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臺技術的實踐及創新芻議

2021-07-19 00:12王建民
理論與創新 2021年6期
關鍵詞:實踐創新

【摘? 要】在越劇戲曲舞臺上,舞臺布景是越劇戲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有效的舞臺布景可以為越劇戲曲增添不少光彩,會使越劇戲曲的內容展現得淋漓盡致盡顯主體的風格。本文從越劇小歌班試演時期的舞臺布景到紹興文戲時期戲臺的舞臺布景、孤島初期時代和地域的影響、新中國誕生后虛實結合舞臺布景,對越劇舞臺技術進行探討,為越劇舞臺布景技術的實踐發展創新提供借鑒參考。

【關鍵詞】越劇;舞臺技術;實踐創新

引言

我國越劇戲曲舞臺百花爭艷,其舞臺布景也是獨樹一幟,體現出了京劇的雍容、昆曲的雅致,盡顯其獨有的戲曲風采,越劇的領袖之美,盡情展現其蘭亭俊逸,意有收山越水之風格,充分彰顯其江南文化之氣韻,是其他戲曲風格無法媲美的。

1.“小歌班”試演時期的舞臺布景

在我國十九世紀初期,越劇舞臺呈現給人們的是小歌班風格,在舞臺布景技術方面很簡單,用一張桌子以及兩把椅子就可以搭建而成??梢钥闯?,這個時期的越劇舞臺風格是極為粗礦的,流行范圍也只是在我國的嵊縣及周邊縣區?!靶「璋唷钡挠蓙韱l于當時流行的紹興大班,后因其演奏風格帶有“的篤”聲,又被人們稱之為“的篤班”。在十九世紀初期,某一年的春天,李世全等南派落地唱書等藝人一同來到臨安縣循走唱書。當地村民將十幾個水稻桶拼在一起,讓說書藝人們穿其各自扮演角色的服裝,上臺將唱書內容盡情展現出來。這時,在越劇舞臺史上,首例越劇舞臺技術“油然而生”。在該次藝人們粉墨亮相的越劇舞臺上,上演了《賣青炭》等其他經典大戲。對于越劇建立初期,小歌班越劇時期的舞臺布景技術為什么這么簡陋,這要從當時的受眾群體說起。在當代,正是越劇的啟蒙時期,主要的觀眾群體都是以農民為主。當時的農民業余生活比較少,有這樣的戲曲觀賞,已經非常知足,并沒有在越劇舞臺布景技術上有太多的要求,簡簡單單的稻桶及兩把椅子的舞臺,足以滿足當代觀眾的需求。

2.紹興文戲時期,戲臺的舞臺布景

從紹劇等多種戲劇的發展學習的過程中,原來的小歌班時期到紹興時期的越劇舞臺布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時的越劇“小歌班”時期已經不復存在,比以往更精致了一些。與此同時,也成為了越劇女班興起,男班衰落的時期。這時主要的流行范圍在浙江邊境。這時越劇舞臺演繹是人間的悲歡離合。當時的浙江越劇戲臺,魯迅先生曾這樣描述過“戲臺如碼頭,三水環一山”等這樣的說法。臺下的觀眾從船上就可以看到臺上的表演,三面沒有屏障,戲臺猶如一個亭子豎立在水面上,這樣可以很好的方便臺下的觀眾盡情地觀看。戲臺上的布簾顯現出當時浙江民間的風土人情,如繡有的龍鳳圖案,既是吉祥的象征。其舞臺設計臺頂是由我國傳統的琉璃及青瓦組建而成的,帶有神獸的屋檐緩緩翹起,降低了雨水的侵蝕。不僅如此,戲臺內側帶有中國傳統的山水彩繪,戲臺的頂端已經按有避雷針。當時的杭州茶館戲臺表演者是面向觀眾沒有屏障的,在其舞臺的兩側安設有樂隊伴奏。這個時期的越劇舞臺布景技術已經落實滿足了當代觀眾的需求,這時的觀眾群體已有原來的農民轉變成當代的城鎮居民。這時的當地時期紹興文戲發展過程,為后期的越劇舞臺布景技術奠定了基礎,可以擴大自身對周邊受眾群體的影響,符合了當代時期人們的發展需求。

3.“孤島”初期時代和地域的影響

基于紹興文戲時期的底蘊模式,十九世紀中期的孤島初期開始走向都市化的發展方向。這個時期主要流行范圍在上海租界,當時的浙江戲班也有演出,但在實際過程中出現了以下幾點影響因素。

