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環保設施公眾開放的現狀分析與建議

2021-07-07 00:50黃笑逸馮曉飛姚軼黃笑逸
世界環境 2021年3期
關鍵詞:浙江省設施公眾

■文 / 黃笑逸 馮曉飛 姚軼 圖 / 黃笑逸

圖1 地上是“水美公園”,地下是杭州臨平凈水廠

在環保設施引發的社會關注度不斷增強、群體性事件風險加大的大背景下,原環境保護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多次聯合發文要求環境監測設施、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垃圾處理設施、危險廢物和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設施四類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推動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公眾和社會組織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

作為中國革命紅船起航地、改革開放先行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要萌發地、“兩山”理念誕生地和率先實踐地,浙江省積極推動環保設施公眾開放,倒逼企業規范運行,保障群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形成良性循環。

一、浙江環保設施公眾開放現狀

(一)開放基本情況

浙江省自2017年開始啟動環保設施公眾開放,在國家要求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開放標準,經過多級努力,初步形成了不斷深化、有序開展的工作格局。截至2021年1月底,浙江省159家單位分四批列入國家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單位名單,其中環境監測設施44家,城市污水處理設施60家,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33家,危險廢物和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設施22家,提前實現四類設施開放全省縣(市、區)全覆蓋。

(二)開放特點

1.多方分工協作,全力保障開放工作

政府部門、環保組織共同參與公眾開放工作,切實保障開放工作順利推進。建立健全政府部門協作機制,做好具體落實工作。環境、教育、住建、團委、婦聯等部門聯動,將開放工作與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等創建工作緊密結合,增強推進合力。鼓勵環保組織參與共建,積極推進政社聯動。臺州黃巖分局將當地環保志愿者協會作為預約平臺和組織單位,點對點組織公眾開放活動,并且借助環保組織,扎根基層開展環保設施公眾開放宣傳。衢州市生態環境局則邀請引進的高端技術人才就公眾普遍關注的生態問題做環保公益講解,為公眾開放的專業化、長效化奠定基礎。

2.四類設施能開盡開,重點企業探索開放

開放單位通過公眾開放,回應公眾關注,不斷探索擴展開放面,努力化解“鄰避效應”。多個地方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推動四類設施公眾開放,其中不乏一些具有特色的四類設施。杭州臨平凈水廠(圖1)就以“地下污水處理,地上公園休閑”的形式向公眾開放,在實現經濟、環境效益雙豐收的同時,也讓周邊居民解除顧慮,提升幸福感。此外,鑒于一些重污染行業企業也是社會公眾十分關心的環保治理對象,舟山大力推動一些環境基礎設施齊全、環境效益良好的企業對公眾開放,包括電力行業、造船行業等,在介紹自身環保設施的基礎上,展示了企業技術先進性。

3.擴展參與方式,擴大參與受眾面

“智慧化、數字化、互聯網+”助力開放。為補齊線下開放人數有限、場地有限的短板,黃巖區率先采用線上線下聯動模式,邀請電臺主播直播進行講解,同時以在線問答等方式與屏幕前的群眾進行互動。2019年,黃巖區累計組織線上線下活動33場次,參與群眾達1780余人次,線上圍觀達13萬人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線上直播方式更是在浙江省內全面鋪開。嘉興組織開展了環保設施公眾開放“線上行”活動,發布了24期可供回放的設施開放視頻,在消除了時間屏障的同時,也讓群眾足不出戶了解了疫情期間環保衛士的努力,打消百姓對生態環境治理的擔憂。

二、浙江省環保設施公眾開放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設施開放準備不充分,參觀效果有待提高

環保設施公眾開放是提升公眾意識、強化環境教育的重要措施,但部分開放單位把開放工作當作額外負擔,既沒有規劃完善參觀通道,又在開放功能的設計上敷衍了事,以內容單一、平鋪直敘的講解、浮于表面的科普開放為主要形式,手段僵化、缺乏互動,個性化服務不明顯,對公眾的吸引力不強,公眾的獲得感不深。

(二)宣傳方式較為陳舊,公眾知曉度有待提高

部分開放單位的宣傳針對性不足、相關選題策劃能力欠缺,更多的還是以“自彈自唱”的形式進行推送,缺乏深度謀劃,重磅報道不多,二次宣傳效果不明顯。宣傳渠道單一,缺少開放單位與參觀群眾互動的平臺,導致形成信息不對稱的局面,開放單位苦于無人參觀,而有參觀需求的人又不知道哪里可以參觀。

(三)開放單位受客觀條件限制,開放尚未實現常態化

公眾親身參觀環保設施遠比單純說教有效,對改善企業對外形象大有裨益。但部分開放單位面臨高峰期人手不足、經費投入緊缺等窘境,在現有條件下,開放參觀時間一般為固定的若干日期和時間段,隨機開放機制不健全。參與對象往往是以學生、志愿者、人大代表等定向團體為主,全民參與度不夠,未能通過設施開放實現對企業正常運轉、達標排放的常態化、主動化的社會監督。

