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思政課 增減辯證法

2021-08-06 11:53劉燕崔俊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18期
關鍵詞:多功能減負增效智慧課堂

劉燕 崔俊

摘要:新時代高中思政課教師充分運用智慧課堂教學,有助于減負增效,提升教學效果。運用智慧課堂,教師優化板書,減輕學生追記筆記負擔,提高學生聽課效率;教師合理運用智慧課堂功能,減少課堂的單調乏味,增強課堂的互動活力;教師開展活動型教學,減少空洞的說教,增強學生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教師利用大數據講題,避免盲目重復,增強精準施教的高效性。

關鍵詞:智慧課堂? 減負增效? 優化板書? 多功能? 活動型? 大數據

以“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為課題,用智慧課堂作手段,用議題式教學為引領,三位老師同課異構,精彩紛呈、引人入勝。老師們別出心裁的板書設計、恰到好處的智慧功能、深接地氣的議題活動和科學精準的數據教學,巧妙地將信息技術手段融入到新時代的思政課教學中,真正起到了“減負增效”的作用。

一、優化板書:減低效筆記,增高效聽課

在中學政治課堂上,寫板書、記筆記是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之一。傳統的課堂,老師會邊講邊板書,學生邊聽邊記??此茮]有問題,實際上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低效板書占用了大量的時間,這也是影響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原因。此外,不少學生并不會記筆記。他們總喜歡按照老師的板書一字不落的全記,甚至是每一個標點符號,總覺得這樣才完美。于是,聽課變成了追記課堂筆記,跟不上老師的上課節奏。

智慧課堂上,硬件要跟得上,學生應該配有手機端或者平板電腦。這時,學生就不需要追記筆記,只需集中精力聽老師講解、分析,積極參與課堂,師生充分互動學習。至于課堂筆記,學生可以在書上先勾畫出來,記好順序,記些重點,課后用老師分享的課件再整理比較完善的筆記。記不完美的筆記,恰恰是課堂聽課效率提高的表現。

智慧課堂上,老師的板書無須面面俱到,更應該強調邏輯、思路,重難點的提醒,簡潔而富有藝術感的板書,便于學生的識記、理解。

合肥三十五中的胡亞飛老師,利用雙向箭頭,師生互動共同完成“整體與部分”關系的板書。老師引導學生在箭頭上方寫上“主導、統率、影響”,在箭頭下方寫上“服從、服務、構成、影響”,這樣的板書既美觀又便于學生掌握重點。合肥三中韓娟老師的板書設計更富藝術感,用大圓套小圓的設計,小圓用課題“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來引領,大圓用“整體與部分、系統與要素”等發散方式呈現關鍵詞。

二、多功能:減單調乏味,增互動活力

高中政治課曾被學生們評為最枯燥的課之一。造成這種狀況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學手段的單一也是重要原因之一。2019年9月,教育部、中央組織部等五部門聯合提出:“鼓勵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等手段,提升教學效果?!敝腔壅n堂開發了搶答、隨機提問、討論、投票、拍照作答和電子PK板等多種增強教學互動的技術手段,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國慶70周年的閱兵方陣的整齊劃一,讓人震撼和自豪。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系,胡老師把學生分成6個小組,讓學生參與設計特色方陣,繪制設計圖。

各小組設計完成之后,胡老師開啟了智慧課堂的兩個功能:拍照講解和電子PK板。通過拍照功能,把每一小組的設計圖紙同屏到大屏幕,小組發言人對著設計稿給大家展示本小組的精彩創意。圖文并茂的設計、異彩紛呈的解說,直觀、生動,讓人眼前一亮。每組展示完畢,胡老師利用電子PK板和其他組的同學一起給展示小組打分,最后勝負一目了然。

利用智慧課堂的互動手段,讓學生在參與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探究與分享。智慧課堂互動功能的恰當運用,一改單調乏味的理論知識講解,讓學生在活動中理解知識、增加興趣。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方陣的設計中,就更容易理解“方陣”和“個人”的關系,即“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提升與國家命運的關聯度和參與感,國昌則民安,從而達成知識性與價值性的統一。

三、活動型:減空洞說教,增素養提升

智慧課堂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減少不必要的空洞說教,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增加學生課堂活動的參與度。三位老師不約而同地采用了議題式活動型課程方式,著重體現了政治認同、公共參與、科學精神等學科核心素養,注重培養學生利用知識解決社會實際問題的能力。

合肥九中高思琴老師通過“話橋——知橋——造橋——悟橋”四個環節讓學生在“搜集、展示、商議、辨析、參與”中領會“港珠澳大橋的設計中體會聯系的魅力”。特別是“悟橋篇:謀劃之喜”,請同學們為建設“美麗合肥”出謀劃策給市長發郵件,為合肥搭好一座座“無形的橋”。高老師給了同學們足夠的討論時間,孩子們對優化九中小班化教學、緩解合肥交通擁堵問題、增強城市科技創新能力和生態環境建設方面侃侃而談,提出了不少建設性的建議。

胡老師利用“祖國,我為你祝福、自豪、奮進”三個環節,創設“議題情景”、組織“議學活動”,讓學生成為課堂活動的主人。老師變身活動的組織者和引領者,除了前文提及的“方陣”的設計展示,在“續章:祖國,我為你奮進”,請學生圍繞“怎樣合理安排時間,才能取得好成績,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設計一個方案。通過課堂探究、學以致用,在積極參與中深刻領會“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韓老師同樣以“活動型”設計貫穿課堂,特別是環節四:“畫‘千年廬州之宏圖”,以“2049,你好廬州”征稿的形式師生同心共筑廬州夢,同學們在積極參與中學會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既感受到了千年廬州之風韻,又暢想著未來廬州之新篇。在文稿撰寫與展示中,感受“小我”與“大我”的聯系,激發愛鄉熱情,厚植家國情懷。

四、大數據:減盲目重復,增精準施教

學以致用,課堂練習也是新課教學的必要一環。課堂練習環節,三位老師一致地選擇了2018年高考全國3卷第21題有關“整體與部分關系”的一道經典選擇題。

立足于大數據,對癥下藥。其中有兩個班這一題的正確率在92%以上,說明這一題的難度系數小,同學們基本上掌握了“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兩位老師都選擇直接跳過這一題,進入下一題分析講解。而高老師所在班級學生該題的正確率是83%,而選錯學生的選項集中在B選項。此時,高老師對B選項進行了重點分析,整體由部分構成,但整體具有部分不具備的功能,因此認為“整體的功能存在于各個部分之中”的說法是錯誤的。材料中“世界的發展越來越得益于中國”,恰恰說明“部分影響整體”,故排除AC兩個錯誤選項,選擇正確的D選項。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這種立足于大數據的精準習題教學,避免了題題俱到的低效重復,極大地提高了習題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智慧課堂條件下,老師依據大數據,精準掌握學情,因材施教,效果會迥然不同。發揮大數據的“診斷”功能,老師能一眼發現錯誤率比較高的題,學生的易錯選項也一目了然,這樣老師就容易科學判斷學生的知識漏洞在哪,講解的方向和程度就比較明了了。在學生的需求處發力,這樣的智慧課堂才是精準而高效的。

猜你喜歡
多功能減負增效智慧課堂
初中英語教學中實現“減負增效”的策略
淺談數學智慧課堂的構建
輕擺渡,濟江川
基于網絡學習空間的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探究數學奧秘,創生智慧課堂
多功能可伸展照明雙層晴雨吸附雨傘
“多功能”收音機 來電申領
普通汽車遮陽板的改良與設計
初中作文教學分層分組策略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