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源節流創建安徽油菜生產“雙全萬元”新模式

2021-06-21 18:28郭東朱孝天周可金
安徽農學通報 2021年9期
關鍵詞:增收新模式

郭東 朱孝天 周可金

摘 要:為了改變油菜生產成本高、效益低、種植積極性不高等現狀,實現油菜增產增收,該文綜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系統探討了挖掘油菜多功能潛力和油菜輕簡化栽培技術優勢以及高附加值油菜產品的開發利用,提出了開源節流創建安徽油菜產業的“雙全萬元”新模式。在該模式指導下,通過全產業鏈開發和全價值鏈挖掘,實現“油菜畝綜合產值達萬元”的目標。

關鍵詞:多功能利用;增收;新模式;節約成本

中圖分類號 F32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09-0050-04

Abstract: In order to change the production of rape that there is a high cost, low efficiency, planting enthusiasm is not high status quo, to achieve rape production and income.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previous research,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ulti-functional potential of rapeseed and the technical advantages of light and simplified cultivation of rape,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value-added rape produc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new model of “Two whole industry chains gain 10,000 yuan” of Anhui rape with “open source thring” as the theoretical guidanc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is model, through the whole industry chain development and full value chain excavation, the realization of Anhui Wangjiang County demonstration area rape mu comprehensive output value of 10,000 yuan.

Key words: Multifunctional utilization; Income increase; New model; Cost saving

油菜是我國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和生活成本的不斷提高,引起了農資產品價格和勞動力價格的提高。油菜種植生產成本的提高導致農民勞動生產率下降[1],造成傳統的油菜生產方式種植效益低下。綜合前人的研究結果[2-6,13],本文提出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標,從開源節流2個方面,探索油菜“雙全萬元”生產新模式,實現油菜增產增收。一方面,通過合理開發油菜的多種功能,實現“一菜多用”,改變傳統油菜油用單一用途,提高油菜的種植效益,即開源;另一方面,通過油菜輕簡化栽培取代傳統的育苗移栽的種植方式節約成本,即節流?!半p全萬元模式”是中國農科院王漢中院士指出的,就是油菜種植規模以鄉鎮為單位,在油菜全產業鏈開發和全價值鏈挖掘下,以油菜輕簡化栽培和油菜多功能利用為手段,實現以全區域(鄉鎮、縣)、全鏈條(產、供、銷全產業鏈)“油菜畝產值超萬元”的目標。本文以安徽省最大的油菜生產縣——望江縣為例,從開源和節流2個方面系統闡述了油菜生產的“雙全萬元”新模式。

1 開源增收

油菜是我國第一大油料作物,我國油菜的種植面積和產量約占全世界油菜的25%[7]。盡管我國油菜種植面積大,然而傳統的油菜生產利用油菜籽進行壓榨出油的生產方式,使得油菜利用率低,加之油菜生產成本高,導致油菜種植者的收益不容樂觀。近些年來,隨著油菜科研工作者研究的不斷深入,發現油菜全身是“寶”,除了壓榨成食用油用外,其菜薹可作蔬菜;油菜秸稈可作飼料、綠肥;油菜花可作為觀賞和蜜源植物等。因地制宜地合理開發利用油菜,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農民收入[8]。

1.1 油菜秸稈飼用增收 油菜秸稈具有良高的營養價值,是優質飼料來源。油菜秸稈的粗蛋白含量5.48%、粗脂肪2.14%、粗纖維46.17%、粗灰分5.02%,并含有少量的可溶性糖[9]。粗蛋白和粗脂肪為牲畜提供必要的營養物質,粗纖維具有芳香味影響牲畜食用秸稈的食用口感,一定范圍內粗纖維成分越低口感越好,粗灰分為牲畜提供代謝必需的礦物質元素。由此可見,油菜秸稈完全能夠滿足草食動物的飼草營養需求,油菜秸稈粗蛋白含量明顯高于小麥秸、豆秸和玉米秸,而粗脂肪含量僅低于豆秸,高于其他2類。研究表明,在牲畜飼料中添加油菜秸稈與不加入油菜秸稈對比,在牲畜飼料中添加油菜秸稈比不添加的牲畜體重上升較快[10]。油菜收獲曬干后可產出油菜秸稈2~3.4t/hm2 [11],油菜秸稈收購價因不同年份、不同地區略有差異,參考價約200元/t。油菜秸稈的有效利用可以給油菜種植者增加400~700元/hm2的收入。另外,可以利用冬閑田種植飼用油菜,飼用油菜種植簡單,不需要管理,營養價值高,牲畜適口性好,飼用油菜在成熟期前全株都可以用作飼料,可根據需要選擇直接喂養和自然風干青貯,綜合考慮青貯秸稈產量和青貯秸稈營養價值,在油菜蕾薹期收割最為適宜。此時,青貯秸稈產量在9.3t/hm2,青儲油菜秸稈粗蛋白含量為25.6%、粗纖維16%、粗脂肪2.4%、粗灰分16.85%[12]。在提高油菜種植者收入的同時,解決了牲畜枯草期草料短缺的問題[13]。

