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林南伊珞巴族民歌田野調查

2021-08-09 00:30李江華
中國民族博覽 2021年11期
關鍵詞:民歌

【摘要】珞巴族民歌是珞巴族口傳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珞巴族進行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之一;是記載歷史、傳播知識和進行社交的重要手段。筆者通過珞巴族民歌文獻收集整理,以及對米林縣南伊鄉珞巴族民歌的采集,向當地珞巴族人進行采訪等田野工作,對收集到的珞巴族傳統民歌種類進行整理,并對傳統民歌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珞巴族;南伊鄉;民歌;田野工作;

【中圖分類號】J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1)11-158-03

【本文著錄格式】李江華.米林南伊珞巴族民歌田野調查[J].中國民族博覽,2021,06(11):158-160.

珞巴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獨具特色的民族之一,也是我國少數民族人數最少的民族之一。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我國境內的珞巴族共計3340人,其中絕大多數生活在西藏自治區,其主要分布在西藏林芝市米林縣、墨脫縣、察隅縣;以及山南市隆子縣等地。林芝地區有2778人,其中米林縣1134人,墨脫縣1580人、察隅縣64人,米林縣珞巴族占珞巴族總人口的34%。珞巴族人數較少但其文化卻豐富多彩,其中珞巴族民歌就是其中之一,它不僅是珞巴人口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珞巴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珞巴族民歌屬于西南高原多民族古老原始文化區,雖然珞巴族沒有文字,但珞巴人把在自身生活中所獲的知識經驗和產生的感情化為了優美的歌聲以及具有氣魄的舞蹈。在珞巴族中民歌就是珞巴人進行民間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之一,更是記載歷史、傳播知識和進行社交的手段之一。

一、調查環境

(一)調查地點

調研小組此次選擇的調查地點是西藏自治區林芝市米林縣南伊鄉,是我國實控區珞巴族聚居的一個點,也是目前珞巴族民歌主要的流傳地之一。南伊藏語意為“圣地”,位于米林縣東部,屬高原溫帶半濕潤性季風氣候,平均海拔2940米,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半農半牧鄉,主要農作物有小麥、青稞、雞爪谷等;果蔬類有土豆、辣椒、核桃、蘋果、梨等;家畜類有黃牛、犏牛、牦牛、羊、雞豬等;野生動物有熊、虎、豹、野豬、野牛等。東接米林鎮,西連里龍鄉,北部與扎西繞登鄉隔江相望,南與印控區接壤。南伊珞巴民族鄉在1985年1月23日,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米林縣南伊珞巴民族鄉,1988年6月正式成立南伊珞巴民族鄉。2005年全鄉下轄3個行政區分別是南伊村、瓊林村、才召村,全鄉有95戶447人,其中珞巴族81戶335人,占全鄉總人數的79%。

(二)調查日程及采訪對象

二、調查內容

(一)南伊珞巴族族源及文化背景

1.南伊珞巴族族源

由于珞巴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南伊鄉珞巴族“博嘎爾”是住在現今的地區,還是從外地遷入?目前沒有相關文字記載,我們只能根據“博嘎爾”部落的傳說,史詩等來尋找答案。在傳說中有這樣一段:

阿巴達尼原先住在工布,后來經過巴嘎山谷對面的當嘎,遷到米林村的巴登邦嘎。 在那里住了一個時期,種上玉米、雞爪谷、黃瓜和南瓜等,但沒有發芽生長。 這時阿巴達尼捉住了一只小白鳥,把它殺了念經看肝,看看到內地好還是到硌渝好,看肝的結果,還是到珞渝好。

