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課堂“聽”“說”更有效

2021-08-11 01:23陳庚
校園英語·中旬 2021年4期
關鍵詞:本課單詞環節

【摘要】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聽說讀寫技能。而在現階段,由于課時的限制,只有在課堂上加強“聽”“說”能力的訓練,使“聽”“說”能力得到夯實,才能為學生的口語表達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最終促進“讀”與“寫”。本文立足于閩教版小學英語教材的課堂教學,談一談如何在課堂上進行有效地“聽”與“說”。

【關鍵詞】實在的“聽”;多樣的“說”

【作者簡介】陳庚,福州市倉山區第五中心小學。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能力。學習任何一種語言,“聽說讀寫”都是缺一不可的技能,這四種技能互為因果,互相促進。但回到現實的教育教學中,由于課時的限制,英語教學往往存在課時少與內容多的矛盾。聽說讀寫四種技能在課堂上總是因時間而無法兼顧。

語言學習的實踐告訴我們:“聽”與“說”是“讀”與“寫”的基礎。在課堂上如果能夠加強“聽”與“說”,提高“聽”與“說”的學習效率,勢必將促進學生“讀”與“寫”能力的提升。正所謂“聽說領先,讀寫跟上”。

如何在有限的教學課時里,加強“聽”與“說”,夯實課堂,從而促進這四種技能的提升?下面以閩教版小學英語教材為例,談談筆者的實踐。

一、 實實在在的“聽”

“聽”,是學習語言的第一要務,是其他三項技能的基礎。每節課短短40分鐘,若能讓每一次“聽”都圍繞所教課程,每一次“聽”都對所教課程有所啟發、有所鞏固,無疑本節課有關“聽”的教學是成功的。

1.以歌激趣,讓“聽”切題。萬事開頭難,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英語課堂的Warm ?up環節就是一節課的開始,短暫而精彩的開場,在整節課占比不大,卻能調動起學生的學習激情。由于年齡的特點,小學生總是對有趣、新奇的東西感興趣。在上課伊始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助于接下來教學環節的開展。

Warm ?up環節可應用的方法很多。用明快簡潔、節奏鮮明的歌曲來引題,是對學生學習的激發,也是“聽”的一種訓練,是組織這個環節教學的一個不錯的選擇,也是筆者在課堂上常用的方式。

但如果此時的“聽”與本課主題無關,無疑是對課堂時間的一種浪費。因此,用來激趣的歌曲要緊扣本節課的主題,從而對學生的學習起到“草蛇灰線”的作用。

“Days of the week”是閩教版小學英語教材四年級下冊Unit1的課題,顧名思義,一周七天的單詞是其學習的重難點。同時,本課在本冊書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學好學透本節課中表示星期幾的單詞,能為接下來Unit 2和Unit 3的學習掃除一些障礙。

但是這些表示星期幾的單詞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都比較長,Wednesday、Thursday等單詞還較難發音。組織本課時,筆者在Warm up環節選擇了There Are Seven Days in a Week這首歌曲,歌曲將一周七天的單詞用簡單的旋律反復唱誦,讓學生在課堂開始時就對課文中的重點詞匯有了印象,讓枯燥乏味的記憶有了旋律,為接下來學習表示星期幾的詞奠定了基礎。

在組織四年級下冊Unit 6 “Weather”的教學時,筆者根據Part A和Part B學習重點的不同,選擇了不同的關于天氣的歌曲作為Warm up環節“聽”的材料:Part A著重學習“How is the weather in...? ?It's...”,我選擇的歌曲是How is the ?weather?其中歌詞:“How is the weather? It's raining/snowing...”,與課文句子不謀而合。

Part B是對Part A的鞏固,同時拓展了更多關于天氣的單詞。筆者選擇的歌曲是How is the weather today?,這首歌的歌詞中有“How is the weather today? It's snowy/rainy...”,與課文內容相差無幾。

四年級上冊Unit 6 “Meals Part A”的學習目標是:1.學習句子“What's? for? breakfast?”;2.能聽懂并說出所學食物的名稱,談論一日三餐。筆者在設計教學時考慮到,本課的話題重點是圍繞“食物”,談論“食物”。因此,在課的Warm up環節,如果能夠以“食物”導入主題,學生必將“入戲”較快。

英文歌曲Healthy Food Song圍繞關鍵詞“food”,旋律明快,朗朗上口。Warm up環節,讓學生跟隨歌曲video邊表演邊唱出歌曲中的食物。歌曲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唱唱、跳跳中還復習了很多舊知。

切題的歌曲,有效的“聽”,一節課的良好序幕就此拉開。

2.以題引導,讓“聽”達標。在教學實踐中,常有學生在課堂上聽得糊里糊涂,不知老師究竟“何所云”。學生的學習水平也在這樣一次次的糊里糊涂中被拉得越來越遠。如何讓學生“聽”得有目的、有效果、能達標?筆者認為教師應會“提問”,用問題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聽”,學會通過帶著問題“聽”來獲取信息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還是以“Weather”的教學為例,在教Part A時,筆者用兩個問題帶學生進入課文的學習。