1.2 油菜菜用增收 油菜是白菜和甘藍雜交進化而來的產物,其繼承了2種蔬菜特有的口味。隨著雙低油菜的開發利用和對油菜菜用研究的不斷深入,油菜菜薹的口感不斷迎合了消費者的需求,受到了消費者廣泛的認可。油菜薹吃法多樣,既可以直接爆炒,也可以涼拌,吃法隨著消費者的喜好多變而不受限制[14]。研究表明,油菜薹比小白菜、白蘿卜、上海青等常食用蔬菜富含更多的維生素C和硒,在同種種植環境下硒的含量遠超于其他蔬菜,而其中所含重金屬如鎘低于其他蔬菜,對男性功能有一定的保護作用[15]。油菜薹上市期間與春節不期而遇,正值新鮮蔬菜缺乏的時候。為了兼顧菜薹的產量和后期油菜籽的產量,采菜薹原則上不能影響油菜主莖上腋芽的發育[16]。需要注意的是,采薹時選30cm以上的菜薹,采薹長度標準為15cm左右。為了不影響菜籽產量,需于采薹當天追施尿素75kg/hm2,促進油菜分支的生長。

安徽省油菜棉花產業技術體系馬鞍山、黃山、安慶等油菜綜合試驗站開展油菜采薹與油菜不采薹收益(ck)對比試驗,選用2個品種皖油13和寧雜1818,統一栽培措施和田間管理,試驗數據綜合如表1所示。從表1可以看出,油菜采薹1次之后,后期油菜籽產量與不采菜薹(ck)產量差距不大,這與魯劍巍、魯君明等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他們認為油菜1次采薹之后株高會有明顯的下降,但產量減產在31kg/hm2沒有明顯的下降 [17]。黃華磊等同樣發現,1次摘薹后油菜菜籽的產量較純收菜籽降低13%左右[18]。表1還表明,油菜采薹純利潤比對照組分別高出8767.5元/hm2、8665.2元/hm2,整體收益提升明顯。油菜除了可以直接采收食用外,還可以將新鮮菜薹進行腌制處理做成咸菜。同年開展試驗探究油菜純菜用收益,選用上述2個品種,采摘面積667m2,分3次采新鮮菜薹,采摘后菜薹第1次選擇直接售賣,由于青菜上市菜薹價格回落剩余2次選擇腌制后售賣,3次菜薹產量寧雜1818共454kg、皖油13共437kg。腌制品產量寧雜1818共251kg、皖油13共224kg。油菜純菜用除去生產成本,寧雜1818收益12066元/hm2,皖油13收益11559元/hm2。

1.3 油菜花觀賞和蜜用增收 油菜花色彩鮮艷,花朵密集,并且可以設計圖案和造型具有很好的觀賞性[19-21]。油菜花期很長,一般會持續30d左右,根據油菜熟制的不同可以延長油菜的觀賞期,早熟的油菜品種在2月開花,晚熟品種在3月開花,通過品種、播種期等適當調控措施,可將觀賞期從2月份延長到4月下旬。隨著休閑生態農業旅游的發展和彩色油菜品種的選育[13、22],安徽省油菜棉花產業技術體系通過景觀圖案的設計與實施,以油菜為主題的結合當地文化的特色小鎮逐漸被打造出來。傅廷棟院士指出油菜是融合一、二、三產業很好的載體。油菜觀賞功能的開發將當地“文、旅、農”的有機融合極大,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提高農民的收入。

