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高考語文詩歌鑒賞教學策略

2021-07-28 19:50王玉芬
新課程·上旬 2021年41期
關鍵詞:高考語文詩歌鑒賞教學策略

王玉芬

摘 要:高考語文中的詩歌賞析類題目略有難度,因為其同時融合了翻譯和賞析兩大步驟。在做題時學生首先需要正確理解詩歌意思,其次再結合翻譯和原文對詩歌進行賞析,這兩個步驟中哪一個出錯都會造成答題偏差,因此為了提高該類題目的教學效率,教師必須采取正確的策略。

關鍵詞:高考語文;詩歌鑒賞;教學策略

近些年來,隨著高中語文教學的發展,教育改革針對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提高學生語文學科綜合素養能力,其中不僅包括語文知識的學習,還包括學生個人素質能力的培養。對于高考語文的詩歌賞析來說,學生首先要掌握古詩詞的翻譯,其次是對不同內容的感悟分析。而且基于教育發展的背景,詩歌賞析類題目逐漸發展得更為復雜、更難理解,學生要想完整答出一道題,需要具備文言翻譯能力、語言組織能力、文章理解能力、思維創新能力等多重能力,可見高考語文詩歌賞析的教學是一項頗具難度的任務。

一、當前詩歌鑒賞教學現狀

根據當下高中學生答題狀況我們可以發現:學生在詩歌鑒賞類題目作答時往往出現兩極分化現象——學過的和沒學過的詩歌得分率差異明顯,因為學生沒有掌握答題技巧,解答新的詩歌賞析題目時沒有思考的方向。其次,學生在答題中有時會出現與正確答案偏差很大的情感分析現象,這是由于學生在第一步詩歌翻譯時出現錯誤理解而導致后續的分析全部錯誤。最后就是回答詩歌意向、作者情感時,盲目堆砌常用名詞,如“借物抒懷、表達理想、抒發志向”等,沒有結合實際的情感內容。這種情況說明學生并沒有真正抓住詩歌內涵,學生在答卷上即使寫了很多,也得不了高分。

二、提高學生詩歌鑒賞能力的教學措施

1.加強對學生詩歌翻譯能力的培養

學生在對詩歌進行深入賞析之前首先要理解詩歌的基本含義,因為詩歌中某些古代漢語的詞語字面與現代漢語一樣,但其所代表的含義不同。如《蜀道難》中“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一句,如果學生沒有完整地翻譯理解,那么就會對整個詩歌中的這一句感到突兀,錯誤理解為“山崩地裂之后,天與地相連”。在教師幫助翻譯后就能夠理解該句真正的意思是運用典故以表達蜀道之難攀的特點,更有利于作者李白表達自己的感情。其次,高考語文詩歌賞析選取的詩歌都是學生沒有學習過的,那么在賞析前需要學生充分理解詩句意思,高考時間是有限的,學生不能在翻譯上消耗大量的時間。因此在日常的學習中,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詩歌翻譯能力的培養,從而為學生在高考語文考場上的詩歌鑒賞翻譯過程打好基礎。

2.傳授學生詩歌鑒賞的答題方法

要想提高高考時學生詩歌鑒賞的答題質量,教師在課堂上傳授的應該是詩歌鑒賞答題的方法而非針對某一具體題目的答案。如在學習《念奴嬌·赤壁懷古》時,教師不應該只講蘇軾在該篇古詩中傳達的情感,而應該將此類懷古詩的解題方法做詳細講述,如懷古詩往往表達懷古傷今、憂國憂民等情感;懷古詩往往存在宮殿、遺跡等意象。將賞析古詩的教學從“一個”變為“一類”,教會學生的是“漁”而非“魚”,這樣學生在未來面對新的古詩詞時就能夠有答題的頭緒。

3.幫助學生分析高考詩歌鑒賞發展情況

高考復習時間短,但任務多,因此要想讓詩詞賞析類題目在短時間內得到高效復習,首先需要教師將賞析詩歌做好分類,按類教學。其次就是要分析高考詩歌賞析發展情況。先確定高考詩歌賞析的詩歌類型范圍,例如某些地區高考不考現代類詩歌,那么教師就應該簡單講述,將重點放在考試類詩歌的學習上。最后,分析高考詩歌的出題角度,高考詩歌賞析旨在鍛煉學生情感和審美情趣等方面的能力,教師就應該將教學方向轉向培養學生文學情操、審美情趣,教會學生將自己的感情與詩人或作者的感情結合在一起,從而進行深入分析。通過對高考詩歌賞析的發展方向進行分析,掌握出題者設問時的角度,從而提高學生答題水平。

綜上,實現高考詩歌賞析題目教學成果的提升并不是一件立竿見影的事,因為詩歌鑒賞題目的設置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高中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明確教學方向、方法和內容。在此基礎上,使學生的素質能力得到發展,不僅滿足高考考核的目的、滿足教育改革的要求,更有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光遠.淺談高考語文詩歌鑒賞教學策略[J].才智,2020(3):127.

[2]孫夢雨.語文高考詩詞鑒賞題試題分析與解題策略[D].??冢汉D蠋煼洞髮W,2017.

猜你喜歡
高考語文詩歌鑒賞教學策略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高考“文學類文本閱讀”的探索
高中語文詩歌鑒賞題和閱讀題的審題訓練芻議
通過微課培養高中生的詩歌鑒賞能力
高考語文快速辨析病句的教學研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詩歌品讀教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