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機蘆筍高產栽培技術

2021-06-21 18:28徐振龍
安徽農學通報 2021年9期
關鍵詞:栽培技術功效

徐振龍

摘 要:有機蘆筍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屬于保健蔬菜的一種,相較于普通蔬菜,蘆筍中的氨基酸、蛋白質和維生素含量較高,深受人們的喜愛。該文介紹了蘆筍的功效及特性,提出了有機蘆筍高產栽培技術,以供參考。

關鍵詞:有機蘆筍;功效;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09-0064-02

蘆筍具有根系發達的特點,其產量容易受到根際土質和理化結構的影響。為提升有機蘆筍的產量,近些年來農業技術人員對有機蘆筍栽培技術進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促進了蘆筍單產增加,種植戶收入愈發可觀。

1 蘆筍的功效及特性

1.1 功效 蘆筍中的氨基酸、蛋白質和維生素含量較多,其熱量相對較低,西餐通常會通過蒸煮的方式,將蘆筍做成食物,并配上沙拉和奶酪共同食用,其味道和口感良好。中餐一般用蘆筍與肉類搭配,做出色澤鮮明和口感良好的炒菜。蘆筍對于人體健康有很大的益處,其富有糖和類黃酮等活性因子,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較為顯著,經常食用蘆筍,可以起到延緩衰老和美容養顏的作用。同時,蘆筍深受減肥人士的喜愛,究其原因,主要是蘆筍可以促進人體基礎代謝,幫助人體消耗熱量[1]。蘆筍在醫學方面的功效主要表現在抗癌、維護肝功能和增強人體免疫力等。(1)抗癌:蘆筍的組織蛋白極為豐富,同時還能對拓撲異構酶活性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可以直接滅殺癌細胞,對正常細胞卻不會起到限制作用。(2)維護肝功能:蘆筍根提取物可以對酒精誘導的肝腫瘤壞死因子的分泌進行抑制,具有護肝的功效。(3)增強人體免疫力:蘆筍中的黃酮類、皂苷等次生代謝活性物質在提高免疫細胞活性和增強人體免疫力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蘆筍在醫學領域享有“生物反應調節劑”的美譽。

1.2 特性 有機蘆筍屬于草本類植物的一種,具有茂密的根莖,在生長發育上與其他植物有明顯的不同,隨著種子的不斷發育,蘆筍根部會朝向土壤深處生長,在經過一段時間后,就會形成茂密的根系。蘆筍的莖可以分為地上莖和地下莖2個部分,其中,地下莖的性狀較為獨特,其長度通常為15cm,節間距較短,且長有葉子;相較于地下莖,地上莖十分粗壯,生長于莖上的葉片會通過光合作用,為蘆筍生長提供養分。蘆筍這種植物具有雄雌之分,雌性蘆筍會產生后代,其在產量、口感、品質和外形均不如雄性蘆筍。在查閱文獻資料后得知,雄性蘆筍的單株產量比雌性蘆筍高30%左右,因此,對雄性植株進行培育是提高蘆筍產量的有效手段。蘆筍適合種植在氣候條件四季分明的地區。蘆筍對溫度的要求,會隨著生長階段的變化而發生改變。在種子出芽階段,對外界溫度要求較高;在生長階段,溫度要求較低,僅需低溫即可。蘆筍在各生長階段均會積累養分,促進植株的生長。值得注意的是,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對蘆筍的產量和品質造成不利的影響。若溫度過高,蘆筍的嫩芽會在高溫的影響下產生纖維化;溫度過低,則會影響蘆筍的生長速度[2]。

