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改革探索

2021-08-17 13:49紀懷猛趙妍張海歆
軟件 2021年3期
關鍵詞:項目式以學生為中心新工科

紀懷猛 趙妍 張海歆

摘 要:針對傳統教學的弊端,以HTML5技術與應用課程為例,從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評價體系三個方面進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改革探索。數據表明,該教學模式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新工科;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HTML5技術與應用;項目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21.03.007

本文著錄格式:紀懷猛,趙妍,張海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改革探索——以《HTML5技術與應用》課程為例[J].軟件,2021,42(03):026-028

The Reform of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Method: A Case Study of "HTML5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Course

JI Huaimeng, ZHAO Yan, ZHANG Haixin

( Colle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Yango University , Fuzhou? Fujian? 350015)

【Abstract】:Aiming at the dis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tudent-centered" reform from four aspects: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method,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dual teachers in the classroom and evaluation system.Data show that this teaching mode can fully mobilize students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in learning, and achieve good teaching results.

【Key words】:new engineering;teaching mode;student-centered;HTML5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project type

0 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我國素質教育的發展,我國高等教育已經從發展的階段逐步進入了提高質量階段,“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1]也受到了中國教育界專家和學者的關注。國內許多學者對此進行了非常深入的探索,如鐘登華院士提出,要加快制定適應工科學生終身發展和社會需要的核心素養體系和學業標準體系[2],完善學生、老師、雇主、校友等共同參與的“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培養質量持續改進體系。曹艷春等人從學生在課堂的積極性、教師在課堂中的作用、學生在課堂中對于知識的吸收情況及學生對課堂教育模式的認知等方面做了詳盡的調查[3]。左青卉等人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評價體系三個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實踐[4]。黃蓉曾對研究和探索闖關式的翻轉課堂教學方法[5]等。

近年來,HTML5 Web前端開發在產品開發環節中的作用變得越來越重要,我校計算機類專業在大三上學期開設該課程,由于該課程既有知識面比較廣,又有實踐性強的特點,僅僅通過教師的課堂講授和練習就能完成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是不切實際的。因此在HTML5技術與應用課程教學中進行教學模式和方法改革就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1 《HTML5技術與應用》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材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本質是以教師為中心、以傳遞書本知識為核心,重“教”輕“學”的教學模式。

(1)傳統《HTML5技術與應用》課堂教學常以教材為中心。教師根據開課之前選定的教材,但有些老師僅僅為了備課和教學的方便,選用的教材多年不變,完全不顧技術的更新,這就會造成教學內容與實際應用技術的脫節,嚴重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傳統的《HTML5技術與應用》課堂教學過程中常以教師為中心。將學生視為信息的被動接受者,教師在講課時為顧及到大多數學生的接受能力,常常重視課程基本概念、知識和技術的講解,雖以課程案例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但缺乏對課程整體的理解和完整系統開發過程的實戰演練。

但是,《HTML5技術與應用》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和工程性很強的Web前端開發課程,采用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灌輸式教學,因為沒有注重引導學生思考、理解相關的知識點,往往會造成學生僅從字面含義死記硬背的現象,不僅難以達到培養學生工程意識的教學目的,而且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覺理論知識枯燥無味、甚至厭煩上理論課,更會嚴重打擊優秀學生的創新激情,因此,我們進行了“以教師為中心”轉換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改革。

2“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改革探索

(1)教師角色由單純的“講師”轉變為“導師”。腦科學研究表明,大腦的發展遵循“用進廢退”原則,挑戰可以激發學生的潛能和學習動力。因此,“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模式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在授課時要給學生留出實踐的探索空間,留出需要進一步探究的問題,讓學生在聽課的基礎上,進一步思考、討論和實踐,從而實現教師角色由單純的“講授者”演變為“導師”, 實現學生在聽講基礎上的思考和討論,并展開項目開發實踐。

(2)教學環節設計由“教師如何教”轉變為“學生如何學”。在教學設計環節中,“教師如何教”與“學生如何學”是兩個緊密聯系又有重要區別的兩個問題。因此,“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充分了解學生,從關注如何教,轉變為從學生理性發展的需要出發,引導學生有效學習。因此“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模式通過多重教學環節設計,組織學生分成多個團隊,將每個模塊要完成中的設計任務分給每個團隊獨立完成,學生們以團隊為單位進行知識學習,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解決問題的最終方案,課堂上讓學生到講臺進行成果展示,然后根據學生設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從而培養學生“會學、會做、會講”,并通過“學、做、講”三個環節實現學生的和有效學習。

(3)學生角色由“教學對象”轉化為“教學主體”。大學教學是幫助學生在頭腦中構建特定的專業認知模型,“學”是指學生在自己頭腦中構建認知模型,“教”是指老師幫助學生構建專業認知模型,而且,只能由學生構建自己的專業認知模型,別人無法代替。因此,“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應該讓學生成為教與學的主體,把學習的責任歸還給學生,并且設計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動起來,通過活動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

3“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模式在《HTML5技術與應用》課程中的實施

3.1“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改革

為了節約課堂教學時間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探索熱情,我們利用超星學習通平臺在線上擴充課堂知識。每次課前2~3d,我們把需要學生學習的知識點內容發布到平臺上,并根據課堂教學進度發布一些練習素材、案例、課堂小測和作業。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提前預習課堂內容,又可以讓學生及時提交在線作業,提高作業批改的效率和及時性。如果學生對要學習的知識點有任何疑惑都可以在線咨詢老師,但我們建議將問題發布在評論區里,同學們都可以解答,看到問題后能解答的同學可以直接進行解答,對于同學們解答不了或者沒有及時解答的,教師會及時解答,進一步促進了學生間和師生間的學習交流。這樣經過線上的學習和交流,同學們對本次課要學習知識點基本都已掌握,在課堂的教學時,就可以將更多的時間分配給小組討論、代碼設計、成果展示和點評環節,更好地開展以成果導向的課堂教學了。

