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疫情對山東省農產品供應鏈影響研究

2021-07-09 15:31袁鳴姜瑜張帆孫瑜
天津農業科學 2021年4期
關鍵詞:農產品供應鏈新冠肺炎

袁鳴 姜瑜 張帆 孫瑜

摘? ? 要:短時間內的疫情暴發和蔓延,給農產品的生產、供應、加工和銷售帶來一定影響,影響了人們生命安全和正常生活。本研究對農產品供應鏈現狀、生產資料供應、農產品生產加工、農產品物流配送、農產品銷售等理論進行分析,分別從生產資料的供應環節、農產品生產和加工環節、流通配送環節、銷售環節深入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對山東省農產品供應鏈的影響。最后,從提升供應質量、改革電商系統、建立物流基地、完善管理體系等四方面提出疫情背景下保障農產品有效供應的對策,有助于滿足社會和居民對農產品的需求,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加快農產品轉型升級。

關鍵詞:新冠肺炎;農產品供應鏈;供應對策

中圖分類號:F326.6?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DOI 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21.04.011

Abstract: The outbreak and spread of the epidemic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have brought certain impact on the production, supply, processing and sal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affected people's? life safety and normal lif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supply chain, the supply of means of production, the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the sal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 influence of COVID-19 on the supply chai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Shandong Province was further studied from the supply chain,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links, distribution and sales links.Finally,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improving supply quality, reforming E-commerce system, establishing logistics base and improving management system, this paper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suppl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pidemic situation, which would help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ety and resident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economy and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Key words: COVID-19;agricultural products supply chain;supply strategy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快速蔓延且持續時間長,給各行各業都帶了嚴峻的挑戰,使農產品供應鏈受到了干擾。為應對此次突發事件,減少對農產品供應鏈沖擊,政府及社會公民應積極采取措施阻斷疫情傳播,保證農產品有效供應和農業的正常發展,維護人們正常生活。

首先,部分學者就重大突發事件對農產品的影響進行了研究。馬九杰等[1]在對計量模型做出彈性分析后,發現了自然災害對中國農產品生產的影響。何哲[2]發現了突發事件產生和演化的主要原因。蔣和平等[3]指出,疫情的快速沖擊加上蔓延將會對我國農產品的合理供給造成尤為嚴重的惡果。胡曉龍[4]提出,在現階段,區域之間受此次疫情的影響呈現出明顯的差異之分。程國強等[5]指出,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情況下,保障我國農產品的穩定供應和價格的合理平穩將成為一次嚴峻的挑戰。

其次,學者們又從突發事件給農產品供應鏈帶來的影響方面進行了分析。徐娟等[6]在分析重大突發事件對農產品的供應鏈帶來的危害后,分別從不同視角提出了應對機制。吳忠和等[7]發現突發事件給鮮活農產品帶來了嚴重損失,更給農產品供應鏈管理造成了極大破壞。聶麗和齊忠[8]指出造成突發事件的原因及其特征,并在此前提下提出緊急止損的對策。李瀅棠等[9]在分析對農產品綠色供應鏈重大突發事件進行后期協作處理的重要性后,指出農產品綠色供應鏈重大突發事件的后期協作處理流程。

最后,學者們從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方面進行研究分析。王學棟[10]認為,為實現應急管理,政府應構建財政保障和信息體系。劉茜和王高[11]認為,應急管理研究的重點是怎樣合理規劃應急管理機制的數量。唐正繁[12]提出,政府需要深刻理解在鄉村建立危機應急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張歡和吳峰[13]對農村基層應對巨大災難的領導力進行了歸結。陳璐等[14]指出了重大突發事件的安全應急機制等方面的成果和問題。周作亮[15]指出,有些地方和企業出現防疫制度不完整、不健全或隨意篡改農業數據等現象。廣德福[16]認為,必須全力以赴進行防控工作,以保障疫情不再擴散和蔓延。趙云玲等[17]提出,應盡快加大政府的放權力度。聶赟彬[18]提出要加大監控檢查力度,及時處置突發的疫情。

綜上所述,隨著近幾年社會不斷進步和經濟不斷發展,重大突發事件對農業以及農產品的影響也隨之成了農業領域學者們探討的重點話題。由于存在威脅人們生存和農業發展的危機,因此,應積極提出對策,保障農產品的有效供應。

