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環追問:古地圖類史料之多重研讀

2021-06-22 04:57陶榮
歷史教學·中學版 2021年5期
關鍵詞:史料

[摘 要]解讀古地圖類史料既要神入古地圖所處的時空,以時人視角來體察古人的心境歷程;又要跳出地圖的羈系,以他者的理性去審視該段歷史的史事變遷。就涵育學生核心素養而言,對于古地圖的研讀,則應更多地從史料實證與歷史解釋視角去關注其特殊的史料價值。本文以《坤輿萬國全圖》的研讀為例,從制圖信息、文本內容、衍生性問題三個方向,連環追問,多重研讀,層層推進,環環相扣,以挖掘古地圖類史料的內在價值。

[關鍵詞]古地圖,史料,《坤輿萬國全圖》,史料研讀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7-6241(2021)09-0033-07

“史料研讀”作為選修課程兩個重要模塊之一,是在必修課程和選擇性必修課程基礎上的進一步延伸,共由7個專題組成。①該模塊通過7個專題,對史料進行介紹,并引導學生進行史料分析、解讀的訓練,因此,本模塊的內容與核心素養中的“史料實證”關系最為直接。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通過本模塊的學習,學生應該知道:史料是人們了解過去、認識歷史的重要依據和基礎。②研究歷史第一步就是要會正確解讀、運用史料。運用史料就是理解歷史,需要秉持大膽懷疑、多源互證原則。對不同類別的史料,需要了解其產生的具體情境,需要掌握讀懂它的技能,才能對其反映的歷史信息形成準確的認識。③本課程“圖像史料研讀”專題的要點和重點是通過研讀圖像史料認識其價值。

古地圖類史料作為圖像史料的重要種類之一,其研究價值不可小覷。從某種意義而言,地圖是通向未知世界之窗,是反映歷史和現實之鏡。歷史教學中,地圖的地位愈發重要,遺留下的古地圖④更是彌足珍貴。古地圖往往既是古代圖解式的地理繪圖作品,又是第一手的圖像史料,其呈現的畫面內容及視覺形象都承載了高度濃縮的歷史信息,故而易被教材編寫者以及諸多歷史教學工作者重點利用。古地圖蘊含了多維度的歷史信息,其形式和內容均具有史料性。因此,歷史教學工作者通過理解和解讀古地圖的圖像語言,可以將地圖中的圖像信息精準地轉化為文字信息,從而運用于歷史教學。

解讀古地圖要特別注意挖掘今人繪制的歷史地圖所無法提供的信息。對于古地圖,應更多地從史料實證與歷史解釋的視角去關注其特殊的史料價值,也就是運用古地圖證明史實及以古地圖為依據對歷史進行理性的分析與客觀的評判。簡而言之,就是要更多關注古地圖能“證什么”與“釋什么”的問題。

我們選擇《中外歷史綱要(上)》第15課“明至清中葉的經濟與文化”的一幅插圖暨《坤輿萬國全圖》(圖1)研讀入手,充分利用教材資源,遵從學生的認知過程,以地圖本身、地圖背后、地圖延伸為線索,通過對該圖的研讀追問,認識古地圖史料價值、了解古地圖敘事價值,進而以小見大地理解明清之際的國內外形勢變化。就具體目標而言,通過本課教學,不僅可以在選修課程中復習必修課程的內容,而且可以打通通史學習環節各單元之間的關系,即明清的經濟文化蘊含著怎樣的“伏筆”,以致近代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也可以增強學生理解和解讀古地圖類史料并借此認識歷史的能力。筆者以此為例,展示古地圖類史料教學運用可能達到的深度、廣度和高度。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知圖:“一看”繪制信息,

了解制圖背景

面對地圖,首先應究其主題內容是什么?繪制者是誰?受眾是誰?繪制時間是何時?版本如何?等等,此即“一看”古地圖史料的繪制信息。

由于古地圖與今人繪制的地圖在表現形式上的差異,學生乍看,往往難以抓住重點。這就需要教師幫助學生把握地圖的主題。一般而言,地圖的標題便能反映其主題。乾為天,坤為地,輿的本意是車底座,延伸為承載萬物。古人把地圖稱為輿圖,《坤輿萬國全圖》也就是世界地圖。①這幅古地圖是利瑪竇運用歐洲繪測技術,幫助明廷繪制的世界地圖,首次向中國人展現了世界的整體輪廓,是國內現存最早的出現美洲的世界地圖。

