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初中地理課堂生活化教學的策略思考

2021-07-04 05:45布威阿依謝姆·阿卜杜賽麥提
數理報(學習實踐) 2021年6期
關鍵詞:生活化情境生活

布威阿依謝姆·阿卜杜賽麥提

摘要:新課程標準對初中地理教學進行了一次革新,認為初中地理教學應該聯系社會生活,從實際出發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初中地理課程與生活息息相關,教師開展生活化教學,要注重引導初中生將所學的知識與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讓其通過生活的角度,對地理知識有更全面的了解,才會使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關鍵詞:地理課堂;結合生活;策略探討

初中學習的地理可以說是與實際生活聯系十分緊密的課程,但是受到傳統教學的方式以及其他方面因素的影響,實際生活和理論知識無法聯系起來,所以應該摒棄原有的教學方式。教師教學過程中,可依據地理教學內容,從課堂教學導入環節著手,設計激發學生地理學習興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進入課堂學習,并依據地理問題的提出,鍛造學生地理思維能力,使學生通過課堂實踐體驗,充分理解所學習的地理知識,學習效率提升。

1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存在的問題

開展生活化的地理教學,不僅僅是對生活中的素材進行簡單加工和處理,而是要選擇合理的生活化教學素材,設計科學的教學環節。所以,教師必須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素養。然而,在當前的初中地理課堂中,多數教師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和限制,在開展生活化教學時,思想以及技巧上都有所缺陷。并且教師的這種缺陷很容易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無法分清地理知識的主次地位,只重視形式以及生活現象,忽視地理知識學習的重要性。因此,教師要盡全力挖掘生活中的素材,進行深層次的處理和挖掘,找出具有高價值的地理知識內容,將其與課堂教學環節完美融合,從而真正做到“生活化”教學,使學生在充滿親切感的課堂中,以輕松、愉快的心情進行知識學習,將其真正內化、吸收,感受地理學科的魅力。

2 構建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策略

2.1 利用實例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地理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很多應用,如當前的地圖導航、氣候變化等。地圖的識讀就是當前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重要知識點之一?,F在教師和學生都可以利用電子化的地圖進行學習,降低了學習的成本,也降低了學習的難度。但是,由于地圖導航的出現和便捷性,使得很多人對地圖并不是十分的了解,也不知道如何能夠正確的讀懂地圖。這時候在進行地圖識讀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我給出一個生活化的場景:周末去本地的公園——澤洲公園游玩,但是手機恰巧沒有電了,能借助的只有景區的地圖,那么如何才能夠快速地確定自己的位置,然后順利地進行觀賞,不重復地繞行。這時候學生就會意識到正確的識讀地圖的重要性,教師就可以順著這個問題和思路為學生講解如何進行地圖的識讀,如何正確的使用地圖。這時候的學生是帶著問題和好奇心去進行知識的學習,因此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的教學效果都能夠得到相應的保證,有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

2.2 重視人文效應,創設生活情境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運用生活化教學方式,可以有效為學生創設貼近生活實際的學習情境,并適合他們現實的學習需求,使他們將在課堂中所掌握的課程知識,充分運用到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以完成初中地理學習任務。在備課時,教師要按照學生的學習現狀科學地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大膽地展現自己。教師不僅要教授給學生地理知識,還要注重地理課堂的人文效應,以提升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人口與人種”這節課時,教師在講解地理環境中人口數量的內容時,可以給學生創設一個貼近現實的人口統計情況的學習情境,還可以讓學生了解到現如今世界上人口數量的分布情況,以此來說明世界人口的增長。教師還可以把人口激增的相關問題作為生活化地理教學情境的主題,并通過扮演、講故事等教學形式,讓學生從中認識到人口激增問題與地理生活環境的關聯。教師可以讓學生演繹在同一空間,人數的增長帶來的土地、垃圾等問題,從而讓學生明白人口問題的嚴峻性。

2.3 開展生活化教學,增強學生知識理解能力

教師在教學時,為了保證生活化教學的順利開展,就要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將生活化情景創設給學生,學生在沉浸式體驗中,就會深入理解所要學習的地理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對多媒體進行充分地利用,為學生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理解地理知識。例如,教師在教授《人口與人種》這節課的時候,因為人口和人種的概念較為抽象,所以學生理解時,會有一定困難。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就可以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有關于人口和人種的生活片段,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籃球或足球的視頻,因為在這些視頻中,既有黃色人種,也有白色人種等,這樣學生就會從這些生活片段中,大致了解人種的概念,然后教師還可以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一些關于人口的數據,比如我國的人口大約有14億,這樣學生就會從這些生活數據中了解到人口的概念。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就將生活化情景創設給了學生,使學生的地理學習更加高效。

2.4 組織生活實踐活動,提高自身綜合素養

初中很多知識點都是為了解決初中生在實際生活中可能遇見的問題,因此,為了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和實際應用能力,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組織相關的生活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深刻把握所學知識的真正用途和含義,并在活動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通過自主探究式學習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進而在時間活動過程中提升自主探究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例如,在學習《天氣和氣候》這一課的相關內容前,教師可以積極組織實踐活動:“請同學們觀察,最近幾天,我們家鄉天氣有什么樣的變化,并通過收看天氣預報,比較不同地區的天氣情況?!边@樣,通過學生的實踐報告,可以更加有效地對新內容進行講解,這樣的實踐活動,不僅有利于學生主動尋找身邊的地理知識,還有助于培養其關注不同地區地理現象以及經濟活動的習慣,并逐步樹立起保護環境的意識。

地理是一門重要的學科,能夠讓學生足不出戶看到全世界大部分國家的地理風貌,感受不同地區國家的風土人情,而學習地理知識的目的在于將這些知識熟練地運用到生活實際之中,所以生活化教學方式的意義就在于此,教師一定要將生活化教學方式融入到每一項教學環節中。

參考文獻:

[1]王文能.構建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的探究與實踐[J].學周刊,2021(35):115-116.

[2]穆曉萍.談生活化教學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0(20):95-96.

猜你喜歡
生活化情境生活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
情境—建構—深化—反思
作文生活化教學指導策略
“則”與“擇”:指向生活化學習的幼兒園數學活動實施的原則與選擇
學理審思:真實情境寫作之中考命題
生活化美術教學的課程設置及實踐應用
畫好運動情境圖——解決追擊與相遇問題
生活感悟
無厘頭生活
瘋狂讓你的生活更出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