油菜花期長且種植密集,是很好的蜜源作物,油菜花蜜是我國蜂蜜的主要來源,根據蜜源的不同,功效有所不同,價格也有所差異。研究表明,油菜花蜜具有護膚美容、促進消化、提高免疫能力和保護心血管的功效,對男性的生理健康也有一定的益處,市面上純油菜花蜜價格較為昂貴在120元/kg左右,油菜花產蜜在225~300kg/hm2[15,23],蜜蜂采蜜期的氣溫會顯著影響油菜花蜜的產量,持續的低溫會使油菜花蜜大幅度減產。若管理適當,油菜花蜜除去成本可以增收22500元/hm2左右[7]。

1.4 油菜籽綜合利用增收 油菜菜籽的出油率一般在35%~50%,出油率因品種和加工方式而有所差異。傳統的菜籽加工工藝為了加工效率和出油率往往會破壞原有菜籽油的結構。黃風洪團隊開發出的功能性菜籽油7D綠色高效加工技術極大程度地保留了菜籽油中的活性功能成分,其中總甾醇、維生素E、β-胡蘿卜素、葉黃素以及多酚含量是傳統色拉油的2~30倍[15]。功能性菜籽油的市場價格遠超于傳統拉油價格。菜籽加工剩余的副產品即菜籽餅具有很高的利用價值,菜籽餅含有較高的蛋白質是優質的飼料原材料。由于油菜餅含有硫甙和芥酸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一定要將菜籽餅脫毒后在加工利用,脫毒方式可采用常用的高溫、高濕、化學藥劑和微生物發酵脫毒[22]。研究表明,飼料中加入油菜餅可以提高牲畜如豬的消化能力和免疫能力,對豬肉產量的增加有一定積極的影響,對家禽類和魚類產量也有一定的積極影響[23]。菜籽餅除了可以用作飼料外,還可以發酵成有機肥。水稻和煙草施用菜籽餅發酵成的有機肥可以顯著提高產量,菜籽餅堆肥可以降低土壤中提取態的重金屬Cd含量,提高植物的轉運Cd能力[26-27]。因此,在重金屬如鎘含量較高的地區,可以施用菜籽餅堆肥種植油菜、紫云英等綠肥養地作物,以降低土壤中重金屬含量,提高下茬農作物的食品安全標準。

2 節流降本

由于現行的油菜栽培水平有待提高,導致油菜單產不高,而勞動力價格和農資產品等種植成本較高且逐年增加,種植油菜的收入越來越低,甚至出現虧損的現象。如安徽在2015年油菜種植成本約10890元/hm2,到了2017年總成本達到12723元/hm2,種植總成本漲了約16.83%,而凈收益從2015年的-2859元/hm2增加到2017年的-1147.5元/hm2,影響了油菜種植者的積極性,油菜種植面積有逐年減少的趨勢。隨著油菜多功能利用的推廣,油菜種植者收益有了一定的提高,油菜種植面積逐漸回暖,但油菜種植成本高的問題仍需改善。

現行的油菜種植方式在農村散戶多以育苗移栽為主,育苗移栽可以有效解決前后季的茬口矛盾,移栽后油菜植株具有較高的抗逆性和生長潛力。但該栽培方式過程繁多,所需人工多且勞時勞力,因此需要在適宜的環節以機械代替人工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官春云[1]研究表明,育苗移栽1hm2需要225個工時,按每個工時15元計算,其用工成本比種植過程中所需的農資費用和機械費用的總和還要多,機播機收,適度管理的栽培方式在保證產量和品質的同時降低50%以上的生產成本,促進了油菜種植者增收。

推行機械化的同時改變原有的栽培方式,變育苗移栽為輕簡化栽培。傅壽仲[26]等提出輕簡化栽培省力省本。張春雷[28]等通過對比免耕移栽、翻耕移栽、免耕直播、機耕直播4種栽培方式,發現以機耕直播所需勞動力成本最少,且凈收益最高,免耕直播次之。符明聯[29]等提出輕簡化栽培通過合理密植較傳統栽培方式增收3000元/hm2。