在此圖中,我們能夠發現整幅地圖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主圖,也就是橢圓形的世界地圖,地圖用多種顏色描繪而成:南北美洲用粉紅色,亞洲呈現淡淡的土黃色,歐洲和非洲近似于白色;山脈以寫景法描繪,用淡綠色勾勒,河流以雙曲線繪寫,海洋用深綠色畫出水波紋;五大洲的名稱是紅色字體,國名和地名都用墨筆書寫,以字體大小作為區別,整幅地圖和諧而又富有層次感,顏色淡雅,視覺舒適,便于觀看。地圖上標有的五大洲中,包括當時剛被發現的南極洲,說明圖的內容很新。圖上沒有繪出大洋洲,那是因為大洋洲當時還沒有被發現。在各大洋中,繪有16世紀不同類型的帆船9艘,在各個海域中,還繪有鯨、鯊、海獅等海生動物15種,南極大陸上還繪有陸上動物大象、獅子、鴕鳥、恐龍等8種。②地圖中的插圖具有明顯的時代特色,圖文結合的形式讓地圖變得形象生動。

第二部分是附圖,其包括四個角的天文圖和地理圖,右上角畫有《九重天圖》,右下角為《天地儀圖》,左上角是《赤道北地半球圖》和《日月食圖》,左下角曾有《赤道南地半球圖》和《中氣圖》,這些起輔助作用的小圖包含了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識,開拓了當時國人的眼界。雖然這些知識在今天已經是人盡皆知的常識,但在明代可謂耳目一新。

第三部分則是解釋說明的文字,利瑪竇在文中介紹了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自然資源,宗教信仰等。比如,他介紹了南美洲國家伯西爾(即巴西):“伯西爾,此言蘇木。此國人不作房屋,開地為穴以居,好食人肉,但食男不食女,以鳥毛織衣?!雹俪孛跋嚓P附注說明外,還有兩塊:一是對世界地圖和諸小圖的說明。其中,利瑪竇署名的有兩篇,即全圖說明和“論地球比九重天之星遠且大幾何”;其他說明均不署名,有九重天說明、天地儀說明、四行論(即古希臘的世界由四元素構成的學說)、晝長晝短說明、量天尺說明、日月食說明、中氣說明、南北兩半球說明,此外還有太陽出入赤道緯度表、橫度里數表。二是序文題跋,有利瑪竇的自序以及李之藻、陳民志、楊景淳、祁光宗的題跋。圖中摹有印記3個,其中2個為橢圓形,1個為正方形,均是耶穌會的會徽。②

不同于閱讀今人繪制的歷史地圖,注重地圖繪制者的權威性和科學性,閱讀古時繪制的地圖,還要特別留意其他繪制信息,如繪制者、繪制時間、版本等。這些是了解地圖背后故事的重要線索,也是學生最容易忽視的地方,需要教師予以特別提醒。

本圖作者利瑪竇,學生在初中階段已較熟悉,無須贅述。在華期間,利瑪竇曾繪制并交付刊印多幅世界地圖,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這幅《坤輿萬國全圖》。它刊印于萬歷三十年(1602年),共分6幅,相拼接即形成一張橢圓大地圖。利瑪竇本人在中外著述中都說該圖是他親手繪制,李之藻、陳民志、楊景淳、祁光宗在《坤輿萬國全圖》的序文中都有同樣的說法。③19世紀末以來,中外學者從未對此表示懷疑。該圖的主圖采用了16世紀地圖編繪的橢圓投影,南北半球附圖采用了等距方位投影的繪制手法,該法也對中國的近代地圖測繪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明萬歷年間的《坤輿萬國全圖》在國內有3個藏本:南京博物院所藏《坤輿萬國全圖》,為明萬歷三十六年(1608年)宮廷中的彩色摹繪本,是國內現存最早的摹繪版本(通幅縱168.7厘米,橫380.2厘米);1603年刻本《兩儀玄覽圖》,今藏遼寧省博物館;康熙十三年(1674年)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制作《坤輿全圖》,藏于河北大學圖書館。李之藻原刻版《坤輿萬國全圖》共有8件,均保存在國外:梵蒂岡教廷圖書館有兩個藏本(完整的六屏幅,無著色);日本京都大學(六屏幅完整,被著色);日本宮城縣立圖書館(六屏幅完整,被著色);日本內閣文庫(無著色);原克萊芒學院(如今下落不明);④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天文臺(現存兩條屏幅,第一條和第六條)。那么我們教材中所選用的是哪一版本呢?通過對比制圖細節和畫風,學生會發現教材引用的是南京博物院所藏《坤輿萬國全圖》,為明宮廷中的彩色摹繪本。簡要介紹版本信息,不是需學生記住,而是讓學生加深史料意識,學會分辨不同史料的價值。