從這段傳說中我們可知當時珞巴族在米林地區待過一段時間,由于環境原因,又向南方遷徙?,F在南伊鄉的珞巴族,據傳都是陸續從喜馬拉雅山南麓的馬尼崗、梅楚卡等地區遷來的。計1940年遷來的有 4戶,10人,1950年前后遷來的有六七戶,20 余人,其余 大部分為 1956年前后遷來,還有少部分是1962年遷來的。他們遷徙回來米林的原因大概有五類:一是生活困難,尋找出路;二是作為奴隸被賣到此;三 是婚姻或其他糾紛;四是逃避印度人的政治迫害;五是投奔親屬。在我們的田野調查中,亞米、亞博、亞夏三位老人都是1962年隨解放軍遷徙至米林地區,為逃避印度人的政治迫害。亞米老人講述,才召村的大部分人都是1962年從珞瑜地區遷徙過來的。

2.南伊珞巴族的民族文化

(1)語言文化

珞巴族沒有文字但有自己的語言—珞巴語,珞巴語屬于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在我國是使用范圍最小,使用人數最少的語言之一。在1959年民族改革以前,珞巴族都是用刻木結繩記事的原始階段。珞巴族大致有三種不同的的語言:義都語,流行于察隅一帶;崩尼—博嘎爾語(現改稱博嘎爾語),流行于雅魯藏布江與門隅之間的廣大地區;蘇龍語,流行于西巴霞曲以西至門隅一帶?,F今的博嘎爾語在珞巴族與藏族、漢族的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得到了發展,借用了一些藏族和漢族詞匯。通過對達吉和南伊珞巴民族鄉小學的尼瑪老師的采訪得知,如今隨著珞巴族老人越來越少,會博嘎爾語的人逐漸也越來越少,中年人對稍微深奧一點的博嘎爾語已經無法理解,年輕一輩受到不同文化的沖擊,大部分年輕人已經不會講珞巴語。而學校教育中大多以藏語或漢語進行授課,珞巴語課正式課程沒有,只有興趣課中有,并且只有小學有,初高中連興趣課都沒有珞巴語的課程。

隨著語言的消失,珞巴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將遇到嚴峻的挑戰。

(2)節日文化

珞巴族的文化節日,由于珞巴族分散居住,交通不便,各地的節日、節日日期各有不同。 據南伊村的亞夏告訴我們他們傳統的節日僅有藏歷8月的豐收節,也被稱為是“蟬的節日”,并且現在不過這個節日。珞巴族歌手的尼瑪扎西老師告訴我們,受到現代化的沖擊,南伊鄉珞巴族的傳統節日已經逐漸消亡,但他們正在為搶救珞巴族的傳統文化舉辦特色節日,例如舉辦的“黃牡丹節”“工布文化節”“珞巴族文化節”等節日

(3)服飾文化

南伊鄉珞巴族的服飾與他們歷史上長期從事采集狩獵的生產方式及居住地的氣候有所關聯。通過才召村的亞米和南伊村的亞夏得知珞巴族男女服飾樣式及名稱,并且達吉弟弟與卓瑪姐姐為我們展示了他們的服飾。男子頭戴熊皮盔帽,當地人稱為“東巴達工”(珞巴語音譯,下同),頸上帶有綠松石制作的項鏈,它被稱為“波杰”,珞巴語意為脖子上戴的裝飾品,上身穿牛皮或羊皮制成的袍子,外面套羊毛織的套頭的的大坎肩,后背掛一張熊頭皮,腰間挎長刀,珞巴語叫作“要下”,腰前掛短刀“沃腰”、小刀“月及”、弓箭和箭筒“一給布”,下身一般圍一張遮羞布。女人頸上也帶“波杰”,上身穿短上衣“基都”,但現在大多是長袖,腰間佩戴銅鈴、火鐮、串珠、銅勺、鼻煙壺等,手帶銅制或銀制的手鐲(亞米老人說,以前還有皮制的),下身穿羊毛制成的筒裙“節邦”,小腿扎裹腿“涅姆蘇”。服飾的顏色包含有紅、白、黃、黑四種顏色,現今受現代化進程的影響,他們的服飾一般在過節或有重大事情的時候才會穿,其余時間基本不穿自己的民族服飾。

