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度宿松縣水稻新品種展示試驗

2021-06-21 18:57王維開
安徽農學通報 2021年9期
關鍵詞:宿松縣銀絲農藝

王維開

摘 要:為了實現宿松縣水稻種植品種結構的優化、加快新品種的推廣力度,于2020年選擇24個水稻新品種進行了展示試驗。結果表明:不同的水稻品種在展示期間表現出不同的生育進程、農藝性狀、經濟性狀、產量、抗逆性;噸兩優900、諾兩優6號、Y兩優372、荃兩優2118、科兩優9號、卓兩優141、B兩優141、徽兩優絲苗、圳兩優銀絲等9個品種適宜在宿松縣推廣種植,但徽兩優絲苗、圳兩優銀絲2個品種在種植中要注意防止倒伏和防治紋枯病,噸兩優900等大穗型品種在栽培中要避開高溫抽穗和灌漿。

關鍵詞:水稻;新品種;展示試驗;宿松縣;2020年

中圖分類號 S51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09-0084-03

為加快水稻新品種的宣傳和推廣力度,推進水稻育種成果的轉化,調整和優化水稻品種的種植結構,促進糧食生產、農民增收,2020年度宿松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遴選了近幾年通過皖審或國審(適宜區域含皖)以及安徽省引種備案的水稻新品種進行集中展示,為種子企業生產品種、管理部門推介品種、農戶選擇品種提供了很好的現場,對于加快水稻優良品種推廣和保障農業生產用種安全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展示試驗安排在宿松縣承包大戶張增寶承包田內進行,展示試驗區坐落于素有“宿松糧倉”的破涼鎮梅墩畈區,交通便利,排灌方便,土壤肥力中等,前茬為冬閑田。每個品種設置1個小區,小區面積320m2(長20m、寬16m),小區間留有0.5m的操作行,四周設有保護行,不設重復[1]。

1.2 試驗品種 此次展示的水稻品種共計24個,分別為:噸兩優900、隆兩優1377、隆兩優1307、深兩優332、深兩優600、深兩優1177、科兩優407、科兩優9號、B兩優141、卓兩優141、徽兩優絲苗、徽兩優1133、徽兩優106、Y兩優2098、Y兩優372、Y兩優1577、荃香優89、圳兩優銀絲、和兩優1177、乾兩優8號、綠兩優9871、瑋兩優1273、諾兩優6號和荃兩優2118。

1.3 田間管理 除了試驗品種有所差異外,其余管理保持一致[2-3]。各品種于2020年5月21日統一播種(播種前用600g/L吡蟲啉(高巧)懸浮種衣劑+新美洲星有機水溶肥料拌種),秧齡均為32d,6月22日統一移栽,移栽密度20cm×27cm,折合栽植密度18.52萬穴/hm2,穴栽單株帶蘗壯秧,栽基本苗72萬/hm2左右。秧田期、大田期加強肥水管理,各品種保持一致,并做好病蟲草害的防治工作[4-5]。

1.4 調查內容及方法 試驗期間,對各品種的株高、穗長等主要農藝性狀以及生育進程進行記載統計,調查各參試品種抗性能力,包括抗倒伏、抗病、抗旱等[2],并統計各展示品種的有效穗數等主要經濟性狀。成熟分小區單獨收割、脫粒、晾曬、除雜、稱重、測水分,再按標準水分(13.5%)折算產量,對每個品種小區的產量水平進行分析。

1.5 天氣情況 2020年,宿松縣自6月2日至8月1日一直持續多雨寡照天氣,雨水過多,溫度較歷年同期偏低,溫光資源嚴重不足,對水稻的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不利。9月9—22日連續的陰雨對水稻灌漿結實有較大的影響,導致2020年水稻千粒重降低,部分品種出現穗發芽。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水稻品種的生育期及主要農藝性狀 由表1可知,各水稻品種的生育期在130~137d。其中,隆兩優1377的生育期最長,為137d;隆兩優1307、深兩優600、徽兩優絲苗、徽兩優106、乾兩優8號的生育期最短,為130d。各水稻品種的株高在103.8~125.8cm,其中以圳兩優銀絲為最高,B兩優141為最矮。各水稻品種的穗長在23.2~30.2cm,其中以Y兩優1577為最長,徽兩優絲苗為最短。

