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兒童畫創編

2021-07-19 23:12周小釧
理論與創新 2021年6期
關鍵詞:學前教育

【摘? 要】學前教育是一個綜合性、實用性很強的專業,在學前教育中有效開展兒童繪畫教學,可以塑造兒童的審美能力、觀察能力、想象創新能力等,此外,兒童繪畫對兒童的毅力、性格及品質等非智力因素的發展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兒童畫創編在學前教育教學中意義重大。該文以兒童畫創編在學前教育中的主要價值為起點,研究其在當前學前教育事業中的發展情況,總結如何利用更加科學可行的教學策略對兒童畫創編教學提出新的目標,促進學前教育教學邁上新臺階。

【關鍵詞】學前教育;兒童繪畫;創編教學

引言

許多人在兒童時期均有隨意涂鴉的經歷,這是兒童在成長歷程中情感的自然表露。這種涂鴉的過程便可被稱為繪畫,這一過程能夠有效地促使兒童的智力發展、思維發散。兒童通過繪畫將自己的心中遐想以及對事物的認識展現出來,久而久之可以提升審美與觀察能力。兒童畫創編在表現兒童自我世界等方面有著較深遠的意義。

1.兒童繪畫的特點和兒童畫創編教學的重要意義

兒童繪畫的過程包括兒童對外部世界的觀察、假想、分析認知、繪制等程序。在這一過程中,兒童要充分利用他們毫無束縛、純真自然的想象,對現實事物進行全新的認知。兒童畫往往夸張奇特,但又貼近生活,能夠激蕩人心。因此,兒童畫創編教學具有以下現實意義。

1.1培養兒童的創造力與審美能力

據陶行知所言,當我們發現了兒童具備創造能力并且對其有一定的認知之后,就必須幫助兒童將這種能力釋放出來。兒童與成人最大的區別之一便是兒童的想象創新可以無視規則、沒有所謂的標準與對錯,他們只是天馬行空地想象,但正因如此,他們在色彩的運用、形狀的表達、人物的展現上表現得別具一格。在兒童畫創編教學中,教師最忌打擊兒童不符合邏輯的想象,否則容易抹殺他們的創新能力和思維拓展能力,最終導致他們的繪畫作品缺乏靈動的美感和情感的交融。在審美方面,兒童通過觀察與描繪美麗的事物,能夠積淀審美意識,對美好的事物表達自己的直觀感受,進而改變對世界的認知。對于兒童來說,繪畫是一個無懼對錯的過程,他們繪畫時很放松,往往不受其他因素制約。教師要把握兒童的天真心態,促進其思維全面發散,正確引導他們進行想象創作,進而表現出更具內涵、靈動的畫面。

1.2開發兒童的智力,對他們的成長給予正確引導

據前文所述,繪畫與想象有著一定的關聯,畫面的創造可以引發人們對許多問題的考量,于兒童而言亦是如此。童眼睛里折射出的世界原本就是單純的,未知的事物占據大部分,其對錯誤與正確的判斷也尚未形成,需要長時間的經驗累積。相比于以往的言語教導,利用繪畫更能將那些難以言傳的意象展現出來,令兒童保持簡單純真的心去了解世界。此外,繪畫藝術的另一個作用是調節人緊張的情緒,尤其是兒童畫往往附帶較強烈的情感,因此,可以將其當成一劑良方,呵護兒童的內心。繪畫能夠發展兒童的智力,增強他們的毅力與抵抗困難的韌性,在陶冶兒童修養方面具有長遠的意義,對兒童的身心成長有巨大的助益。

1.3培養兒童的創造力

繪畫培養兒童的審美,還為兒童發展創造力提供了平臺。兒童繪畫創作表達的是兒童內心深處的情感領悟,教師要發展他們這種個性化的表達方式。教師要重點利用多元評價,既要激勵兒童對繪畫進行主觀的學習,又要引導他們利用繪畫展現他們的情感世界。

1.4培養兒童的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表現在對相同事物的多維綜合概括物象每個部分的狀態、顏色、尺寸等。在兒童繪畫教學中,教師不能簡單地將結論告知學生,而要讓學生自主地從易于理解和掌握的途徑出發,進行深入觀察,從實踐中分析、歸納科度思考中,是一種綜合概括與反映總結的能力。這種思維的轉變與形成對兒童終身的成長都會有所助益。

