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視域下大學生“校園貸”規避路徑研究

2021-07-14 21:13徐國平
錦繡·中旬刊 2021年3期
關鍵詞:校園貸互聯網+互聯網

摘要:互聯網的發展,催生了“校園貸”新事物的產生與發展。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校園貸”所帶來的問題逐漸呈現,并為高校大學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研究在梳理“校園貸”的產生背景與發展歷程的基礎上,從大學生思想、心理等方面闡釋了大學生“校園貸”產生的根本緣由,從而提出了規避高校大學生“校園貸”的具體路徑。

關鍵詞:互聯網;校園貸;緣由;路徑

“校園貸”作為金融領域的新生事物,是互聯網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最年來,“校園貸”得到了快速發展。由于市場監管、高校管理不到位的情況下造成了市場相對混亂、影響大學生身心健康的不利局面。為改變這樣的局面,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加以解決,遏制不良勢頭進一步向前發展與延伸。

一、“校園貸”的產生背景與發展歷程

經歷了長時間的發展過程,大學生“校園貸”已眾所周知,受到了一些大學生的廣泛歡迎,也給一些大學生帶來了不利的影響,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校園貸的產生是在一定的環境背景下,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呈現了“校園貸”的真實面貌。

(一)“校園貸”的產生背景

最早出現的“校園貸”是為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提供助學貸款,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的一種貸款形式。這種貸款具有嚴格的申請與審批流程,一般為免息貸款,大學生畢業后按照協議的要求按期償還貸款。但近年來,一些企業與個人在利益的驅逐下,向在校大學生提供貸款業務,助長了學生過度消費、超前消費的勢頭,使原有“校園貸”失去了助學的意義。在“校園貸”的發展過程中,也滋生出一些大學生的其他問題,引發了社會對“校園貸”的廣泛關注。

2009年,國家銀監會明確指出:金融機構應該綜合學生過往的信用記錄、收入情況、家庭支持力度等條件給出是否發放信用卡、授信額度有多高的判斷。由于大部分大學生是不具備以上條件的,使信用卡開始逐步退出大學生金融借貸市場。此外,銀行貸款具有門檻高、審核嚴的特點,大學生向銀行貸款非常困難。在大學生群體中,大學生熱愛消費、娛樂,對資金的需求較高,但家庭所能提供的資金只限于學生的日常費用,是相對固定的。在這種情況下,為擺脫大學生對資金的需求與無法供給之間的矛盾,“校園貸”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出現逐漸并發展起來的。

(二)“校園貸”的發展歷程

從“校園貸”的產生開始,“校園貸”經歷了一定的發展歷程。2014年,“校園貸”在我國剛剛興起;2015年,“校園貸”出現了磅礴的發展態勢,發展不斷壯大;2016年開始,“校園貸”亂象開始出現,引發了市場的監管。在短短的三年時間內,“校園貸”經歷了巨大的發展變化。

2014年,校園分期平臺迅速崛起,先從電子產品入手,結合電商、地推和分期付款的優勢,迅速在全國大學蔓延。除了分期消費,還有其他的借貸產品爭先恐后的進駐校園。這一階段的“校園貸”主要有三種主流平臺:第一種是阿里、京東、淘寶等傳統電商平臺提供的信貸服務。第二種是專門針對大學生的分期購物平臺,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還提供較低額度的現金提現業務。第三種是P2P貸款平臺,主要用于幫助大學生助學和創業,如投投貸、名校貸等。但以上三種平臺存在一些非法的、暗箱操作的行為,一些機構或個人以“校園貸”的名義向高校學生發放高利貸、裸條借貸,成為了“校園貸”變質化的主導因素。2015年,“校園貸”呈突發式增長,“校園貸”亂象也開始逐漸暴露?!靶@貸”平臺在相關監管政策還未完善的情況下快速占據了市場。一是專門針對大學生的分期購物平臺,如分期樂、趣分期等平臺以相同的方式復制出成百上千個校園分期平臺。二是眾多的P2P平臺不斷加入“校園貸”。因此,這一階段是“校園貸”亂象的巔峰期,這些亂象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校園貸”利息高,被稱為“高利貸”。一些非法的高利貸機構打著“校園貸”的旗號向大學生發放利率高達50%以上的高利貸,并誘騙、誤導學生借貸。另外一些分期消費平臺以天為計算單位,收取未還款金額的1%作為滯納金,這種方式有時超過高利貸。第二,裸條借貸影響“校園貸”市場秩序。裸條借貸是指在借款時,以借款人手持身份證的裸體照片替代借條。最值得關注的是女大學生用裸照獲得貸款,當發生違約不還款時,放貸人以公開裸照作為要挾逼迫借款人還款。第三、暴力催收。當借款人無力償還借款時,借貸平臺將以軟硬暴力甚至非法手段向借款人追回所欠的款項,包括本金、利息以及違約金。第四,個人信息被冒用。一些大學生的身份信息被同學與朋友冒用,進而使自己染上“校園貸”。

