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2021-07-20 01:31冼艷
讀與寫·教師版 2021年2期
關鍵詞:策略

冼艷

摘要:葉瀾教授提出了理想新人的精神素質三位雙向目標,其中,指出新人要有復雜思維能力。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質疑精神和質疑能力,顯得尤為重要。我們要借助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激發學生的質疑意識,指導學生質疑的角度、解疑的策略,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質疑意識;質疑角度;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21)02-0053-01

俗話說“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由此可見培養質疑能力何等重要。學生只有提出質疑,敢于批判,思維才會有改變,能力才會有提升,才能有學習的自覺性和創造性。那如何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呢?

1.改變教學觀念,激發質疑欲望

平常課堂老師都是預設好問題,預設好答案,然后在課堂上滔滔不絕講個不停,生怕學生提出不同的聲音擾亂自己的計劃。一般是老師對學生提問題,很少讓學生提出自己的質疑;或者老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置之不理;又或者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予草草了結,簡單粗暴的否定。久而久之,學生不敢,不愿,不會提出問題。要培養質疑能力,首先要培養質疑的意識。不單單是學生意識的改變,老師的意識也要改變。課堂上,老師要營造一種平等的師生關系,鼓勵和尊重學生發問。讓學生以開放的心態參與到課堂,以放松的狀態投入到學習中。學生的認知還不成熟,對問題考慮不周到,他們會經常提出一些幼稚可笑,毫無價值甚至天馬行空的問題,對于這些情況先不要直接否定。老師應該要做善意的點評,加以引導和鼓勵,不要把敢于質疑的種子扼殺在搖籃里。

2.總結質疑經驗,打開質疑視角

質疑是一種能力,提問是一種策略。很多時候學生提不出有價值的問題,往往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去提問,往哪方面去質疑。需要老師不斷去引導,幫助學生打開質疑視角。只有學生掌握了提問策略,他們才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質疑能力才會提升。

2.1針對課文內容提問

語文課文的內容很豐富,所包含的內容也多。這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質疑空間。比如《蝙蝠和雷達》這一課引導學生關注主要事物:無線電波、超聲波、蝙蝠、雷達,讓學生根據他們的關系提出問題,有的學生提出了以下的問題:

(1)無線電波和超聲波是一樣的嗎?(2)蝙蝠和雷達是什么關系?(3)為什么蝙蝠能在夜里飛行?學生根據老師的提示,提出的問題不再是天馬行空,而是有理有據的。

2.2針對課文寫法提問

學習一篇課文大家對于內容關注得比較多,而對于寫法這一塊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其實掌握了文章寫法就很容易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表達的情感主旨。在教學《橋》這篇課文時,學生在初讀課文之后,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結尾這段,作者為什么沒有一開始就揭示老支書和小伙子是父子關系呢?這樣的寫法有什么好處?對于文章的寫法,你還有什么疑問,讓學生去思考。這樣學生也知道了可以從寫法這角度去提問和質疑。

2.3聯系生活實際提問

小學生處于思維快速發展階段,他們的腦袋里裝滿了十萬個為什么,很喜歡提出新奇古怪的問題。如何讓他們的提問更加有效?有時候教師要引導他們回歸到實際生活中去。比如《蝙蝠和雷達》這一課文引導學生把目光放回到現實中,談一談自己的看法和其實。有的學生提出了(1)還有哪些動物能像蝙蝠一樣能發出超聲波?(2)科學家還從哪些動物身上得到啟示,有所創造發明?學生一旦能聯系生活實際來提問題,那么他們的視野和質疑思維就更上一層樓了。

2.4篩選質疑問題,梳理質疑思維

教學中我們鼓勵學生大膽去質疑,提出自己的疑問。但并不是所有學生提出的問題都是有價值的,有些問題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拓展思維的,但是有些確實無關緊要的。這對于教師來說,必須要有敏銳的判斷能力,教師要提示學生,提出問題是認真閱讀、思考的結果,是經過自己思考后認為不懂的或重要的真問題。

比如在教學《呼風喚雨》這一課,教師讓學生自主思考提出三個問題,老師再進行匯總。

(1)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2)“千里眼”“順風耳”在現代指的是什么?

(3)“發明”和“發現”有什么區別?

(4)什么是“程控電話”?

(5)20世紀還有哪些創造和發明?

(6)古代是否真的有神仙存在?

(7)為什么要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句話形容 20世紀的科學成就?

(8)現代科學技術給我們帶來的全是好處嗎?

接著老師讓學生對問題進行篩選,挑選出對理解課文最有幫助的問題。通過這次篩選問題的訓練,思維能力得到碰撞,學生質疑能力又提升一個檔次。

3.以疑問促思考,培養答疑能力

提出問題是過程,最終目的是解決問題。所以,要培養學生質疑能力,還要關注問題的解答。當學生提出質疑要鼓勵學生嘗試解答。比如,對于一些淺顯的問題,可以讓學生自瀆課文、自主探究,當時就解決。對于一些集合難題,可以放手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共同解決問題,在交流討論中,學生思維得到碰撞,噴發出智慧的火花,大大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對于一些比較深刻的問題,由于學生的資歷尚淺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這時就需要老師的及時介入點撥。這對于教師的課堂駕馭能力以及對文本、對學生的解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內容容量有大有小,含義有深有淺,思考答案是一個復雜的思維過程,尤其是思考涉及全文中心的答問題。老師要安排時間保證每個學生有充分的醞釀時間,培養學生整體、有序的思維方式。

4.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總歸為:“敢問”、“善問”、“解問”。質疑能力的培養就是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的培養。只有學生打開思維想象的空間,他們的創造和創新能力才會提升,才會成為“健康、主動發展的新人”。

參考文獻:

[1] 吳玉如 .中小學生語文能力培養與實踐 [M].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4(10).

[2] 高海波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J].教育科學學周刊 .2012(8).

[3] 郝赤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 [J].新課程導學 .2018(5).

猜你喜歡
策略
我的手機在哪?
計算教學中“算用結合”的有效策略
大班美工區材料投放策略的實踐與探索
凸顯對比策略 促進數學思考
高考數列復習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