一重追問:“二看”文本內容,

體會史料敘事

識圖表象背后的追問,我們還需挖掘古地圖的隱性信息。所謂隱性信息指的是地圖背后的信息,如繪制者的立場、制圖目的以及公眾的心態等,這些圖面之上無法呈現的信息恰恰是古地圖獨有的價值所在。就此圖而言,教師可引導學生從關注文字說明與相應繪圖出發,圖文互證,以挖掘繪制者的意圖以及當時的社會狀態等。

如在《坤輿萬國全圖》中央,利瑪竇用中文寫了序言:

竇也跧伏海邦,竊慕中華大統萬里聲教之盛,浮槎西來。壬午解纜東粵?;浫耸空垐D所過之國,以垂不朽。彼時竇未熟漢語,雖出所攜圖冊,與其積歲札,纟由繹刻梓;然司賓所譯,奚免無誤?!藚^敝邑原圖及通志諸書,重為考定。訂其舊譯之謬與其度數之失,兼增國名數百,隨其諸幅之空,載厥國俗土產。雖未能大備,比舊亦稍贍云。但地形本圓球,今圖為平面,其理難于一覽而悟,則又仿敝邑之法,再作半球圖者二焉:一載赤道以北,一載赤道以南,其二極則居二圈當中,以肖地之本形,便于互見。共成大屏六幅,以為書齋臥游之具。嗟嗟!不出戶庭,歷觀萬國。此于聞見,不無少補。常聞天地一大書,惟君子能讀之,故道成焉。蓋知天地而可證主宰天地之至善,至大,至一也。不學者,棄天者也;學不歸原天帝,終非所學也。凈絕惡萌,以期至善,即善也。姑緩小以急于大,減其繁多,以歸于一,于學也庶乎?!?/p>

萬歷壬寅孟秋吉旦歐羅巴人利瑪竇謹撰①

從中可知其來華緣由及在華制圖歷程。據“乃區敝邑原圖及通志諸書,重為考定。訂其舊譯之謬與其度數之失,兼增國名數百……”可知利瑪竇為繪制地圖借鑒了大量中西文獻。據不完全統計,全圖共有約1114個地名信息,使這一由歐洲學者首次繪制的中文世界地圖在中國和周邊地區地理知識表達的準確性和豐富性方面,遠超同時代歐洲人繪制的世界地圖,成為貫通中西知識系統的首幅最完整的世界地圖。由“蓋知天地而可證主宰天地之至善,至大,至一也。不學者,棄天者也;學不歸原天帝,終非所學也”,可知其所作圖的傳教目的。

圖中載:“今相通近七十余載云?!庇秩绾谓庾x呢?利瑪竇1582年抵達中國澳門,1583年抵肇慶,由此上溯70年正是明正德時代?!睹鲗嶄洝酚涊d正德年間“佛郎機國(葡萄牙)差使臣加必丹末等貢方物,請封,并給勘合”,《廣東新語》也載“正德間,佛郎機紿稱入貢,自西海突犯莞城”,正對應了“今相通近七十余載云”的記載。正是明正德時期中歐海上航路的打通,利瑪竇才得以觀光中華,成就《坤輿萬國全圖》;也正是從那時起,葡萄牙長期占據了澳門,康有為所言“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變”正悄然臨近中華大地。通過對地圖文本的分析解讀和與其他史料的互證,使學生明白歷史的延續性與聯系性,要了解一個歷史事件,非通過其他事件不可,如何構建史料間的聯系,逐步上下延伸,正是核心素養需培養的能力。

原先按西方繪制方法,中國必定被置于偏東一隅而不是中央,幾千年來積淀的“天下唯中國為中”的地理意識因此受到嚴重沖擊。利瑪竇苦心孤詣地“抹去了福島的第一條子午線,在地圖兩邊各留下一道邊”,②這樣本初子午線就向左移動170度,中國正好出現在地圖中央。故而,主圖雖采用橢圓投影法繪制,但卻將中國從極東挪至中央,并畫得十分詳細精確,這顯然是利瑪竇為迎合中國人“天朝上國”心理而作的巧妙變通。③利氏曾言:“這是當時使中國人信仰基督教最有效的一件工作?!雹?/p>

