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時代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的融合發展研究

2021-08-11 17:53周青
檔案管理 2021年4期
關鍵詞:跨界融合服務模式檔案館

周青

摘 要:互聯網+時代,公共文化機構需要通過跨界融合共同發展。文章從國內外相關研究入手,通過分析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三館融合發展機遇,探討融合發展內容,提出了融合服務的基本構架:資源服務層、知識服務層、智慧服務層,以期對我國三館融合發展提供思路。

關鍵詞: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跨界融合;服務模式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三種文化服務機構面臨著館藏資源共享發展以及公眾用戶群體對信息的一站式檢索需求越來越急迫等發展環境的變化。三館需要深度融合,實現跨界發展,共同面對新環境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1 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融合發展的內容

1.1 發展規劃制定。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國內圖書館界、博物館界以及檔案館界均制定了相關發展規劃,學術界對此也頗有研究,但大多數的戰略規劃都是組織內部的。

柯平研究了圖書館戰略規劃的意義,并提出基本框架和新視角;于良芝提出了圖書館戰略規劃的理論與方法;HeilaWatson探討了博物館在現代社會的作用;[1]楊雁介紹了美國圖書館和博物館服務協會提出的2012—2016年的戰略規劃,闡述了戰略規劃給我國的發展啟示。[2]

檔案館有關戰略規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檔案戰略”概念的多義性,多從檔案事業總體發展戰略視角出發,如“檔案強國戰略”“檔案文化建設戰略”“戰略”研究多于“規劃”研究。

縱觀國內相關研究,對三館各自的規劃發展較為關注,對三館融合發展關注較少,而國外對三館協作發展關注,把戰略規劃作為協作發展的核心頂層設計內容,國際化的行業組織和各國政府,都比較重視戰略規劃層面的制定,以此來指導三館共同發展。

比如國際性行業組織層面的戰略規劃:國際圖聯和國際檔案理事會發布的《北京宣言》,致力于雙方開辟合作領域;國際博物館協會發布《ICOM2011—2013年戰略規劃》,目的為加強ICOM的全球地位和與其他國際文化遺產項目的多元化合作關系。[3]

國家層面的戰略性規劃有美國國家檔案與文件管理署2006年發布的《以保存過去而保護未來:NARA2006—2016戰略規劃》,英國博物館、圖書館及檔案館理事會發布《MLA2009—2010年業務規劃》,組織層面的戰略性規劃主要表現為具體項目的建設和運作,根據具體項目設計的內容,各有特色。

1.2 館藏資源整合。實現三館融合發展的基礎是三館館藏資源的數字化整合,將整合后的數字資源統一到一個平臺,才能夠解決館藏資源分布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差異問題。

目前數字資源整合的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機構之間合作開展數字資源保存:如美國國會圖書館聯合相關機構和組織建設了“國家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及保存項目”、德國政府資助的德國數字資源長期保存項目、歐盟資助的數字存儲基礎設施歐盟工程等,[4]中國的大學數字圖書館國際合作計劃也為大量不同類型載體的媒體資源整合做出了巨大貢獻,早在2002年開始,“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項目已經開始實施,初步形成了內容豐富、較大規模的資源體系,具備一定的資源保障能力。二是合作研發數字資源整合技術:通過對數字出版技術和整合技術的研發和實踐,為三館融合提供技術支撐。三是協作建設數字資源共享平臺:以館藏資源的數字化為基礎,開發統一的資源檢索平臺,為用戶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務。

1.3 設施服務融合。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作為國家的三種公共文化機構,有著不同的物理空間,通過空間融合,可有效促進三館在設施和服務方面的共享。

物理空間融合分為國家行為、行業行為兩種情況。加拿大將國家圖書館與檔案館合并成立國家圖書檔案館;2012年新加坡將國家檔案館并入國家圖書館管理局并實施國家檔案、圖書和博物館館藏資源整合;澳大利亞瓦納羅市的圖書館、檔案館和博物館共用一部分的建筑設施和館藏資源;中國天津泰達圖書館檔案館則是集圖書、檔案、情報于一體的區域性文化機構。

2 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融合服務模式構建

2.1 三館融合服務模式的框架。三館的服務融合不是簡單的三者相加,而是資源和服務的有機整合,形成新的服務內容和形式,是一種創新融合,需要共同重新架構頂層設計,在資源和知識的基礎上,深度挖掘內在價值,為大眾提供智力支持,提供高層次的智慧服務。

2.2 資源服務層面。三館跨界融合的基礎層次是資源服務層面,是館藏資源的整合以及數據層面的服務。

通過技術將不同元數據整合到一個平臺上,對館藏資源進行重新組織,用戶可以在該平臺獲取基本的信息資源檢索服務,也可以通過該平臺對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的館藏資源進行統一檢索。

該整合主要分為兩種,第一是對資源進行分類,將不同機構的資源按照同一類型劃分到一類,為用戶提供導航。第二是通過元數據中關鍵字段以及不同資源的引用關系,也就是關聯數據技術,建立起相關聯系,形成關系網絡。通過關聯性數據整合,為用戶提供更為便捷的檢索服務。

2.3 知識服務層面。三館融合服務,對館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熟悉三館的資源特點,掌握數字資源的范圍和內容以及資源內在的深層關系,向用戶提供更高級的咨詢服務,滿足用戶的知識需求。

知識服務是在資源分類整合的基礎上,深度挖掘資源內在語義關系,通過關聯數據將資源進行關系網絡梳理,形成知識網絡,使用戶可以通過平臺獲得知識存儲、資源檢索、信息定制等各種更高層次的咨詢服務。

2.4 智慧服務層面。智慧服務層面是更高層次的資源服務,在知識服務的基礎上,融合了不同機構的館員和專家學者的智力資源,通過對資源的再創新,經過各學科專家學者的再升華,為用戶提供智慧化的知識資源服務。

這是對資源的深度融合,是最高層次的資源服務,資源的融合深度決定了資源服務的層次,資源服務層僅限于對資源保存方式的統一。

知識服務層加強了資源內部的關聯性,智慧服務層則融合了數據和人腦中的知識體系,加入了智力資源優勢,讓顯性和隱性知識得到了融合,充分地發揮了數字資源和人才資源的優勢,是最高級的資源服務模式。

猜你喜歡
跨界融合服務模式檔案館
全省部分檔案館新館掠影
基于云計算的數字圖書館建設與服務模式研究
IP模式:中國電影產業實踐與資本抉擇
文化館總分館制服務模式的實施探索
打造內外兼修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太倉市數字檔案館成為“全國示范數字檔案館”
科隆檔案館突然坍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