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歸因理論在中職語文課堂中的應用

2021-07-23 07:37龔佑春
速讀·上旬 2021年4期
關鍵詞:歸因自我效能感

龔佑春

◆摘? 要:目前,大部分中職學生的基本狀態是基礎薄弱,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習也提不起興趣,對自己喪失信心,不能正確認識自己。每個學生對自己學習成敗的不同歸因在一定程度上也將影響他們以后的學習狀態。因此教師應該了解歸因模式,理解歸因的特點,并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借助各種方式引導學生對自己或他人的行為結果進行合理的、積極的歸因,盡量避免因為學習成績不好或表現不佳帶來的挫敗感,進而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歸因;歸因訓練;自我效能感

近日,有學生參加了學校藝術節中的朗誦比賽,去的時候興高采烈,回的時候垂頭喪氣,很顯然成績沒能如所愿。后來一問,果不其然。問他們的原因,幾個學生不約而同地說:“太不公平了”。說是因為先前放進去的背景音樂出了問題放不了,而那些得了一等獎的都是后來老師又允許重新放置了背景音樂的同學??粗鴮W生心情不快,只是暗中揣想“得一等獎的同學的朗誦水平是不是本身就高呢?”

事實上,在我們中職學校中,能積極參加活動的同學還算是能力上的佼佼者了。而大多數學生對學習、對生活缺乏信心和激情,有的自卑,有的甘于墮落、自暴自棄,于是成了大家所謂的“后進生”,于是又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多次的失敗讓他們對自己也失去了信心,對可能的成功也不再抱有希望,甚至為了避免因失敗帶來的挫敗和痛苦,而放棄努力。有關研究數據表明,學習好的和學習不好的學生之間最顯著的差異并不是在智力水平上,而是在對待學習的積極性上。因此,如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及時地關注到學生的心理狀態,并結合歸因理論對學生進行恰當地引導和訓練,就能幫助學生克服不良情緒,從而獲得較好的教育效果。本文也將結合歸因理論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來探討通過語文教學如何引導中職學生進行積極歸因。

一、歸因理論的主要內容

歸因是指對自己或他人的行為過程進行因果解釋和推論。 歸因理論,就是關于人們如何解釋自己或他人的行為以及這種解釋如何影響他們的情緒、動機和行為的心理學理論。

歸因理論最早是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海德提出的。他提出,行為的原因或者在于個人原因,或者在于外部因素。他還認為,如果把行動的原因歸于任務的難易、運氣的好壞這些外部因素,那么可以對其行為結果不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把行為的原因歸于努力的程度、態度是否認真等都是個人內部原因,那么個人必須對其行為結果擔負一定的責任。

此后,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羅特根據控制點理論,把人劃分為內控型和外控型。內控型的人認為自己可以控制周圍的環境,外控型的人則覺得自己無法掌控周圍的環境。

二、歸因理論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價值

通過觀察和調查發現,我校中職學生的歸因傾向總體上來看是不太理想的,尤其是學習成績不滿意的學生都傾向于將學習失敗歸因于外部穩定不可控的因素。

一般來說,學生最開始成績不理想或做事失敗的時候,往往會把它歸因于外部的、不穩定的因素,比如任務難度大,運氣不好等。一旦多次失敗的時候,他們則會更容易歸因于內部的、穩定的因素,比如能力不足,努力不夠等。因而讓學生學會正確而積極的歸因是事關學生成人成才教育中重要的一個環節。學生學會歸因的過程也正是學會正確看待成敗,正確認識自我的過程。

通過歸因訓練,可以培養學生的自我認識能力,并幫助建立起明確的自我觀念。因此,教師有必要運用歸因理論對學生不正確的、消極的歸因進行引導,對成功或失敗做出正確的、積極的歸因,從而形成積極、健康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三、歸因理論在語文教學中的實踐及思考

1.巧設課堂活動,適時引導歸因,正確認識自我

歸因理論認為,不同的自我歸因模式,會讓學生對自己產生不同的期待,從而影響他們在今后學習生活中的各種行為。尤其是中職生,本就因成績不理想而產生了一些落差,如果教師還責備他們能力低,學習差,這樣會讓他們變得更自卑,更敏感,甚至“破罐子破摔”。相反,如果教師能適當地借用課堂活動對他們進行歸因訓練,引導他們將失敗歸因于努力的程度等可控的內部的因素,并讓他們體驗到在學習上取得成功時的快樂,學生就會慢慢調整原來的歸因模式,逐漸學會積極的歸因。

在我所任教的兩個班中,有一個女學生,她的各方面發展平衡,綜合素質不錯的,但是她對自己的要求過高,對做任何事情都要求很完美,她的字寫得很工整,但因為這一點,她在做作業時,尤其在寫考場作文時,總是寫不完,導致每次考試分數都不高。她對自己所取得的成績也非常不滿意,從我和她談話中發現,她把自己所取得的成績完全歸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這種內部原因,“試題雖然很難,但是他們成績很好,我總覺得很難??!”這些話常常掛在她的嘴邊,她并不是全面分析這次考試的具體情況,深深地埋怨自己,總是認為自己能力不如其它成績好的同學。通過和她交流,讓她了解語文學科考試的特點,既要講速度,也要講質量。并糾正了她平時的學習習慣,對她后期復習提出了幾點要求,后來經過她自己的努力,在高考中發揮出最佳水平,順利考上了高等職業學校。