當然,利瑪竇畢竟以傳教為鵠的,地圖不過是媒介和載體,比如彩繪本中多艘的桅頂上掛有特殊的宗教符號,加之,圖中摹有印記的耶穌會會徽,廣闊的海洋及動物,正如葛兆光教授所言,利瑪竇在《坤輿萬國全圖》中所繪制船只和動物,“一方面象征著對大海的跨越和對世界的認知,另一方面象征著對大海中種種物怪的想象和畏懼”。⑤在充滿殺機的兇險海洋中,乘坐那些帆船來到中國的耶穌會士們,易讓中國讀者對之產生一種崇敬感。①畫面呈現出濃濃的宗教色彩,可知該圖絕非一張普通的“坤輿圖”。講明這些,學生可認識到歷史的復雜面相:一幅運用先進技術繪制的地圖,卻包含了繪制者不單純的繪圖動機;為迎合受眾而做的改變,卻成為當今世界地圖的藍本。歷史不是非黑即白的,亦不是二元的、對立的,不能簡單地看待歷史問題。

一般而言,一張古地圖只能反映其中一個方面。如果運用多圖結合的方法,就能從不同視角對歷史有更為全面的認知。面對同一歷史主題,多圖結合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一是選用同一時期不同來源的古地圖,可揭示不同立場、意圖對歷史解釋的影響。如《古今形勝之圖》,成圖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繪圖者是喻時,嘉靖進士,官縣令、都御史、提督。此圖為邊防而作,以《明一統志》為依據。與隨后的《坤輿萬國全圖》相比,其繪圖范圍相對較窄,僅包括兩京十三省及周邊地區,東至日本、朝鮮,西至今烏茲別克斯坦東南的鐵門關,北起蒙古高原,南達南海等地。所使用的制圖方法主要以平面地面為基礎采用矩形網格坐標“計里畫法”及采用形象對景圖的傳統畫法,即把山水形象地繪在地圖上。②二是選用不同時期相似主題的古地圖,可用于反映時代與歷史嬗變。如《坤輿萬國全圖》的知識來源被認為是奧特柳斯的早期《寰宇大觀》。但不同的是,利瑪竇把地圖中心線畫在太平洋上,使得中國士大夫更易接受。至18世紀,在中俄競爭、清朝西征和康熙對歐洲知識予以充分肯定的歷史時空背景下,清廷啟動了國際化的測繪團隊,運用當時先進的經緯制圖法、三角測量法、投影技術等西方科學方法和儀器,走遍東北、華北、華東、華中、西南等各省,實測全國640多個的經緯數據,繪制了各省地圖。1717年,《皇輿全覽圖》問世,含總圖一幅,分省區圖28幅。李約瑟贊譽其為“不但是亞洲當時所有地圖中最好的一幅,而且比當時的所有地圖更好、更準確”。③由此可知,繪制地圖的歷史,其實也折射出時代的滄桑巨變。

二重追問:“三看”歷史時空,

領略時局詭譎

除文本外,還需對地圖的衍生性問題進行追問,師生共同探討,以此可對古地圖類史料產生立體性認知。如通過對制圖者(如利瑪竇)歷史時空的不斷追問:此時的世界有哪些變化?中國有無受此影響?在此大變局下,晚明社會又是哪番景象?有無蛻變因子?等等。由此,領略時局波云詭譎。

利瑪竇所生活的時代,正是歐洲國家極力尋求海外貿易并擴大其勢力范圍的時代,也是歐洲大震蕩時代。

從馬可·波羅在游記中向歐洲展示了遙遠富饒的東方之后,西方人對東方的向往與日俱增,他們的海上探險也日益頻繁:1492年,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1497年,達伽馬繞好望角到達印度洋,歐洲人發現可以通過這條航道直達遠東;隨后,歐洲商人沿這條路到達了印度、馬六甲,然后到達中國;緊隨其后沿著這條航線而來的是傳教士。該時期的歐洲,在政治上,教權與王權結合實行政教合一的統治方式;在文化上,則壟斷了各類知識。印刷術剛剛興起,尚未普及,許多文獻是記載在羊皮紙上的手抄本,由于價格不菲,只有教會才有財力、人力抄書。教皇亞歷山大六世于1501年警告世人:印刷術必須牢牢掌握在天主教會手里,阻斷其他異端學說對天主教徒的影響。然,馬丁·路德于1517年發表《九十五條論綱》,這是一篇針對天主教會的戰斗檄文,文中痛斥教皇所謂“贖罪券”的荒謬,主張“與上帝直接對話”,因信稱義,另立教派與天主教抗衡。作為天主教的支派,耶穌會于1534年創立,與馬丁·路德新教對抗。新舊教派激烈交鋒隨之而來的宗教戰爭,影響整個歐洲近代歷史。

