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鈴薯病毒病病原研究

2021-06-21 19:25楊茹薇邢斌德劉易徐琳黎孫慧
安徽農學通報 2021年9期
關鍵詞:馬鈴薯

楊茹薇 邢斌德 劉易 徐琳黎 孫慧

摘 要:從新疆烏魯木齊縣、吉木薩爾縣主產縣采集共92份馬鈴薯樣本,使用植物檢測病毒抗血清進行ELISA檢測,摸清當前烏魯木齊周邊地區馬鈴薯病毒的種類和染毒率,全面掌握馬鈴薯病毒的發生情況,以期為有效防治病毒病提供重要科學依據。

關鍵詞:馬鈴薯;病毒病;ELISA檢測

中圖分類號 S435.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09-0096-03

Abstract: This test from the xinjiang urumqi county, jimsar which collected a total of 92 potato samples, the plants were used to detect virus antiserum for ELISA test, find out the current urumqi surrounding areas and the kinds of potato virus infected rate, a comprehensive grasp of potato viruses, provide important basis for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viral diseases.

Key words: The potato; Virus disease; ELISA detection

馬鈴薯是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種兼具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的食用塊莖作物[1]。馬鈴薯是世界第四大糧食作物中增長潛力最大的作物,其產業鏈長,是重要的經濟作物和工業原料作物。馬鈴薯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馬鈴薯病毒病是馬鈴薯的主要病害,一般使馬鈴薯減產20%~50%,嚴重的達80%以上[2]。感染病毒的馬鈴薯通過無性繁殖進行世代積累和傳遞,致使產量不斷下降,不能留種再生產,嚴重制約了馬鈴薯產業的發展。

蚜蟲傳播、接觸傳播和摩擦傳播是馬鈴薯病毒病的主要傳播途徑[3、4]。馬鈴薯可以受到1種病毒的單獨侵染或幾種病毒的復合侵染。常見感染馬鈴薯病毒的種類有10余種,造成嚴重危害的主要是PVX、PVY、PVS、PVA、PVM、PLRV。對病毒病的防治目前尚無特效藥,現階段主要以預防為主,脫毒生產技術防治為主,高效可靠的病毒檢測是重要種薯質量控制方法[5]。目前酶聯免疫吸附法和分子鑒定廣泛用于檢測操作中,本試驗應用酶聯免疫吸附技術對烏魯木齊縣和吉木薩爾縣馬鈴薯病毒病進行了調查和鑒定,以為更有效地防治馬鈴薯病毒病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樣本材料包括烏魯木齊縣、吉木薩縣試管苗44份,原原種16份,原種20份,商品薯12份,共92份樣本。

采用馬鈴薯病毒檢測試劑盒,包括馬鈴薯X病毒(PVX)、馬鈴薯Y病毒(PVY)、馬鈴薯S病毒(PVS)、馬鈴薯卷葉病毒(PLRV)。材料包括96孔包被抗體的微孔板、堿性磷酸酶標記物、ECI緩沖液、PNP底物緩沖液、陽性質控物、PBST洗滌緩沖液、吐溫、通用樣品提取緩沖液、研缽、密封盒、吸水紙、蒸餾水、酶聯儀、微量移液器、恒溫箱、離心機、冰箱等。

2 試驗方法

2.1 配置緩沖溶液 用蒸餾水將配置20倍的PBST緩沖液400mL,使用蒸餾水配置5倍的ECI緩沖液和PNP緩沖液50mL。

2.2 質控物溶液的制備 用樣品提取緩沖液2mL溶解陽性質控物干粉,輕輕搖勻后在4℃條件下貯存,在使用前完全回溫后使用。

2.3 樣品的提取及稀釋 采集馬鈴薯葉片作為ELISA實驗的檢測樣本,每份樣品提取后需徹底清洗研缽,以免造成樣品間的相互污染。取0.1g馬鈴薯葉片加入1mL提取緩沖液研磨提取離心。樣本研磨后,將提取液與提取緩沖液以1∶10的比例混合均勻。

2.4 點樣及孵育 根據樣本設計圖,100uL樣品提取稀釋液到各樣品孔中,取100uL陽性質控物溶液到陽性對照孔中,并在25℃恒濕箱中孵育2小時反應。

2.5 酶標記物的制備 先將ECI緩沖液稀釋到1倍,后將酶標記物加到ECI緩沖液中制備50mL,混合均勻,酶標記物在孵板結束前的10min內制備完成。

2.6 洗板及加酶標記物稀釋液 孵育結束后,將反應孔中的試劑倒出,加入250uL的1倍PBST緩沖液,之后快速倒出,重復6~8次,將微孔板倒扣在吸水紙上以控干孔中殘留液體。在各反應孔中加入100uL酶標記物稀釋液。