2 有機蘆筍栽培技術

2.1 選擇合適的種植環境 適合種植蘆筍的環境應該是空氣、水質和土壤無污染,且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地區,有3年轉換期,而在3年內不能使用任何化學藥劑和化肥。與此同時,還應做好隔離帶的布置。通常情況下,有機蘆筍生產基地與常規基地之間隔離帶的寬度不應少于10m。有機蘆筍高效栽培對土壤條件的要求較高,一般在地勢平坦且擁有深厚土層的土壤條件下栽培的蘆筍產量和品質最高。因此,建議種植戶選擇壤土和沙壤土地來栽培。如果選擇普通土壤栽培蘆筍,可以在土壤中摻加適量的灰渣和沙礫,以達到改善土壤條件的目的。在栽培之前,應改良所選土地,通過全面深耕的方式疏松土壤。在這一過程中,還要利用挖掘機或人工挖掘溝渠,其行距和跨度以1.5m、0.3m為宜。在溝渠完成后,均勻施用有機肥和復合肥,滿足后續育苗的需求。蘆筍相較于其他蔬菜,生產年限較長,在種植后的收獲時間長達15年以上,因此,育苗對于蘆筍栽培極為關鍵。目前,育苗移植法是常用的育苗方法,該方法具有成本低廉和出苗率高的優點,建議種植戶多加選擇。

2.2 選擇適宜的品種 品種宜選擇萌芽期早、產量高且耐病性強的雜交品種,種子的純度應大于95%,凈度大于97%,發芽率不低于85%,水分小于8%。目前,井岡紅和井岡701等品種的栽培表現較為良好,推薦選用。引進國外優秀的蘆筍品種也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從美國引進了全雄紫蘆筍產量、抗病能力、品質和口感均優于普通蘆筍品種。此外,在有機蘆筍栽培中,轉基因種子不允許使用[3]。

2.3 精細育苗 催芽是播種前的重要工作,首先利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對種子進行浸泡消毒,浸泡時長為24h,沖洗干凈后再利用溫水浸泡種子,水溫以25~30℃為宜,浸泡時長48h,換水間隔為12h。在清洗干凈后,使用濕毛巾將種子包好,然后將種子放在相同溫度的環境下催芽48h,在20%的種子露出白色后播種即可。另外,在播種前應做好開溝工作,溝的行距的深度分別為0.4m、2m,同時做好植株間距的測量,以8cm為宜,然后即可進行播種。

2.4 整地播種 每hm2蘆筍需要的育苗地面積約為450m2,可以根據種植面積計算育苗面積,畦床施腐熟有機肥5~8kg/m2。一般6.67hm2需育苗面積3000m2(100m×30m),施肥量24000kg。營養畦寬度為1.1m,播種標準為[10cm×10cm]播1粒種子,然后將細土覆蓋到種子上,細土厚度應小于2cm。細土上還要覆蓋稻草并澆水,以保持土壤濕潤,避免土壤溫度快速流失,為種子發芽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在不同月份種植有機蘆筍需要關注的重點不同,如果種植戶選擇在3月份種植蘆筍,應重視溫度,因為3月份氣溫較低,土壤溫度流失速度較快,應避免土壤溫度低于13℃。而6月份種植蘆筍,應重視遮陰,防止畦床內的溫度超過28℃。另外,還應做好澆水工作,使土壤內的含水量與蘆筍生長需求相符。蘆筍生長會消耗大量的營養物質,要求種植人員以15d期限進行追肥,肥料可使用生物肥[4]。

2.5 定植 蘆筍苗齡長達75d,在苗齡期過后,如果筍苗的平均高度為0.35m,地上健壯苗的數量普遍超過4支,地下根數量達到6~8條,根長接近0.15m時移植即可。

2.5.1 開定植溝 蘆筍具有發達的根系,其根部位于地底很深的位置,要確保土壤疏松,使蘆筍健康生長。在定植溝開挖時,應遵循以下標準:行距1.5m、溝深0.4m、底寬0.35m、口寬0.4m,定植溝的方向應該與主風向保持一致,保證蘆筍的有效透氣。在開溝的過程中,還要向定植溝底部回填地表土,其目的在于促進根部的生長發育。同時,還要將有機肥填到溝中。