2.學前教育兒童畫創編教學分析

兒童畫創編綜合了兒童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通過繪畫這一藝術形式培養兒童對實際生活的洞察能力、思考感悟能力以及分析表現能力,利用兒童對美好事物的感知引導他們探索世界、創造世界。學前教育兒童畫創編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2.1缺乏創新,教學機械呆板

兒童畫的典型特點是直觀的具象表達、生動的情感抒發。在當前的學前教育兒童畫創編教學示范中,一些教師會運用大量素材,但是其中一些材料并不能真實展現時代的新思想。此外,一些教師的教育理念滯后,缺乏運用多媒體等新的教學工具,制約了兒童的創編思維,導致其作品缺少靈動的真情。

2.2脫離生活實際,忽視興趣培養

在兒童畫創編教學中,一些教師的教學方法脫離實際生活,僅以描摹、上色為主要方式,這就導致了繪畫素材較為陳舊、表現形式較為單一。長此以往,這種教學模式會導致兒童對繪畫創作的興趣逐漸磨滅,兒童的創作變得與成人類似或者只是簡單的模仿,繪畫對兒童的重要作用難以體現。

2.3缺乏因材施教,評價尺度單一

兒童的世界雖然具有簡單、純粹的共同特征,但是由于不同現實因素的影響,不同兒童會體現出差別,教師要針對兒童的個性化特色對其分層教學。教師要學會因材施教,在對兒童進行繪畫創編教學時,要利用多維度的評價尺度進行全面的評判。

3.兒童畫創編能力的培養方法

3.1為兒童創造良好的繪畫環境

環境對人的影響不言而喻,兒童的繪畫風格與他們對世界的認知有較大的關系,因此,良好的繪畫環境有利于兒童形成良好的繪畫風格。在兒童畫創編教學中,教師要為兒童打開廣闊的認知世界,使他們的感情能夠以真實的形式表達出來。

3.2注重兒童的心理成長與引導

兒童的心理成長受外界因素的影響較大,除了先天因素的作用外,對兒童進行良好的教育引導是形成其繪畫認知的一個重要途徑。兒童的感官世界中不存在成人的理論標準,要培養兒童的繪畫能力,就要從兒童的認知入手,注重他們心理的發展,讓他們形成科學的繪畫認知。

3.3培養兒童的繪畫思維方式

兒童在繪畫創作中不會對現實事物有過多的思考,往往只是簡單地表述情感,這可以充分體現思維自由。因此,教師要對兒童進行科學的引導,從簡單的具象對象出發,將科學、基礎的思維方式傳達給兒童,方便他們進行深入的感悟。

3.4培養兒童的創造力、想象力

進行兒童畫創編教學的最終目標在于深入發展兒童的本質特征,而不是約束其發展,尤其不能以成人的視角感知兒童的思維想象。因此,培養兒童的創造力、想象力須遵從自然原則,發展兒童的固有特質。

3.5辯證地看待兒童畫

無論是兒童還是成人,對于自己精心創作的作品,總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贊賞。因此,在鑒賞兒童畫時,教師要進行客觀深入的剖析,客觀評價他們的作品,給予他們肯定與支持,對需要改善之處要委婉表達。

4.結語

兒童畫創編教學在學前教育方面獨具深遠意義。在培養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時,要充分激發他們自主學習、主觀分析的能力,培養他們學會根據學前兒童的各類特點進行創新式教學,利用生活中的鮮活素材進行創編教學,運用兒童所樂見的方式引導他們熱愛繪畫創作,并在繪畫藝術的培養過程中形成樂觀自信的人格特點,促進兒童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斌.關于幼專學前美術教學的思考.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5(8).

[2]謝智敏.探究創造性思維在學前美術教學中的運用.美術教育研究,2014(8).

[3]楊景芝.中國當代兒童繪畫解析與教程.科學普及出版社,1996.

[4](日)鳥居昭美.培養孩子從畫畫開始.于群,譯.漓江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周小釧(1988.1-) ,女 ,漢族,江蘇常州人,本科,研究方向為學前教育。

猜你喜歡
學前教育
論我國學前兒童受教育權法律保障的不足及其完善
從學前教育的前景和就業狀況談幼教學生如何提升就業競爭力
《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指導》課程整合的探索
實習日記在師范生專業成長中的應用
加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文化修養之初探
單一向復合的發展研究
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中歌曲即興伴奏能力的培養
淺論五年制師范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管理
論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的引領藝術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