2.2 不同水稻品種的主要經濟性狀及產量 由表2可知,各水稻品種的平均有效穗數在168.30萬~236.10萬穗/hm2。其中,綠兩優9871的有效穗最高,為236.10萬穗/hm2;較低的是徽兩優1133和隆兩優1307,分別為168.30萬穗/hm2、174.45萬穗/hm2;其余品種的平均有效穗數均超過180萬穗/hm2。各水稻品種的穗實粒數在160.7~225.2粒,其中卓兩優141的平均穗實粒數最多,為225.2粒;綠兩優9871最少,為160.7粒。各水稻品種的結實率在87.0%~95.7%,其中以深兩優1177的結實率最高,達95.7%;Y兩優2098最低,僅為87.0%。各水稻品種的千粒重在21.1~27.3g,其中千粒重最高的品種為徽兩優1133,達27.3g;最低的為徽兩優106,僅21.2g。

由表2還可知,各展示水稻品種的平均理論產量在8719.5~10060.5kg/hm2,實收產量在7965.3~91980.0kg/hm2,其中最高理論產量和最高實收產量分別為10060.44kg/hm2(Y兩優372)和9198.0kg/hm2(噸兩優900);理論產量最低的為8719.52kg/hm2(深兩優1177),實收產量最低的為7965.3kg/hm2(乾兩優8號)。實際產量按照從高到低的排序依次為噸兩優900>諾兩優6號>Y兩優372>荃兩優2118=科兩優9號=卓兩優141>B兩優141>徽兩優絲苗>圳兩優銀絲>深兩優332>和兩優1177>荃香優89>徽兩優106>瑋兩優1273>徽兩優1133>Y兩優2098>隆兩優1307=綠兩優9871>深兩優600>深兩優1177>科兩優407>Y兩優1577>隆兩優1377>乾兩優8號。

2020年宿松縣各水稻品種展示期間,各水稻品種未見倒伏情況;紋枯病的發病程度較重,所有品種均不抗紋枯病;田間未見白葉枯病、稻瘟病的發生;部分品種的稻曲病發生程度較重,分別為隆兩優1377、隆兩優1307、卓兩優141、徽兩優絲苗和深兩優332。所有水稻品種在田間均表現較強的抗(耐)高(低)溫能力。

3 結論與討論

不同品種在不同的生態區域表現出來的生育、農藝、經濟、產量等性狀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目前很多學者在此方面開展了研究[5-7]。為了解不同水稻新品種在宿松縣展示示范的表現,從生育期、農藝性狀、經濟性狀、產量、抗逆性等方面的指標展開分析,結果表明:適宜在宿松縣推廣的有噸兩優900、諾兩優6號、Y兩優372、荃兩優2118、科兩優9號、卓兩優141、B兩優141、徽兩優絲苗、圳兩優銀絲等9個品種,其產量高、產量結構合理,但徽兩優絲苗、圳兩優銀絲2個品種在種植中要注意防止倒伏和防治紋枯病,噸兩優900等大穗型品種在栽培中避開高溫抽穗和灌漿。展示試驗結果為宿松縣水稻新品種的推廣應用提供了參考依據,但各個展示品種之間的穩定性及稻米品質差異性等仍有待進一步的試驗研究。

參考文獻

[1]蔣秋瑋.南通市水稻新品種比較試驗[J].安徽農學通報,2021,27(2):90-92.

[2]趙海成,李紅宇,鄭桂萍,等.寒地水稻新品種墾粳8號的選育及栽培技術[J].黑龍江農業科學,2021(1):165-168.

[3]龐法松,沈建國,沈興連,等.余杭區14個水稻新品種(系)農藝性狀和口感的比較[J].安徽農業科學,2020,48(2):52-54.

[4]李佳佳,陳施軼,沈足金,等.水稻新品種秀水14機插栽培技術探討[J].種子科技,2020,38(2):30-31.

[5]王惠昭.2019年晚造國家水稻新品種區域試驗[J].福建稻麥科技,2020,38(2):51-54.

[6]陳小暉,朱從海,陳書華.如皋市2019年水稻新品種展示試驗[J].上海農業科技,2020(3):38-39,45.

[7]王凌志,潘宗東,龍凱珍,等.水稻新品種(組合)在黃平縣引種篩選試驗[J].農業科技通訊,2020(7):65-68.

(責編:張宏民)

猜你喜歡
宿松縣銀絲農藝
中江掛面:銀絲飄香九百年
農機需要農藝“標準”,農藝需要農機“靈活”——2021國際農機展不容錯過的果蔬茶機械化論壇
水稻主要農藝性狀與產量的相關性分析
宿松縣氣候變化特征分析
春天的雨
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的“有效性”思考
銀絲飄飄人年輕
—— 陜西榆林清澗老年大學校歌
14份蔞蒿種質資源主要農藝性狀及營養成分評價
90團舉辦初級農藝工培訓班
宿松縣醫院成功實施子宮肌瘤介入治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