目前,我國學者對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山東農產品供應鏈影響研究較少,本研究分析了山東省農產品現狀以及在諸多理論背景支撐下,疫情暴發給農產品供應鏈各環節帶來的沖擊。

1 山東農產品供應鏈的現狀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各地農產品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農產品消費偏好、購買渠道、產品價格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餐飲行業、單位食堂、聚餐活動等團體性需求較少,但家庭需求變化不大,居民不再注重商品的價格,反而更加重注質量和購買渠道安全問題,干凈、新鮮的農產品成為了大多數人的選擇,促使全國農產品朝著標準化、規范化、安全化的方向發展。

表1是全國農作物總播種面積較大的幾個地區,山東省地大物博,為了防止農產品供應鏈斷開,山東省農產品供應鏈政策也有所改變。首先,受疫情影響,農產品出現滯銷,山東省各地領導干部帶頭尋找銷路,開辟了電商直播新道路,由直播間購買代替實體店,效果立竿見影,既避免了人群接觸,又使得積壓的農產品銷售一空。其次,山東省商務廳與阿里巴巴集團簽署了合作協議,將壽光蔬菜與阿里大數據相結合,建立產、供、銷數字化,推動壽光蔬菜的轉型,將淄博設為第一個數字化城市,在不久的將來,以山東省為中心的農產品將銷售至全國各地,甚至全世界。

2 農產品供應鏈基本理論

農產品供應鏈環節結構見圖1。

2.1 生產資料基本理論

生產資料也被叫做生產手段,其含義是指勞動者在進行農業生產時所需利用的原材料或要素,具體包括工具、原材料、土地、倉庫和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生產資料是農業生產活動中所有勞動要素和對象的總稱,是進行物質生產所必須具備的條件。

2.2 農產品生產加工基本理論

農產品生產是指利用生產資料在一系列農業活動中獲得初級農產品的過程。農產品加工是指以初級農產品為原料,根據其組織特征、化學成分和原理性質,采用不同的加工技術和方法制成各種粗、細加工的成品和半成品的過程。

2.3 農產品物流配送基本理論

根據國家標準,農產品物流配送可以理解為:在經濟合理區域范圍內,根據用戶的要求,對農產品進行挑選、加工、包裝、分割、組配等作業,在物流據點內進行分揀、配貨等工作,并將配好的農產品適時地送交收貨人的過程[20]。

2.4 農產品銷售基本理論

農產品銷售是指在農產品從農戶到消費者的流通過程中,實現農產品價值而進行的一系列產品價值的交易活動。其銷售活動貫穿于生產資料供應環節、農產品生產加工環節以及農產品物流配送環節,將農產品的價值體現的淋漓盡致,滿足了社會和居民的需求。

3 疫情對山東農產品供應鏈的影響

3.1 新冠肺炎疫情對生產資料供應環節的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生產資料運輸受限。一方面,山東省大部分縣鄉道路實施交通管制,導致保春耕的農業服務以及農資產品運輸“最后一公里”遇到困難;另一方面,大部分鄉村集市被取消,不允許農民上街趕集,人為阻斷了農民購種和種業公司銷種的對接[3]。

化肥、農藥等藥物受農村和城市道路封閉的影響,不能及時供應,對種植業造成嚴重影響。此前,為了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全國范圍內大規模的化肥生產企業已經正式開工,積極調動和運輸化肥,化肥總銷售量有所提高,剩余庫存量隨之減少。其中有多家化肥存儲企業,嚴格按照要求執行化肥存儲計劃,并及時向其他地區調入化肥,以減少疫情對化肥和農藥的供應沖擊。養殖所需的飼料、禽苗、激素藥品等生產資料的運輸也受到阻礙,直接給養殖戶造成重大損失,特種養殖業進入前所未的低迷期。政府相關部門及時對該情況做出決策以保證飼料生產企業的開工率,截至2020年3月初,我國飼料生產企業的開工率已經過半,作為飼料生產大省的山東省,其開工率已經遠遠過半。

3.2 新冠肺炎疫情對農產品生產加工環節的影響

3.2.1 對農產品生產環節的影響 春種時期,疫情雖有好轉跡象但仍在持續,各類種子、化肥、農藥等運輸受限,農戶得不到原料無法及時進行春種。農產品種植業大都出現雇工困難、費用高、原料短缺等問題,使得生產成本增加到三成以上。此次疫情不僅對種植業有影響,還給養殖業帶來了一定的沖擊。養殖戶沒有生產渠道,飼料的供應發生了短缺現象,再加上交通不便,使得飼料和設備的運輸成本大大增加,加大了養殖風險。

