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國際物流績效對中國出口貿易的影響實證

2021-07-05 05:44朱世艷劉崇獻
物流科技 2021年1期
關鍵詞:引力模型出口貿易一帶一路

朱世艷 劉崇獻

摘? 要:鑒于國際物流績效是反映一個國家物流發展水平和貿易便利化程度的重要指標,文章以2018年世界銀行發布的物流績效指數LPI作為切入點,根據67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LPI指數及其分項指標,利用擴展貿易引力模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物流績效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進行了實證分析。研究結果表明:物流績效水平有利于促進我國的出口貿易;各項具體指標對中國出口貿易的影響具有異質性,其中海關效率影響最大,其它依次為國際貨物運輸便利性、物流服務能力、貨物運輸及時性、貨物可追溯性、物流基礎設施質量。

關鍵詞:國際物流績效;引力模型;出口貿易;一帶一路

中圖分類號:F250? ?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performance is the key factor to reflect a country's logistics development level and the degree of trade facilitation. Relying on 2018 data from the World Bank's logistic performance index(LPI)and the sub-indexes, this paper estimated expanded trade gravity model

equations to empirically analyze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performance of 67 countries and region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on China's export trade.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logistics performance in countries and regional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China's export trade; and its sub-indexes on China's export trade in different route are heterogeneous. Among the sub-indexes of LPI, it is found that the greatest impetus of China's export increase is the efficiency of customs clearance, followed by the improve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nsportation, the quality of logistics services, the frequency with which shipments reach consignees within scheduled or expected delivery times, the ability to track and trace consignments and the quality of trade and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performance; gravity model; export trade; the belt and road

0? 引? 言

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旨在促進全球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推進沿線國家和地區更高水平發展,實現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更高水平和更深層次的合作[1]。其中“一帶一路”倡議中所提出的貿易暢通和資金融通是充分發揮“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資源稟賦優勢和提高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2]。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該倡議得到了不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積極響應和支持。

但是,當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各大物流通道在建設上仍然存在不少問題,那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物流基礎和物流服務的進一步提升能否提高中國的出口貿易增長?對中國出口貿易有多大影響?研究上述問題,對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魻栱f格和王曼亨分析了國際貿易與物流績效之間的關系,研究表明,兩者存在顯著正向關系[3]。近幾年,不少學者也開始以“一帶一路”作為研究視角,探究地區物流績效水平的提高是否會帶來經貿效應。林青基于貿易成本視角分析了國際物流對國際貿易的促進作用,認為國際物流效率的提高會降低貿易成本,從而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4]。黃偉新運用貿易引力模型實證分析了“絲綢之路經濟帶”物流績效對我國機電產品出口的影響,發現總體物流績效以及它的大部分分項指標,比如說國際貨物運輸能力、運輸服務質量、追蹤服務質量和清關效率都對中國機電產品的出口具有顯著的影

響[5]。孫慧從中間品出口貿易的角度探究了“一帶一路”沿線貿易伙伴國物流績效對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影響程度,發現貿易伙伴國物流績效水平的高低特別是物流基礎設施質量會直接影響我國中間品貿易的出口[6]??禃粤岬冗\用引力模型,分析了“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物流績效對中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實證研究發現,國際物流績效的改善對中國農產品的出口具有促進作用[7]。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一帶一路”沿線67個國家和地區的橫截面數據進行分析,擬以世界銀行公布的2018年物

流績效指數作為重要指標,首先,對“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物流績效指數及分項指標進行描述與分析,探究各個國家物流績效現狀與問題;然后,將物流績效指標加入到擴展的貿易引力模型中,探究當前物流績效綜合指數以及各個分項指標對中國出口貿易的影響。

1?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物流績效概況

物流績效指數LPI是由世界銀行提出的用以衡量世界各國物流發展水平的指標體系,該指標可以比較全面地反映各個國家當前的物流狀況,在2012年世界銀行發布的研究報告中,物流績效指數涉及如下6個指標:(1)清關效率,即包括海關在內的邊境管理部門在清關過程中的辦事效率;(2)物流基礎設施質量,即與貿易和貨物運輸相關的基礎設施(港口、鐵路、公路和信息技術)質量;(3)國際運輸便利性;(4)物流服務(運輸公司,報關代理機構)質量;(5)追蹤貨物能力;(6)貨物運輸及時性。LPI及其6個具體指標數值范圍從1至5,數值范圍內數值越高,說明改善程度越好。根據這些指標,可以看到各個國家物流建設水平在總體以及細分的6個方面存在的差異性。因此,選擇物流績效指數來探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國際物流績效狀況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從表1給出的結果來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際物流績效差距較為明顯,在2018年德國物流績效指數得分最高,達到4.20,排名世界第4位,中國物流績效指數得分3.61,排名世界第26位,相比之下中亞五國物流績效指數得分均在2.5分左右;從分項指標來看,中亞五國的各個分項指標均低于歐洲發達國家。在物流基礎設施質量、貨物可追溯性、貨物運輸及時性等方面與歐洲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另外,從海關效率、國際運輸便利性來看,歐洲國家在這兩方面均低于其物流績效指數,說明這兩方面對歐洲國家來說算是薄弱環節,接下來需要在提高海關效率、國際運輸便利性這兩方面給予更多關注。