這個時期正是抗日戰爭爆發時期,日軍攻陷上海直導浙江區域。當時的紹興女班為了躲避戰亂,不得不紛紛來到上海租界,這使得上海租界成為了躲避戰亂的一個太平“孤島”。在這一過程中,男班漸漸消失,女班已獨占上海租界。當時著名戲曲演員姚水娟受到了越女新妝容的啟發,將原本的紹興女班文戲,改革成為了現代的越劇風格。這時越劇舞臺設計在之前的基礎上向前凸出了一個半圓,并與當時的劇院背景以及浙江城鎮的戲臺優點進行了完美地融合,擴大了原有的舞臺空間,可以為臺下的觀眾呈現各個角度的視覺盛宴。不僅如此,這個時期的舞臺底部會設有諸多的黃色小燈,這樣可以豐富舞臺的視覺效果,使其變得更加富麗堂皇,有效烘托出當時繁華上海的都市氛圍。這時的越劇舞臺技術已經有效運用了人造光源,并加入了現代的科學技術,如話筒,這是受到了當代上海文化渲染的影響。

4.越劇改革學習電影的布景藝術

舞臺技術布景的改革,形成了新越劇時期。這時的越劇舞臺布景技術還在不斷的探索之中,這為后期富麗堂皇且清秀典雅的越劇舞臺風格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這個時期,越劇的流行范圍已經從上海租界逐漸擴大到其周邊省市范圍。當時的杰出戲劇演員袁雪芳會經常出沒于電影院,在一次不經意的觀影中,受到了《魂斷藍橋》這部電影的啟發,將這部電影中的一些設計技巧充分運用到了越劇表演舞臺的設計當中,這實現了當代時期越劇舞臺劇在舞臺布景技術方面的一次大改革創新。尤其是在《金山戰鼓》這部越劇戲曲舞臺表演中,充分展現了該劇所要表達的宏偉場面,講述了抗金英雄梁紅玉的故事。該劇需要呈現給觀眾們的舞臺效果是宏偉壯大的戰爭場面,這樣通過寫實的舞臺布景,有效實現了宋金兩軍的激烈交戰。但是在當代舞臺布景技術上,只能將固有的西洋戲劇寫實布景直接搬到越劇的舞臺布景當中,使之出現與這部越劇內容不協調的情況發生,嚴重削弱了越劇舞臺原有的張力以及表演性,表演者只能奮力迎合此舞臺的布景寫實,失去了我國越劇舞臺原有的寫實蘊意。

5.新中國誕生后,虛實結合舞臺布景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越劇舞臺在設計技術方面已有了顯著的提升,這使越劇舞臺得到了更深一步的發展,使之原有的“清新秀美”更上一層樓,呈現出了多樣化的布景風格。從原有的流行范圍逐漸擴大到江蘇以至全中國,在我國的諸多省市都紛紛建立了專業的越劇戲團。這時的越劇布景技術大多是以局部景物設計為主,沒有過多的裝飾,給予了越劇舞臺表演者更大的展示空間。如在浙江百花越劇團中的新版《梁山伯與祝英臺》,通過對現代全息投影技術的有效應用,設計了漫天飛舞的牡丹花,飄落在兩個主演的身邊,將其唯美意境的風格展現得淋漓盡致。對于該作品的啟發靈感來源,則是以虛擬蝴蝶的自在心靈,點綴出整部越劇戲曲的靈魂形象,完美地詮釋出梁祝兩人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美好寓意。這給人們帶來對美好情感的期盼與向往,同時也為人們帶來了對自由心靈的美好追逐。充分體現出作者對這部戲曲的改革創新,并在多元化的變奏中架構起一部完整的佳作,充分營造出新版《梁?!吩絼∥枧_的意象之美。

6.總結

我國越劇歷史悠久,它是我國傳統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影響力已經擴展到世界的各個國家,國內外友人無不感嘆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國越劇的起始史在我國浙江嵊州藝術之地,是從鄉間的小劇場,逐步走向了我國的第二大劇種之地,使之形成了清新典雅,獨具秀美的越劇舞臺布景風格,在不斷創新以及探索中,汲取了多種戲曲以及影視的啟發,實現了越劇舞臺技術的推廣及發展,獲得了完善自我,精益求精的發展道路,落實自身發展良好的同時,也獲得了更多觀眾的喜愛及追捧。

參考文獻

[1] 扎西拉宗. 融媒體時代基層廣播電臺的創新實踐芻議[J]. 西部廣播電視, 2019, 004(007):172,174.

[2] 劉瓊蔚. 芻議群眾文化舞蹈創新策略[J]. 赤子, 2019, 000(005):49.

[3] 韓巖嶺. 芻議器樂舞臺藝術實踐中良好演奏心理的培養[J]. 經濟師, 2020, 000(003):185-186.

[4] 張召敏. 簡析舞臺技術的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和未來發展方向[J]. 赤子, 2019, 000(012):257.

作者簡介:王建民(1963.10-),男,江蘇鎮江人,二級演出監督,研究方向為戲曲舞臺。

猜你喜歡
實踐創新
《數字電路》課程實踐創新方式探討
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
小學語文的游戲化教學
基于《證券投資實務》課程的項目導向教學改革思考
新課程高考對學科思維素養的創新考查
引機械創新設計項目入機械原理教學
面向實踐創新人才培養的嵌入式系統教學研究
實踐創新驅動的計算機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分析
無線網絡環境下美術課堂泛在學習的實踐與創新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高中化學教學的認識和嘗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