1552年,利瑪竇出生的當年,也是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中國的歷史已經走到了明朝中期,近鄰日本正處于奈良時代,朝鮮是明的屬國。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已經殖民美洲,葡萄牙人更是在亞非海岸建立了無數殖民據點,一直延伸到東南亞地區,征服了馬六甲海峽,并占據中國東南沿海的一些島嶼,展開貿易和劫掠活動。面對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明朝水師尚有抵御外敵的能力。1553年,葡萄牙人通過賄賂地方官員等手段,取得在澳門的居住權。直至1557年,葡萄牙人最終在中國澳門占據了一個可靠基地,時隔14年后,又在日本長崎得到了另一個基地。澳門逐漸成為溝通東西方經濟的重要商埠,不僅是晚明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通道,而且是葡萄牙—印度—中國貿易航線的重要樞紐。利瑪竇也正是沿著此貿易航線來華傳教,從此踏上了不平凡的人生之路。葡萄牙人操控了以澳門為中心的幾條遠程貿易航線:澳門—果阿—里斯本,澳門—長崎,澳門—馬尼拉。①以澳門為中心的海外貿易,其輸出的大多是生絲、絲織品、棉布、瓷器等優質廉價中國貨,輸入的除了少量各地土特產,大量的是為彌補貿易逆差的白銀貨幣,中國卷入全球化貿易浪潮初見端倪。明末,葡萄牙脫離西班牙,澳門因而失去了利益攸關的馬尼拉貿易。中國海商鄭芝龍利用此形勢,穿梭于明官軍之間,操縱對日貿易。1581年,荷蘭脫離西班牙獨立,隨即開始向海外擴張的步伐,與西、葡爭奪殖民地,同時介入東西方貿易。17世紀荷蘭則有“海上馬車夫”之稱,締造了經濟的“黃金世紀”。

無論葡萄牙,還是西班牙、荷蘭,在與中國的貿易中始終處于結構性貿易逆差地位,為了彌補逆差,不得不支付硬通貨——白銀。有學者指出:“‘中國貿易造成的經濟和出口,與任何國家進行貿易都是順差”,“外國人,包括歐洲人,為了與中國人做生意,不得不向中國人支付白銀,這也確實表現為商業上的‘納貢”。②該時期,即在西方工業革命完成之前,就國際市場的競爭力而言,毋庸置喙,中國商品顯然略勝一籌。

新航路開辟后的全球經濟帶動了晚明的進出口貿易,源源不斷流入中國的白銀,作為“一般等價物”的硬通貨,為晚明社會的銀本位貨幣體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由于生絲、綢緞、棉布等商品的出口持續增長,這種“外向型”經濟,極大地推動了東南沿海地區商品經濟的高度成長,刺激了多層次商品市場的繁榮。③由于外來力量介入中國對外貿易,把原先主要面向國內市場的商品生產,轉化為同時兼顧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④除商貿之外,明清之際的中國社會又有哪番景象呢?其處于動蕩、大變革之中。中國科技曾獨領風騷,但到晚明之際,已夕陽西下。與此同時,西方近代自然科學技術如天文學、物理學、化學等方面迅速發展。此外,晚明的中國,宋明理學禁錮著人們的思想,眾多知識分子脫離實際,學風空疏。政治漸趨黑暗,階級矛盾加劇,戰爭頻仍,社會生產遭到嚴重的破壞,直至17世紀中后期才進入恢復時期。

明清之際,耶穌教會向世界各國派出傳教士,中國獨特的社會環境給耶穌會提供了來華傳教的有利契機,在傳教布道之時,客觀上傳播文藝復興以來的歐洲科技文化,由此,在中國掀起了“西學東漸”之風,在冥冥中似乎又看到了中國社會轉型的契機。利瑪竇來華,正值此國際大背景與晚明大變局之下。