3.2基于OBE教學理念的教學模式探索

課程采用了從入門到實戰的項目案例開發式教材,由深入淺出地介紹Web前端設計技術的基礎知識,分為HTML5、CSS3和JavaScript三大模塊探討HTML5 Web前端設計的基本規律,教材注重基礎知識、結合整體項目模塊的設計分析,易于學生理解和接受。同時,任課教師還向學生推薦一些比較經典的國外教材和比較好的案例資源,加深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在課程的第一次課上,我們首先展示上屆學生設計的一些優秀案例,先不做任何評論,讓同學們投票評出認為最好的作品,然后講述該作品的網站構成、頁面的布局結構和用到的模塊知識。以此引出課程教學的主要知識模塊、學時分布、要學習的特效,強調課程期末考核的要求等內容,并特別強調不只是期末作品考核,而是對整個學習過程進行考核。

對每次課的教學,我們采用了“成果展示+知識講授+案例實現+探索提高”的模式。先展示設計好的案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然后介紹本次課的教學知識點,對案例中用的重要知識點進行重點介紹;接著帶領學生進行案例實現,對設計過程中比較難理解的地方重點強調;案例實現完以后給學生留2~3分鐘的時間按學習小組進行討論,重點討論該案例還可用哪種方法實現,或者在哪些地方還存在設計上可改進的地方,再用3~5分鐘的時間進行小組發言搶答交流,最后老師做適當的點評。例如在進行表單驗證部分的教學時,先給學生展示完成的案例,讓學生看到確實可以對不正確的輸入進行驗證的效果,然后開始講解本次課的知識點,重點介紹正則表達式的構成和規則。在案例實現時先帶領學生在HTML5的Input標簽中直接構造表達式的方式實現這個案例,然后以“你認為這種方式完美嗎?如果不完美,還有其它方法可以實現表單驗證嗎?”為題開展小組討論。討論完成后,讓各小組的代表進行搶答式發言(代表可以每次課輪流,以鍛煉所有同學的表達能力)。最后,老師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總結,引導學生完成在JavaScript代碼中完成正則表達式的構建和相應的代碼修改,接著再拋出“HTML5已經能在行內實現Email驗證了,但是我們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如果讓你在JavaScript代碼中實現,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再次展開小組討論,然后進行小組代表發言,在代表發言的基礎上總結出Email表單驗證需要解決只能有1個‘@、1個‘.,且這兩個字符的前后至少要有1個其它字符的問題,讓學生們帶著這些建議去編寫代碼并驗證代碼的正確性。在用HTML5及相關技術進行前端開發中還有很多非常有趣和挑戰性的案例,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案例的難以程度和花費時間的多少進行不同的區分,對能在課堂中完成的就直接實現,對一些難度較大需要花費較多時間的案例,在課堂上會給出適當的思路,推薦學生在課下查找相關資料,結合自己的實際能力進行學習。

3.3“雙師同堂”教學模式的探索

除了常規的教學模式外,為了使教學更加貼近公司生產實際,我們還特別安排4~6學時的“雙師同堂”教學,將企業技術骨干引進課堂,讓他從企業的角度結合本次課的教學內容講解這部分內容在企業生產中時怎樣設計實現、怎樣迭代、優化修改的,然后指導學生進行實現。借助“雙師同堂”的教學,讓學生有機會在課堂中與企業技術骨干進行面對面的學習交流,了解企業生產的工作模式,極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3.4 評價體系的改革探索

此項改革在我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2018級的學生中開展實踐,考核時由平臺上導出在線視頻學習、課堂小測、作業、評論、簽到等數據作為平時成績、對學生期末作品的考核,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考核,考核小組由二位任課教師和一位企業技術骨干組成,從整體規劃、代碼設計和新穎性等三個方面上進行打分,再由小組間互評得出本設計的互評分數,再按照總成績=平時成績×40%+答辯成績×50%+互評成績×10%的公式求出該小組的總體成績,進一步結合各成員的貢獻度得出每位同學的期末成績。該年級的平均分比前一年級提升了11.9%,由74.94分增加到83.83分,答辯老師對本次考核的總體評價是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項目開發能力比上一年級有了較大的提升。

4 結語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知識灌輸式教學模式,本文以“HTML5技術與應用”課程為例,開展“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模式設計與教學方法改革實踐,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學生對課程教學的滿意度。但是,我們也同時看到,該課程教學模式距離“讓學生真正地成為課堂教學主導者”的目標還較遙遠,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還需要我們不斷地進行探索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趙炬明.打開黑箱:學習與發展的科學基礎:美國“以學生為中心”的本科教學改革研究之二[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 (3):31-52.

[2] 鐘登華. 新工科建設的內涵與行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3):1-6.

[3] 曹艷春,鄭澤爽.基于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集寧師范學院學報,2019(5):88-94.

[4] 左青卉,韓東來,司振君.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的探索:以“有機電致發光材料與技術”課程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7(38):196-198.

[5] 黃蓉.基于闖關式的翻轉課堂教學方法的研究與實踐:以《Web前端技術》課程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7(12):164-165.

猜你喜歡
項目式以學生為中心新工科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設計交叉融合案例教學
新工科形勢下高校二級學院畢業設計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探索
大學英語模塊化、項目式、專業實踐型教學改革思考
“以學生為中心”食品衛生與安全課程教學模式的構建
辨析判斷“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標準應是教學質量
項目式模仿教學法在單片機教學中的應用
項目式教學在高職數控車實訓教學中的應用
廣告攝影課程中“項目式”教學法的研究與應用
“以學生為中心”理念下的大學圖書館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