三、對浙江省環保設施公眾開放的幾點建議

經過3年多的探索實踐,浙江省環保設施公眾開放工作在推動公眾理解環保、支持環保、參與環保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今后,浙江省應圍繞“強科普、廣監督、破鄰避”的設施開放工作理念,在政府的保駕護航下,讓企業在公眾監督之下健康發展,更好地發揮宣傳教育作用,塑造出政府、企業、公眾各盡其責的多元參與模式(圖2),打造環保設施公眾開放的浙江品牌,形成全民共治的良好氛圍。

(一)做好全民監督,倒逼企業轉型升級

轉變觀念,堅決摒棄設施開放為企業額外負擔的觀念,將設施開放作為展現企業環保實力和社會責任感的重要機會,促進開放工作與單位日常工作相互融合,在項目的設計、建設、生產過程中始終考慮設施開放和公眾參觀的需求,不斷完善開放環境,將主動開放的理念貫徹到企業的方方面面。調整心態,增強服務群眾意識,拓展公眾參與渠道,加強部門、企業、公眾、社會組織的合作,以“走出去,請進來”的理念,進一步完善公眾開放項目,主動將流程工藝、管理措施、污染處理、清潔工藝等各項內容納入參觀內容中,推動實現不特定對象隨機性的開放參觀,形成持續的社會監督壓力。

(二)創新互動形式,深化科普教育

圖2 環保設施開放中多元參與模式

挖掘和積累開放單位的優秀活動資源,編制特色化參觀指南。以參觀講解為基本形式的同時,創新展示手段,注重滲透式教育及趣味式引導,增添互動體驗環節,利用仿真、虛擬現實等現代多元的科技手段,讓參觀者通過觸摸、操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參與體驗,把設施開放打造成一個集專業性、知識性、互動性、趣味性、藝術性為一體的公眾參與特色陣地,啟發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學而思、思而行,主動了解和參與保護生態環境、改善生態環境、推進綠色發展的公益活動,做一個環境友好型公民。

(三)細分參觀人群,加強開放后的效果評估

依托特定的開放主題,針對不同參觀對象探索實施差異化互動講解形式,開展精細化、定制式活動,提高開放效果。例如,對于從事相關行業的人士側重于技術交流;對于學生以游戲互動等形式為主進行知識科普。此外,健全公眾意見反饋機制,通過問卷調查、現場問答等方式評估活動實施有沒有達到預定的效果,掌握開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及時對活動進行調整精進,促進公眾深入學習環??破罩R,帶領公眾親歷環保一線,準確了解和認識環保設施運行帶來的正面效應,達到環境教育的良性循環。

(四)優化媒體宣傳,提升設施開放影響力

加強宣傳動員,做好事前事后宣傳?;顒訉嵤┣?,加大宣傳力度,制作主題宣傳片、公益廣告,組織專題采訪等活動,主動對接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環保組織、名人等走進開放單位,調動起公眾參與的積極性,將設施開放工作打造成為一個有知名度的生態文化品牌活動。通過微博、微信等渠道,實時更新開放單位的概況、活動形式、參觀時間、活動進展,提高社會公眾參與開放活動的積極性?;顒咏Y束后,將活動照片上傳至網絡平臺,展示活動成果,提高活動吸引力。

(五)做好能力建設,保障常態化開放

在現有工作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制度建設。省級層面加強頂級設計、總體規劃,明確工作目標、細化具體責任,推動各地落實。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建立健全部門協調機制,實行專人負責,主動聯系爭取當地文明辦、教育部門等單位支持。強化指導,邀請專家對開放單位、志愿者進行系統培訓,了解公眾開放的目的、意義。鼓勵企業組織現場參觀學習、培訓交流,提升全(兼)職活動講解人員專業水平,帶領公眾系統了解企業生產運行情況。無規矩不成方圓,建立定期評估機制,將開放頻次、宣傳情況、受眾滿意度納入其中,并給予相應獎勵,確保開放工作逐步推進,彰顯時效。

(六)打造學習樣板,提高設施開放水平

對標國外在環保設施開放方面的先進做法,研究不同層級、不同規模、不同類別的環保設施在公眾開放當中的具體舉措,對比浙江省環保設施開放現狀,進一步尋找差距和不足,因地制宜借鑒成熟經驗,及時研究制定浙江省環保設施開放標準,確定開放基準線。組織開展全省監測系統、污水處理系統、垃圾處理系統、固危廢處理系統四大類中比較規范、特色鮮明、配套完善的開放單位案例申報,高水平總結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及時推廣應用,吸引公眾深入環保治理,推動形成崇尚生態文明、共建美麗浙江的良好風尚,形成全國示范引領。

猜你喜歡
浙江省設施公眾
《初心》
浙江省溫州市籀園小學
民生設施非“擺設”
公眾號3月熱榜
公眾號9月熱榜
公眾號8月熱榜
公眾號5月熱榜
浙江省特級教師
——吳淼峰
垂直循環式立體停車設施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數學競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