當然如此講明,教師既非簡單地向學生強調新航路開辟、西方殖民者勢力浮槎東來這一背景,也非籠統地將這一世界背景當成明清中國社會變化的唯一動因,而是要探析中國發生的變化和世界其他地區變化的共同點,大轉型時空背景下,中外交流互動更具有整體性特征。當然,這些共同之處也包括人口增長導致的人口頻繁流動、更深度的區域開發、城市的發展和區域性貿易的活躍、國家制度與商業發展之間的矛盾,等等。

通過對利瑪竇歷史時空的追問,經師生共同探討,進而以小見大地理解明清之際的國內外形勢變化。

余論:古地圖類史料

連環追問的教學啟示

基于古地圖類史料相關信息了解早期西學東來的內容、影響;基于地圖元素,解釋中國人傳統世界觀的演進,挖掘歷史空間要素中的文化思想意蘊,形成深層次的歷史時空觀念;通過對利瑪竇時代的解讀,進而以小見大地理解明清之際的國內外形勢變化,理解在中國傳統社會中滋生了一些與傳統反向而動的進步因素,明了明末出現了社會轉型的契機。老師可引導學生打通明清時代至近代發展的歷史邏輯。

那么,教師應該如何引導學生準確解讀古地圖史料呢?總體而言,解讀古地圖既要有一種“代入感”,即神入地圖所處的時空,以時人的視角來觀察;同時又要有他者的理性,跳出地圖去審視該段歷史的史事變遷。在研讀古地圖類史料過程的課堂教學中,師生可共同參與引入其他類型的相關史料相互印證,通過學生自主或小組觀察對比進而提升史料實證與歷史解釋的能力,進而完成新課標的教學要求。我們可從制圖信息、文本內容、衍生性問題三個方向,連環追問,多重研讀,層層推進,環環相扣,以挖掘古地圖類史料的內在價值。

古地圖因其年代久遠、史料缺乏,加之跨學科的障礙,圖中種種信息,往往讓師生疑竇叢生。在課堂教學中,師生為探尋歷史真相,其過程猶如法庭“斷案”:師生要理性審視證據,追問哪些可靠,挑選哪些可用。其解讀要遵循“整體性原則”,切不可斷章取義;其推測,需要在史料甄別的基礎上形成證據鏈,遵循孤證不立——證據之間要吻合,這樣,方能有序地銜接組合一張相對完整的歷史進程圖。筆者略作古地圖類史料追問教學流程:

教學環節一:展示古地圖(教師事先將古地圖分段拍攝成照片,再用幻燈片的連續播放功能制造如畫卷展開般的效果)。

教師通常只采取宏觀整體展示的方式,由于相關版本清晰度問題,很難看清圖中局部細節,反而影響學生欣賞作品的整體風貌。

教學環節二:“神入”古地圖,其關鍵之一就在于細節的把握與相關歷史情境的設置。教師可利用技術手段對該圖史料進行活化,引領學生置于圖中,觀察細節學會追問并設置問題鏈,引導學生加以分析和探究,進而形成建立在歷史邏輯基礎上的相對完整的證據鏈。

1.該圖的主題是什么?如何解釋該地圖的主題?2.該地圖的繪制者是誰?繪制者的動機是什么?3.繪制者在什么歷史情境之下創制了該圖?4.該圖繪制于何時?繪制時間是否會影響古地圖類史料的文本內容、意圖與可信度?5.該圖有幾種版本?教材中又是哪一版本,該版本是一手史料還是二手史料?你的判斷依據是什么?6.誰是該地圖目標讀者?7.目標讀者是私人還是公眾?8.目的、讀者、時間或環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該圖的內容?

當學生利用文獻完成了上述問題的編制后,可由小組設計類似清單,并對此進行深度挖掘解讀和展示。

總之,連環追問過程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過程,也是歷史思維過程,更是歷史批判性思維生成過程,后二者如影相隨,在古地圖類史料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如何讓古老的地圖走出故紙堆,重獲新生;讓新課標的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等核心素養在教學中真正落地;這需要教師有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的素養能力。

【作者簡介】陶榮,中學高級教師,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宏達高級中學歷史教師。

【責任編輯:王湉湉】

猜你喜歡
史料
走馬史料贈故里 川渝民間文藝添新篇
史料實證精神的培養
少說否定話
基于史料實證的歷史深度學習——以《“鼎卦”的歷史智慧》一課為例
唯物史觀下史料實證素養培養實踐研究的思考
善用鄉土歷史資源 提高史料實證素養
巧用地圖培養初中生史料實證意識——以《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為例
史料在高中歷史教學的運用
史料教學討論征文
史料教學討論征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