2.5.2 肥水管理 在蘆筍處在幼年期時,應以月為標準進行追肥,追肥種類以有機肥為主,如人或動物的糞便,初期施肥宜少量勤施。與此同時,還要做好查苗和補苗工作,尤其是在補苗過程中,澆水至關重要,關系到蘆筍植株的成活率。在蘆筍到達成年期后,2—6月份,春芽肥的施肥時期,追肥間隔為30d,每次追施20%的有機肥。7月中旬,屬于秋發肥的施肥時期,施肥120000kg/hm2,且9月和10月都要追肥。12月上旬,種植人員需要施越冬肥,施肥方式為開溝澆灌,在距離蘆筍苗30cm的地方開挖溝渠,通過澆灌的方式進行施肥,施肥標準為有機肥120000kg/hm2。

2.6 病蟲害防治 目前,在對蘆筍常見病蟲害的防治主要手段有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3種。

2.6.1 農業防治 農業防治主要包括選擇抗病能力強和高產的蘆筍品種,并對筍田進行徹底清理,如拔出病株,集中掩埋焚燒等。同時,還要保證種植密度的合理性,避免植株密度過高,蘆筍導致蘆筍田的通風透光效果下降??傊?,農業防治要求種植人員掌握蘆筍的生長特性,并將其作為依據,為蘆筍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以增強其免疫力,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概率。

2.6.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指通過燈光誘殺、粘板殺蟲等措施,集中滅殺害蟲,具有簡單、高效和無污染的優勢。以防治斜紋夜蛾等害蟲為例,此類害蟲具有趨光和喜甜酸的習性,種植戶使用殺蟲燈或糖醋液誘殺成蟲優勢顯著,在配制糖醋液時,應控制配比,其原料配比為糖醋各3份、酒1份、水10份,并與敵百蟲相混合。白天蓋上蓋子,防止氣味流出,晚上將蓋子打開,吸引害蟲,糖醋液的更換周期為7d。

2.6.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細菌和生物鏈關系,防治害蟲。如某地區蘆筍種植戶為控制害蟲數量,在田間釋放了大量的螳螂和瓢蟲,用來捕食害蟲,最終實現了對病蟲害的有效防治。

2.7 越冬管理和采收 在進入到冬季后,氣溫逐漸降低,種植戶應提前澆水,然后將蘆筍上部割除,并在上部埋土,以保護位于地下的蘆筍。蘆筍的盛產期為種植后的第3年,種植戶應將所在地的氣候條件作為依據,選擇合適的采收時間。目前,蘆筍采收時間多為4月份,停止采收的時間為6月份,待植株營養儲備完成后,8月份可以繼續采收,但采收時間不得超過20d。

3 結語

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居民收入水平不斷增加,對食品的安全和營養要求也不斷提高,蘆筍作為一種保健蔬菜,由于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受到了居民的認可和喜愛,其種植面積和銷量持續增加。目前,有機蘆筍栽培已成為我國部分農戶的重要的收入來源,為提升蘆筍產量和品質,應加強對蘆筍栽培技術進行研究,總結配套栽培技術,提高蘆筍的栽培水平。

參考文獻

[1]張麗,聶海金.薛百鎮露地有機蘆筍的栽培技術[J].農業技術與裝備,2020(01):157-158.

[2]黃莉華.有機蘆筍的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7(18):129.

[3]孫靜.有機綠蘆筍栽培技術[J].農業知識,2017(26):21-22.

[4]鄒世星,杜貴勇,陳光晃.有機蘆筍大棚提早高效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7(02):95-96.

(責編:張宏民)

猜你喜歡
栽培技術功效
紅景天的神奇功效及作用
被扔掉的蔥須大有功效
同叫“木瓜”,功效不同
藏雪茶的養生功效
番茄大棚栽培技術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產栽培技術
石榴短枝紅在駐馬店引種表現及豐產栽培技術
黑枸杞功效被夸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