2016年,“校園貸”迎來“監管時代”,大量“校園貸”平臺逐漸退出。2016年4月,教育部、銀監會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校園不良網絡借貸風險防范和教育引導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提出了要加大不良網絡借貸監管力度,建立校園不良網絡借貸的日常監測機制、實時預警機制與應對處置機制,對校園不良網絡借貸平臺的監管和整治,教育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具有重要的意義。

隨著“校園貸”監管政策的日益收緊,“校園貸”市場步入整頓期,“校園貸”平臺呈現大面積退出趨勢。同時,一些“校園貸”平臺紛紛醞釀如何在新的形勢下轉型與發展,在政策的壓力下尋找新的機遇與突破口。

二、大學生“校園貸”產生的根本緣由

終究是什么原因導致大學生相信“校園貸”呢?分析其原因,既有大學生個人內在的因素,也有外在的眾多因素使然。通過實證調研數據分析整理,我們發現產生“校園貸”主要由以下兩個因素造成。

(一)基于大學生的思想與心理特點。

伴隨著信息化、網絡化的高度發展,帶來了大學生思想的深刻變化,呈現了一些新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互聯網帶來了信息的多樣化與多元化,給大學生獲取新的知識提供了新的手段。當今社會,大學生的思想高度自由化與個性化,導致的弊端就是對眾多的信息辨別能力存在明顯的缺陷,無法辨別信息真偽,看待問題往往片面化,很容易上當受騙。與此同時,在大學生心理因素方面,在新的階段也呈現了新的特點。大學階段是大學生心理逐漸成熟的時期,但從當前大學生的情況來看,仍處于一種心理未成熟、不穩定與不平衡的階段,在遭受一些困難、挫折時往往表現出心理承受能力較弱,害怕失敗,極為悲觀的一面。此外,激烈的社會競爭導致了大學生的虛榮心與攀比心較強,產生了大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正是由于大學生的這種思想與心理特點,使一些“校園貸”機構抓住了大學生的軟肋,直擊大學生思想與心理領域中的薄弱環節,使其有機可乘,從中獲得利益。

(二)緣于“校園貸”機構的宣傳手段與方式。

“校園貸”機構抓住大學生的思想與心理特點,采用一些具有吸引力、使大學生極易接受的宣傳手段吸引大學生參與貸款,從而實現自己的目標。以“培訓貸”為例,最具誘惑力的手段包含了免費培訓、分期付款、高薪就業三種方式。所謂免費培訓,即培訓機構以校內公益講座的名義,幫助大學生提高專業技能與水平,認識職業、認識社會發展趨勢等。公益、不收費、在校內、適合大學生需求性質的講座等條件滿足了大學生一系列需要,使一些大學生有了參與的意愿,而培訓機構就是希望達到這樣的效果。分期付款結合了大學生經濟的實際狀況,充分解決了大學生培訓需求與當前資金問題不能滿足其根本要求的矛盾,緩解了大學生因培訓產生的資金壓力。甚至有一些培訓機構提出畢業后在分期付款,這種形式更容易受到學生的歡迎。其實,在分期付款中就潛藏著高利貸的性質,合同的設置也存在很多隱形的霸王條款。高薪就業是最容易吸引大學生參與培訓的一個幌子。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工資待遇的狀況如何是其作為職業選擇的一個重要參考因素。從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發現,不良“校園貸”平臺勾勒出一幅幅美好的畫面令大學生十分神往,深陷其中。如不論你的學歷、專業,只要參與培訓就能提供高薪工作、提供五險一金待遇,這種“洗腦式”的灌輸,無不讓大學生產生沖動。而事實上,培訓的課程大多是沒用的,所分配的工作也是十分不理想的,使他們在較短的時間內離開了工作崗位。

三、大學生規避“校園貸”的路徑

青年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可靠建設者與接班人,他們能否健康成長成才關系重大。全社會要從保護大學生健康發展出發,構建積極、良好的環境氛圍保障大學生免遭不良“校園貸”侵蝕。具體而言,社會、高校、家庭與大學生要形成合力,將不良“校園貸”所帶來的弊端扼殺在萌芽之中。