3.2.2 對農產品加工環節的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山東省各種農產品產品的養殖、加工、包裝和銷售企業都受疫情等因素影響,造成延期復工或無法復工的現象。不過相比其他地區,山東省的復工率相對較高,全省8 289家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有7 156家復工,復工率86.3%;重點監測的1 818家農產品加工企業中,有1 568家復工,復工率86%[21]。農產品加工企業數量雖然眾多,規模以上企業也逐年增加,但企業個體規模小,規模以上企業少,特別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仍處于空白,因此企業輻射帶動能力較弱[22],使整個行業的發展受到劇烈抨擊,成本損失嚴重。

3.3 新冠肺炎疫情對農產品流通配送環節的影響

3.3.1 流通時間變長 山東省的農產品極具季節性和地域性,不易保存和運輸。在物流作業中須根據農產品易耗、易腐的特性,提高作業的技術裝備水平,減少農產品在物流過中的損耗,并合理安排農產品配送路線、運輸方式,以增加效益[23]。由于受疫情影響,海關要嚴格進口海產品準入管理,嚴格落實海關總署進口海產品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計劃,各地商務、市場監管部門要組織開展進口海產品的品種、數量、來源,以及相關運輸、倉儲、銷售等人員的摸排登記等一系列工作,極大地延長了農產品流通的時間。為此,山東省開通了應急物資運輸綠色通道,全省可隨時調用的客、貨運車輛4 970輛,免費通行136輛次。截至2020年1月29日晚7點,山東省綠色通道通行鮮活農產品運輸車輛4 496車次,免收通行費94.5萬元,大大縮短了流通配送的時間[24]。

3.3.2 傳統流通渠道改變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消費者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進行居家隔離,少出門、不聚餐,所以超市和農貿市場等地消費者的數量也在直線下滑。這種情況下,線下產品供應店被迫停業,傳統銷售渠道由此改變。人們對快遞和外賣的需求逐步上升,越來越多的人使用網上購物、送菜上門等服務,甚至每天早上八點有準時搶菜的活動,這些現狀推動了快遞和外賣電商平臺的快速發展,提高了知名度[25]。

3.4 新冠肺炎疫情對農產品銷售環節的影響

3.4.1 農產品大量滯銷 突發疫情后,山東省大多數地區封村封路,交通困難,使得物流受到極大限,再加上部分銷售方暫停營業或者改變銷售模式導致農產品出現嚴重滯銷,其中聊城辣椒、濱州芹菜、煙臺蘋果等滯銷問題尤為嚴重。

2020年3月中旬,筆者通過電話調查了聊城某辣椒種植戶后了解到,受疫情影響,辣椒的需求量沒有往年多,村里共種植了約26 hm2,總產量600萬kg,如今辣椒價格下跌嚴重,根本掙不回本,并且隨著霜凍來臨,辣椒還會被霜打壞,造成損失。

2020年3月末,筆者通過電話調查了具有“芹菜種植之鄉”美稱的陽信縣幾戶農民,了解到在疫情后芹菜的銷售同樣出現了供大于求的情況。根據走訪調查,2020年陽信縣芹菜的種植面積大約為533 hm2,前幾年在這時候已經銷售一空,但到現在賣了不到267 hm2。當地村民表示,種植芹菜每公頃地至少需要賠3萬元,由于疫情突發,原本已經聯系好了的批發商和零售商也都沒有來。

2020年4月初,筆者通過電話調查了煙臺棲霞市的幾位果農了解到,前幾年蘋果價格為2~3元·kg-1的時候很好賣,如今鄉里有幾十萬千克蘋果堆積在倉庫中未銷售。疫情過后果商數量明顯下降,再加上同行業壓低價格,農民辛苦忙碌一年沒有掙到錢。

3.4.2 農產品價格波動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使得糧食、食用油、豬肉、牛肉、羊肉、白條雞、雞蛋、蔬菜、水果等農產品的價格都有所升高,直到4月份左右恢復平穩。由圖2可以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1)水果的價格變動幅度最大。疫情暴發后,水果無法長時間保存,使水果價格急速升高,平均批發價格達到6.56元·kg-1,相比疫情前上漲了4.0%。