(4)宗教信仰

珞巴族信奉原始宗教,他們相信巫師、巫術,相信萬物有靈,靈魂不死不滅,凡是精靈、鬼魂、妖魔等都被稱為“烏佑”?,F今的南伊珞巴族原始宗教的身影逐漸消散,沒有了山神、水神、太陽神等重大的儀式和活動,但信仰原始宗教意識還在老一輩中有所體現,例如我們在問才召村亞米老人陌生人進珞巴族有什么禁忌?她回答的其中有一條就是陌生人不能去大山里,以免惹怒山神。珞巴族中的巫師是原始宗教的產物,在珞巴族人的心中地位中很高,巫師當中又分為“紐布”和“米劑”?!凹~布”指既會祭神跳舞,又會算卦的巫師,“米劑”指只會算卦的巫師,因此“紐布”的地位往往比“米劑”高。他們是神、鬼等與人類的交流使者,是村里的“村醫”,是珞巴族口頭文化的傳播者。經過對南伊鄉的田野調查,南伊鄉在最后一位“紐布”亞崩(被采訪者亞伊老師的媽媽)的離世,目前在南伊鄉已經沒有巫師了,因此儀式中的祭祀音樂“亞里”已經走向了消亡。

(二)實地調查的珞巴族傳統民歌

調研小組在米林縣南伊鄉共采集了15首珞巴族傳統民歌,總共分為五類:慶典歌和敘事歌“夾依”(珞巴族語表示感謝的意思)、禮俗歌“勃力”、結婚禮儀歌“廣阿達”、戰爭歌“苗崗”、兒歌。其中“夾依”8首歌曲,分3種曲調,其中“夾金夾”曲調6首歌曲,分別是勞動收麥子時唱的、感恩祖國的、迎接客人的、教導孩子的、聚會慶酒的、講述歷史傳說的;季節歌2種曲調,分別一月的歌與八月的歌?!安Α?首歌曲,2種曲調,分別時贊頌類曲調2首歌曲,歌曲是贊頌火塘與客人;勸誡歌曲調1首歌曲?!皬V阿達”2首歌曲,分別是接親時唱的和到達男方時新郎唱給新娘的?!懊鐛彙?首是在出征前唱的。兒歌1首,是小孩子在歡慶節日時唱的。收集到的15首歌曲都是民族調式,其中的四聲調式居多,歌曲中有三類調式:徵調式、羽調式和角調式,其中以徵調式較多。其中節拍多為散板,節奏簡單,旋律線形態主要是線型為主,以高音或中高音開頭到低音結束,旋律進行以級進和四、五度跳進為主,沒有大跳,旋律大多在八度以內。收集到的民歌是由單段體曲式結構及其各種的重復變化或由多段的聯合體構成單段形式,較多的是單一樂段的變化重復,總體凸顯出民歌的共性—曲式單一,內容豐富。

三、結語

珞巴族傳統民歌是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珞巴族文化的代表之一,其經歷了歷史的變遷,并在新時代的社會影響下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但它蘊含的獨特藝術魅力和文化價值,仍值得我們去深入挖掘、繼承和傳播。通過這次對珞巴族傳統民歌的田野調查與研究,可以促進珞巴族音樂從田野走向社會,提高音樂文化的研究層次,為珞巴族音樂文化的現代化發展提供良好的素材,實現珞巴族音樂傳承與發展的有機結合。

參考文獻:

[1]格桑,王薔編著.中國珞巴族[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12:18.

[2]米林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米林縣志[M].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9(9):66.

[3]李堅尚,劉芳賢著.珞巴族的社會和文化[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2):5.

[4]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西芷米林縣珞巴族社會歷史調查報告——珞巴族調查材料之一[M]. 1978.

[5]西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編輯組.《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修訂編輯委員會編.珞巴族社會歷史調查1[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李江華(1995-),男,重慶,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西藏傳統音樂

猜你喜歡
民歌
地方民歌進課堂對民歌的傳承意義探究
畬族民歌:《朋友,請你喝杯酒》
諾恩吉雅隨想
小學民歌教學初探
試論地方民歌演唱技巧的提高
穿花衣 唱民歌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衛
蝸牛與黃鸝鳥
原生態民歌與舞臺民歌關系探微
陜北民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