌,打造區域品牌;同時,鼓勵和幫扶企業爭創省級、國家級名牌農產品和馳名商標;通過組織和參與各類農產品、茶葉博覽會等活動,加強品牌宣傳推介。二是抓好生產監管,提升茶葉品質。推進初制茶廠引進自動化、連續化、清潔化生產流水線進行清潔化改造;制定縣域公用品牌產品質量標準,指導企業按標準要求生產、加工、包裝、銷售,建立健全品牌產品質量追溯制度。鼓勵支持企業、合作社開展“三品一標”“SC”“HACCP”認證等[5]。三是做好品牌保護。

參考文獻

[1]王文明,肖宏儒,宋志禹,等.茶葉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研究現狀與展望[J].農機化學報,2020(5):226-236.

[2]陳加土,毛偉,周宇曉.余姚山區茶葉生產機械化發展現狀與建議[J].時代農機,2019(4):15-16.

[3]魯嵐穎,李清鋒.余姚山區茶葉生產機械化發展現狀與建議[J].現代農機,2010(4):12-13.

[4]楊平姬.茶葉生產全程機械化推廣分析[J].農機使用與維修,2020(10):81-82.

[5]戴曉晶,李孝勇,洪海龍,等.綠色引領三產融合培育廣德茶產業發展新動力——廣德縣茶產業發展態勢及分析[J].茶葉通報,2019(1):5-7.

(責編:張宏民)

猜你喜歡
發展對策茶葉現狀
《茶葉通訊》簡介
藏族對茶葉情有獨鐘
香噴噴的茶葉
便攜式茶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