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論“德、和、善”思想在漢語國際教育的當代價值(1)

2021-07-16 09:43曾以瀟
讀書文摘(下半月) 2021年4期
關鍵詞:漢語國際教育當代價值

曾以瀟

[摘? 要:斯人已去不復歸兮,猶憶影,尺牘留香。中華傳統思想里的“德、和、善”文化是中華勞動人民為人處世、觀察世界的普世法則,匯聚了歷代人民超群的思想精髓。本文介紹了其在漢語國際教育中的應用,并結合實情分析了其在本專業體現的當代價值。

關鍵詞:德、和、善;漢語國際教育;當代價值]

1中國思想史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儒釋道、墨法名、魏晉玄學、宋明理學、陸王心學…無數流派、學說,甚至宗教此消彼長,紛紛在浩瀚的中國思想史上留下了屬于自己的那濃墨重彩的一筆。但無論每個學派之間有多大的區別甚至彼此對立,在社會的主流思想中總有一縷線串聯其中——那就是“德、和、善”,根植于德、和、善的中華主流思想組成了中華民族超群、浩瀚又璀璨的思想史,如果能夠合理引入到“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思想教育實踐中,無疑具有重大的實際應用價值。

2中華思想史的意義

縱觀中華思想史中的“德、和、善”精神,其在本專業的重要意義在于:

2.1其反駁了相關陰謀論,為本專業自身的設立提供自信,更豐富了現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

2.2其與中華傳統理論思想相輔相成,為漢語教師的師德樹立提供理論依據,為良性師生關系樹立典范。

2.3“德、和、善”思想尤其是其中“和”的內涵,為跨文化交際中的各種沖突,包括各類突發緊急事件提供了“方法論”指導。

2.4“德、和、善”的精神內涵和外延為外派教師提供了堅實的思想底氣和文化自覺、自信。

2.5其折射在本專業基層和領導層兩個層面,體現在為教學法和管理法提供了思路。

這五個主要意義,充分彰顯了傳統“德、和、善”思想的當代價值。時逢盛世,我們更需要思想家,而“華夏文明史就是一部思想史”,我們理所應當追本溯源,讓好的思想精神日久彌新,不被湮沒在這滾滾的歷史洪流中。

3中國古代思想的“德、善、和”文化

中國古代思想精神能夠連綿傳承 5000 年絕不是偶然的,中國古代傳統思想的人本、理性特征以及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宇宙觀較之于西方文化的宗教性和人類中心主義,顯得更加人文和理性。就傳統理論思想而言,其推崇的是一套裹挾德、善、和三方面的理性文化,其中雖然也混合著糟粕雜蕪,但從主體上看,其主體仍是有德、講善、求和的。這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根本屬性。而西方文化的本質是占有性、排他性,是一種神文化、力文化、霸文化。

3.1說“德”

儒家文化在促進和諧人際關系方面,明確提出了“退一步,海闊天空”的思想,主張在矛盾面前首先加強對個人品德的修養,從而贏得對方的尊重和諒解。自古以來,圍繞著傳統儒家思想發散開來的各類思想流派中,主張弘揚師德的故事、警句數見不鮮,它們經過歷代的口耳相傳,至今仍經久不衰,它們不僅能為我們自身“師德”的樹立提供理論依據,也能為良性的師生關系提供典范。宋代臨川先生的一句“教人治人,皆宜以正直為先”說的正是這個道理吧。

3.2說“善”

而關于“善”,就更不必多言。中國古代先賢均秉持民本理性、人性至善的理念與追求。因為傳統儒家思想里的倫理精神無時無刻不在突出著一種被內化為救世的慈善思想的“善”念,所以在那個禮崩樂壞的時代,雖然天下震蕩,但卻有“諸子百家”。因為人們過得苦,諸子們才要尋求或實際的,或虛無的解決辦法,實際的辦法解決實際的情況,虛無的辦法解決虛無的問題。這種慈善思想反映到現今,就表現為所謂的“中國人都內斂含蓄”、“一切盡在不言中”,這是好聽的說法,而不好聽地說法,就是“中國人虛偽而猜不透”這一類荒謬之言了。

3.3說“和”

最后,中國傳統思想精神里的“和”更是無處不在。人是有社會性的高等動物,個性不同,利益主體迥異,如何相處?中國古代儒家有一大法寶——“和”??鬃釉谡摗昂汀钡木瘛昂汀钡膬r值時,繼承了前賢“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相成相濟”的思想,但又有新的發揮和升華。正是因為中國自古以來“以和為貴”,我們開設孔子學院、孔子課堂就是奔著“和”去的,這個“和”是“和平”的“和”,而不是“和稀泥”的“和”。中國深諳“和而不同”之道,推廣漢語的目的也并不是要把所有和中國不同的思想、物質、制度、器物等“漢化”,而是要讓世界人民都看到,除卻他們從小到大接受的那一套思想精神外,在地球的另一端,或許還有其他東西也在熠熠生輝。

我們今天所大力提倡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的民族精神,不僅是與現代社會發展相適應、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主流價值觀的核心體現。這與主流思想所強調的仁義不謀而合,兩者相輔相成,從本質上都是強調維護國家的統一,講究天下為公、人人平等,仁愛他人、愛好和平。

植根于中華民族精神中的德、和、善文化,代表了中華民族所共同遵循的主流價值觀,它們是身在異國他鄉的外派教師們內心的一盞明燈,守護著她們那一方小小的凈土,是她們強大的思想武器,更是她們文化自信的精神源泉。

參考文獻

[1]鄭曄,楊世文.儒家文化與近代科學——“李約瑟之謎”再思考[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04):45-50.

[2]陳軍科.人文精神的理論內涵及其本質特征[J].寧夏黨校學報,2006(01):63-66.

[3]王丹.論儒家文化對現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27(06):88-90.

[4]苗華.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J].新鄉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2(03):123-125.

[5]夏新.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歷史先進性及現代演進[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07):15-17.

[6]張西平.從中西思想對比看中國文化的當代價值[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8,50(01):114-125+161.

煙臺大學? 煙臺? 264000

猜你喜歡
漢語國際教育當代價值
高校轉型背景下的跨文化應用型人才培養
漢語國際教育中教師利用對學生的正面評價促進教學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構建研究
漢語國際教育中開展合作學習時教師應發揮的作用
淺談漢語國際教育中的拼音教學方法
井岡山精神的當代意義
淺談長征精神的當代價值
淺析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及其當代價值
新形勢下正確認識毛澤東思想
漢語國際教育中的漢日語音差異教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