2? “一帶一路”國際物流績效對中國出口貿易影響的實證分析

2.1? 模型構建

引力模型最早由 Tinbergen[8]和Poyhonon[9]在對貿易規模、各國GDP以及兩國之間距離的關系進行研究時引入到國際貿易領域。此后許多學者對該模型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在原始模型的基礎上進行了擴展。為探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現有物流通道能力,了解當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物流基礎設施、運輸的便利性等是否會對中國出口貿易造成影響,對此本文選取物流績效LPI這個指標,在基本引力模型上,不僅引用了國際物流績效、對外貿易依存度等解釋變量,同時加入該國是否靠海、是否加入上海合作組織、是否與我國簽訂自由貿易協議這3個虛擬變量。本研究選取了2018年“一帶一路”沿線67個國家的截面數據進行回歸,構建如下回歸方程:

LnEXP=β+βLnGDP+βLnGDP+βLnDIST+βLnDEP+βLnDEP+βLnLPI+βLnLPI+βLOC+βSCO+βPLY+μ? ?(1)

式(1)中,EXP表示中國對j國的出口額;GDP、GDP表示中國、j國的國內生產總值;DIST表示中國首都與j國首都之間的直線距離;DEP、DEP為對外貿易依存度,以商品進出口貿易額占GDP比重衡量;LPI、LPI表示中國、j國的國際物流績效,用物流績效指數表示;LOC表示j國的地理位置,沿海國家該值為1,否則為0;SCO表示j國是否加入上合組織,如果該國加入該組織取值為1,否則為0。PLY表示i、j兩國間是否簽訂自貿協定,若與我國簽訂自由貿易協議,則該值為1,否則為0;β為常數項,βk=1,2,…,10為解釋變量的回歸系數,μ表示誤差項。

物流績效指數共涉及清關效率、物流基礎設施質量、國際運輸便利性、物流服務質量、追蹤貨物能力、貨物運輸及時性6個指標。由于國際物流中不同環節的績效改善都會對中國的進出口貿易產生不同的影響,為了具體考察物流績效LPI的各分項指標對中國出口的影響狀況,以便提出針對性地對策建議,本研究在總體回歸后,又采用LPI的6個分項指標作為物流績效的替代變量,從而得到6個分項指標的計量方程。

2.2? 數據來源及說明

基于數據的可獲得性,本文共選取“一帶一路”沿線67個國家和地區作為研究樣本。本文使用的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和地區2018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商品進出口貿易額占GDP比重DEP、各個貿易伙伴的LPI指數及其分項指標數值來自于世界銀行發展指數(World Bank Development Indicators)數據庫(http://www.worldbank.org);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出口額,數據來自于聯合國Comtrade數據庫;兩國間的距離數據通過http://www.freemaptools.com獲得。

表2給出了67個樣本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從均值、最大值、最小值來看,樣本沒有異常值;從樣本數量來看,除對外貿易依存度DEP有缺失值,其它變量的樣本數量均為67;從最大值、最小值來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經濟規模GDP、到中國的距離DIST、物流績效狀況LPI及其各項指標、以及中國對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出口額EXP這幾個指標上有很大差異。在中國對沿線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出口方面,在2018年中國對越南的出口額高達840.16億美元,而對土耳其的出口額僅有0.03億美元;經濟規模方面,2018年德國的GDP為39 372.38億美元,接近同年不丹GDP總量的1 668倍;雙邊貿易距離方面,“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與中國雙邊貿易距離最近的是1 270公里(蒙古),最遠則達到了8 213.67公里(法國);而從LPI指數及其分指標來看,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績效之間存在著巨大懸殊。德國的LPI指數為4.20,而阿富汗的物流績效指數只有1.95。因此要想進一步挖掘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之間的貿易潛力,物流績效的改善可以抵消長途貨運所帶來的貿易成本。

2.3? 實證結果及分析

2.3.1? 總體回歸

運用Stata14.0軟件,對2018年的橫截面數據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來考察LPI指數對中國出口貿易額的回歸情況,并且回歸時使用OLS估計量的聚類穩健估計來解決模型中存在的同方差、自相關問題。本研究先是選取基本引力模型中的兩個變量(經濟規模與兩個國家之間的距離)進行回歸,然后逐步引入新的解釋變量,表3為本文的逐步回歸過程及其結果,從中可以得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物流績效對中國出口貿易影響的回歸分析擬合結果為:

lnEXP=12.11+0.51lnGDP-1.72lnDIS-0.02lnDEP+3.58lnLPI+0.71lnLOC+1.23lnSCO+0.61lnPLY