(2)豬肉價格變動次之。2019年非洲豬瘟的暴發對養豬業造成嚴重的影響,導致山東省下半年豬肉價格暴漲。豬瘟過后,在養豬業慢慢恢復時,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對其帶來了二次打擊,豬肉價格也再次出現上漲至49.04元·kg-1,相比疫情前增加了2.5%。

(3)除了水果和豬肉外,其他農產品價格也有所上漲。其中,糧食和食用油的批發價格相比疫情前分別上漲了0.9%和0.5%;牛肉的批發價格為69.34元·kg-1,比疫情前上漲了0.6%;羊肉的批發價格為67.05元·kg-1,比疫情前上漲了1.1%;白條雞的批發價格為19.27元·kg-1,比疫情前上漲了0.8%;蔬菜的平均批發價格為5.48元·kg-1,比疫情前上漲了0.7%。

(4)雞蛋的變動幅度最小。因為雞蛋生產成本較低、規模巨大、產量多,且相對于其他商品雞蛋自身的價格不高,雖然發生疫情,但雞蛋的價格變動仍然是最小的,9.51元·kg-1,相比疫情前僅上漲了0.2%。

4 疫情背景下保障農產品有效供應的對策

4.1 提升農產品供應質量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消費者越來越注重農產品的質量認證與安全檢測問題,同時政府也大力支持消費者選擇綠色、新鮮、健康、衛生的農產品。作為農產品供應者要保持嚴謹的態度生產農產品,確保農產品在生產、加工、流通、銷售等環節的安全。同時,政府應進一步加強對農產品質量的管理,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使農民對農藥和化肥的使用更加規范[27],確保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4.2 改革農產品電商系統

國家和政府要以改善農產品的安全和質量為目標,構建完整的電商信息體系。因此,改革一方面要建設自己的營銷模塊,另一方面要通過第三方平臺的連接促進營銷,促進線上與線下緊密集成,使交易、支付、配送、供應鏈上升到更高層次,以便電商服務體系打開中國特色農產品銷路,為農產品跨境電商創造新機遇[28]。

4.3 建立多個物流基地

對于容易腐爛和變質的部分農產品可以建立多個物流運輸基地,進行加工和包裝,使其經過生產、加工、包裝后,直接到達消費者手中,減少中間的零售和批發等環節,保證農產品的鮮活度,減少損耗成本,使得物流運輸更加方便、快捷。同時,加強農產品物流體系建設,加強物流網點基礎設施及物流配送網絡建設,加強與第三方物流合作,提高農村物流覆蓋程度[29]。

4.4 完善農產品管理體系

目前,我國的農產品應急管理體系還不完善。為了實現應急管理,應盡快加大政府的放權力度,構建財政保障和信息體系,合理規劃應急管理機制的數量,建立綜合、立體的應對公共衛生事件、禽畜疫情的信息披露、預警和快速反應機制[30]。此外要加大監控檢查力度,及時處置突發的疫情,全力以赴進行防控工作,以保障疫情不再擴散和蔓延。

5 結 論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農產品消費偏好、購買渠道、產品價格都發生了變化,山東省作為農業大省,其生產資料的供應、農產品生產加工、物流配送和銷售等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山東省農產品所需的生產用料運輸受限,生產成本增加、復工困難、行業出現長期低迷的情況,不僅生產資料供應和農產品生產加工環節受影響,連流通配送和銷售環節也難逃魔掌,物流時間變長、傳統流通渠道改變、農產品滯銷、銷售價格波動等問題也隨之出現。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我們要以積極的心態應對和保障農產品有效供應,做到提升農產品供應質量,確保各環節的安全性;開發農產品電商系統,使得線上與線下相結合促進銷售;建立多個流通基地,以節約成本;完善農產品管理體系,及時處置突發疫情,以滿足社會對農產品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馬九杰, 崔衛杰, 朱信凱. 農業自然災害風險對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影響分析[J]. 農業經濟問題, 2005(4): 14-17.

[2] 何哲. 群體性事件的演化和治理策略——基于集體行為和西方社會運動理論的分析[J]. 理論與改革, 2010(4): 105-109.

[3] 蔣和平, 楊東群, 郭超然. 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農業發展的影響與應對舉措[J]. 改革, 2020(3): 5-13.

[4] 胡曉龍. 新冠肺炎疫情對農業農村經濟的影響及對策[J]. 河北金融, 2020(3): 19-23.