先讓學生觀察PPT上呈現的中國地圖,讓學生知道:Sally is in Fuzhou, now. Her father is in Beijing. They are talking about weather.接著告訴學生:I ?have two questions:1. How is the weather ?in Beijing? 2.How is the weather in Fuzhou?讓學生帶著這兩個問題“聽”課文。因為在Warm up環節,學生對本節課所要學習的關于天氣的單詞snowing、raining有一定的印象,因此,在“聽”課文時,比較容易得到相應的信息,同時也理解了這些句子的意思。學生獲取了北京的天氣信息后,接著問本節課的第二個重點問“What does Sally's father wear?”并加以解決。

以問題引導學生“聽”,讓“聽”變得有目的,讓“聽”由淺入深、層層深入,使課堂的“聽”實實在在、行之有效。

二、 形式多樣的“說”

福建省小學英語學科每周2節課。英語課堂時間有限,在課堂上如何讓學生基于有效的“聽”還能夠樂于開口“說”,將所學語言正確輸出,是英語課堂更為重要的任務。

1.設置情境,讓“說”更自然。課堂上語言情境的設置讓學生有代入感,選擇適當的課型,利用情境設置的方式訓練學生的“說”,對于還處于愛模仿、愛表演年齡階段的小學生來說是一個好方法。情境設置不必大費周章,有時教師說的一句話或一個動作,都能夠隨時創造一種情境,卻能夠讓學生深入其中:

如教授三年級下冊Unit2 “Birthday”Part B這一課,句子“ Happy birthday ! This is a ?present for you. Open the present.”是課堂操練的重點。在組織操練時,筆者把過生日的學生擴展到所有學生。提醒他們注意:當老師走到他們身邊,摸摸他(她)的頭時,他(她)就是今天的小壽星,全班同學都對他(她)說“Happy ?birthday,×××! This is a ?present for you”,老師來當媽媽,說“Open the present”,這樣師生都在這個情境中承當了相應的角色,學生們因為隨時有可能是下一個“小壽星”,興奮度相當高。本課的重點句型“Happy birthday! This is a ?present for you. Open the present”得到一遍一遍地重復,鞏固就不在話下了。

再如四年級下冊Unit 5 “Shopping”也是一個適合情境設置的課型。師生共同準備一些道具、模型,放在講臺桌上,學生們就可以進行購物的對話了。

在課堂創設的情境中,學生們“說”得自然,“說”得興奮,師生、生生間的溝通,形成“聽”與“說”的良性循環。

2.自編韻句,讓“說”更容易。小詩、韻句朗朗上口,學生愛說,說過之后記憶深刻。在課堂上,筆者常鼓勵學生自編chant,以此來降低學習的難度,加深學習的記憶,讓“說”變得簡單易行。

如教學四年級上冊Unit 6 “Meals” Part A時,筆者將本課中的可數名詞、不可數名詞與本課的重點句型“I like... ”及“It is/They are good for you.”結合起來,編成一個Chant:

Milk, milk, I like milk.

It is good for you.

Tomatoes, tomatoes, I like tomatoes.

They are good for you.

這是一個開放的韻句,學生可以將他們學過的所有關于食物的單詞代入其中,在“說”韻句的時候就幫助他們梳理了可數名詞與不可數名詞,達到化難為易的目的。

類似的韻句學生非常愛念。它把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濃縮在不斷重復出現的句子中,一再地“復現”,降低了“說”的難度,使得一些英語基礎差的學生也愿意開口“說”。

3.融會貫通,讓“說”更豐富。如果課堂的“說”僅僅限于本堂課的內容,不僅課堂單調,還會限制學生的發散思維,不利于知識的融會貫通。引導學生將已學知識在一定范圍內串聯起來,讓學生將所“聽”內化后輸出,則不僅會鍛煉學生的“說”,“聽”與“說”也得到了良性的循環,最終還能促進學生的讀寫能力。

如在教授四年級下冊Unit 6 “Weather” Part B時,筆者在拓展環節設計了一個“I ?can ?say”環節,讓學生思考:暑假要到了,Do you want to go anywhere? How can you go there? How is the weather there? What do you want to take with you?這四個問題,將學生已學過的Unit 4“Transportation”與本單元的內容有機結合起來,不僅復習了舊知,還對新課中的重難點進行有效的提煉與復習,同時也和生活結合了起來。

這個環節,首先讓學生與同伴討論,在一問一答間實現了語言的輸入與輸出。接著學生再通過看、讀教師的范例:“ I want to go to ?Sanya. I can go there by ?plane. It's sunny ?there. I can ?take a ?hat ?with ?me.”自己來編一段完整的話,最后再把它寫下來。

教學Unit 7“Seasons”Part C 時,用本單元學習的“What's ?your ?favorite...?”句型,同樣可以將過去所學貫通起來,從季節開始,還可以談論動物、衣物、文具、食物、學習的科目,甚至星期幾等。

因為將所學貫通起來,學生在“說”的過程中,思維得到了發散,課堂上可“說”的內容更加豐富,“說”的興致更加濃厚,會讓學生產生更大的成就感。

總之,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用多樣的方式促進學生的“聽”與“說”,讓短暫的課堂更加有效,使夯實課堂不再是空話。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猜你喜歡
本課單詞環節
必要的環節要寫清
Let’s play football.(部級優課)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液體的壓強》教學設計
從“聽唱讀寫”四個方面對學生進行節奏訓練
單詞連一連
在農民需求迫切的環節上『深耕』
看圖填單詞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tzsch ring in Rn
看完這些單詞的翻譯,整個人都不好了
現代學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頂崗實習環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