從結果可見,隨著解釋變量的逐漸加入,回歸的擬合優度值R是逐漸增加的,說明模型的解釋能力在逐漸增強。從回歸系數來看,在其它因素不變的情況下,LPI在所有影響因素中排在首位,對進出口貿易的彈性系數為3.58,說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物流績效總體水平每提高1%,中國出口貿易額就會增長3.58%,另外兩國之間的距離系數為-1.72,對中國出口貿易的影響排名第二,且空間距離每提高1%,中國出口貿易額就會減少1.72%。另外這些因素都通過了10%的顯著性檢驗。

2.3.2? LPI分項指標回歸

為了進一步研究LPI不同方面的改善對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出口貿易的影響程度,本文將物流績效綜合指數LPI分別用清關效率(Customs)、物流基礎設施質量(Infrastructure)、國際貨物運輸便利性(Shipment)、物流服務質量(Services)、追蹤貨物能力(Tracing)、國際貨物運輸及時性(Timeliness)進行替代后回歸,從表4的回歸結果可以看出,和總體的回歸結果一樣,各分指標對中國出口貿易的影響程度均為正數,影響力排序分別為海關效率、國際運輸便利性、物流運輸服務、貨物運輸及時性、貨物可追溯性、物流基礎設施質量。其中貨物運輸及時性和物流基礎設施質量通過5%的顯著性水平,其余分項指標均通過10%的顯著性水平。從回歸系數來看,各分指標的系數在2.5~3.5之間,且均大于其它解釋變量的系數,這說明貿易的繁榮離不開貿易國物流績效的改善,而各個分項的指標的改進都可以進一步降低成本。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 論

通過將 LPI作為國際物流績效的測量指標加入貿易引力模型,實證分析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國際物流績效對中國出口貿易的影響,可以得到以下兩點結論:第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國際物流績效水平的整體提高會帶來中國出口貿易的顯著增加,并且“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物流績效總體水平每提高1%,中國出口貿易額就會增長3.58%。第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際物流績效的各項具體指標對中國出口貿易具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海關效率影響最大,其它依次為國際貨物運輸便利性、物流服務能力、貨物運輸及時性、貨物可追溯性、物流基礎設施質量。其中,物流基礎設施質量和貨物運輸及時性在5%的水平上顯著。

3.2? 建? 議

當前正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關鍵時期,針對“一帶一路”所面臨的瓶頸,提出幾點建議:第一,應加快推進“一帶一路”自由貿易區戰略,提高海關效率。推進自由貿易區戰略有利于消除貿易壁壘。迄今為止,中國已簽訂的自貿區已有20個,在推進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自貿區建設的同時,應注意把握“一帶一路”戰略所帶來的契機,特別要注意海關效率的提升,海關效率一直以來是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聯通的短板,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簽訂自貿協定時,應充分考慮自貿協定簽訂的可行性、設立“一帶一路”自貿區的方式以實現快速通關。第二,積極擴大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投融資業務,完善金融服務。貨物貿易的發展離不開貨幣與金融的自由流動,提高商品的貿易效率自然也離不開配套的金融服務,應加快構建與我國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投融資體系,促進資金融通。第三,應加快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打通各大節點和樞紐,保證鐵路、公路和航空運輸銜接的通暢性。

參考文獻:

[1] 劉小軍,張濱. 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跨境物流協作——基于物流績效指數[J]. 中國流通經濟,2016,30(12):40-46.

[2] 王東方,董千里,于立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物流績效與中國對外貿易潛力[J]. 中國流通經濟,2018,32(2):17-27.

[3] Hollweg C, Wong M H. Measuring Regulatory Restrictions in Logistics Services[R]. ERIA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2009.

[4] 林青. 國際物流對國際貿易的促進機制研究——基于貿易成本的視角[J]. 現代商貿工業,2009,21(9):94-95.

[5] 黃偉新,龔新蜀. 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物流績效對中國機電產品出口影響的實證分析[J]. 國際貿易問題,2014(10):56-66.

[6] 孫慧,李建軍. “一帶一路”國際物流績效對中國中間產品出口影響分析[J]. 社會科學研究,2016(2):16-24.

[7] 康曉玲,寧婧. 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物流績效對中國農產品出口影響的實證分析[J]. 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46(2):126-131.

[8] Tinbergen, J. An analysis of world trade flows[J]. Shaping the World Economy, 1962,5(1):27-30.

[9]? P?觟yh?觟nen, Pentti. A Tentative Model for the Volume of Trade between Countries[J]. 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 1963,90:93

-100.

猜你喜歡
引力模型出口貿易一帶一路
京津冀城市群現代物流網絡構建實證研究
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群地價分析
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制造業產業內貿易的影響因素分析
影響中國創意產品出口“一帶一路”國家的主要因素研究
淺析我國對外貿易的轉變及對策
江蘇省出口產品結構優化升級
山東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問題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