[5] 程國強, 朱滿德. 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糧食安全: 趨勢, 影響與應對[J]. 中國農村經濟, 2020(5): 13-20.

[6] 徐娟, 李學婷, 涂濤濤, 等. 生鮮農產品突發事件中農戶風險的應急組織模式研究[J].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3): 64-70.

[7] 吳忠和, 陳宏, 梁翠蓮. 時間約束下不對稱信息鮮活農產品供應鏈應對突發事件協調模型[J]. 中國管理科學, 2015, 23(6): 126-134.

[8] 聶麗, 喬忠. 農產品綠色供應鏈安全突發事件成因及緊急止損策略[J]. 價值工程, 2016, 35(7): 256-257, 258.

[9] 李瀅棠, 喬忠. 農產品綠色供應鏈安全突發事件后期協同處置流程與技術研究[J]. 價值工程, 2016, 35(28): 242-243, 244.

[10] 王學棟. 我國政府對自然災害應急管理的對策分析[J]. 科技進步與對策, 2004(9): 4-6.

[11] 劉茜, 王高. 國外企業危機管理理論研究綜述[J]. 科學學研究, 2006, 24(S1): 255-260.

[12] 唐正繁. 我國農村群體性突發事件的政府危機管理[J]. 貴州社會科學, 2007(6): 19-22.

[13] 張歡, 吳峰. 巨災下鄉村基層領導力研究[J]. 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2): 99-104.

[14] 陳璐, 崔樹玉, 王魯, 等. 山東省基層衛生應急工作的現狀與對策探討[J]. 預防醫學論壇, 2012, 18(12): 957-958, 封3.

[15] 周作亮. 堅定必勝信心 應對嚴峻挑戰——我國非洲豬瘟疫情防控綜述[J]. 豬業觀察, 2018(6): 2-4.

[16] 廣德福. 守住安全底線 堅持質量引領 扎實做好新時代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J]. 甘肅畜牧獸醫, 2018, 48(1): 28.

[17] 趙云玲, 張文東, 趙柏林, 等. 云南省瀘水市非洲豬瘟疫情流行病學調查[J]. 中國動物檢疫, 2019, 36(6): 9-11, 35.

[18] 聶赟彬, 喬娟. 非洲豬瘟發生對我國生豬產業發展的影響[J]. 中國農業科技導報, 2019, 21(1): 11-17.

[19] 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年鑒[M]. 北京: 中國統計出版社, 1990-2019.

[20] 李春城. 我國農產品物流配送模式研究綜述[J]. 現代化農業, 2013(8): 33-36.

[21] 劉輝.山東8289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復工7156家 復工率86.3%[EB/OL].[2020-03-03].http://news.iqilu.com/.

[22] 楊曉瑩, 王德信. 農產品加工業能力提升及其鄉村化戰略路徑研究——以菏澤市為例[J].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19, 30(21): 23-28.

[23] 畢玉平. 山東生鮮農產品物流供應鏈模式研究[D]. 楊凌: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1: 76.

[24] 張敏敏. 山東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應急運輸開通712條綠色通道[EB/OL]. [2020-01-30]. http://news.sdchina.com/.

[25] 李浩南. 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對物流的影響[J]. 中國物流與采購, 2020(11): 37-38.

[26] 商務部. 中國經貿[EB/OL].[2020-04-01]. https://cif.mofcom.gov.cn/.

[27] 呂思宇, 王麗娟, 吳鵬飛, 等. 我國農產品安全問題淺析[J]. 保鮮與加工, 2016, 16(4): 128-131.

[28] 潘建偉, 郭苗苗. 新冠肺炎疫情對農產品流通的影響分析[J]. 商業經濟研究, 2020(11): 155-157.

[29] 黃曉偉. “互聯網+”背景下農產品電商發展探析[J]. 山西農業科學, 2017, 45(6): 1028-1031, 1036.

[30] 李叢希, 譚硯文. 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農產品有效供給的主要影響及對策[J]. 南方農村, 2020, 36(2): 16-22.

猜你喜歡
農產品供應鏈新冠肺炎
情報體系在應急事件中的作用與價值
我國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對的情報機制及體系
政府要做好公共價值的創造者和守護者
新冠肺炎疫情前期應急防控的“五情”大數據分析
科學與價值: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風險決策機制及其優化
臺陸委會正式改稱“新冠肺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