我國油菜種植面積大、范圍廣,經營規模小,土地整合油菜種植規?;阌诠芾砗蜋C械化,節約土地成本??茖W有效的田間管理,如合理的肥料運籌和及時病、蟲、草害防控,可降低肥料和農藥的使用量,節約成本。

3 “雙全萬元”模式案例

望江縣充分利用油菜種植區域優勢,積極打造鄉村旅游觀光景點,開展油菜多功能利用探索。2014年被農業部評為“中國美麗田園”,2016年舉辦首屆油菜文化節依托油菜油菜景觀與少數民族特色文化結合,打出了望江油菜花的特色品牌,帶動了全縣的鄉村旅游,2017年獲得“中國油菜花最美寫生創作目的地”稱號,同年旅游綜合增收2.3億元。油菜鄉村旅游行業的火爆,在促進當地人民增收的同時也帶動了望江縣油菜多功能產業的發展[30]。

2019年望江縣創制的油菜“雙全萬元”示范區模式獲得了國家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科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王漢中院士的充分肯定。望江縣示范區集成了國內眾多研究成果,通過油菜全產業鏈開發和全價值鏈挖掘,實現了“畝產達萬元”的目標。示范區選用中油雜19、中核雜418、徽豪油12作為示范品種,統一采用機械直播施肥(種肥同播)、病蟲害綠色防控、機防機收等綠色輕簡化栽培模式,與普通種植戶相比,機械化率提高50%以上,省工節本20%以上。示范區種植成本約10500元/hm2,菜籽平均產量達3102kg/hm2,產出功能性菜籽油1275kg/hm2,收益145350元/hm2(市場上功能性菜籽油價格在72~156元/kg,取其平均值,1次摘薹產量2250kg/hm2,收益約10125元/hm2;油菜花蜜收入約1500元/hm2;菜籽餅產量1500kg/hm2,收益3000元/hm2,油菜秸稈收益約900元/hm2,綜合純收益150375元/hm2。

4 討論與結論

“雙全萬元”新模式的構建在各方研究探索下逐漸成熟,與其相配套的產業迅速發展,油菜種植趨向于規?;彤a業化,更重要的是將油菜輕簡化栽培和油菜多功能利用有機結合。這一模式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不影響油菜新價值開發,增加了油菜種植者的收入。但是該模式也有一定的缺陷,即農村散戶無法應用,油菜種植規模較小時,無法形成品牌,產品不具有影響力、賣不出好價錢。借鑒前人的成功經驗[31-33],建議由政府牽頭,推動土地集中扭轉的同時,聯合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戶,組建功能性油菜生產合作社,建立功能性油菜生產基地。合作社通過管控油菜訂單生產標準化和油菜產品收購價格,合理化協調企業和農戶的利益沖突,在政府層面解決了部分農戶的就業問題,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實現“政府、公司、農戶”三方共贏。

“雙全萬元”模式契合了如今人們對油菜產業的需求,既順應了消費者對高質量、高營養、多元化油菜新產品的要求,也滿足了油菜種植者成本低、效益高的訴求。該模式充分發揮了一二三產融合的優勢,提升了全產業鏈的經濟效益,同時符合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是推動油菜產業綠色發展,建立特色鄉村文明,實現人民生活富裕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官春云.改變冬油菜栽培方式,提高和發展油菜生產[J].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06(01):83-85.

[2]張哲,殷艷,傅廷棟,等.我國油菜多功能開發利用現狀及發展對策[J].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18,40(05):618-623.

[3]余生瑞,方月仙,牛艷玉.開源節流雙管齊下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J].農村經營管理,2008(08):30-32.

[4]林文輝.開源節流是解決飼料蛋白源短缺的根本途徑[J].北方牧業,2007(22):8.

[5]劉強,楊明花,周新麗,等.開源節流提升玉米種植經濟效益助力鄉村振興[J].湖北農業科學,2019,58(S1):155-158.

[6]張啟化,吳棟.抓好繅絲廠副產品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蓬安絲綢廠開源節流之道[J].四川絲綢,1994(03):18.