(一)加強“校園貸”機構的監管,織密不良校園網貸機構的投機漏洞。

從國家層面而言,集中整頓與治理“校園貸”亂象,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與營商環境,需要從政策與法律、社會治理等方面采取一些有利的措施。一是盡快制定出臺一些專門針對“校園貸”,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法律法規體系,打擊、遏制“校園貸”的生存空間。當前國家針對“校園貸”的法律法規體系還不完善,對一些“校園貸”問題的解決有時存在不及時、不到位之處。此外,“校園貸”產生的一些新問題,原有的法律法規還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豐富了“校園貸”問題的法律解決路徑。二是完善貸款機構的審批流程。嚴把貸款機構資質申請審批,對機構業務工作人員開展教育培訓,對貸款機構進行實時監督與管理,不定期進行工作調查,防范機構性質發生變質與異化,避免對社會造成不良的后果。

(二)強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學生對“校園貸”的整體認知

加強和完善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學生“校園貸”的識別和防范能力,是大學生預防與規避“校園貸”產生的有效途徑?;ヂ摼W時代下,各種信息錯綜復雜,大學生由于涉世不深,社會經驗缺乏,對信息的把握與識別存在欠缺,不能對外界事物有清晰的把握,需要教育工作者給予一定的教育與指導。面對不良“校園貸”的威脅,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主體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宗旨,充分發揮主導性作用,通過一定的形式、手段、方式,運用豐富的教育內容對大學生開展教育,幫助大學生認清校園貸的本質,從而規避不良“校園貸”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在高校,作為與學生關系最為密切的輔導員要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作用,要經常性的召開主題班會,與學生談心談話等形式宣傳“校園貸”相關知識與風險,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與心理狀態,才能避免外界不利因素對學生造成的干擾與破壞。

(三)加強對大學生的關心與關愛,營造與形成良好的家庭育人氛圍。

大學生間的差距十分明顯,表現在不同方面。從家庭層面而言,有家庭間的經濟差異、教育差異與氛圍差異。經濟、教育與氛圍的差異都以不同的形式影響大學生的整體思想與心理狀態,影響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的塑造與形成。大學階段是培育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的關鍵時期,“三觀”形成的好壞學生未來的發展具有直接的影響。作為家庭,應從家庭自身的實際出發,盡可能的為大學生身心發展、成長成才創造最佳環境,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給子女更多的關心與關愛。此外,家長與注重加強信息溝通與交流,平時多了解子女在校的學習與生活情況,對子女存在的各種困難與問題做到及時化解,避免造成更多的侵害。

(四)全社會共同發力,形成社會-高校-家庭-個人良好的育人格局。

防范化解不良“校園貸”所造成的不良后果與破壞,全社會需要共同重視,同步推進,努力形成社會-高校-家庭-個人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四者在地位與作用中無孰輕孰重之分,處于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國家出臺的政策、法律法規體系與運用的社會管理手段,高校層面的金融、法律知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家庭層面的關心關愛以及大學生個人意識的培養四者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每一個主體在規避大學生“校園貸”所帶來的影響方面都承擔了不同的責任,肩負著的使命。當大學生存在“校園貸”問題時,根據問題存在的根源可以從不同層面尋求解決路徑,使問題得到盡快解決。因此,面對“校園貸”的襲擊,國家、高校、家庭與個人形成合力,是驅散“校園貸”弊端的可靠保證。

參考文獻

[1]《關于加強校園不良網絡借貸風險防范和教育引導工作的通知》.2016年4月教育部、銀監會聯合印發.

[2]廖愉平,邵磊.校園網貸的風險及應對[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4(02):第127頁.

[3]張揚.從“校園貸”問題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不足與完善[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19(20):第82頁.

[4]鄭曉英,李力.運用法律手段嚴厲整治“校園貸”[J].人民論壇,2020,(Z1):第135頁.

徐國平(1990.4-),男,漢族,博士研究生,重慶工商大學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項目:本研究為2019年度重慶工商大學校內科研項目(思政專項):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校園貸的問題與路徑研究(項目編號:1953003);2020年重慶市教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一般項目(思政專項):“困境、路徑:“互聯網+”視閾下高校學生校園貸問題探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SKSZ035)階段性成果。

(重慶工商大學?重慶?南岸?400067)

猜你喜歡
校園貸互聯網+互聯網
從眾心理對大學生“校園貸”的影響淺析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厘清“校園貸”潛在風險:大學生當心跌入人生陷阱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論我國“校園消費信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大二學生被“校園貸”奪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