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傳承傳統文化的途徑和方法

2021-07-01 09:40張尕勇
當代家庭教育 2021年10期
關鍵詞:教學探究傳統文化初中語文

張尕勇

摘? 要: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中包含的無數傳統文化更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只有將優秀的傳統文化繼承并弘揚出去,我們民族的發展才能變得更加健全。語文是初中教學體系當中一門兼具人文性與教育性特征的課程,傳承傳統文化不僅是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的義務,同時也是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教師要清晰認識到當代初中生在成長道路上對傳統文化的實際需求,進而通過傳統文化的滲透為更多初中生帶來一個更加優質的語文課堂。

關鍵詞:初中語文;傳統文化;教學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3?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0-0111-02

Ways and Methods of Inheriting Traditional Culture in Junior Chinese Teaching

ZHANG Gayong? (The Fourth Middle School of Lintan County,Gannan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is profound and has a long history,and the countless traditional cultures contained in it are even more treasures of the Chinese nation. Only by inheri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can the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 become more sound. Chinese is a course with both humanistic and edu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ing system. Inheriting traditional culture is not only the oblig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but also an effective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Teachers must clearly understand the actual needs of contemporary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or traditional culture on the path of growth,and then through the penetr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o bring mor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 better quality Chinese classroom.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Traditional culture;Teaching exploration

語文是提高學生文學素養的重要學科,同時也是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陣地。初中正是學生建立個體價值觀念的重要階段,傳統文化的融入能夠給學生價值觀念的完善帶來巨大的影響。教師必須結合當代初中生在社會生活當中的實際需求,在教學過程中挖掘更加豐富的傳統文化內容,為學生今后的健康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想要實現這一教學目的,教師首先就應該充分認識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然后才能實現傳統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中的融合。

1.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

(1)有利于初中生價值觀念的完善

初中生正處于生理與心理共同發展的黃金時期,他們在這一階段接觸到的外界思想很容易影響到自身價值觀與人生觀的建立?,F代初中生大多熱衷于網絡環境,而網絡環境中,良莠不齊的信息會輕松地侵蝕學生的價值觀念。這樣學生就會被那些不良的社會風氣所感染,最終影響到未來的健康成長。將傳統文化融入到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當中,能夠更加有效地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與親和感,在這種教學氛圍的引導下,學生對待外界信息的方式也能變得更加成熟。同時學生也能從傳統文化中不斷獲取養分,最終成長為一個具備獨立思想的高素質人才。

(2)有利于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

當今世界各個國家進行文化交流的方式變得越來越便捷,而“文化入侵”也成為了每個國家必須要認真對待的重要問題。西方文化已經融入到每個初中生的日常生活當中,西方的價值觀念也或多或少地改變了很多初中生的行為方式。在這樣的嚴峻形勢下,“文化自信”已經成為未來社會發展的標桿。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中傳承傳統文化,能夠使學生更加清晰地認識到傳統文化的存在。學生也會真正地發現傳統文化獨有的魅力,從而自發地成為傳統文化的繼承者與傳播者。這樣才能使傳統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同時實現初中語文教學水平的穩定提升。

2.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傳承傳統文化的有效策略

(1)優化教學觀念提升教師自身專業素質

想要更加有效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傳承傳統文化,教師首先就應該優化自身的教學觀念。一方面來說,教師要格外重視傳統文化對學生造成的影響。傳統文化本身就廣泛存在于初中生的日常生活當中,無論是民間習俗還是道德及思想觀念,都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客觀地對待這些傳統文化,這樣才能使傳統文化能夠在日新月異的當今社會中仍然占有一席之地。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來引導學生發現傳統文化的魅力,同時幫助學生發現傳統文化中對自己未來發展有益的部分,這樣學生才會更加主動地接受傳統文化,從而有效實現傳統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中的傳承。

另一方面,初中語文教師也要努力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初中生雖然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學習經驗,但在面對傳統文化內容時自身的理解能力仍然顯得較為薄弱。教師在引導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存在與意義時,必然要通過大量文學資料的佐證。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在日常的教學生活中不斷提高自身對傳統文化的認知,這樣在學生遇到問題時才能及時地解答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疑問。學校方面可以為教師定期開展傳統文化講座,同時為教師訂購一些于傳統文化有關的書籍報刊。例如《漢字文化》《民間文化論壇》等,都能在拓展教師知識視野的同時,使教師更加高效地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

(2)立足文本深度挖掘傳統文化教學內容

教材內容是教師挖掘傳統文化的主要途徑,教師要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與學生的理解能力對教材內容進行梳理。這樣教師才能基于教材中的傳統文化內容來為學生帶來更加具有針對性的語文課堂,進而讓學生在這樣的語文課堂中實現傳統文化的積累?,F階段初中語文教材中存在的傳統文化形式大體上可以分為哲學思想、民俗文化、語言知識與情感價值觀這四個主要大類,除此之外還有書畫藝術及人物文化等傳統文化內容。例如每一本教材的封面,都是我國經典的繪畫作品。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結合不同的文化形式來選擇最為合理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提升傳統文化的傳承效率。