[7]劉正瓊,王洪錦.油菜多功能開發利用研究綜述[J].現代農業科技,2019(24):1-2,6.

[8]唐琳.油菜多功能利用途徑及在西藏的利用前景[J].西藏農業科技,2019,41(S1):143-145.

[9]烏蘭,馬偉杰,義如格勒圖,等.油菜秸稈飼用價值分析及其開發利用[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0,31(Z1):421-422.

[10]王光宇.安徽省油菜秸稈資源綜合利用方案研究[J].資源開發與市場,2010,26(03):234-237.

[11]金光忠,周順成.麥后復種飼用油菜的種植利用及效益分析[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8,29(06):65-66.

[12]阮德成,曹文杰,顧瑞生,等.油菜—養豬業早春的優良青飼料[J].中國獸醫雜志,1963(05):16-17.

[13]汪波,張哲,楊華,等.油菜多功能利用優勢解析[J].長江蔬菜,2019(04):29-32.

[14]馬朝芝,戴成,魯明星,等.甘藍型油菜菜薹的家常做法[J].長江蔬菜,2019(10):30-32.

[15]王漢中.以新需求為導向的油菜產業發展戰略[J].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18,40(05):613-617.

[16]杜新雄,楊家貴,楊和團,等.保山市優質油菜采薹效益分析[J].種子世界,2012(09):20-21.

[17]魯劍巍,魯君明,任濤,等.油菜收獲菜薹對菜籽產量的影響及增收效果[J].長江蔬菜,2019(14):36-37.

[18]黃華磊,石有明,周燕,等.油蔬兩用油菜栽培技術研究[J].吉林農業科學,2013,38(02):84-86,96.

[19]任韻,朱建方,馬善林,等.我國彩色油菜育種及在生態農業中的應用[J].浙江農業科學,2018,59(02):165-167,170.

[20]張壽英.旅游觀光農業背景下油菜產業發展實踐與思考——以卓尼縣為例[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03):30.

[21]張志薇,高蘋,王宏斌,等.油菜花最佳觀賞期變化及其對溫度因子的響應[J].氣象,2019,45(05):667-675.

[22]余勤,彭云強,何立川,等.四川省發展油菜花觀賞旅游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農業科技通訊,2020(02):15-17.

[23]牛新峰.如何奪取油菜花蜜高產[J].中國養蜂,1998(02):11.

[24]韓會敏,趙慧琴.棉籽餅、菜籽餅的脫毒與利用方法[J].養殖與飼料,2015(06):41-42.

[25]王萌,奚釗,萬楚筠,等.微生物發酵在菜籽餅粕飼用品質改良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20,42(02):313-324.

[26]楊文弢,廖柏寒,吳攀,等.菜籽餅堆肥對水稻土壤Cd有效性及Cd在水稻全生育期轉運與累積的影響[J].水土保持學報,2019,33(02):317-322.

[27]呂大樹,李子紳,郭澤,等.添加有機肥與生物炭對烤煙生長發育及其產質量的影響[J].山東農業科學,2019,51(11):103-108.

[26]張春雷,李俊,余利平,等.油菜不同栽培方式的投入產出比較研究[J].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10,32(01):57-64,70.

[28]傅壽仲,戚存扣,浦惠明,等.中國油菜栽培科學技術的發展[J].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06(01):86-91.

[29]符明聯,魏生廣,賀斌,等.云南省油菜輕簡化栽培模式及效益分析[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6(02):199-204.

[30]江和平,李群慧.安慶市油菜多功能利用的調查與思考[J].安徽農學通報,2018,24(06):38-40.

[31]Pan Lijuan. Game Analysis of “Company+Cooperative+Farmer” Business Model——Comparative Research Based on Dragon Fruit Industry in Guanling County and Zhenfeng County[J]. Shanxi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20(07):66-67.

[32]王娟.“公司+合作社+農戶”新型運營模式研究——以山東省諸城市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31(09):72-75.

[33]黃明田.基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蛋雞綠色供應鏈運作模式優化[J].江蘇農業科學,2020,48(05):25-29.

(責編:張宏民)

猜你喜歡
增收新模式
淺析鐵路機務系統增收創效
新型城鎮化進程中新疆農民增收問題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