在課堂上還經常開展話題探討,讓學生在討論中學會正確歸因。如在《失街亭》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有意設置“街亭之失,誰之過?”的話題。讓學生懂得雖然能力很強,但如果自高自大,目中無人,不能正確看待自己和別人,也會遭遇馬謖同樣的失敗。

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一文也是很好的教育材料。作者通過游華山洞,得出了自己對成功的感悟。在王安石看來,成功需要有“志、力、物”這三者的配合,但終歸最重要的還是志,“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正好可以借此對學生進行成功歸因的引導。于是我讓同學們討論了這樣幾個問題:“如果我們既有能力又有外界的優勢,但是沒有志向,能走多遠呢?”“如果我們樹立了遠大的理想和志向,是不是就一定能獲得成功呢?”“是不是外界的條件不利,我們就不能成功了呢?”經過討論,他們明白在成功的路上,“志”“力”“物”三者都有關系,在分析自己的成敗得失的時候,要全盤考慮和總結,不能把成敗歸于某一方面的原因。更要讓他們清楚地認識到明確的目標,勤奮刻苦是可以彌補其他方面帶來的不足,盡量弱化外部因素和不可控的因素帶來的不利影響。

話題探討類的課堂活動,不僅起到了訓練學生思維的作用,而且起到了引導學生學會思考人生、思考生活,正確地面對人生中的成與敗,得與失的作用。

2.合理制定目標,調整教學內容,增加成功體驗

語文課堂中除了可以通過設置一些課堂活動來直接引導學生的歸因外,還可以通過靈活調整教學內容間接地不動聲色地來影響學生的歸因。如果教學內容超出其認知水平,學生總是無法做出正確的解答,尤其是如果經過努力學習之后仍是這樣,則會進行消極歸因,把這種失敗歸因能力差,智商低等因素。久而久之,他們就會對學習喪失信心,甚至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如果一個學生總是用消極歸因的方式來處理問題,那就可能造成即使有可能成功的希望也不敢去嘗試的局面,并且這種心態還會從學習遷延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將會對其人格的成長造成一定的影響。

尤其中職學校的學生,雖然都完成了九年義務教育,但實際上有很大一部分沒有達到該有的水平,基礎知識薄弱,抽象思維能力欠缺,舉一反三的能力不足,比較容易受挫。因此要求教師能準確把握教學內容、考試的難度以及它們之間的相關度。

在教學過程中設置教學問題的時候,盡量以課本為依托,答案能在課文中找到。比如我們在學習《洛陽詩韻》這一課時,降低閱讀難度,只要求學生用圈點勾畫的方式在文中找出關鍵信息,這樣一來,既讓學生掌握了圈點勾畫的閱讀方式,又讓學生體驗到了找到正確答案的喜悅,從而進一步增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又比如在學習《荷塘月色》時,我就采取了循序漸進的教學,即按“寫什么------如何寫-----為何寫”的順序層進梳理。先讓學生劃出直接表明作者情感變化的語句,然后讓學生從中提煉概括。再引導學生圈畫出描繪的景物以及描寫景物特點的詞語,進一步體味景物的特點與情感之間的聯系。最后再從文化層面引導學生領略作者的人格美。這樣就水到渠成地把學生帶入了課文特定的情境之中,并與學生的情感產生了共鳴,避免了情感體驗的失敗。

因此,要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及反饋,靈活而適當地調整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教學內容無論是太簡單還是太難,都會讓學生做出不恰當的歸因,進而影響學生對自己的期待。同時,還要對學生多鼓勵,強化積極歸因,促進學生持續穩定地發展和進步。

四、小結

總之,教師在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利用歸因理論對學生進行引導時,既要巧妙設置話題,適時引導學生;又要合理制定目標,調整教學內容。這樣更有利于學生進行積極歸因,學會正確認識自己,正確看待學習和生活中的成與敗,形成正確的自我意識,促進每一位學生的身心都能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韓仁生.歸因理論在教育中的應用[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04).

[2]齊曉峰.論歸因理論對教學指導意義[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0(01).

[3]王鑫月.維納的歸因理論在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D].黑龍江:哈爾濱師范大學,2013.

猜你喜歡
歸因自我效能感
神奇的歸因工具
班主任引導高三學生考后積極歸因的探索
虐待對兒童歸因風格的影響
積極歸因方式:當船漏水了
為什么有些人喜歡把成功歸因于自己 把失敗怪罪給別人?
探究自我效能感理論下的高職英語自主學習策略
自我效能感對高校大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影響
高校教師歸因方式、自我效能感與工作績效的關系研究
淺論中職學生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培養
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培養與提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