2.7 孵育及PNP底物的制備 在25℃恒濕箱中孵育2h,孵育結束前的15min制備PNP底物溶液。在室溫下用5mL PNP緩沖液(1倍濃度)溶解1片PNP底物片。避免直接接觸PNP底物片或將底物溶液暴露在強光下,直接接觸或強光刺激會在陰性反應孔中導致背景色干擾。

2.8 洗板、加PNP底物溶液、孵育 洗板同2.6,在各反應孔中加入100uL PNP底物溶液。在恒濕箱中黑暗孵育60min,避免光直射或強光。

2.9 數據判定 使用酶標儀在405nm波長下測量結果,數值高于陰性對照2倍數值,判定為陽性,小于或等于陰性對照的判斷為陰性。

3 結果和分析

3.1 不同馬鈴薯樣本的病毒檢出率 通過對烏魯木齊周邊主產縣的92份樣本的檢測結果,對樣本進行PVX、PVY、PVS、PLRV病毒檢測,其中PLRV檢測率為0,PVS檢測率最高,試管苗為4.55%,原原種為12.5%,商品薯為8.33%,原種為5%。其次PVY病毒帶毒率偏高,原種檢測率為15%,商品薯為8.33%。PVX有零星發生,未脫毒試管苗帶毒率2.27%。其中PVS在4種病毒中樣本檢測率最高,達6.52%,說明大田生產中該病毒侵染力強,實驗室脫毒較難脫去,造成PVS檢測率高于原原種及試管苗。其次為PVY在3種樣本中均發生,說明該病毒較其他病毒難脫除,且脫毒率低于PVS。

3.2 不同馬鈴薯品種的病毒檢出率 從表2得出,檢測92份樣本材料中16個品種都不含PLRV病毒,其中T系列1個樣本檢測帶PVX,冀張薯12號、黑金剛、大西洋、T系列5個樣本檢測帶PVY,T系列、紅寶石品種6個樣本檢測帶PVS,其中T5品種攜帶2種病毒,所有品種帶毒檢測率為13.04%。

4 結論

通過對烏魯木齊地區周邊馬鈴薯樣本的檢測可知,馬鈴薯種苗不是完全符合脫毒種薯的標準要求,需連續對農民使用的種薯進行病毒檢測,為使用脫毒種薯提供保證。由于病毒檢測試劑盒只能定量分析,微量病毒的檢測還需分子方法鑒定分析。目前原種和商品薯檢測率分別為80%、83.33%,說明脫毒種薯的質量還需進一步提高。在種薯生產各環節中,定期病毒檢測的質量監測至關重要,只有從源頭保證無毒侵染,才能保證種薯繁育質量。

馬鈴薯病毒與蚜蟲傳播及大田生產中切種和機械等操作有關,在各環節應注意工具消毒,及時預防并控制蚜蟲種群數量,適時殺秧,從基本環節降低病毒的發生和侵染傳播。

參考文獻

[1]SALAZARL.F.馬鈴薯病毒及其防治[M].閻文昭,張勇飛,譯.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2]吳麗萍,王蒂,司懷軍,等.馬鈴薯S病毒的RT-PCR檢測[J].中國馬鈴薯,2006,20(4):200-203.

[3]肖雅,何長征,聶先舟等.馬鈴薯病毒病防治策略[J].中國馬鈴薯,2008(2):106-110.

[4]王子民,時家寧,宮海建.馬鈴薯病毒病的發生及防治[J].現代農業科學,2009(7):118.

[5]吳興泉,陳士華,謝聯輝.馬鈴薯X病毒的分子鑒定與檢測技術[J].河南農業科學,2005(2):72-75.

(責編:王慧晴)

猜你喜歡
馬鈴薯
馬鈴薯有功勞
初夏馬鈴薯 田間管理抓哪些
馬鈴薯種植中常見不良現象的發生原因及預防
馬鈴薯減藥減施公益海報
春栽馬鈴薯種植技術
“火星馬鈴薯”計劃
定邊馬鈴薯
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
胖胖的馬鈴薯
秋馬鈴薯栽培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