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前的教學設計

2021-06-29 01:48張安源
教育周報·教育論壇 2021年34期
關鍵詞:教學過程教學策略設計

張安源

摘要:進行教學過程的設計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教學方案的優劣直接決定了教學的成功與失敗,文章從學習者分析、教材分析處理等方面對問題進行分析闡述。

關鍵詞:教學過程;設計;教學策略

教學準備主要包括:學習者分析,教材分析處理,教學目的和目標的明確,教學策略的選擇,教學設計方案的編寫以及教學資源的搜集與整理,形成教學課件等。

1學習者分析

學習者分析主要包括學習者的起點能力、已經形成的現有知識和技能及思考方式。

(1)起點能力分析:一般來說,學生起點分析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預備知識和技能的分析,就是在學生學習新知識之前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二是對目標能力的分析,就是了解學生在以前的學習過程中達到的教學目標如何;三是了解學生的態度如何,如是否存在偏見和誤解等。

在了解學生的學期起點能力時,老師可以利用問卷調查、單獨交談或者學生之間互相討論等方式來獲取相關信息。

(2)現有知識的分析:不同學生擁有不同的知識,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都會利用自己獨特的知識來認識新的知識,最后轉換為自己的知識。即使教授同樣的教學內容,每個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也是不同的。所以要想使教學具有針對性,老師要有針對行的去了解、分析每一個學生的現有知識狀況。

(3)思考方式:了解、分析學生的思維方式是所有老師都應該重視的的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更大程度的完善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效率。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在實際教學設計過程中,已經形成的現有知識和技能及學習者的思維的方式分析是互相穿插在一起的,并不是孤立的進行某一項。

2教材分析處理

教材是進行教學設計的重要材料,所以在進行教學設計之前對教材分析、研讀,并掌握其重要內容是落實的首要工作。對教材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通讀教材:老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首先把所教內容閱讀一遍,做到在較短的時間里做到對課本的基本內容有所了解,確定教學設計方向;

分析教材:教師要弄清楚課本中哪些內容是學生應該掌握的基本知識,同時要找出課本的重難點,分清主次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轉化教材:在通讀教材后并且仔細研究熟悉每一個知識點后,老師要面臨著一個更大的挑戰那就是必須要把教材中的知識轉化為屬于自己特色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得心應手,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教會學生。

3教學目的與目標的明確

大部分教師的教學設計存在教學目的與目標不明確的現象,主要體現在。

(1) 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有一小部分的老師是從來不寫教學目標的,他們認為設計教學目標對教學沒有什么太大的幫組從而忽略了這一方面的工作;

(2)照搬教學參考書中的教學目標與學習目標:有很多的老師認為所有課堂教學目標都差不多沒有必要每節課都去設計教學目標。所以在確定教學目標時不是根據學生的現狀去設計而是直接把教學參考書的教學目標拿來修改一下或是直接抄襲;

(3)教學目標設計忽視課程標準的指導作用:課程標準是國家課程的指導性文件,對學生學習的內容及要求進行了明確規定,是進行教學設計時必須參考的重要文件,但實際上大部分老師沒有認真閱讀與領會課程標準,或者從來沒有看過,更別說把課程標準校本化了。

解決方案:老師在設置教學目標時應在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從學生的智力水平出發與認知著手。應該根據“最近發展區”設置學生可能達成而又不低于學生原有發展水平的教學目標。

4教學策略的選擇

好的策略能夠使教學自然流暢地進行,學生們能在愉快的環境下高效的學習。教學策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學習準備:學生學習新知識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保證學生具備一定的認知水平,掌握一定的知識,保證學生有可能達到一定的教學目標。

學習動機:良好的學習動機就是成功的基礎。老師要充分利用一切資源激發學生學習動機,通過幫助使學生在學習中逐步建立自信并享受成功的喜悅,學生為了持續得到贊賞就會自覺的努力學習。

目標范例:在制定教學策略時,為了使學生對需要掌握的知識技能夠有深刻的認識應當應盡量給學生展示能表現出學習活動結束時產生的科學結果的典型例子。

合理組織內容:不合理的教學內容呈現順序會使學生難以理解知識和保持牢固的記憶,所以教學時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的類型及復雜程度來恰當地將教學內容進行分塊呈現。

適當指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并不代表就可以對學生不管不問了,恰恰相反教師應把握時機及時的給學生指導和提示。

反復練習:在制定策略時要不斷地或定期給學生提供各種練習的機會, 反復練習新知識,提高運用能力并且促進記憶。

及時反饋:必須讓學生經常獲得成功后的好處,及時肯定學生、鼓勵學生。同樣學生犯錯時也要及時反饋給學生,并作出正確的指示幫助學生改正錯誤。

5教學設計方案的編寫以及教學資源的搜集與整理,形成教學課件

這是教學準備中的最后一個環節,只要正確的進行學習者分析、教材分析處理、以及教學目的和目標的明確還有科學的選擇教學策略,然后綜合考慮、整理、歸納并且按照一定得格式以書面的形式表達出來就可以了。

結束語

教學過程設計是教學的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的準備階段,是課堂教學的前提,從基礎做起,把課前準備工作做好,為課堂教學打好基礎。認識、理解教學設計的重要性,把握教學計劃的內容與要求,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是廣大師生的艱巨任務,站在學生發展的角度看,這更是我們的使命。

參考文獻

[1]李龍.教學過程設計的理論與實踐[J]. 電化教育研究. 1999, 4(78):21-26.

[2]烏美娜.教學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0.第1版.

猜你喜歡
教學過程教學策略設計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BUBA臺燈設計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有種設計叫而專
欣賞教育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實施
匠心獨運的場地設計畫上完美句點
設計之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