就以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課文為例,本單元中選入的《社戲》《安塞腰鼓》等文章的主題就是民間流行的習俗文化。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更多教學資源的引入來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感。例如在學習《社戲》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先向學生提問,讓學生講一講自己知道的民間習俗。然后就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我國不同地區獨有的民俗文化,這樣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同時也能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顯著提升,這樣學生對這些民俗文化的印象也能變得更加深刻。而在學習以諸子百家思想為主題的《北冥有魚》《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富貴不能淫》等文章時,教師就要給學生更多交流與討論的機會。這樣學生才能通過討論來加深對這些思想的了解。同時教師也應該為學生帶來更多具有啟發性的教學內容,從而引導學生結合時代發展的需求來更加客觀地對待傳統文化。

(3)創新教學方式帶領學生感受傳統文化

傳統的說教式教學法不僅無法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甚至會破壞初中生的課堂學習體驗。教師只有為學生帶來更加新穎的語文教學方式,才能使傳統文化融入到學生的思想當中。首先,教師可以通過探究性課堂的開展,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感受傳統文化。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來為學生提出一些有關傳統文化的問題,然后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來得出自己小組的答案。學生在交流過程中,對傳統文化的認識會變得更加深刻,這也有利于學生自身思維能力的發展。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通過辯論的方式感受傳統文化。例如在學習《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這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各自站在“莊子”與“惠子”的立場上展開辯論,這樣學生對莊子思想的認識也會變得更加深刻。

其次,教師可以通過比較閱讀的方式,來帶領學生感受文章中蘊含的情感思想。就以《春望》這首詩為例,詩中作者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來抒發國破家亡之時內心的悲憤與哀思。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詩人在詩中蘊含的愛國情懷,教師可以將之前學生學過的《望岳》一詩引入到教學課堂中。詩人杜甫在寫下《望岳》這首詩時,內心中滿是不畏艱難敢于攀登的豪情壯志。學生通過對兩首詩內容的對比,會更加清晰地感受到詩人情感的變化。教師也可以借此為學生簡單地介紹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從而有效完善學生的歷史認知。

最后,教師還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讓學生通過創作舞臺劇的形式來感受傳統文化。就以《石壕吏》這篇文章為例,整篇文章的主要部分是由對話組成的,再加上年代過于久遠的原因導致學生很難對其中的情感感同身受。這時教師就可以提前為學生布置一個教學任務,然后讓學生飾演文章中出現的老婦人與差役等角色,并且自己來擬定白話版本的臺詞。這樣學生就可以通過觀看舞臺劇的方式,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在目睹這一幕時心中對戰爭的痛恨。這種教學方式能夠給學生更多的決定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得到顯著地增長,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繼承傳統文化。

(4)開展傳統文化活動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為了更加有效地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帶來更加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活動。一方面來說,教師可以結合教材中出現的傳統文化內容來為學生開展基于傳統文化的專題課堂。例如在學習了《范進中舉》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開展關于古代科舉制度的專題教學活動。在課文中描繪的明清時期,科舉已經成為了讓無數個“范進”發瘋的落后制度,而在它最開始出現的隋唐時期,科舉制度卻有著巨大的應用價值?!疤谠诼宓嵌碎T,見新進士綴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這就是科舉制度發揮的作用。教師要引導學生帶有辯證的眼光來看待科舉制度,這樣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才能變得更加科學準確。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通過“古詩詞朗誦比賽”“校園書法大賽”等方式,讓學生在競賽中不斷加強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同時使自身的語文核心素養得到有效地增長。

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通過課外活動的開展來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近年來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已經成為社會熱點,越來越多以傳統文化為中心的電視節目應需而生。例如《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等,都可以讓學生在觀看過程中積累更多的傳統文化。學校方面也可以仿照這種節目形式,讓學生在互動中了解并應用這些傳統文化知識,從而使學生自身的語文素養得到全面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來到當地的一些名勝古跡,讓學生通過撫今追昔來品味傳統文化的魅力。教師可以通過教學資源的補充幫助學生了解更多有關這些名勝古跡的歷史背景,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對家鄉的自豪感,同時也能使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變得更加立體。

3.結語

綜上所述,傳統文化對初中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價值。教師要不斷加強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同時通過對教材中傳統文化內容的挖掘與開發,給學生帶來一個更加優質的傳統文化課堂。這樣才能讓傳統文化在學生的腦海中打上一個深深的烙印,從而更加有效地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參考文獻

[1]襲祥升.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傳統文化的滲透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4(16):227-228.

[2]李華羽. 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有效滲透[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0(02):44-46.

[3]于春霞. 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J].才智,2016(25):6.

[4]徐敬華. 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中國農村教育,2019(02):75.

猜你喜歡
教學探究傳統文化初中語文
基于“教、學、評”一致的初中語文作業一體化實踐模式
初中語文片段寫作的實踐路徑
群文閱讀與單元教學比較談——以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為例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中作文教學中的幾點嘗試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